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的六個女人電影
『壹』 急需經典影片的介紹
《純真年代》
如果不是米歇爾·菲佛,如果不是這個年華正在老去的女人在這部電影中的風華絕代,Ellen,我們不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表面上獨立,堅強,叛逆,可在內心深處蘊埋著火熱的感情,又守護著道德的法則;那個時代的紳士與淑女,或許是這個時代的迂腐,馬丁·斯科塞斯在這部電影里用唯美與簡約的鏡頭不遺餘力的贊頌了自己心中的純真年代。不能忘記米歇爾·菲佛在海邊的橋頭佇立的那個遠景,夕陽碧海,米歇爾·菲佛的背影在余暉中光彩照人。
2.《芳芳》
記得前幾天跟可是聊天,我說你該穩定一下,不能總是漂泊不定,他說不,他要帶著他未來的老婆一起蹦達,還說他的老婆應該是一匹活潑的小馬駒。如此看來,芳芳就屬於他心目中小馬駒一類的女人,開朗,奔放,渾身充滿讓男人心跳加速1/4的能量,她對愛情充滿憧憬,一旦愛了就不輕言放棄。蘇菲·瑪索出演此片時正值花樣年華,熱力四射。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個15歲的女人,小明。身體對她來說只是用來交換的工具,在一個紛亂而沒有安全的時代里,用自己來交換安全,交換保護,交換自己的生存,一個女人的生存智慧被她發揮到了極致。有的女人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理想一樣的不可信任,這兩者最共通的特點就是當她們欺騙你的時候,往往溫情脈脈。
4.《鋼琴課》
女人與孩子,原本都來自神界,她們和世界有著最直接的溝通。《鋼琴課》中的Ada就是一個用心靈和天空交流的女人,靜默如斯,惟有指尖跳動的時候,她才能感到身體里充盈的色彩,才能扇起天使的翅膀。只有女人才可以拍的出這么純粹又絕望的畫面,美麗的事物永遠會消失在這個世界的傷害里。Ada終於還是落回了凡界,事實上這是幸福還是懲罰,永遠分不清楚,砍去了一根手指,折斷了天使的翅膀。女人是靈性的動物,是美的象徵,她們卻被力量所牽引,在這種牽引與掙扎的過程後遭受了力量的破壞,又接受了力量的保護。
5.《蘇州河》
女人應該是天生的懷疑主義者,不然她總要問:你真的愛我嗎?這句話最合適在初纏戀後的夜晚,對傷害的敏感,對世界的恐懼。這個時代讓女人的夢破碎,是薄情的男人們,也是薄情的世界,一個轉身就能扔下許多的過往,王子與公主只能出現在童話里。所以周迅扮演的兩個女人,牡丹就是單純的象徵,是女人最初的懷想,而美美,在馬達的追問面前閃躲,閃躲的對象不是馬達,而是自己心中那一條清澈美好的河流。
有人說這部電影矯情,我不知道矯情是什麼,可是我知道這個時代,矯情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6.《她比煙花寂寞》
恕我直言,女人應該是天生受到呵護的,她們需要愛,其實她們根本不想投入這個世界,投入到用善與惡的力量支撐起來的天下。如果你聽到一個特別獨立的女人跟你說她不需要愛,只需要自己的事業和個把男人,你千萬不要相信她的話,她們要麼是找不到真愛,要麼是被愛傷害到絕望失去勇氣,其實如果有一個她愛又愛她的男人,有一個溫暖的碼頭,她一定會停下腳步。Hilary是一個音樂天才,然而怎麼也不能擺脫女人的屬性,她需要愛,需要關懷,可是每個人都用大提琴在界定她的身份,她痛恨提琴,又依賴提琴,得不到凡俗的愛情痛苦,背離它又不能甘心。所以她掙扎,反復,惟有姐姐能理解她那種不知善惡的單純指向的是這個不能愛她的世界。我為所有不能品嘗愛情的女人扼腕。
7.《霸王別姬》
男人的懦弱會在女人的寬容與愛面前變的特別猥瑣。段小樓在戲台上扮演氣吞山河的霸王,可在生活的重壓面前卻失去了男人應有的氣勢。菊仙直到在段小樓被眾人壓倒在時代的廣場上仍然不顧一切的去解救自己的男人,這些有情有義的女人,往往不懂得一些世故,她們只懂得去愛自己的男人,去保護自己的愛情,這種直接讓我觸目驚心,時代變遷歲月流逝,不變的是女人從身體里迸發出的愛與母性。
