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國大學辯論
A. 偉大的辯論家的電影劇情
整個故事都源於一個真實的事件,記錄了美國黑人在爭取自由與平等時所經歷的種種困難和尷尬,可是他們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得到了他們一直嚮往的尊重……時間追溯到1935年,地點則是一所全黑人學校--威利大學,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一位名叫邁爾文·托爾森的受人愛戴的教授展開的。
托爾森教授是黑人社區中那種為數不多一直接受著成功的人,他的積極與努力,也是他從教的威利大學的一種象徵,既才華橫溢,同時又有那麼點反復無常,是新任的辯論隊的指導老師。新學期來臨,托爾森教授替辯論隊做下了兩個重大的決定,一是將端莊謹慎的薩曼塔·布克招入進來--她是學校辯論隊中的第一位女性成員,二是擅自做主招了兩個新隊員,壞小子亨利·洛維和老實厚道的詹姆斯·法莫二世,這兩個人加入辯論隊的目的都有點不純,那就是為了吸引薩曼塔的注意。托爾森教授的到來,首先讓辯論隊意識到的是犀利的語言的強大,而他的目標也非常宏偉,那就是幫助這群來自於社會最底層、備受壓迫的黑人學生,有朝一日能夠邁向集中了歷史上最傑出的精英的國際辯論講台。托爾森教授算是一個人物,但他的行為卻多多少少有一些爭議,因為他那非傳統、極度強大的教學方式,還有非常激進的政治觀點,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是被所有人炮轟的對象。
對於辯論隊也一樣,托爾森教授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著嚴格的訓練,那種高強度,與新兵訓練營幾乎無異,當叛逆的亨利挑釁似地問托爾森教授,他們為什麼要聽他的指揮時,托爾森教授表示,弱者就應該受到強者的壓迫,想不受到壓迫,就把自己變成真正的強者。確實,通過參加辯論活動,每一個人發現的是自己內心深處對「平等」的渴望。
就在他們共同追求優秀和卓越時,一個難得的良機也隨之降臨,他們要和哈佛大學的冠軍辯論隊進行一場比賽--到了這個時候,結果也許已經不重要了,然而其中的過程,卻以一種不間斷的姿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B. 請問大家知道一部關於辯論的英文電影嗎
火箭科學 Rocket Science(2007)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IpyPqlb6FI/
C. 偉大辯手的社會背景
《偉大的辯手》是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片中的最佳辯手詹姆法默確有其人,當時只有14歲,也算是一個小神童。片中的薩曼莎.布科也的確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辯手。
但《偉大的辯手》也有失真之處。比如,黑人辯手們不能稱自己是勝利者,因為威利學院辯論隊當時並不是美國大學辯論協會的正式會員,不可能是美國的最佳辯論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黑人辯論隊才被接納為美國大學辯論協會的正式會員。影片的高潮是威利學院辯論隊擊敗哈佛大學辯論隊,但也不是史實――1930年代擊敗哈佛大學的辯論隊的是南加州大學的辯論隊,南加州大學辯論隊是當時全美大學辯論賽冠軍。
《偉大的辯手》批評了美國的種族歧視,但還是以美化美國為主,歌頌美國主流文化。黑人辯手踏進哈佛的殿堂之後,便對哈佛頂禮膜拜,完全臣服。盡管片中黑兄弟在辯論中擊敗了哈佛隊,但得到哈佛的承認就是他們最偉大的勝利。簡言之,他們接受招安了。《底特律自由媒體》的約翰?莫納漢便在其影評中指出:「那些嚴肅的電影觀眾……有可能發現此片包裝一流,但思想空洞。」
很遺憾,現實中的威利學院辯論隊的光榮非但沒有代代相傳,而且辯論隊本身都不復存在。還是丹澤爾·華盛頓向威利學院捐贈了100萬美元,幫助學院重建辯論隊。
D. 求一部講述美國大學生的電影
您好,我強烈推薦《美麗心靈》,2001奧斯卡最佳影片,講得是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小約翰·福布斯·納什年輕時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事,非常好看!就是不知道您看過沒,呵呵~
E. 偉大的辯論家完整版電影
《偉大的辯論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Jwih9HFFF1XsNXjyomS_fw
《激辯風雲》又名《偉大的辯論家》是由丹澤爾·華盛頓執導,丹澤爾·華盛頓、福里斯特·惠特克主演的傳記電影,於2007年12月1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馬文·托爾森教授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通過不懈努力帶領著黑人辯論隊員們進入哈佛大學最高辯論殿堂的故事。
