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80年代的電影紡車
⑴ 求一部韓國老片
殺人回憶
導演:奉俊浩
主演:宋江浩, 金相慶
又名: 殺手回憶錄 / 謀殺回憶 / Memories of Murder
上映年度: 2003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53969/
IMDB評分:8.0/10 (1,145 votes)
獲獎:
2003年第2屆韓國電影大獎揭曉,宋康昊主演的《殺人回憶》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影片獎等6項大獎,成為了本年度這一獎項的最大贏家。
"韓國電影大獎」原名"MBC電影大獎」,因為在去年的頒獎傳聞有失公平,所以今年以"韓國電影大獎」的名字舉辦,也一改去年的獎項平均分配的現象,由文化藝術界的500名人士和由網路選拔出的500名委員擔任了評選委員會。而且獎金也頗豐,給獲獎影片頒發的獎金高達2億4千萬元。
劇情簡介:
根據韓國的四大未破解的奇案改編而成的,該案至今未破,15年的刑事訴訟期已經過掉,就算逮到兇手也沒有用了,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那些被殺害的死者,不是講述一個案子,所以那個兇手不是最後出現的人。
1986年,京畿道。某天,一少女被奸殺後棄屍荒野。兩個月後與之類似的案子連續發生,生活在周圍的居民亦感到恐懼,惶惶不可終日。
結果,警方決定成立調查小組去調查這一系列棘手案件。兩名幹探朴斗萬(宋江浩飾)和趙勇丘奉命專查此案。除此以外,還特意從漢城調來一心想查此案的徐太胤。然而這個調查小組工作不太順利,擅長於自己的靈感和頭腦的朴斗萬跟凡事需要真憑實據的徐太胤磨擦甚多。
朴斗萬發現現場留下頗多死者的頭發,來推斷行凶者專挑選有脫發毛病的女子為行凶對象。另一方面,徐太胤亦發現受害人全是在雨天穿著紅色的衣服。調查小組決定選定一個下雨的日子,派出卧底去引誘行凶者。
到了翌日,死去的卻是另一名女子,而今次行凶者竟把一把雨傘插進女子的下體……
2003年在韓國票房冠軍的寶座上停留了三個月之久的暴力動作大片。是繼《朋友》之後最佳的韓國犯罪電影,導演奉俊浩充分顯示了他對各種電影語言的掌控能力和在劇情編織、線索設置、邏輯推理等方面的過人之處。影片推出後好評如潮,連連獲獎就是對這部電影最大的認可。
一部找不到缺點的電影是可怕的,<殺人回憶>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執導過<綁架門口狗>的導演奉俊浩把發生於己於1986年一連串的奸殺案拍成了一個隱喻。但看故事你也能獲得純粹智力與情感上的震撼,奉俊浩導演手法扎實克制,極具大師氣象。但本片的傑出之處在於它拍出了故事背後的故事,卻又舉重若輕。韓國軍政府時期的動盪,人群所彌漫出的無望,以及潛藏在人心底的癲狂,在奉俊浩的鏡頭下變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結合體。這種感覺在片子的後半程達到了頂點,特別是那天晚上明知罪犯會去作案,警察卻無能為力,因為全部人馬已經派出去鎮壓示威了。個人悲劇與歷史車輪就這樣完美地聯系在了一起。 奉俊浩展現了韓國歷史的一個橫切面,和它復雜的肌理。
摘錄兩位電影界人士的觀後感:
1、某周刊資深娛記:看過這個片子,中國電影真的可以回家休息了。
2、國際級的攝影師:韓國人真是了不起,難以想像這是這個導演的第二部電影。