8.《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對女人的一詠三嘆中,我仍然忍不住要略略的懷舊。看這部電影時我還在上小學,記得坐在電影院里跟著小孩和女人一起哭。時至今日,我已然記不清電影的情節,只記得被女人天然的母性所感染。這個時代很多人不願意麵對孩子。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象齊豫一樣吟唱剎那與永恆,可是我總覺得,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經歷培育生命的過程,奢談不了永恆,甚至連剎那,都會消失在這種對靈性的割斷里。
說到這里,我最好還是坦白我的心跡,各位能看的出我坐在這里大談電影,其實是打著電影的幌子表達自己對女人的看法:道德,責任,愛,母性,單純,直覺。這就是我心目中女人應該有的形象。我不是男權主義者,可是我知道一定有女權運動員會對我表示不滿:你一個小男人,有什麼資格談論女人,還把女人置於柔弱的形象里。
恕我直言,請你們不要問我,去問上帝,上帝說要有女人,於是就有了女人,就好象亞當註定要為夏娃奉獻一根肋骨,這個世界本就是在力量與美的調和中得以前進。
這種事情,就好象河水註定要流動一樣,簡單而又自然。
最讓女人心馳神往的影片——《歲月的童話》
日本動漫大本營,是宮崎峻,高火田(注意:火田本為一字,電腦上沒有而已,下同)勛共同主持的「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的意思,就是沙漠上吹過的熱風。熱風也分兩種,一種來自九天之上,是從飛機上俯瞰著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子的心情,是對塵寰眾生的哀惋眷顧,那就是宮崎峻的系列——《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種呢,則是來自階旁檐下,是草蟲游魚都能感受的微風,是身邊細碎生活的溫暖回憶,那就是高火田勛的世界——《再見螢火蟲》《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
《歲月的童話》,是此刻最想提及的作品。那是一個小女孩子的回憶,回憶自己的挑食歲月,賭氣歲月,逃課歲月,那時候是何等的苦難深重——盼了那麼久爸爸才買回來的菠蘿一點也不好吃,數學卷子的低分數讓媽媽和姐姐懷疑她是白痴,陌生男生的名字居然會跟她名字一起寫在牆上,遭人圍觀被人八卦,臟兮兮的同桌男生還敢對自己傲慢,轉學告別的時候竟不跟自己握手……說來說去最大的苦難卻是,那個名字和她寫在一起的男孩子,守在她回家的路口,厚皮厚臉地問她:「晴天、雨天和陰天,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氣?」他問得很快,她答得很輕,心中羞的不知如何是好,更羞的卻是他因為自己跟他一樣喜歡陰天而興高采烈,狂奔而去。她自己呢,好好的轉身回家,卻走得越來越輕快,索性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空中,於是在空中翻著跟斗,游著泳,一直游到可以容納所有青春秘密的自家床上。
那是動畫片才能容納的美麗景象,那是朦朧中才能保存的少女情思。
最讓女人默默心痛的影片——《卧虎藏龍》
一個人,要多久才能在塵世人海中認出自己愛的人,有時候是一瞬,有時候是一生。
孤傲莫名的少女玉嬌龍,她不知道自己的芳心要寄託給什麼樣的人,她偷去了大俠李慕白的青冥劍,卻不貪戀這俗世豪傑們貪戀的神兵利刃,她其實只是看不得李慕白俞秀蓮那久而彌篤萬事心照的情分,才將他們的信物當作自己的戰利品。其實,女孩子,你自有你的宿命在前方等待,你在大漠上結識的青年馬賊,他已經拋開他的大漠他的兄弟,進京來尋你。
但是,羅小虎註定要徒勞往返了,因為他想的是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讓你爹娘看得起我」。玉嬌龍聽不得這樣的混帳話(賈寶玉曾經如此命名),做出了事業又怎麼樣,說穿了不過光宗耀祖蔭子封妻,她既是從似海的侯門一躍而出,就不想再遇見一個二十歲的英豪,三十歲的庸人。
真正懂得玉嬌龍心思的是李慕白,他知道這女孩的難馴野性,其實是她最後的指望,她不想過娘的生活,就不能嫁爹一樣的人。他在夜空穿行,在竹海佇立,一心只想讓這女孩子學會對成長的感恩,對真情的愛惜,他不是來捉拿白骨精的齊天大聖,他內心深處何嘗不祈禱這孩子能逃脫俗世塵網。
最後,一件暗器,一個偶然,割斷了一切。李慕白之死,未曾點化玉嬌龍什麼——她也沒有什麼差池悖謬需要點化,玉嬌龍最後的平靜內斂,僅僅是因為一個自己剛剛愛上的男子此刻已經離去。
青冥劍入水,你可以找得到,懂你的人去了,你追得上嗎?