F. 美國大選的電視辯論
1960年,美國三大電視網在9月與10月共主辦4場大選電視辯論,這也是美國政治史上首次全國性的總統大選辯論。辯論除了主持人外,每場搭配4位媒體記者擔任提問人,從晚間9時30分到10時30分進行一個小時,程序是8分鍾開場詞、緊接著提問人就內政問題提問,候選人每人答詢2.5分鍾,回答與相互質疑之後,最後各有3分鍾總結。這4場辯論大致確立了總統電視辯論的形式,選民第一次透過電視「看清楚」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立場與人格特質。
從1980年起,美國大選電視辯論取消候選人8分鍾開場詞,直接進入媒體代表輪流提問,並且開始分上下半場,並限制每場辯論的議題。從1992年起,每次總統候選人辯論的第二場開始採用「市民會議」方式進行,提問人不再是媒體記者,而是209位經過抽樣挑選的自由選民,擴大了選民直接參與層次。從1996年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起,不再有媒體提問人,除了第二場的「市民會議」外,其餘兩場都是只有主持人全程負責提問,因為負責組織辯論的「總統大選辯論委員會」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能讓候選人提供最足夠的信息給美國民眾。
2008年,民主、共和兩黨議定新的候選人電視辯論規則,引入了辯手討論的時間。新規則是每場辯論總計90分鍾,分成8個10分鍾小節,其餘時間為開場白和總結。每個小節談一個話題,由主持人引入話題,然後兩名候選人分別有1分鍾時間表達觀點,然後有7分鍾時間相互詰辯。通過放寬發言時間的限制,主持人可以讓候選人相互提問。
成立於1987年的總統大選辯論委員會是為舉辦全國性總統大選而設立的常設機構,目的是為確保選民能獲得最足夠的信息。這個組織的經費全由民間募款而來,從正式成立起就確定了非營利性質和「不接受政府與政黨的捐贈」的原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美國大選電視辯論通常會安排在9月底和10月的頭兩三個星期。
G. 美國大學中,電影專業強勢的是哪些學校
談起影視製作留學,想必大家都會想起美國好萊塢,電影類專業一直以來,受到許多學生和家長的追捧,那麼留學電影學哪個國家好?下面一起去看下!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美國
美國的電影學專業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的電影學專業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課程,去美國留學讀電影學專業的學生都會受到很系統的電影學課程學習,包括寫作訓練,創作訓練等。
美國最豐富的電影教育在本科,因為不光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學到很多藝術史,文學,人文和設計方面的課程。當然MFA教育也成為無數中華學子追隨的一個新鮮的產物。
美國電影專業劃分
電影史學(Film History):這個專業的最早期和比較傳統的建設在法國新浪潮時期。美國提供此專業的院校很少。
電影學(Film Studies):美國大概有300多所大學提供本科階段的電影學(Film studies)的專業和輔業,開設的課程多為電影理論,電影史,電影/視頻製作,電影美學,寫作為主。
編劇/創意寫作(Screenplay/Writing):劇本寫作專業主要培訓學生從事創意寫作,劇本寫作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
電影製作(Film Proction):電影製作的學習人員可以選擇性的專攻和從事一個方向,分為導演,製片,攝影,剪輯以及藝術指導。
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er):目前這個專業暫時沒有本科以上的專業教育,考慮到這是一個實踐性和經驗性專業,所以積累大量的經驗高於學術學習和學位資質。
表演(Acting):美國很少有類似北京電影學院這樣的學校提供專業的電影表演,但美國卻有著強大的演員培訓和發展系統。
數字視頻(Media):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設備的應用。現在很多藝術大學和綜合型大學都開始逐步提供數字視頻製作,這些製作主要通過互聯網,通訊設備和娛樂終端實現發布和商業化。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英國
