東方不敗日本忍者電影
A. 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面那個日本人叫什麼來著不是猿非日月。
有名有姓的只有兩個,服部千軍和猿飛日月,應該是服部千軍吧
據推測,服部千軍可能原型為著名武士服部半藏,而猿飛日月則是伊賀上忍猿飛佐助的改版,但是這兩個電影人物本身都是虛構的,從影片推測,猿飛可能是在日本戰國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家族想尋求東方不敗的幫助,至於名字當然是編劇瞎編的了.......
B. 一部日本動漫十年前看的只記得是古代日本忍者風格,求片名
忍者亂太郎、甲賀忍法帖、忍者小英雄、高中女忍者 、忍空 、烈火之炎肯有一部是!我覺得應該是甲賀忍法帖·····
C. 一部武俠電影,情節大部分是在船上,絕招是用針線,類似葵花寶典,不過不是《東方不敗》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裡面有首歌《笑紅塵》很好聽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由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龍祥影業(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程小東、李惠民執導,林青霞、王祖賢、於榮光、王靜瑩主演。
徐克、程小東通過人物對白,闡明了他們拍這部電影的目的。「怎麼江湖上出現了很多東方不敗嗎?」「不錯,自從你失蹤以後,很多人冒充你爭領天下。」「既然江湖上我的餘孽未了,你帶我重出江湖制止他們假扮東方不敗!」表面看來,東方不敗與顧長風的這段對話是為了魔教教主重出江湖作情節上的鋪墊,是不得不說。但若仔細探究,卻不難發現這段話的另一層用意:因為1992年的《東方不敗》上映後引得觀眾爭相觀看,火爆程度一時無倆,由此竟掀起港台影界爭拍古裝武俠片的熱潮。徐克、程小東卻看不慣這種盲目跟風抄襲的現象(單是林青霞,便在《絕代雙驕》、《神龍教》、《刀劍笑》等多部武俠片中延續模仿了「東方不敗」這一經典形象),又不甘於自己苦心開創的武俠片新格局便宜了其他跟風者,於是便開拍《東方不敗》續集,打著「正版正宗」的牌子,企圖再起風雲,以正視聽。
劇情簡介一:仍由拍攝《笑傲江湖貳之東方不敗》的程小東執導,但故事並不延續。練成神功的東方不敗欲一統天下,但黑木崖一戰使之全軍覆沒,自己也身負重傷,從此不見蹤影。東之愛妾雪千尋重整日月神教,只為等他重現。水師提督顧長風偶上黑木崖遇到東方不敗,卻被其點了穴。東重現江湖,在殺遍冒充自己的人後找到雪千尋,下重手與她了斷情緣。顧長風不計前怨將雪千尋救出,並生愛慕之情;但雪千尋對東舊情難忘。東欲再一統江湖,顧為制止率水師與之決一死戰。雪千尋已死,東方不敗手抱愛妾略有所悟。
劇情簡介二:東方不敗於黑木崖大戰之後,殞然消失,群龍無首,武林進入了混亂時代,名方之士皆以東方不敗之名自組勢力,而東方不敗之愛侶雪千尋再興日月教,以圖延續他東方不敗的盛世,朝廷為平反,派錦衣衛顧長風及西班牙古烈大將軍往尋東方不敗身死之謎,顧對東心儀已久,他在崖底遇見了東方不敗,說服了東方不敗重出江湖,於是,引發了連場的武林殺戮,最後只剩東方不敗獨立船頭,悄然而去。
D. 徐克導演的十大經典電影
徐克,1950年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汕尾。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徐克1977年回港,在TVB擔任編導,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1981年他憑《鬼馬智多星》贏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1983年拍攝特效武俠片《新蜀山劍俠》。,特意引進了美國特技專家培訓香港電影人,奠定了日後港產片特技效果的發達。1984年與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不少日後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正是在這段期間出現,包括《英雄本色》、《刀馬旦》、《倩女幽魂》、《黃飛鴻》等。1991年,指導武俠電影《黃飛鴻》獲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13年,徐克獲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2014年,執導拍攝國內首部3D戰爭動作片《智取威虎山》。2015年憑借《智取威虎山》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2017年,榮獲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在現今香港電影界的幕前幕後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徐克的電影里從來不缺少愛情。他能將愛情中的浪漫表現得如此出色,跟他出色的美術功底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在其古裝作品裡。另外,黃沾所提供的長久以來的音樂支持,也是重要元素。徐克電影里的愛情,開始和結尾往往是大開大合,或者從天堂走向地獄,或者從地獄邁向天堂,最重要的是,徐克對愛情的描繪極為細膩,尤其是對女人,常常能把一些連女性導演都想像不到的小情小調捕捉到鏡頭里,而且敘述得極為流暢。