最讓女人期待成長的影片——《鐵道員》
高倉健,那是個多麼遙遠的名字。我們記得他的沉默如金,記得他的堅忍如鐵。他沒有展露過他的脆弱,我們也不相信他會有一份脆弱。可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高倉健如今也著實老了。《鐵道員》這部片子,要不是他老人家主演,我們也許會當作一個中國大陸的主旋律影片來看待,因為講的不過是一個風雪小車站上,一位老站長兢兢業業的生涯。他為了工作,耽誤了給襁褓中的女兒治病,小生命就此夭折,妻子也因此離他而去……留下他與風雪凝結在一起。這一天,站台上來了一個小女娃娃,站長陪她玩的高興,卻不知這是誰家的孩子,再過兩天,來了那小女娃的姐姐,再往後,來的是姐姐的姐姐,白雪飄舞的站台開始有了別樣顏色,老站長不再打聽「你是誰家的女孩子」,因為他漸漸已經明白,這就是他自己的女兒,三四歲的女兒,十一二歲的女兒,還有十六七歲的女兒。那是已經與他人天永隔的孩子,想讓老父親看看,他自己的骨肉長大以後是什麼樣子。
「我們家的孩子,要是活著,也該有這么大了。」這是文藝片中常見的台詞,聽得耳朵生繭,可是,人家降旗康男導演真的把這句話拍成了一個這么長的電影,我們卻發現,這句話有何等的摯愛深情,讓我們恨不得時時長大,長大給他們看。哪怕他們與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世界,我們努力長大的樣子,一定是他們眼前最美好的景象。
最讓女人冷暖自知的影片——《麥兜故事》
《鐵道員》讓女人懂得怎麼做女兒,而香港有史以來最美好最明亮最傷感最樂觀的動畫片《麥兜故事》,讓女人開始捫心自問,我能不能也做個那麼偉大的母親。
麥兜是一個生長在香港的小朋友,他長個豬頭,因為他媽媽麥太也長個豬頭。麥太開美食網站,做美食節目,推銷保險經紀,一專多能,成天「多勞多得」地給自己打氣。她和麥兜一樣嚮往水清沙幼的馬爾地夫,可是麥太知道這樣奢侈的事情是做不得的,只是——她不想讓自己兒子那麼早明白生活的真相。於是,麥太帶麥兜在港島的高空纜車上實現了出國夢,麥兜沒覺出自己吃得津津有味的飛行套餐,其實是媽媽早上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罐頭魚,而一天的「馬爾地夫游」結束後,哄睡了麥兜,麥太自己在電視前出神地看起馬爾地夫的風光片,她也好想去那個「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地方……後來麥兜想學「搶包山」,想讓這種古老的運動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想成為香港的金牌師姐李麗珊的天才師弟,想讓媽媽高興,因為他看到了媽媽寫給奧運會主席的一封信:「雖然我不過是什麼微末的東西,但是我看到我的仔,很大很大,我看到他搶到一個奧運金牌……」
結果,李麗珊第二次沖擊金牌則未果,「搶包山」也沒列入奧運項目,屬於香港人的夢想一個個破滅,媽媽化作了殯葬場上空的白煙,麥兜就此長大,他再難維持童年時開始的天真自信,他開始知道——原來胖不一定就力氣大,力氣大不一定就得到,原來笨不是好玩的事情,笨會失敗,笨會輸……他還知道自己有過一個偉大的媽媽。
《麥兜故事》——香港人自己的《阿甘正傳》,麥台不象阿甘的母親那樣,說得出深刻的格言,她只在自己的美食入門里告訴大家,如果想把雞燒得好一些,那就要,用一點心來燒。
最讓女人理解男人的影片——《薄荷糖》
韓國電影中,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就是李昌東導演的《薄荷糖》。這部影片里沒有薄荷的清涼,純是灼痛,因為通篇講述的是一個鐵石心腸的警察追憶自己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他站在隧道口面對呼嘯的火車,不閃不避,喊的卻是「我要回去「!
