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腳女人電影
⑴ 鹿角和鹿腿的故事道理是什麼
鹿角和鹿腿的故事道理是:價值不能用外表來衡量,美麗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醜陋的東西可能是有用的,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以外表來取決於他們的價值。
《鹿角和鹿腿》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
(1)鹿腳女人電影擴展閱讀:
故事的主要內容:
一隻鹿在喝水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角長得很好,而自己的腿長的很難看,正在這時,一隻獅子撲向了他,他使勁奔跑把獅子甩在後面了,可是獅子改變了了方向,把鹿追進了叢林。
鹿第一次被叢林的樹枝把角絆住了,它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拉了出來,但當第二次在被絆住,他沒有力氣了,只好被獅子抓住了。
獅子說:「如果你一直在田野上跑,我可能現在都追不上你,因為你有值得驕傲的四條腿,但是你一旦跑進叢林就註定被抓住。」鹿聽了獅子的話才明白了,原來他一直不喜歡的四條腿,才是他最值得驕傲的,只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⑵ 鹿腳有啥功效!!!!!
鹿角〖葯材及成分〗 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後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分別習稱「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脫盤」。多於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干。 含膠質25%,磷酸鈣50~60%,碳酸鈣及氮化物等。 〖葯性功效〗 咸,溫。歸肝、腎經。 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用於陽痿遺精,腰脊冷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乳腺炎:將鹿角銼為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5克。每次2~4粒,日服4~6次。治療27例,除1例用葯3天無效改用他葯外,余皆治癒。初起者療效較好。 〖使用禁忌〗 陰虛陽亢者忌服。 鹿角膠為鹿角加水煎熬濃縮而成的固體膠,呈黃棕色,上部有黃白色泡沫層,質脆,易碎,斷面光亮。其性溫,味微甜,有補腎陽、生精血、托瘡生肌的作用,適合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陽痿早泄、腰酸腿軟者服用,也可用於咯血、尿血、月經過多、偏於虛寒,以及陰疽內陷等病證。 阿膠與鹿角膠相比,前者滋補陰血,更適合於婦女,後者溫陽補腎,更適合男子。鱉甲膠與龜板膠都能養陰,且能清虛熱,適合易上火者採用,這是阿膠和鹿角膠所不具備的。鱉甲膠還有通血脈的作用,破瘀散結有專功。龜版膠強健筋骨,骨質疏鬆者可考慮優先選用。
⑶ 鹿一會兒說鹿腳不好,一會兒說鹿角不好,你的看法呢我認為
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講的是鹿一心贊美自己的角精美別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細配不上兩只美麗的鹿角,最後卻因鹿角差點送命,而因鹿腿獅口逃生的故事。
【設計理念】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求寓意,需引導學生憑借想像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生活畫面,激活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再以讀促思。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學目標】
1、抓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情節。
2、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體會語氣詞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和情感。
3、懂得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教學重點】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鹿角和鹿腿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辨析「砍掉鹿角行嗎」,明白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具有初步地辨證地看待事物的理性思考。
【課前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3』)
1、出示圖片,請生猜猜是哪則寓言故事,並說說從這則寓言故事裡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叫《獅子和鹿》。
兇猛的獅子和美麗的鹿在一起,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則寓言又蘊涵著什麼道理呢?這節課就看看同學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搞明白。
二、理清脈絡(8』)
1、請大家自己讀讀故事,生詞注意讀准字音,有覺得難讀或常常讀錯的地方可以用筆劃一劃,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自己覺得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特別注意:撒、稱、掙
3、老師也整理了一些難讀的詞語,有的和大家交流的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倒影、勻稱、撅嘴、珊瑚、欣賞、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就跑、兇猛、掙脫、配得上、獅口逃生、差點兒
4、這則寓言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從這些詞語中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括弧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天,一隻鹿在池塘邊喝水,十分( )自己美麗的角,卻( )四條腿長得難看。忽然,鹿發現一頭獅子向自己( ),那兩只美麗的角( )讓他送命,而那四條有力的長腿卻幫他( )。
指名回答,齊讀。
三、細讀品味(24』)
1、初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瞧,這就是故事裡那隻美麗的鹿。看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對自己的模樣有什麼評價?請自己讀讀課文1-4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板書:鹿角、鹿腿)
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①你從這兩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②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鹿角很美麗?(多麼精美別致,好像珊瑚)
③你又從哪裡感受到腿很難看?(太細了,怎麼配得上)
誰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開火車讀。
⑵師朗讀出示缺少語氣詞的句子,生提出異議。
為什麼這兩個詞不能少?(「啊」能看出小鹿很高興、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難過。)
請兩生再次分別讀讀兩個句子。(「啊」語調上揚,「唉」語調低沉,語速較慢。)分左右組齊讀:
當鹿看到它美麗的角時,它高興地說: ————————————當它看到自己那難看的四條腿時,它難過地說:————————————————。
⑶語氣詞能讓我們體會到小鹿當時的心情,細心的同學一定能發現,小鹿的動作也能看出他當時的心情。請你再讀讀3——4段,你還有什麼發現?