徐克不僅擁有旺盛的創作力,並且他大膽的創新意識也讓很多同行望塵莫及。從《蝶變》到《新龍門客棧》,徐克那驚人的想像力從來沒有枯竭過,而無論《新蜀山劍俠》的特效、《蜀山傳》運用最先進的數碼影像特效,在電影技術的 探索 之路上,即便總是伴隨著爭議和質疑,他想方設法用新的電影技術手段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創造出獨特影像世界的腳步從沒有停止。
導演十佳(徐克的佳片太多,滿園芬芳,採摘一二):
1.《青蛇》(1993)
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拍攝《青蛇》是徐克多年的心願。徐克打破傳統一貫視角,有意從青蛇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 情感 ,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在感情的處理上,徐克比李碧華更進一步,他讓最妖嬈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讓法海痛苦地發現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誘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青蛇的柔媚入骨,白蛇的魅惑大氣,張曼玉,王祖賢不愧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美女。趙文卓年輕那種冷心冷麵冷郎君的感覺太帥。全片的音樂美不勝收,飄飄欲仙,配樂和畫面都極為出色。
可以說是徐克導演的最好的片子。
2.《黃飛鴻》(1991)
徐克鏡頭下的《黃飛鴻》,將一個清末民不聊生背景下的俠者形象生動立體的展現而出,這不僅在於電影所先天就有鋪墊的家國情懷,更源於徐克用傳統與現代的矛盾,透過種種人物細節的塑造,令觀眾在這一人物上找到了處於變革中的時代縮影,使李連傑所飾演一代宗師的形象真正深入人心。
李連傑的憨實幽默,大氣淡定,身手干凈利落,將黃飛鴻完美定義,達到了人戲難分的高度,提起黃飛鴻,心裡想到的就是李連傑。這正是得益於徐克完美的角色定位和高超的濃筆重繪。
黃飛鴻系列的開山之作,也是經典的開始。最正黃飛鴻,最美十三姨,一眾配角都好,徐克在宣揚愛國主義的時候不忘反躬自省,黃沾改編的《將軍令》鬥志昂揚。故事之外,那是所有人,最好的年代。
3.《刀》(1995)
徐克的又一部武俠佳片。徐克想突破武俠片固定程式的感覺躍然銀幕之上,會讓部分觀眾難以消受,但也會讓人覺得力度十足,拍出了江湖惡斗的悲壯感。整部影片最突出的地方是強烈的陽剛色彩和歇斯底里般的渲泄情緒自始貫穿。
在武俠電影第二高峰漸退後,徐克作為終結一個時代的作品,影片完全模糊了時代和 社會 背景,簡單交待了人物和所涉的恩怨,以一種平穩來營造出一個純電影中的"江湖",並以一種歇斯底里的情緒,把武打(以急速多變的鏡頭來交織)和文戲(大量不受節制的憤怒對白)相輔,作了一次自我情懷的抒發與調節。徐克試圖努力將張徹與黑澤明的風格融合在一起。
整部電影處處都是神來之筆。風格詭異妖艷、狂暴華麗、血腥粗獷,極具藝術之美陽剛之氣,盡情體現了徐克無邊無際的神奇想像力和深邃暗黑的江湖理念。
4.《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
徐克大膽的以 歷史 演義方式和武打片類型來議論嚴肅主題,卻仍使影片的外觀顯得燦爛好看,實在不簡單。
相比較成功的第一部,本片動作設計更為瀟灑、華麗,故事背景格局更大,李連傑甄子丹那段對打,至今無出其右者。
說句玩笑話,當年的徐克其實是個胸懷天下的有志青年。
5.《梁祝》(1994)
徐克對世俗世界有一套完整的自己的看法,看得透所以敢於天真而不顯膚淺;思維活躍,幽默橋段層出,既塑造人物也諷刺世事,誇張不造作。舊門閥制度下愛情悲劇,被包裝成現代人可理解的校園純情喜劇,再突轉為對抗現實的悲劇,各路關節打通,透出禪意,聰明得讓觀眾服氣。
李碧華曾說這樣一段話:「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像中之美麗。」 從前我不懂李碧華為什麼要這么說,現在有些依稀明白了。紅塵中的痴男怨女們很多都很羨慕梁祝,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全身心地去愛一個人,並且也能被所愛的人全身心地愛著?又有多少人能夠面對愛情不計較得失與受傷並且不會受傷?