回哪裡去?象我這樣玩慣了游戲存慣了進度的糊塗蟲都知道,生命中沒有哪個進度容你載入之後重新開始——他是想回到愛人還沒死去的那一刻,回到膠卷還沒曝光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警察卻沒學會狠下心腸毒打犯人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士兵卻沒有色厲內荏誤傷無辜的那一刻,甚至乾脆回到未被現實威脅未被未來玷污的一九七九年,他想在那春遊的歌聲中,從從容容地對第一個愛人說: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以後的生活。
女人們常常不知道男人為什麼會那麼鐵石心腸,現在她們可以懂一些了。宛如香港電視連續劇《武則天》中的主題歌:「誰人做我公正,靜靜聽我心聲,易地換處境,你說應不應。人從熱漸化冰,冷麵是我承認,誰能再假定,知我無情有情!」
最讓女人如釋重負的影片——《甜蜜蜜》
看了陳可辛導演黎明張曼玉主演的這部電影,也許很多女孩子都對自己說著同樣的話:「從今以後可以放心失散了,因為有情人總會相聚如初。」
黎小軍和李翹,兩個來香港淘金的大好青年,本來是沒想過在這里成雙作對,一個有愛人在家鄉,一個有理想在遠方,可是春去秋來多少急景凋年,總有些夜晚催人相互取暖。到後來,他們怕看對方的眼睛,也怕松開對方的手了。他們想簡單地生活,於是各自男婚女嫁,他們也想誠實地生活,所以還是走到了一起。可是,造化弄人,從香港到紐約,他們失散了,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這個在帝國大廈遠眺的時分,那個就在自由女神像旁徘徊。黎小軍在異邦的街頭,將自行車騎得象飛一樣,讓我們見識了勞動者的從容爽利,可是,他知不知道,在他的身後,李翹正在徒勞地追趕著他呢。
好在,還有一個曲終人聚的好結局——紐約的街頭回響著華人的的旋律,鄧麗君的訃告讓櫥窗前走過的黎小軍和李翹駐足,他們相隔咫尺卻沒有彼此發覺,他們都在目送著溫暖過他們千百夜晚的女歌星,目送著有鄧麗君相伴的青澀歲月。
最後,「在哪裡,在哪裡遇見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此情不必成惘然了。
最讓女人悚然自警的影片——《阮玲玉》
在影片的開頭,主演張曼玉聽導演關錦鵬講述阮玲玉的生平,講起她剛進明星公司的時候,怎麼只能撈到些花瓶角色,張曼玉訝然失笑:「那不是很象我?」
是的,很象,所以我們看到張曼玉在影片中幽幽演繹著自己,自己的美麗與哀愁。也就是在拍攝期間,張曼玉自己的情書被人家在報章上惡意公開,她體味著與阮玲玉一般的被出賣的感覺,這是天意嗎?如果是,也是太刻薄的天意。
難忘的是舞廳斜暉之中,阮玲玉在那裡陶然獨舞,秦漢扮演的大亨唐季珊走過來,要與她共舞,她哪裡理會,籍著音樂的力量,她支撐著,沒有再容忍這個男人的靠近。
更難忘的則是,梁家輝扮演的蔡楚生導演,在片場與她談起中國的老百姓,說他們總是蹲著受壓迫,蹲著等解放,他問她是不是很久沒有試過這樣蹲著了。阮玲玉淺淺笑著,沒有說話,可是回到家裡,關上門,她一個人站到鏡前的凳子上,緩緩蹲下,她在體味一個她尊重也尊重她的男人所給予的啟示。
最後,在世人眼中,已是姦夫淫婦的面目了,她卻跟所有的同事和好朋友談起,自己明天要去女子中學做三八婦女節的講演——「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們在慶祝什麼呢,我們是慶祝我們從兩千年的男人歷史中站出來了!」她笑著跟每個人乾杯,問每個人——「我算不算好人?」費穆,卜萬蒼,史東山,孫瑜,蔡楚生,每個人都承認她是好人,於是,好人阮玲玉滿意了,渾忘了自己會在明天早上服下安眠葯,留下「人言可畏」四個字。
最讓女人隔岸觀火的影片——《春光乍泄》
王家衛的影片中,只有這一部沒有女角參演,只有張國榮和梁朝偉星輝交映。這是一部同志影片,或者如張國榮所說,這是一部講述「逃情」的電影。要逃就逃得遠一些吧,於是我們看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前,囁嚅著:「或者,讓我們重新開始?」
這個故事的外景地,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之涯,海之角了。天涯海角沒什麼新鮮,一樣盛產著專情與背叛,割捨與糾纏。梁朝偉的守候,未必能夠換來張國榮的回心轉意,所以,我再來時人已去,涉江為誰采芙蓉。這邊已是笑漸不聞聲漸消,那邊還是挑燈意恐遲遲歸。
看著梁朝偉那樣的帥哥作繭自縛,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幫他解脫,讓他釋然嗎?