請你帶著不同的表情來試著讀讀這兩段。指名讀,分男女讀。
2、再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小鹿喜歡美麗的角,討厭難看的腿,可後來他又是怎麼看待它們的呢?請你默讀5——7段,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出示: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難看的腿有什麼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麼缺點?(板書:險些送命、獅口逃生)⑵你從哪裡看出長腿的優點?找找有關句子: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從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⑶美麗的角又帶來什麼麻煩?(被樹枝掛住了。)
是的,就在鹿將要逃離獅子之口時,那兩只精美別致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原本灰心喪氣的獅子又猛撲過來,鹿的性命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它的心裡會想些什麼?指名感情朗讀。
⑷師引讀:眼看就要被獅子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後又拚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
⑸鹿能獅口逃生,靠的不是——精美別致的角,而是——難看的腿。難怪他在脫險後,嘆了口氣說——
想想小鹿說這話時是怎樣的語氣?要是請你在這里加一個語氣詞,你會加哪個?加入詞語再指名讓生讀一讀。齊讀。
故事學到這里,你有什麼想說的?(有的東西看起來美,但有時卻會帶來麻煩,有的東西雖然不美,在危急時刻卻能派上用場。不要被外表美麗的東西所迷惑。)
四、延伸拓展(5』)
1、後續:
經歷了這次災難之後,鹿痛定思痛,它毅然鋸掉了頭上那兩只美麗的角。同學們,你們認為它做得對嗎?
生各抒己見(鹿角有時也是和敵人作戰的武器,不能鋸;不能因為鹿角這次掛住了樹枝就鋸掉鹿角,那下次腿跑得不夠快了,是不是就應該鋸掉四條腿呢?鹿應該認識到「角和腿」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再苦練奔跑的本領和敏捷的聽力,正確看待」角和腿」的長處和不足。)
2、那麼,這個寓言又讓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板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
3、你知道這則寓言選自哪本書嗎?出示《伊索寓言》閱讀。
【板書】
鹿角:美麗 險些送命 尺有所短
取長補短
鹿腿:難看 獅口逃生 寸有所長
⑷ 鹿角和鹿腿的故事選自什麼
課文《鹿角和鹿腿》選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
講的是一隻鹿在喝水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角長的很好,而自己的腿長的很難看。正在這時,一隻獅子撲向了他。他使勁奔跑把獅子甩在後面了。可是獅子改變了了方向,把鹿追進了叢林。
鹿第一次被叢林的樹枝把角絆住了,它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拉了出來。但當第二次在被絆住,他沒有力氣了,只好被獅子抓住了。
獅子說:「如果你一直在田野上跑,我可能現在都追不上你,因為你有值得驕傲的四條腿,但是你一旦跑進叢林就註定被抓住。」鹿聽了獅子的話才明白了,原來他一直不喜歡的四條腿,才是他最值得驕傲的,只可惜明白的太晚了。
(4)鹿腳女人電影擴展閱讀:
鹿角和鹿腿這個故事出自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鹿角和鹿腿的寓意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美麗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醜陋的東西不一定毫無用處,因此我們對美的鑒賞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還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每個東西都有他自己的價值,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到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俄輕易否定它的長處。美麗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有著不同的存在價值。