6.《笑傲江湖》(1990)
滄海一聲笑,已經成為了不滅的經典。徐克當年這一批作品,不但從電影藝術上開創了一個時代,同時也重新詮釋了武俠的魅力。
巨星雲集。張學友的反派演得活靈活現,最後被許冠傑騎上馬跑出去又折返回來拉著葉童上馬的鏡頭給感動了,林正英和午馬的客串也是經典。
本片導演匯聚了新舊武俠幾位領軍人物:胡金銓、徐克、程小東、李惠民。最後的成片已經是徐克的風格,盡顯徐克武俠片巔峰時期天馬行空、快意恩仇和灑脫不羈的風格。不知道如果真的不計成本,按胡金銓的想法來拍,效果會是怎樣呢?
7.《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1993)
徐克的三部黃飛鴻每一部都精彩。
黃飛鴻系列是徐克對近代 歷史 的反思,每一個人物都稜角分明,代表某一類人,獅王爭霸的環境也是內憂外患,徒有繁華。黃飛鴻則象徵一個有了現代意識的舊俠客,他的作為更像一個有擔當的知識分子、志士仁人,是文化和時代的融合,然而表面的強大也並沒有改變結局,從這里看出徐克的 歷史 觀是比較悲觀的。
能把電影的商業因素和人文意識結合的較好的導演,徐克是其中的佼佼者。
8.《第一類型危險》(1980)
徐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三男一女四個熊孩子實力上演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悲劇故事。
徐克年輕時候的作品挺生猛,和同期的許多香港新浪潮作品一樣也充滿著青年人無政府主義式的情緒化宣洩,和台灣那邊溫情脈脈的新電影形成鮮明對比。
電影中墳場輓歌片段類似於譚家明《烈火青春》中的海灘殺戮,影響了以後一系列槍戰片。
9.《蝶變》(1979)
徐克處女作,也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旗手作之一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片子畫質、人物造型、武打等雖有些土氣,但的確不時閃現出耀眼的光芒、散發出獨特的氣質,涌動著一股新鮮澎湃的活力。武俠片加入偵破的懸疑要素、沒出過一招的武俠片男主角,都使得本片成為影壇的一朵奇葩。
《蝶變》之經典不在於俠義之氣濃厚,俠士功夫之高超,而在於它對中國傳統武俠的顛覆:形式上,徐克引進日本和美國電影的一些元素,塑造出兼具西方槍手、日本忍者特色的新型中國俠客形象,且用完全不懂武功的書生任主角,突破了中國傳統武俠片的格局,在香港電影 歷史 上被稱為「修正主義武俠」。
10.《智取威虎山》(2014)
紅色經典拍成這樣真的遠超預期,徐克賦予剿匪小分隊一股俠客的氣質,劇情節奏緊湊,多看幾遍依然回味無窮。
影片鏡頭下宏偉真實的雪景非常美,無論是村落、山寨、林海、雪原,乃至細節到布景和道具,都鮮明地延續徐克一貫苛刻的美學。
影片打戲精彩、利落。人物設置上張弛有度,無論反派正派,都沒有臉譜化。徐克畢竟是大師級,電影手法太純熟了。
擔任製片人的佳片(雖然不是徐克親自導演,但每部電影特別是古裝電影都有徐克創作意圖的影子,可以說徐克是電影的靈魂):
1.《倩女幽魂》(1987,程小東導演)
港片中最經典的人鬼戀。張叔平為王祖賢設計的女鬼造型使其成為香港電影中最驚艷的女性形象之一,張國榮、午馬等人的表演也都神采飛揚,還有徐克機智感人的故事,程小東天馬行空的武打設計,黃沾變幻多端的電子配樂,共同構成了這一部經典。
2.《英雄本色1.2》(1986、1987,吳宇森導演)
徐克製片,還做了一回客串。三個男主演都厲害,但還是周潤發的小馬哥最精彩,幾次直戳淚點都是他和狄龍的對手戲。前面戲份里張國榮燦爛的笑容讓人打心底歡喜,如今重溫感動滿滿。