看著張國榮那樣的鬼魅負心薄情,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讓他回頭是岸,立地成佛?
他們兩個糾纏到了天涯海角還不能下決心重新開始,我們這些彼岸之人能做什麼呢?
最讓女人心急火燎的影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一個婚禮連著一個婚禮,紅地毯,鬱金香,風琴,戒指,婚紗,親吻,盟誓,這些字眼難免會讓女人們迷亂心神。
那麼多的男人在這里穿梭,遠看是狂花浪蝶,近看也不過是血肉之軀,想上床的怕放不下,想結婚的怕走不脫,一個個的在那裡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削足適履,買櫝還珠,肆意地行使著當傻瓜的權利,見一個槍口就忙不迭地往上撞。
其實呢,我們總是經由對方遭遇失敗,經由失敗學習感情。
休格蘭特心情復雜地躲在聖器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罵著三字經,他罵的是促狹的命運,讓心愛的女人在自己的婚禮上才驚鴻一現。婚禮中可以出很多岔子,戒指忘帶,新人遲到,賓客頑皮,牧師失禮,但是最恐怖的事情,還是發現那個要與你山盟海誓的人,與你各是一座山上的鳥,各是一片海里的雲。
那麼什麼是幸運呢,就是你被怒氣沖天的未婚妻一拳撂倒之後,外面下起蕭索的雨,有人撳響門鈴,你開門時看到的是你希望看到的人,她的頭發被雨淋濕,她的笑羞怯無遮,美得那麼寒酸又那麼親切,讓你知道,愛,就象你此刻鼻子上的淤血一樣真實存在。
最讓女人回頭是岸的影片——《東京日和》
竹中直人扮演的攝影師,一直在給自己的妻子陽子拍照片,但是,他撳動快門的瞬間,總能清晰地感知,她的眼睛沒有往這里看,她徑自望著不可知的地方。
他眷愛著自己的妻子卻不知道她下一分鍾會不會從自己身邊走開,因為,她已經不止一次地夢游般地出門,他知道她不是保守著什麼秘密,她只是需要獨自的清靜。
他們一直想有一個孩子,所以,午夜的街頭,他們兩個有一搭沒一搭地踢著一個空罐頭,漸漸竟覺得有個點緣分在裡面,於是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罐太郎」,於是覺得留它在街頭看著真不落忍,於是你一腳我一腳地,想帶它回家。
他們之間說話是少的,遊山玩水的時候,看到一塊像是鋼琴的石頭,丈夫便走過去彈奏,妻子有點好笑地聽著,想必是聽到了什麼,要不就不會笑得那麼心領神會。
後來,陽子又不見了,丈夫找尋了整條河岸,最後在一條破船里看到了熟睡的妻子,他那一刻感動得不想出聲,悄悄拍下了這張照片。
人們常說回頭是岸,這不只代表著改過自新,有時候還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歲月長流,驀然回頭,發現她是岸,她在這里,她一直在這里呢。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貳』 好看的電影
找了好久......終於給樓主統計了50部
每一部都是經典
可以讓樓主看完之後回味的
1.黑洞頻率(好看)
2.超時空效應(如果是你
如果是我)
3.蝴蝶效應(號稱第一燒腦片)
4.12猴子(好看)
5.人類之子(沒有未來)
6.絕世天劫(是爺們就那樣做)
7.這個殺手不太冷(好看)
8.第五元素(好看)
9.罪惡之城(猛)
10.預見未來(好看)
11.獨立日(外星人快來吧)
12.未來水世界(聽說這部電影當時不賣坐)
13.沖出寧靜號(好像也叫螢火蟲)
14.空中監獄(猛)
15.火柴人(不猛)
16.楚門的世界(假)
17.小島驚魂(妮克...)