⑸ 鹿角和鹿腿的這段課文的喻意是什麼
鹿角和鹿腿的這段課文的寓意是:
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不能用外表來衡量價值
⑹ 小說中怎麼描述女孩的衣服
沈從文的《看虹錄》(就是當年被郭沫若批判的幾篇之一)在「奇書」里有這方面的描寫,自己看一下吧。我讀過的感覺就是需要把衣服和人結合起來寫,衣服與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心氣質是一個整體,但是風格不一定統一(一個衣著華麗的人可能卑劣),就這樣吧,我也只是談談我的體會。
看虹錄
一個人二十四點鍾內生命的一種形式
沈從文
第一節 晚上十一點鍾。
半點鍾前我從另外一個地方歸來,在離家不多遠處,經過一個老式牌樓,見月光清瑩,十分感動,因此在牌樓下站了那麼一忽兒。那裡大白天是個熱鬧菜市,夜中顯得空闊而靜寂。空闊似乎擴張了我的感情,寂靜卻把壓縮在一堆時間中那個無形無質的「感情」變成為一種有分量的東西。忽聞嗅到梅花清香,引我向「空虛」凝眸。慢慢的走向那個「空虛」,於是我便進到了一個小小的庭院,一間素樸的房子中,傍近一個火爐旁。
在那個素樸小小房子中,正散溢梅花芳馥。
像是一個年夜,遠近有各種火炮聲在寒氣中爆響。在絕對單獨中,我開始閱讀一本奇書。我謹謹慎鼢翻開那本書的第一頁,有個題詞,寫得明明白白:「神在我們生命里。」
第二節
爐火始熾,房中溫暖如春天,使人想脫去一件較厚衣服,換上另外一件較薄的。橘紅色燈罩下的燈光,把小房中的牆壁、地毯和一些觸目可見的事事物物,全鍍上一種與世隔絕的顏色,釀滿一種與世隔絕的空氣。
近窗邊朱紅漆條桌上,一個秋葉形建瓷碟子里,放了個小小的黃色檸檬,因此空氣中還有些檸檬辛香。
窗簾已下垂,淺棕色的窗簾上繪有粉彩花馬,彷彿奔躍於房中人眼下。客人來到這個地方,已完全陷入於一種離奇的孤寂境界。不過只那麼一會兒,這境界即從客人心上消失了。原來主人不知何時輕喬悄悄走入房中,火爐對面大鏡中,現出一個人影子。白臉長眉,微笑中帶來了些春天的噓息。發鬢邊蓬蓬鬆鬆,幾朵小藍花聚成一小簇,貼在有式樣的白耳後,儼若向人招手,「瞧,這個地位多得體,多美妙!」
手指長而柔,插入發際時,那張微笑的臉便略微傾側,起始破壞了客人印象另一個寂靜。
「真對不起,害你等得多悶損!」
「不。我一點不。房中很暖和,很靜,對於我,真正是一種享受!」
微笑的臉消失了。火爐邊椅子經輕喬的移動,在銀紅緞子坐墊上睡著的一隻白鼻白爪小黑貓兒,不能再享受爐邊的溫暖,跳下了地,伸個懶腰,表示被驅逐的不合理,難同意慢慢的走開了。
案桌上小方鍾達達響著,短針尖在八字上。晚上八點鍾。
客人繼續游目四矚,重新看到窗簾上那個裝飾用的一群小花馬,用各種姿勢馳騁。
「你這房裡真暖和,簡直是一個小溫室。」
「你覺得熱嗎?衣穿得太厚。我打開一會兒窗子。」
客人本意只是贊美房中溫暖舒適,並未嫌太熱,這時節見推開窗子,不好意思作聲。
窗外正飄降輕雪。窗開後,一片寒氣和沙繕聲從窗口湧入。窗子重新關上了。
「我也覺得熱起來了。換件衣服去。」
主人離開房中一會兒。
重新看那個窗簾上的花馬。彷彿這些東西在奔躍,因為重新在單獨中。梅花很香。
主人換了件綠羅夾衫,顯得瘦了點。
「穿得太薄了,不怕冷嗎?招涼可麻煩。葯總是苦的,縱加上些糖,甜得不自然。」
「不冷的!這衣夠厚了。還是七年前縫好,秋天從箱底里翻出,以為穿不得,想送給人。想想看,送誰?自己試穿穿看罷,末後還是送給了自己。」側面向爐取暖,一雙小小手伸出作向火姿勢,風度異常優美。還來不及稱贊,手已縮回翻翻衣角,「這個夾衣,還是我自己縫的!我歡喜這種軟條子羅,重重的,有個分量。」
「是的,這個對於你特別相宜。材料分量重,和身體活潑輕盈對比,恰到好處。」
要說的完全都溶解在一個微笑里了。
主人明白,只報以微笑。
衣角向上翻轉時,纖弱的雙腿,被鼠灰色薄薄絲襪子裹著,如一棵美麗的小白楊樹,如一對光光的球杖,——不,恰如一雙理想的腿。這是一條路,由此導人想像走近天堂。
天堂中景象素樸而離奇,一片青草,芊綿綠蕪,寂靜無聲。
什麼話也不說,於是用目光輕喬撫著那個微凸的踝骨,斂小的足脛,半圓的膝蓋,……
一切都生長得恰到好處,看來令人異常舒服,而又稍稍紛亂。
彷彿已感覺到這種目光和遐想行旅的輕微褻瀆,因此一面便把衣角放下,緊緊的裹著膝部,喬的吁了一口氣。「你瞧我襪子好不好?顏色不大好,材料好。」瘦的手在衣下摸著那襪子,似乎還接著說,「材料好,裹在腳上,腳也好看多了,是不是?」
「天氣一熱,你們就省事多了。」意思倒是「熱天你不穿襪子,更好看。」
衣角復揚起一些,「天熱真省事。」意思卻在回答,「大家都說我腳好看,那裡有什麼好看。」
「天熱小姐們鞋子也簡單。」(腳踵腳趾通好看。)
「年年換樣子,費錢!」(你歡喜嗎?)