《殺人回憶》,韓國去年最賣座電影,根據1986-1991年韓國數宗至今仍未破獲的殺人案件為藍本,講述小鎮警察和漢城來的探員一同偵察連環殺人案,結果卻因自身的原因和大局勢的關系而讓兇手逍遙法外的故事。影片上映之後好評如潮,連續四周雄霸票房排行榜冠軍。
改編一個沒有被破獲的案件,這本身就是創作者智慧的體現,影片那欲語還休的開放式結局,更是讓許多人對導演沒有揭示兇手是誰而忿忿不平。這其實是導演力圖擺脫類型片束縛的一個手段,也彰顯了影片更重要的並非闡述「誰是兇手」,而是向觀眾逐步揭示:一件本來完全可以被偵破的案件是如何被探員自身給毀了的。這個毀滅的過程是導演最希望呈現給觀眾的,也由此帶出了韓國民眾對那個特殊時代背景的集體回憶,既有商業片的構架,又有深刻反思的野心,是影片最大的特色。作為對韓國歷史不熟悉的我們來說,也能從導演的幾處精心安排下,感受到一些氣氛。
影片最後的小女孩的確看到了真凶,正如她所說,那個人只能用普普通通來形容,在此點也出電影表達的另一個主旨--其實任何一個我們身邊看似普通的人,都存在他背後所不為人所知曉的一面,做壞事的也並不都是那些看上去就面目猙獰的人,而很可能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人」。
全片拍得張弛有勁,笑料、驚險、恐怖等商業元素齊備,而最值得稱道的,是導演刻意營造出的郁悶、絕望氣氛,令觀眾和兩個探員的心理在最後時刻都面臨崩潰邊緣。主演宋康昊(《共同警備區JSA》)為出演此片而刻意增肥,把小鎮探員的心理刻畫得絲絲入扣,其演技之好,放在世界影壇內,也足以躋身前列。
簡評:
2003年韓國票房第一的電影,並獲評為年度最佳影片首位,狂掃韓國國內各大電影獎項。有人說,影片是韓國的《七宗罪》,但其實除了影片中總是下雨相同外,本片其實更像是"惡魔傑克」的韓國版,而且同樣都是真實事件。
與普通韓國電影相同,影片前半小時節奏緩慢,但接下來馬上讓你欲罷不能,而看完後,更是會反復回味。罪犯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摸,甚至已經能准確預測案發的時間,卻無法阻止,恐懼、緊張、郁悶的感覺時刻伴隨觀眾,讓你著急,讓你煩躁,體驗趙警官由理性到瘋狂的轉變,最後他拿槍指向疑犯,雖然痕跡鑒定對方不是真凶,但相信觀眾也和趙警官一樣,寧願相信對方就是兇手,因為那種緊張,那種沮喪太需要一次渲瀉了。
影片拍得劇力萬分,已是一流商業大作,更難得的是,因為拍攝的是1980年代中期的真實事件,影片中大量溶入當年韓國軍政權統制下的情景,帶領觀眾一起反思韓國民主化進程中曾有過的黑暗時期。圍捕罪犯,卻不夠人力,因為軍人被派出鎮壓遊行、朴警官先是對犯人嚴刑拷打,後又引導犯人作"殺人回憶」進行誘供、還有那無休止的空襲演習,無一不讓觀眾想起那個時代所帶來的創傷。在一流的商業技法中又能載入沉痛的集體反思,僅這點就比《七宗罪》高明得多,這也是韓國電影崛起並在亞洲稱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康昊飾演的警探,一抓到疑犯,便循循善誘地誘導人家回憶殺人經過,而不管這人是不是真凶,跟他搭檔的警察,一見疑犯拒不服從,便馬上上去給他一腳,甚至把人倒吊起來——影片一演到這里,電影院里鬨堂大笑,大約因為這種事情在80年代的韓國司空見慣,大家都心照不宣。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無辜疑犯,在這種"殺人回憶」的儀式中,大多數吃打不住或者受到誘導,不但自認有罪而且頭頭是道地交待"殺人」經過。金琮飾演的從漢城來的警官開始時懷疑、抵制這種審訊方式,但當連環案件一再發生,偵破過程毫無頭緒時,他竟也陷入了這種心理,甚至比鄉下警察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要了解80年代的韓國社會,《殺人回憶》可以提供一個窗口:破案的緊要關頭,急需調集警力而不得,原來警察都被調到鄰近城市鎮壓民眾示威去了;被關押拷打的一個無辜的疑犯是基督徒,他所在的教會的教友集合在警局門口齊唱贊美詩示威;因為警民關系緊張,掌握關鍵性破案線索的證人竟在警民沖突中因事故喪生……等等,都顯示出韓國民主化過程中的關鍵性矛盾。