18.上帝之城(原來全世界都是一樣)
19.哥斯拉(應該有這號東西吧)
20.我是傳奇(這電影這名字不好)
21.戰爭之王(好多AK)
22.驚變28天(導演很有名)
23.驚變28周(先看驚變28周)
24.機械公敵(我一拳打開了機器人)
25.迷霧(慘.)
26.變臉(-
-)
27.全民公敵(你是最大的黑社會我也不怕)
28.地心游記3D(還可以
湊數的)
29.返老還童(有幾個片段相當的不錯)
30.人工智慧(有個片段完全要你飆淚的)
31.金剛(你長的像金剛,心不像)
32.勇闖奪命島(你要好好把握,不要錯過)
33.盜火線(槍戰的..)
34.七宗罪(有人說不好看,但是不可否認布拉德皮特最後那段表演很精彩)
35.大話王(大嘴巴)
36.第六感(小孩好像是大衛)
37.終結者2
(....)
38.天使之城(好像是愛情片,記得還可以的)
39.記憶裂痕(好像是吳宇森導演的)
40.幸福終點站(中年男人)
41.拯救大兵瑞恩(估計楊敏你不愛看)
42.美麗心靈
(哦,人格分裂)
43.少數派報告(有一段相當的不錯)
44.逃出克隆島(忘記劇情了,只記得後來好多人都出來了)
45.飛越瘋人院(瘋子不是瘋子)
46.訓練日(還好)
47.黑超特警組1
2(娛樂)
48.2001太空漫遊(不好看
才怪)
49.異形2(那把槍估計很重)
50.變形金剛2
『叄』 推薦幾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有戰狼2、流浪地球、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神偷奶爸3、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哪吒之魔童降世、紅海行動、摔跤吧!爸爸、悟空傳、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速度與激情7等。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合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6Q1zPR2A7Nx_Z4DrT8yVA
1、戰狼2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20年3月20日,《戰狼Ⅱ》重映。
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2、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是《變形金剛》系列第五部電影,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邁克爾·貝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喬什·杜哈明、斯坦利·圖齊、安東尼·霍普金斯、勞拉·哈德克、傑洛·卡邁克爾、伊莎貝拉·莫奈、約翰·特托羅聯合主演。
3、神偷奶爸3
《神偷奶爸3》(Despicable Me 3)是由環球影業及照明娛樂公司聯合製作,凱爾·巴爾達、皮艾爾·柯芬、埃里克·吉隆聯合執導,史蒂夫·卡瑞爾、克里斯汀·韋格、崔·帕克等主要配音的3D動畫電影。
該片講述了格魯因一次行動失利被反壞蛋聯盟開除後,意外得知自己有個孿生兄弟,在親兄弟德魯的勸說下,重新開始壞蛋生涯的故事。
『肆』 這個是哪個電影
《MBC我們結婚了》
星座:處女座
身高:173CM
體重:55KG
血型:A型
學歷:韓國慶熙大學PostModern音樂專業(在讀)
所屬組合:2AM(擔任隊長,其成員:任瑟雍、鄭珍雲、李昶旻)
隊內職位:隊長、主唱、抽風&淘氣代表
家族狀況:爸爸、媽媽、自己(獨生子)
妻子:孫佳仁(共同出演MBC「我們結婚了Ⅱ」,夫妻稱謂:亞當夫婦)
愛好:聽音樂、看電影、上網、唱歌
特長:唱歌、模仿、抽風、彈鋼琴
擅長語言:韓語、日文
外號:權才、權兒、瘋權、嚇人權、淘氣權、抽權、香港虱子、國際瘋、趙女婿、兔子公、家公、
性格:可愛、愛玩、孩子氣、但在工作中能收斂自己,表現出穩重的一面。
親近的藝人:孫佳仁、2PM(好兄弟)、Wonder Girls(友達以上&同公司的藝人)、
Brown Eyed Girls(娘家)、金泫雅4Minute(同校出來的好友)
理想型:可愛、好玩並很會做菜、又有智慧的、要有魯莽並溫柔的感覺、外表看起來很安靜但
是內心是十分性感的、有意外型的女人(孫佳仁)
喜歡的演員:崔江熙
喜歡的音樂人:朴振英、Rain、林貞熙、Usher、Beyonce、Justin Timberlake、Ra.D
座右銘:為了我的自信,什麼事情都總是盡力去做吧。Keep going!