「任何國家一年把錢用到頂愚蠢各種事情上去,總是萬萬千千的花。年青女孩子一年換兩種皮鞋樣子,費得了多少事!」
(只要好看,怕什麼費錢?一個皮鞋工廠的技師,對於人類幸福的貢獻,並不比一個EE廠的技師不如!「)
「這個問題太深了,不是我能說話的。我倒像個野孩子,一到海邊,就只想腳踢沙子玩。」(我不怕人看,不怕人吻,可是得看地方來。)
「今年新式浴衣肯定又和去年不同。」(你裸體比別的女人更好看。)
這種無聲音的言語,彼此之間都似乎能夠從所說及的話領會得出,意思毫無錯誤。
到這時節,主人笑笑,沉默了。一個聰明的女人的羞怯,照例是貞節與情慾的混合。微笑與沉默,便包含了獎勵和趨避的兩種成分。
主人輕輕的將腳尖舉舉,(你有多少傻想頭,我全知道!
可是傻得並不十分討人厭。)
腳又稍稍向里移,如已被吻過後有所逃避。(夠了,為什麼老是這么傻。)
「你想不出你走路時美到什麼程度。不拘在什麼地方,都代錶快樂和健康。」可是客人開口說的卻是「你喜歡爬山,還是在海灘邊散步?」
「我當然歡喜海,它可以解放我,也可以滿足你。」主人說的只是「海邊好玩得多。
潮水退後沙上濕濕的,冷冷的,光著腳走去,無拘無束,極有意思。「
「我喜歡在沙子里發現那些美麗的蚌殼,美麗真是一種古怪東西。」(因為美,令人崇拜,見之低頭。發現美接近美不僅僅使人愉快,並且使人嚴肅,因為儼然與神對面!)
「對於你,這世界有多少古怪東西!」(你說笑話,你崇拜,低頭,不過是想起罷了。你並不當真會為我低頭的。你就是個古怪東西,想想許多不端重的事,卻從不做過一件失禮貌的事,很會保護你自己。)
「是的,我看到的都是別人疏忽了的,知道的好像都不是『真』的,居多且不同別人一樣的。這可說是一種『悲劇』。」
(譬如說,你需要我那麼有禮貌的接待你嗎?就我知道的說來,你是獎勵我做一點別的事情的。)
「近來寫了多少詩?」(語氣中稍微有點嘲諷,你成天寫詩,熱情消失在文字里去了,所以活下來就完全同一個正經紳士一樣的過日子。)
「我在寫小說。情感荒唐而誇飾,文字艷佚而不庄。寫一個荒唐而又浪漫的故事,獨自在大雪中獵鹿,簡直是奇跡,居然就捉住了一隻鹿。正好像一篇童話,因為只有小孩子相信這是可能的一件真實事情,且將超越真實和虛飾這類名詞,去欣賞故事中所提及的一切,分享那個故事中人物的悲歡心境。」(你看它就會明白。你生命並不缺少童話一般荒唐美麗的愛好,以及去接受生活中這種變故的准備。你無妨看看,不過也得小心!「)
主人好像完全理解客人那個意思,因此帶著微笑說,「你故事寫成了,是不是?讓我看看好。讓我從你故事上測驗一下我的童心。我自己還不知道是否尚有童心!」
客人說:「是的,我也想用你對於這個作品的態度和感想,測驗一下我對於人性的理解能力。平時我對於這種能力總覺得懷疑,可是許多人卻稱贊我這一點,我還缺少自信。」
主人因此低下頭,(一朵白合花的低垂。)來閱讀那個「荒唐」故事。在起始閱讀前,似乎還擔心客人的沉悶,所以間不久又抬起頭瞥客人一眼。眼中有春天的風和夏天的雲,也好受,也好看。客人於是說,「不要看我,看那個故事吧。不許無理由生氣著惱。」
「我看你寫的故事,要慢慢的看。」
「是的,這是一個故事,要慢慢的看,才看得懂。」
「你意思是說,因為故事寫得太深——還是我為人太笨?」
「都不是。我意思是文字寫得太晦,和一般習慣不大相合。
你知道,大凡一種和習慣不大相合的思想行為,有時還被人看成十分危險,會出亂子的!「