文藝的英國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大國,莎士比亞、狄更斯、托馬斯哈代、E福斯特等文學大師的文學寶藏也為英國電影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國電影的風貌. 英國的很多電影都是由名著改編的,例如《傲慢與偏見》,《霧都孤兒》,《帕丁頓熊》,《模仿游戲》。英國電影與傳統的英國文學相似,都有一種深厚的現實主義,同時也有種保守的風格。
英國電影教學分為兩個方向:一個主要是注重實踐操作的電影製作,培養和輸出拍攝、製作影視作品所需要的技術類人才,如後期製作、視覺效果設計、數字媒體等,拍短片,視頻,學生的實踐作業會非常多。另一個方向是偏重於理論知識,像是電影理論、評論和電影史研究等專業,這個專業需要學生大量的閱讀,相對來說論文會比較多。
英國大學電影專業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電影學/電影史學 :這個專業就是研究電影學的理論知識的,開設的課程多為電影美學,電影史,電影製作等等。
編劇/創意寫作:這兩個專業主要培訓學生從事創意寫作,劇本寫作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現在編劇的收入十分可觀,不少編劇的酬勞比演員還高。
電影製作:這個專業的實踐性很強,當好一名導演,必須學習這個專業。這個專業又細分為下面幾個方向:導演,製片,攝影, 剪輯以及藝術指導。
電影攝影:專業課程包括電影劇本創作、電影劇本分析、電影拍攝程序安排、電影特技、演員影視表演指導和電影歷史學。
電影表演:英國大學開設戲劇表演專業的院校有許多,英國的戲劇表演文化底蘊深厚,像莎士比亞,王爾德等。
數字視頻:同學們需要學習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製作影片,然後通過互聯網,通訊設備和娛樂終端實現發布和商業化。另外是為數字拍攝的節目提供特效處理。比如廣告,MTV 和短片。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加拿大
加拿大院校專業眾多,電影專業是很多留學生申請的熱門藝術專業。加拿大許多大學都提供電影相關專業,擁有獨特優良的教學方法、及適宜的環境。設備一流,師資優良。有興趣研讀有關影視製作專業的學生在選校時應注意考察學校的師資、相關設備的數量和品質、學生與教師的比率和實習時間的分配等各項細節。有些大學著重電影史及理論方面,另一些大學偏重實際的操作經驗。
加拿大電影專業院校推薦
阿爾格瑪大學:該校的影視後期製作在加拿大非常有名,例如變形金剛、指環王都是在該校製作的。
卡爾頓大學:此藝術學院內之電影系主要是介紹影片如何製作,觀摩研討加拿大及全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些電影作品。
漢博學院;提供三年制的電影文憑課程。此課程內容結合了合作及科技技術,同時也強調實際的操作訓練。課程包括燈泡、攝影、聲效、生產製作和相關管理等課程。第三年,學生須完成其選擇主修的專題研究論文。
皇後大學:該校電影科系不僅介紹在生產製作電影、電視和多媒體等課程,還增設了歷史及評論批判課程。同時此科系內也搜集各類影片及相關檔案記錄,作為教學及研究之用。
尼亞加拉學院;該學院電影科的學生,除了研讀必修課程,也提供在製片廠內實際操作各項相關設備的訓練,如電影攝影機、電影放映機和電視攝像機的使用。此課程平均每周12個小時在實驗室製作短片戲劇及每周上演新的影片。
約克大學:該校電影科系不僅強調相關基礎理論課程,同時也注意實際生產影片的技術。學生可以使用非常現代化的設備。約克大學的學生常常在加拿大和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各種獎項,比如Ttelefest電影展、紐約大學國際學生電影節及愛丁堡電影節。
電影學哪個國家好?以上就是小編的簡要介紹,計劃影視製作留學的夥伴們可要注意了哦。更多藝術類留學資訊,歡迎前來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專家。
H. 美國好萊塢那些電影有法庭辯論的情節
《費城故事》 湯姆.漢克斯
《被告》 朱迪.福斯特
《失控陪審團》
《大話王》
《魔鬼代言人》
《律政俏佳人》I II
I. 英式辯論和美式辯論的區別在哪規則上又是什麼不同哪一個更加有趣更加適合應用於大學生課堂上呢