宗教:基督教
出道時間:2008年07月11日
出道經歷:小學六年級參加選秀比賽被選中;做了八年的練習生;練習生期間和
Wonder Girls的閔先藝一起,出道比先藝晚
所屬公司:Big Hit Entertainment(JYPE旗下所屬公司)
2009年11月7日播放的《MBC我們結婚了》中,因為2AM隊長趙權和brown eyed girls成員佳仁兩人都很嬌小,在韓語里「嬌小」和「亞當」發音相同,所以由此「亞當夫婦」成為他們的昵稱。
『伍』 有什麼經典的美國影片
第三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賓虛 薩姆.辛巴利斯特
最佳男主角 賓虛 查爾頓.赫斯登
最佳女主角 上流社會 西蒙.西格諾雷特
最佳男配角 賓虛 休.格里菲思
最佳女配角 安妮.弗朗克的日記 謝利.溫特斯
最佳導演 賓虛 威廉.懷勒
最佳原著劇本 上流社會 內爾.佩特森
最佳改編劇本 枕邊的耳語
最佳藝術指導 賓虛
最佳服裝設計 熱情如火;熱得惹人喜愛 奧利-凱利
最佳服裝設計 賓虛 Elizabeth Haffenden
最佳錄音 賓虛
最佳剪輯 賓虛
最佳特效 賓虛
最佳原著音樂 賓虛
最佳原著音樂 波基與貝斯
最佳電影歌曲 頭破血流
最佳紀錄片 塞倫加蒂不該喪命
最佳紀錄片 眼鏡
最佳動畫短片 月亮鳥
最佳短片 金魚
最佳外語片 黑人奧菲爾
第三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1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男主角 埃爾默.甘特里 伯特.蘭卡斯特
最佳女主角 青樓艷妓 伊麗莎白.泰勒
最佳男配角 斯巴達克斯 彼得.烏斯蒂諾夫
最佳女配角 埃爾默.甘特里 雪莉.瓊斯
最佳導演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原著劇本 埃爾默.甘特里
最佳改編劇本 公寓 比利.威爾德
最佳改編劇本 公寓 I.A.L.戴蒙德
最佳攝影 斯巴達克斯 Russell Metty
最佳攝影 兒子與情人 弗雷迪.弗朗西斯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Julia Heron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拉塞爾.A.高斯曼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Eric Orbom
最佳藝術指導 公寓 愛德華.G.伯勒
最佳藝術指導 斯巴達克斯 亞歷山大.格里辛
最佳藝術指導 公寓 亞歷山大.特羅納
最佳服裝設計 斯巴達克斯 Valles
最佳服裝設計 生活的真相;生活的事實 愛德華.史蒂文森
最佳服裝設計 生活的真相;生活的事實 伊迪絲.希德
最佳服裝設計 斯巴達克斯 比爾.托瑪斯
最佳錄音 楊樹;阿拉莫
最佳剪輯 公寓
最佳特效 時間機器 吉恩.沃倫
最佳特效 時間機器 蒂姆.巴爾
最佳電影歌曲 決不要在星期日
最佳短片 畫家的日子
最佳外語片 處女之泉;處女泉
第三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2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西城舊事 羅伯特.懷斯
最佳男主角 紐倫堡的審判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
最佳女主角 烽火母女淚 索菲亞.羅蘭
最佳男配角 西城舊事 喬治.查基里斯
最佳女配角 西城舊事 麗塔.莫雷諾
最佳導演 西城舊事 傑羅姆.羅賓斯
最佳導演 西城舊事 羅伯特.懷斯
最佳原著劇本 紐倫堡的審判 艾比.曼恩
最佳改編劇本 草原的光輝;天涯何處無芳草
最佳攝影 西城舊事
最佳藝術指導 西城舊事
最佳服裝設計 西城舊事
最佳錄音 西城舊事
最佳剪輯 西城舊事
最佳特效 納瓦隆大炮
最佳原著音樂 西城舊事
最佳電影歌曲 在蒂凡尼處早餐
最佳紀錄片 面對巨輪
最佳紀錄片 希望工程
最佳短片 面對巨輪
最佳外語片 穿過黑暗的玻璃
第三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3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阿拉伯的勞倫斯 薩姆.斯皮爾格