影片一開始不乏喜劇色彩,譬如宋康昊在偵破毫無頭緒時去向"仙姑」求神問卦,半夜三更跑到案發現場去"圓光」,譬如宋康昊酒後和金琮大打出手時說,美國太大所以他們的偵探要用頭腦破案,韓國很小,所以只需要用腳破案,都讓人忍俊不禁,但當金琮也陷入有罪推定的心理中甚至趨於瘋狂時,就不能不讓人感到沉重。《殺人回憶》揭示了韓國軍政時代由專制而導致的有罪推定的心態,而且,這種心態竟隱隱然彌漫社會,進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影片結尾宋康昊飾演的警察辭職後,在飯桌上對待兒子也無意中流露出類似心理,讓人不禁對內在於東方社會中的某種缺陷悚然深省...
本片主演宋康浩,再次展現了他寬廣的戲路,難得的是,他不僅可以入戲極深,而且可以每個角色給出不同的演法,《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茅躉王》、《我要復仇》加上本片,每個角色都截然不同,他卻都可以勝任,此等演技,放眼世界影壇,也沒有幾個演員可以做到,韓國電影的崛起,與這些超一流演員的出現也不無關系 。
⑵ 十大好看的韓國校園青春電影
台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掀起一股熱潮,也捧紅戲中的主角們,看到這些校園青春電影,讓我我回憶起又笑、又哭,又很大共鳴感的韓國校園青春電影。其中,有些男、女主角現在都是男、女神級了!來看看以下電影你看過哪幾部?令你流下多少淚水?令你笑得多開懷?
1)《假如愛有天意》( 台譯:緣起不滅;英語:The Classic)是在2003年1月30日首映的韓國電影,是由導演郭在容擔任編劇及導演,孫藝珍、曹承佑、趙寅成等共同主演的韓國愛情電影,其創作靈感來自於一本韓國小說「RainFALL」(《陣雨》,作者黃順元)。影片講述了大學生智惠,無意中找到母親主熙留下的日記,重溫她的初戀。
2)《我的野蠻女老師》 (港譯:我的BAND 5男友)於2003年1月30日在韓國上映。是由金慶尚指導,金荷娜、權相宇、孔劉等主演的韓國喜劇電影。影片改編自網路小說,講述窮學生崔秀婉給同齡富家公子哥金吉勛補習功課,期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3)《愛上蛋白質女孩 》(英語:Romance Of Their Own)是韓國網路作家可愛淘在2003年所寫的故事,故事本叫《狼的.誘惑》,由於這故事的高人氣,在推出後很快就被印成書,並被改編成為電影。
4)《馬粥街殘酷史》( 亦譯:1978年高校往事),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是由導演柳河執導,權相佑,韓佳人,李廷鎮主演一部學院派動作愛情影片,該片描述了轉入正文高中的模範學生鉉洙、大哥雨植及漂亮的女生銀洙之間的三角戀情和友情。