「好,我試一試看,能不能從這個作品發現一點什麼。」
於是主人靜靜的把那個故事看下去。客人也靜靜的看下去——看那個窗簾上的花馬。
馬似乎奔躍於廣漠無際一片青蕪中消失了。
客人覺得需要那麼一種對話,來填補時間上的空虛。
……太美麗了。一個長得美麗的人,照例不大想得到由於這點美觀,引起人多少惆悵,也給人多少快樂!
……真的嗎。你在說笑話罷了。你那麼獃獃的看著我腳,是什麼意思?你表面老實,心中放肆。我知道你另外一時,曾經用目光吻過我的一身,但是你說的卻是「馬畫得很有趣味,好像要各處跑去。」跑去的是你的心!如今又正在作這種行旅的溫習。說起這事時我為你有點羞慚,然而我並不怕什麼。我早知道你不會做出什麼真正嚇人的行為。
你能夠做的就只是這種漫遊,彷彿第一個旅行家進到了另外一個種族宗教大廟里,無目的的游覽,因此而彼,帶著一點惶恐敬佩之忱,因為你同時還有犯罪不凈感在心上占絕大勢力。
……是的,你猜想的毫無錯誤。我要吻你的腳趾和腳掌,膝和腿,以及你那個說來害羞的地方。我要停頓在你一身這里或那裡。你應當懂得我的期望,如何誠實,如何不自私。
……我什麼都懂,只不懂你為什麼只那麼想,不那麼作。
房中只兩人,院外寂靜,惟聞微雪飄窗。間或有松樹上積雪下墮,聲音也很輕。客人彷彿聽到彼此的話語,其實聽到的只是自己的心跳。
爐火已漸熾。
主人一面閱讀故事,一面把腳尖微觸地板,好像在指示客人,「請從這里開始。我不怕你。你不管如何胡鬧也不怕你。
我知道你要做些什麼事,有多少傻處,慌慌張排處。「
主人發柔而黑,頸白如削玉刻脂,眉眼斌媚迎人,頰邊帶有一小小圓渦,胸部微凸,衣也許稍微厚了一點。
目光吻著發間,發光如髹,柔如絲綢。吻著白額,秀眼微閉。吻著頰,一種不知名的芳香中人慾醉。吻著頸部,似乎吸取了一個小小紅印。吻著胸脯,左邊右邊,衣的確稍厚了一點。因此說道:「EE,你那麼近著爐子,不熱嗎?」
「我不怕熱,我怕憐!」說著頭也不抬,咕咕的笑起來。
「我是個貓兒,一隻好看不喜動的暹羅貓,一到火爐邊就不大想走動。平日一個人常整天坐在這里,什麼也不想,也不做。」
說時又咕咕的笑著。
「文章看到什麼地方?」
「我看到那隻鹿站在那個風雪所不及的孤獨高岩上,眼睛光光的望著另一方,自以為十分安全,想不到那個打獵的人,已經慢慢地向它走去。那獵人滿以為伸一手就可捉住它那隻瘦瘦的後腳,他還閉了一隻眼睛去欣賞那鹿腳上的茸毛,正像十分從容。你描寫得簡直可笑,想像不真。美麗,可不真實。」
「請你看下去!看完後再批評。」
看下去,笑容逐漸收斂了。他知道她已看到另一個篇章。
描寫那母鹿身體另外一部分時,那溫柔獸物如何近於一個人。
那母鹿因新的愛情從目光中流出的溫柔,更寫得如何生動而富有人性。
她把那幾頁文章擱到膝蓋上,輕輕吁了一口氣。好像腳上的一隻襪子已被客人用文字解去,白足如霜。好像聽到客人低聲的說,「你不以為褻瀆,我喜歡看它,你不生氣,我還將用嘴唇去吻它。我還要沿那個白楊路行去,到我應當到的地方歇憩。我要到那個有蔭蔽處,轉彎抹角處,小小井泉邊,茂草芊綿,適宜白羊放牧處。總之,我將一切照那個獵人行徑作去,雖然有點傻,有點痴,我還是要作去。」
她感覺地位不大妥當,趕忙把腳並攏一點,衣角拉下一點。不敢再把那個故事看下去,因此裝著怕冷,伸手向火。但在非意識情形中,卻拉開了火爐門,投了三塊煤,用那個白銅火鉗攪了一下爐中熾燃燒的炭火。「火是應當充分燃燒的!