在我看來英辯和美辯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題目,英式辯論是在辯論開始前大約15-20分鍾前從題庫中選出題目讓辯手來構思,而美式辯論會在賽季開始時就發給辯手發布辯題,一般在前四個月給辯題(像NHDLC的春秋季賽)所以說英辯需要有很強的知識儲備性,而美辯則要求寫作能力(要寫超長的稿子的啊!)和對辯題的分析能力。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辯論方式,美式辯論分為這幾個環節,拋硬幣,兩方分別押頭和尾(heads or tails)贏得那方選擇正方或者反方,也可以選擇先說或者後說,constructive speech五分鍾,由兩方一辯表述觀點,然後三分鍾的一辯crossfire,來和對手互相提問,然後是rebuttal四分鍾,由二辯進行的反駁發言。然後是二辯進行的crossfire,之後是兩分鍾的summary,由一辯進行,總結觀點,雙方的案例等,接下來是三分鍾的grand crossfire,一辯和二辯一起提問。最後是兩分鍾的final focus,由二辯總結整場辯論。而英辯的發言的順序在途中依此標明。一場比賽一共由八個人組成,兩個人為一個隊伍,分別是命題方上議院、命題方下議院、反方上議院、
反方下議院
1.首相 (Prime Minister)
2.反對黨領袖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3.副首相 (Deputy Prime Minister)
4.反對黨副領袖 (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5.政府閣員 (Member of Government)
6.反對黨閣員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7.政府黨鞭 (Government Whip)
8.反對黨黨鞭 (Opposition Whip)
[發言時間]
每個辯手有持續7min的發言時間,不要求說滿。7min時會打鈴表示時間到,這時辯手還有15s來把沒說完的句子結束(grace period) ,盡量要求在多餘的15s內完成自己的論證,無視鈴聲警告會影響自己的個人得分。演講開始1min時對手可以開始提出POI,演講結束的前一分鍾POI停止。
[POI]
此提問學名POI ,即Point of Information ,要求言簡意賅意義明確一針見血
在發言進行到1min和6min時,會打鈴,這表示「提問時間開始」和"提問時間
結束」, 這5min的提問時間里,另一方的4位辯手隨時可以抓住發言辯手話中的漏洞示意 提問,發言辯手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提問,提問時間沒限制控制在15s內。
有趣的話,看個人喜好,但在課堂上的話,可能更適合英式辯論,如果是美辯的話,你要提前好幾個月把辯題給學生,讓他們寫稿子什麼的。
J. 推薦幾部關於辯論的好電影
1,《辯護人》
《辯護人》是由楊宇錫編導,宋康昊、金英愛、吳達秀、郭道元主演的一部韓國劇情片。影片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以已故前總統盧武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2,《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由Richard Schenkman執導,傑洛米·貝斯拜(Jerome Bixby)編劇。
本片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作為總投資一萬美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其成功跳脫了「激光加金屬」等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以純對白形式推進,演繹著話劇式的軟科幻。
3,《感謝你抽煙》
《感謝你抽煙》是由賈森·雷特曼執導,艾倫·艾克哈特,瑪麗亞·貝羅,大衛·科恩查內,凱蒂·霍爾姆斯主演的喜劇電影,於2006年3月17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煙草行業首席代言人尼克·內勒憑借著自己能言善辯的本領,與政府及公眾針對抽煙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辯論的故事。
4,《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是由高群書執導,劉松仁、曾江、英達、朱孝天等擔任主演的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
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5,《偉大的辯論家》
《偉大的辯論家》是由丹澤爾·華盛頓執導,丹澤爾·華盛頓、福里斯特·惠特克主演的傳記電影,於2007年12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馬文·托爾森教授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通過不懈努力帶領著黑人辯論隊員們進入哈佛大學最高辯論殿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