5)《芭蕾舞學院》( 亦譯:偷偷喜歡你;英語:Flying Boys),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韓國電影,19歲的姜民載是一個平凡的高三生,自幼失去了母親,一直隨著當飛機駕駛員的父親生活。父親希望民載考取航空學院,可民載的成績顯然相差甚遠,民載很苦惱,而他對於未來又沒有任何的規劃,他時常感到站在人生岔路口上的迷茫。民載暗戀著班上的女生黃甫秀珍,但由於生性靦腆,總是無法鼓足勇氣表白,這件事也讓他好生懊惱。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民載和他的幾個鐵哥們張東完、李昌燮等人參加了社區文化會館舉辦的芭蕾培訓班,由此進入了一個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世界。
6)《奴隸情人》( 亦譯:綁架愛情100天),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是由申東曄執導兼編劇的一部青春浪漫喜劇,金載沅、河智苑主演。影片講述河智苑飾演高三可愛女生夏英,因為一次意外,與金載沅飾演的大學生但也是小無賴亨俊簽下了「賣身合同」上演了一場輕松爆滿笑的好戲。
7)《放學後的屋頂 》是一部2006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希望回到哪一個瞬間?去改變哪些追悔莫及的事情?我們的主人公南宮達就是處在這個非常微妙的時期,他的前半生都在逃避中渡過,從來不肯直面任何困難,但他必須做出選擇,是繼續做個懦夫還是變得勇敢。
8)《陽光姐妹淘》( 英語:Sunny)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影片講述曾經是中學「七公主」小團體的成員時隔25年後再次相聚,尋找青春回憶的溫馨故事。
9)《帕帕羅蒂》 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以韓國聲樂家金浩中為原型作改編,問題學生李章浩(李帝勛飾演)雖然是個小混混,但擁有天生的好嗓子,金泉藝術高中校長看上了這點,將被退學的章浩招收進來,想要讓他代表學校參加聲樂比賽拿獎,以此重振沒落的學校。校長把訓練任務交給了音樂老師羅尚鎮(韓石圭飾演),但是尚鎮對這個外務繁忙的小混混非常不滿,上課的時候不給他表現的機會,也不願意指導他。在偶然之中,章浩表現出真心想要學習的態度後,尚鎮決定從最基本的音樂基礎開始教他……
10)《熱戀年代》( 港譯:熱血青春)是於2014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此電影以80年代初的忠清道為背景,因此演員們在電影里都說著忠清道方言。這是一部包含青春、幽默、浪漫的愛情電影,由李鍾碩、金英光、朴寶英及李世榮主演,描述青年們充滿歡笑和感動的成長經歷,展現出八十年代流行的風格,就像中分的發型或喇叭褲頭的校服。
⑶ 我心中的新世紀韓國電影十佳有哪些
我想說說我看過的覺得幾部好的韓國電影。
追擊者
整部影片竟然沒有一個多餘的場景,行雲流水般的鏡頭之下,是追擊者與被追擊者間的殊死搏鬥。而那些無能的那些愚蠢的官員,那些冷漠的民眾,在最後一刻那高高舉起但卻沒能落下的鐵錘中被導演集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留給我們的是那無聲的吶喊,那無言的眼淚,那無奈的喟嘆。看完影片,強烈的無力感充斥在身上每一個細胞,不斷地質問自己,這是為什麼。這或許是鍾浩心中的疑問,或許是導演心中的疑問,或許是全體觀影人心中的問題,如此這般地努力拚命,最後得到的卻只是世界給予的一個耳光和嘲笑。