我就喜歡熱。「
「看完了?」
搖搖頭。頭隨即低下了,相互之間都覺得有點生疏而新的情感,起始混入生命中,使得人有些微恐怖。
第二回搖搖頭時,用意已與第一回完全不同。不在把「否認」和「承認」相混,卻表示唯恐窗外有人。事實上窗外別無所有,惟輕雪降落而已。
客人走近窗邊,把窗簾拉開一小角,拂去了窗上的蒙霧,向外張望,但見一片皓白,單純素凈。窗簾垂下時,「一片白,把一切都遮蓋了,消失了。象徵……上帝!」
房中爐火旁其時也就同樣有一片白,單純而素凈,象徵道德的極致。
「說你的故事好。且說說你真的怎麼捉那隻鹿罷。」
「好,我們好好烤火,來說那個故事……我當時傍近了它,天知道我的心是個什麼情形。我手指撫摸到它那腳上光滑的皮毛,我想,我是用手捉住了一隻活生生的鹿,還是用生命中最纖細的神經捉住了一個美的印象?亟想知道,可決不許我知道。我想起古人形容女人手美如荄荑,如春蔥,如玉筍,形容寒儉或富貴,總之可笑。不見過鹿瑩瑩如濕的眼光中所表示的母性溫柔的人,一定希奇我為什麼吻那個生物眼睛那麼久,更覺得荒唐,自然是我用嘴去輕輕的接觸那個美麗生物的四肢,且順著背脊一直吻到它那微瘦而圓的尾邊。我在那個地方發現一些微妙之漩渦,彷彿詩人說的藏吻的窩巢。它的頰上,臉頰上,都被覆上纖細的毫毛。它的頸那麼有式樣,它的腰那麼小,都是我從前夢想不到的。尤其夢想不到,是它哺小鹿的那一對奶子,那麼柔軟,那麼美。那鹿在我身邊竟絲毫無逃脫意思,它不驚,不懼。似乎完全知道我對於它的善意,一句話不必說就知道。倒是我反而有點惶恐不安,有點不知如何是好。我望著他的眼睛:我們怎麼辦?
我要從它溫柔目光中取得回答,好像聽到它說:「這一切由你。」「不,不,一點不是。
它一定想逃脫,遠遠的走去,因為自由,這是它應有的一點自由。「
「是的,他想逃走,可是並不走去。因為一離開那個洞穴,全是一片雪,天氣真冷。
而且……逃脫與危險感覺大有關系,目前有什麼危險可言?……「
「你怎麼知道它不想逃脫,如果這只鹿是聰明的,它一定要走去。」
「是的,它那麼想過了。其所以那麼想,就為的是它自以為這才像聰明,才像一隻聰明的鹿應有的打算。可是我若像它那麼作,那我就是傻子了,我覺得我說的話它不大懂,就用手和嘴唇去作補充解釋,撫慰它,安靜它。凡是我能做到的我都去做。到後,我摸摸它的心,就知道我們已熟悉了,這自然是一種奇跡,因為我起始聽到它輕輕的嘆息——一隻鹿,為了理解愛而嘆息,你不相信嗎?」
「不會有的事!」
「是的,要照你那麼說話,決不會有。因為那是一隻鹿!