3.《新龍門客棧》(1992,李惠民導演)
凜冽的大漠、西北的民風、江湖的俠義、精彩的武打、規矩的服飾、鮮明的性格......構成了一部武俠經典。
4.《喋血雙雄》(1989,吳宇森導演)
劇本、人物、對白、動作場面,一系列都是華語電影里無法逾越的經典。
5.《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程小東導演)
徐克:「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成堆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可嘆江湖幾人回。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滾滾紅塵,勃勃野心,蠅營狗苟,謹小慎微,怎抵得過滄海一笑,醉里狂歌。
E. 求一部電影名字裡面有二郎神,東方不敗,忍者的電影
愛情公寓嗎😂
F. 如何評價電影《甲賀忍法帖》
爛片說不上,起碼很多鏡頭都挺美,但是故事太單薄了,而且許多特技用的很爛,痕跡太明顯,反正個人感覺比《阿墨》和《阿修羅之瞳》差遠了!
字母上顯示「服部半藏」,我不知道日本歷史上有幾個服部半藏,但是最有名的服部半藏是個忍者,也是忍者歷史上名氣最大的忍者,人稱「鬼半藏」,意思是身法像鬼魅一樣,但是電影中的服部半藏看著似乎是德川家康手下的謀士(對不起,我不了解日本歷史,僅僅是因為忍者才知道的服部半藏這個人)感覺電影的主線索基礎和《七劍》一樣,政府不能容忍民間存在身懷絕技的人,清朝頒布「禁武令」,捕殺習武者,德川家康摧毀甲賀跟伊賀兩大忍者家族,很多人都說男女主人公應該聯合起來雙方的勢力去對抗德川家康,其實這只是一時氣憤的說法,沒怎麼經過大腦,就算他們反抗了,撐死也不過是另一個水泊梁山,鄭成功在台灣割據對抗大陸,最終他的後人還不是歸降了,忍者家族雖然高手如雲,但是除非形成自己的政治勢力去奪取政權,否則任何政權都無法容忍自己的統治之下還有著這樣一群擁有超能力的人!就算最強的男主角去秒殺了德川家康,還會馬上有另一個德川家康上來的,而且上來的會更加加緊摧毀甲賀跟伊賀的!
G. 徐克的《東方不敗》是從哪些方面展現武俠味的
情感和武俠精神的理解,需要依靠故事,人物塑造和台詞。印象最深的人物,除了東方不敗之外,就是任我行。那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離開?」,自不必說是徐克的夫子自道,再加上張濟平渾厚的男聲配音,竟將一代梟雄落魄之後東山再起,雄心依舊的骨氣和戾氣,深達我心,向問天一句「我跟你們唱笑傲江湖直至天明。」,將那種見到任我行重登寶座之後濫殺無辜的傷感和悲鳴,表現地擲地有聲。
H.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柳生忍者是誰扮演的
李子雄 - 香港藝人 編輯詞條
李子雄,香港藝人,1982年參加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而出道,於1985年受邀往徐克導演的電影工作室試鏡拍攝廣告,被徐克導演發掘,簽約為旗下演員,1986年正式開始其電影事業。曾獲得提名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人與最佳男配角。
http://p0.qhimg.com/t01d90f8497b5493df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