但是,欣慰的是,在如此毀滅靈魂的絕望中,鍾浩得到了上帝的救贖,小女孩無暇的眼神,哭泣的臉龐,瘦小的身體拯救了鍾浩,這樣冷漠的世界,他們可以互相慰籍,繼續向前。
但就是如此俗套廉價狗血的一個電影讓我落淚了。當看不見任何東西的俊河對珠喜說,你沒有變,還是這樣美麗的時候;當俊河騙珠喜他已經結婚的時候;當珠喜送別俊河的時候,一種情緒如刀一般地刺痛著心靈,那是何等心疼的感覺,而在那心疼的其中,包含著俊河和珠喜那段刻苦銘心沒有結局的悲傷戀情,也許也包含著我們那段刻骨銘心的過往。悠揚哀傷的卡農響起的時候,關於俊河和珠喜的故事劃下句點,僅存的,是那些已經遠去卻無法忘懷的畫面和美好。雪花般純潔的珠喜和俊河,孫藝珍和曹承佑最好的演出。
這幾部是我覺得看過韓國電影里邊最喜歡的,也是最好的感覺。
⑷ 求一部韓國80年代左右的電影名
名為《這個男人有點俏 》。
⑸ 尋找一部韓國老電影
CAPCOM於昨日在官方網站正式宣布,將與美國電影製作公司Hyde Park Entertainment共同創建電影製作公司,將旗下最著名的人氣格鬥游戲《街頭霸王》再次真人電影化(除了老美過去拍過一部古烈為主角的電影之外,香港還拍過一部不知道算不算……)。 本次的真人電影版《街頭霸王》是為了紀念美國《街頭霸王》系列發售20周年,據官方透露本作的主人公不是龍(白瘋……)或者肯(紅瘋……),而是在所有女性格鬥家中人氣首屈一指的春麗,目前預定2008年全球上映。 《街頭霸王》系列可以說是2D格鬥游戲的開山鼻祖,自1987年第一作誕生以來,該系列作品在幾乎全部的平台推出,全球街機銷售量累計達50萬台,家用機游戲的累計銷量超過2500萬套,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知名度最高的格鬥游戲系列。現在這部經典即將再次電影化,讓我們一同期待吧。
這個的話還沒出 老的話我只記的這個 也許是你要找的吧
你補充說的就第一部...並且我可以肯定的說哪個電影沒有第2部
7y
9y
⑹ 韓國電影大鍾獎的獲獎名單
屆數影帝影後第01屆 (1962)申永均《燕山君》崔銀姬《常青樹》第02屆 (1963)申永均《烈女門》都琴峰《新宅》第03屆 (1964)金勝鎬《血脈》黃貞順《血脈》第04屆 (1965)申永均《妲己》崔銀姬《清日戰爭之女傑閔妃》第05屆 (1966)金鎮奎《太陽再次升起》崔銀姬《童養媳》第06屆 (1967)朴魯植《告發》文貞淑《歸路》第07屆 (1968)申成日《奇怪的翅膀》文姬《該隱的後裔》第10屆 (1971)張東輝《大戰場》尹靜姬《糞禮記》第11屆 (1972)黃海《平壤的最後一役》高銀兒《兒媳》第12屆 (1973)南宮遠《多情多恨》尹妍京《悲戀-三龍》第13屆 (1974)朴根炯《李仲燮》金芝美《土地》第14屆 (1975)河明中《火花》金芝美《肉體的約束》第15屆 (1976)申一龍《阿拉伯熱風》崔敏姬《雨中的戀人們》第16屆 (1977)金鎮奎《亂中日記》尹美羅《古家》第17屆 (1978)河明中《族譜》高銀兒《寡婦》第18屆 (1979)崔佛岩《勇敢些,滿石》俞知仁《辛巴達》第19屆 (1980)李大根《布穀鳥也在夜晚哭泣》丁允姬《布穀鳥也在夜晚哭泣》第20屆 (1981)南宮遠《避幕》丁允姬《奮力歌詠的鸚鵡》第21屆 (1982)安聖基《鐵人們》金寶妍《底層市民》第22屆 (1983)安聖基《霧中鄉景》張美姬《赤道之花》第23屆 (1984)尹一峰《我想去》李美淑《那年冬天很溫暖》第24屆 (1985)安聖基《深藍色的夜晚》金芝美《吉牛蓬》第25屆 (1986)李英河《霧之柱》崔明吉《霧之柱》第26屆 (1987)李英河《我們現在要去日內瓦》姜受延《我們現在要去日內瓦》第27屆 (1989)李德華《以回憶的名義》姜受延《上升》第28屆 (1990)申成日《處刑警察》姜受延《墮落天使》第29屆 (1991)李英河《只因你是女子》元美京《只因你是女子》第30屆 (1992)李德華《開辟》張美姬《死之詠贊》第31屆 (1993)李德華《我要活下來》沈惠珍《結婚的故事》第32屆 (1994)安聖基《特警冤家》尹靜姬《厚顏無恥的人》第33屆 (1995)金甲洙《太白山脈》崔真實《殺妻秘笈》第34屆 (1996)崔民秀《怒火》沈惠珍《銀杏樹床》第35屆 (1997)韓石圭《綠魚》沈惠珍《綠魚》第36屆 (1999)崔岷植《生死諜變》沈銀河《愛情倒後鏡》第37屆 (2000)崔民秀《幽靈號潛艇》全度妍《記憶中的風琴》第38屆 (2001)宋康昊《共同警備區》高小英《一日情深》第39屆 (2002)薛景求《公共之敵》全智賢《我的野蠻女友》第40屆 (2003)宋康昊《殺人回憶》李美妍《中毒》第41屆 (2004)崔岷植《老男孩》文素利《風流家族》第42屆 (2005)曹承佑《馬拉松》金惠秀《無顏美女》第43屆 (2006)甘宇成《王的男人》全度妍《你是我的命運》第44屆 (2007)安聖基《電台之星》金雅中《美女的煩惱》第45屆 (2008)金允石《追擊者》金允珍《七天》第46屆 (2009)金明敏《我的愛在我身邊》秀愛《郎在遠方》第47屆 (2010)元斌《大叔》尹靜姬《詩》第48屆 (2011)朴海日《最終兵器:弓》金荷娜《盲證》第49屆 (2012)李秉憲《光海,成為王的男人》趙敏秀《聖殤》第50屆 (2013)柳承龍《7號房的禮物》
宋康昊《觀相》 嚴正花《抓住那個傢伙》第51屆 (2014)崔岷植《鳴梁》孫藝珍《海賊》第52屆 (2015)黃政民《國際市場》全智賢《暗殺》(以上資料來源 ) 屆數獲獎作品 第01屆 (1962)優秀作品獎 《燕山君》 第02屆 (1963)優秀作品獎 《烈女門》 第03屆 (1964)優秀作品獎 《血脈》 第04屆 (1965)優秀作品獎 《悲戀》 第05屆 (1966)優秀作品獎 《村落》 第06屆 (1967)優秀作品獎《歸路》第07屆 (1968)優秀作品獎《大院君》第08屆 (1969)未頒獎 第09屆 (1970)未頒獎 第10屆 (1971)沒有相應獎項 第11屆 (1972)優秀作品獎 《醫生安重根》 第12屆 (1973)最佳作品獎 《紅衣將軍》 第13屆 (1974)最佳作品獎 《土地》 第14屆 (1975)最佳作品獎 《火花》 第15屆 (1976)最佳作品獎 《媽媽》 第16屆 (1977)最佳作品獎 《亂中日記》 第17屆 (1978)最佳作品獎 《警官》 第18屆 (1979)最佳作品獎 《沒有旗的旗手》 第19屆 (1980)最佳作品獎 《人的兒子》 第20屆 (1981)最佳作品獎 《被邀請的人們》 第21屆 (1982)文藝部門作品獎 《Take care of the weak or the poor》 第22屆 (1983)一般作品獎 《紡車》 第23屆 (1984)一般作品獎 《恣女木》 第24屆 (1985)一般作品獎 《深藍的夜》 第25屆 (1986)優秀作品獎 《霧柱》 第26屆 (1987)優秀作品獎 《燕山日記》 第27屆 (1989)最佳作品獎 《Come Come Come Upward》 第28屆 (1990)最佳作品獎 《墜落是因為有翅膀》 第29屆 (1991)最佳作品獎 《年輕日子裡的肖像》 第30屆 (1992)最佳作品獎 《開辟》 第31屆 (1993)最佳作品獎 《西便制》 第32屆 (1994)最佳作品獎 《倆女人的故事》 第33屆 (1995)最佳作品獎 《永遠的帝國》 第34屆 (1996)最佳作品獎 