至於一個人呢,比如說——唉,上帝,不說好了。我話已經說得太多了!「
相互沉默了一會兒。
「不熱嗎?我知道你衣還穿得太多。」客人問時隨即為作了些事。也想起了些事,什麼都近於抽象。
不是詩人說的就是瘋子說的。
「詩和火同樣使生命會燃燒起來的。燃燒後,便將只剩下一個藍焰的影子,一堆灰。」
二十分鍾後客人低聲的詢問,「覺得冷嗎?披上你那個……」並從一堆絲質物中,把那個細鼠灰披肩放到肩上去,「窗簾上那個圖案古怪,我總覺得它在動。」事實上,他已覺得窗簾上花馬完全沉靜了。
主人一面攪動爐火,一面輕輕的說,「我想起那隻鹿,先前一時怎麼不逃走?真是命運。」說的話有點近於解嘲,因為事情已經成為過去了。
沉默繼續佔領這個有橘紅色燈光和熊熊爐火的房間。
第二天,主人獨自坐在那個火爐邊讀一個信。
EE:我好像還是在做夢,身心都虛飄飄的。還依然吻到你的眼睛和你的心。在那個夢境里,你是一切,而我卻有了你,展露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個單純的肉體,竟是一片光輝,一把花,一朵雲。一切文字在此都失去了他的性能,因為詩歌本來只能作為次一等生命青春的裝飾。白色本身即是一種最高的道德,你已經超乎這個道德名辭以上。
所羅門王雅哥說:「我的妹子,我的鴿子,你臍圓如杯,永遠不缺少調和的酒。」
我第一次沾唇,並不擔心醉倒。
葡萄園的果子成熟時,飽滿而壯實,正象徵生命待贈與,待擴張。不採摘它也會慢慢枯萎。
我歡喜精美的瓷器,溫潤而瑩潔。我昨天所見到的,實強過我二十年來所見名瓷萬千。
我喜歡看那幅元人素景,小阜平岡間有秀草叢生,作三角形,整齊而細柔,縈回迂徐,如雲如絲,為我一生所僅見風景幽秀地方。我樂意終此一生,在這個處所隱居。
我彷彿還見過一個雕刻,材料非銅非玉,但覺珍貴華麗,希有少見。那雕刻品腿瘦而長,小腹微凸,隨即下斂,一把極合理想之線,從兩股接榫處展開,直到腳踝。式樣完整處,如一古代希臘精美藝術的仿製品。藝術品應有雕刻家的生命與尊貴情感,在我面前那一個仿製物,依據可看到神的意志與庄嚴的情感。
這藝術品的形色神奇處,也令人不敢相信。某一部分微帶一片青漬,某一部分有兩粒小小黑痣,某一部分並有若干美妙之漩渦,彷彿可從這些地方見出上帝手藝之巧。這些漩渦隱現於手足關節間,和臉頰頸肩與腰以下,真如詩人所謂「藏熱吻的小杯」。在這些地方,不特使人只想用嘴唇輕輕的去接觸,還幻想把自己整個生命都收藏到里邊去。
白合花頸弱而秀,你的頸肩和它十分相似。長頸托著那個美麗頭顱微向後仰。燈光照到那個白白的額部時,正如一朵白合花欲開未開。我手指發抖,不敢攀折,為的是我從這個花中見到了神。微笑時你是開放的白合花,有生命在活躍流動。你沉默,在沉默中更見出高貴。你長眉微蹙,無所自主時,在輕顰薄媚中所增加的鮮艷,恰恰如淺碧色白合花帶上一個小小黃蕊,一片小墨斑。……
這一切又只像是一個抽象。
第三節這個記錄看到後來,我眼睛眩瞀了。這本書成為一片藍色火焰,在空虛中消失了。
我不知什麼時候離開了那個「房間」,重新站到這個老式牌樓下。保留在我生命中,似乎就只是那麼一片藍焰。保留到另外一個什麼地方,應當是小小的一撮灰。一朵枯乾的梅花,在想像的時間下失去了色和香的生命殘余。我只記得那本書上第一句話:神在我們生命里。
我已經回到了住處。
晚上十一點半,菜油燈一片黃光鋪在黑色檯面上,散在小小的房間中。試游目四矚,這里那裡只是書,兩千年前人寫的,一萬里外人寫的,自己寫的,不相識同時人寫的;一個灰色小耗子在書堆旁燈光所不及處走來走去。那分從容處,正表示它也是個生物,可是和這些生命堆積,卻全不相干。使我想起許多讀書人,十年二十年在書旁走過,或坐在一個教堂邊讀書講書情形。我不禁自言自語的說,「唉,上帝,我活下來還應當讀多少書,寫多少書?」
我需要稍稍休息,不知怎麼樣一來就可得到休息。
我似乎很累,然而卻依然活在一種有繼續性的荒唐境界里。
燈頭上結了一朵小花,在火焰中開放的花朵。我心想,「到火息時,這花才會謝落,正是一種生命的象徵。」我的心也似乎如焚如燒,不知道的是什麼事情。
梅花香味雖已失去,尚想從這種香味所現出的境界搜尋一下,希望發現一點什麼,好像這一切既然存在,我也值得好妹存在。於是在一個「過去」影子里,我發現了一片黃和一點乾枯焦黑的東西,它代表的是他人「生命」另一種形式,或者不過只是自己另一種「夢」的形式,都無關系。我靜靜的從這些乾枯焦黑的殘余,向虛空深處看,便見到另一個人在悅樂中瘋狂中的種種行為。也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如何反映在他人悅樂瘋狂中,和愛憎取予之際的徘徊游移中。
彷彿有一線陽光印在牆壁上。彷彿有青春的心在跳躍。彷彿一切都重新得到了位置和意義。
我推測另外必然還有一本書,記載的是在微陽涼秋間,一個女人對於自己美麗精緻的肉體,烏黑柔軟的毛發,薄薄嘴唇上一點紅,白白豐頰間一縷香,配上手足頸肩素凈與明潤,還有那一種從瑩然如淚的目光中流出的溫柔歌呼。肢體如融時愛與怨無可奈何的對立,感到眩目的驚奇。唉,多美好神奇的生命,都消失在陽光中,遺忘在時間後!
一切不見了,消失了,試去追尋時,剩餘的同樣是一點乾枯焦黑東西,這是從自己鬢發間取下的一朵花,還是從路旁拾來的一點紙?說不清楚。
試來追究「生命」意義時,我重新看到一堆名詞,情慾和愛,怨和恨,取和予,上帝和魔鬼,人和人,湊巧和相左。
過半點鍾後,一切名詞又都失了它的位置和意義。
到天明前五點鍾左右,我已把一切「過去」和「當前」的經驗與抽象,都完全打散,再無從追究分析它的存在意義了,我從不用自己對於生命所理解的方式,凝結成為語言與形象,創造一個生命和靈魂新的範本,我腦子在旋轉,為保留在印象中的造形,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完整造形,重新瘋狂起來。
到末了,「我」便消失在「故事」里了。在桌上稿本內,已寫成了五千字。我知道這小東西寄到另外一處去,別人便把它當成「小說」,從故事中推究真偽。對於我呢,生命的殘余,夢的殘余而已。
我面對著這個記載,熱愛那個「抽象」,向虛空凝眸來耗費這個時間。一種極端困惑的固執,以及這種固執的延長,算是我體會到「生存」唯一事情,此外一切「知識」
與「事實」,都無助於當前,我完全活在一種觀念中,並非活在實際世界中。我似乎在用抽象虐待自己肉體和靈魂,雖痛苦同時也是享受。時間便從生命中流過去了,什麼都不留下而過去了。
試輕輕拉開房門時,天已大明,一片過去熟悉的清晨陽光,隨即進到了房裡,斜斜的照射在舊牆上。書架前幾個緬式金漆盒子,在微陽光影中,反映出一種神奇光彩。一切都似乎極新。但想起「日光之下無新事」,真是又愁又喜。我等待那個「夜」所能帶來的一切。梅花的香,和在這種淡淡香氣中給我的一份離奇教育。
居然又到了晚上十點鍾。月光清瑩,樓廊間滿是月光。因此把門打開,放月光進到房中來。
似乎有個人隨同月光輕輕的進到房中,站在我身後邊,「為什麼這樣自苦?究竟算什麼?」
我勉強笑,眼睛濕了,並不回過頭去,「我在寫青鳳,聊齋上那個青鳳,要她在我筆下復活。」
從一個輕輕的嘆息聲中,我才覺得已過二十四點鍾,還不曾吃過一杯水。
三十年七月作,三十二年三月重寫
(原刊《新文學》第一卷第1期1943年7月15日桂林出版)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文學視界(http://www.white-collar.net)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