《Anniquin》 第35屆 (1997)最佳作品獎 《傷心街角戀人》 第36屆 (1999)最佳作品獎 《美麗的時光》 第37屆 (2000)最佳作品獎 《薄荷糖》 第38屆 (2001)最佳作品獎 《共同警戒區JSA》 第39屆 (2002)最佳作品獎 《回家》 第40屆 (2003)最佳作品獎 《殺人的回憶》 第41屆 (2004)最佳作品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第42屆 (2005)最佳作品獎 《馬拉松》 第43屆 (2006)最佳作品獎 《王的男人》 第44屆 (2007)最佳作品獎《家族的誕生》 第45屆 (2008)最佳作品獎《追擊者》 第46屆 (2009)最佳作品獎《神機箭》 第47屆 (2010)最佳作品獎《詩》 第48界 (2011)最佳作品獎《高地戰》 第49屆 (2012)最佳作品獎《光海,成為王的男人》第50屆 (2013)最佳作品獎《觀相》第51屆 (2014)最佳作品獎《鳴梁》第52屆 (2015)最佳作品獎《國際市場》 (以上資料來源 )
⑺ 求一部韓國電影名.
這是《老男孩》啊,
◎中文 名 老男孩
◎片 名 Oldboy
◎年 代 2003
一生渾渾噩噩、嗜酒如命的吳大修(崔岷植飾)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關在一個不見天日的私人監牢中,每天惟一能做的事就是看電視、一日三餐吃的就只有煎餃。
一直不明為何遭綁架的大修,在電視上獲悉,妻子已被人殺害,幼女下落不明,警方懷疑吳大修就是兇手,畏罪潛逃。為了洗清冤案,找出遭到綁架的原因,本想自殺的吳大修燃起一股報仇之火,在「獄中」不斷鍛煉身體,15年之後終於從自己用勺子挖出的洞逃了出去。
逃出「監獄」後,吳大修便展開了復仇計劃,而他的仇人李有真(劉智泰飾)則「放話」,只要他能夠在五天之內猜想出綁架並被關押了15年的原因,便會自動「放棄生命」。圍繞這場殘酷游戲的原因究竟會是什麼?
http://cache..com/c?word=%BA%AB%B9%FA%3B%C0%CF%3B%C4%D0%BA%A2%3B%BE%E7%C7%E9&url=http%3A//bbs%2Ebtbbt%2Ecom/thread%2D1153932%2D1%2D1%2Ehtml&p=997dcf15d9c108bc1ebe9b7f0f53&user= 這個是一篇評論。
⑻ 電影《狩獵》引韓國百萬觀眾,這部電影有哪些獨特之處
主要是因為這部劇的情節還是非常獨特的,具體安排的特別的緊湊,一環扣一環,雖然說整部電影並沒有什麼驚險刺激的橋段,但是沖擊力還是非常的足。
⑼ 韓國最經典的幾部黑道電影
韓國最經典的幾部黑道電影
《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謀財害命這是部新片,被譽為韓國版的《偷搶拐騙》。故事採取多線敘事模式,且故意打亂時間順序,又通過各種小細節來相互勾連,內容稍顯荒誕,充滿黑色幽默。
《與犯罪者的戰爭》-流氓大亨這是一部距離黑幫史詩只差一步的精彩影片,它由國寶演員崔岷植和人氣男星河正宇主演。電影採取雙雄模式,有點類似於王晶版的《追龍》,講述韓國80-90年代,一代流氓大亨的人生伏伏。
《追擊者》-以黑制黑,以暴制暴《追擊者》是根據2004年轟動韓國的「柳永哲連環殺人案」改編,此人在一年之內連續殺害20人,對整個韓國社會造成巨大的心理沖擊。值得一提的是,這起案件最終破獲,歸功於韓國黑幫與警方的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