最佳男主角 殺死一隻知更鳥 格利高里.派克
最佳女主角 熱淚心聲 安妮.班克勞夫特
最佳男配角 春濃滿樓情痴狂 埃德.貝格利
最佳女配角 熱淚心聲 帕蒂.杜克
最佳導演 阿拉伯的勞倫斯 戴維.里恩
最佳原著劇本 殺死一隻知更鳥 霍頓.富特
最佳改編劇本 離婚--義大利方式;義大利式離婚
最佳攝影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珍.格爾伯恩
最佳攝影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沃爾特.沃蒂茨
最佳攝影 阿拉伯的勞倫斯 弗雷德.揚
最佳藝術指導 阿拉伯的勞倫斯
最佳藝術指導 殺死一隻知更鳥
最佳服裝設計 寶貝簡怎麼了;嬰兒簡出了什麼事
最佳服裝設計 格利姆兄弟的美好世界
最佳錄音 阿拉伯的勞倫斯
最佳特效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Jacques Maumont
最佳特效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羅伯特.麥克唐勞德
最佳原著音樂 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最佳電影歌曲 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
最佳紀錄片 黑狐狸
最佳動畫短片 洞
最佳短片 紀念休萊克斯
最佳外語片 星期天和女神
第三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4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湯姆.瓊斯 托尼.理查森
最佳男主角 野百合 西德尼.波埃特
最佳女主角 赫德 帕特里夏.尼爾
最佳男配角 赫德 梅爾文.道格拉斯
最佳女配角 大人物 馬格麗特.拉瑟福德
最佳導演 湯姆.瓊斯 托尼.理查森
最佳編劇 湯姆.瓊斯
最佳改編劇本 西部開拓史
最佳攝影 赫德
最佳攝影 埃及艷後
最佳藝術指導 埃及艷後
最佳藝術指導 美國、美國
最佳服裝設計 埃及艷後
最佳服裝設計 八部半
最佳錄音 西部開拓史
最佳剪輯 西部開拓史
最佳音效 這是個瘋狂的,瘋狂的,瘋狂的世界 沃爾特.G.埃里奧特
最佳視覺特效 埃及艷後
最佳原著音樂 湯姆.瓊斯
最佳原著音樂 花街神女
最佳電影歌曲 爸爸的微妙處境
最佳紀錄片 查高
最佳紀錄片 羅伯特.弗羅斯特:愛人與世界的爭吵
最佳動畫短片 評論家
最佳外語片 八部半
第三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5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窈窕淑女 傑克.L.華納
最佳男主角 窈窕淑女 雷克斯.哈里森
最佳女主角 歡樂滿人間 朱莉.安德魯斯
最佳男配角 film25760 彼得.烏斯蒂諾夫
最佳女配角 希臘人左巴 萊拉.凱德羅娃
最佳導演 窈窕淑女 喬治.庫克
最佳原著劇本 繩環 愛德華.安霍爾特
最佳改編劇本 古斯神父
最佳改編劇本 古斯神父
最佳攝影 希臘人左巴
最佳攝影 窈窕淑女
最佳藝術指導 希臘人左巴
最佳藝術指導 窈窕淑女
最佳服裝設計 鬣晰之夜
最佳服裝設計 窈窕淑女
最佳錄音 窈窕淑女
最佳剪輯 歡樂滿人間
最佳音效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最佳視覺特效 歡樂滿人間
最佳原著音樂 歡樂滿人間
最佳原著音樂 窈窕淑女
最佳電影歌曲 歡樂滿人間
最佳紀錄片 小石城來的九個人
最佳紀錄片 沒有太陽的世界
最佳動畫短片 粉紅色的芬克
最佳短片 1964年卡薩斯行動
最佳外語片 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三十八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6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音樂之聲 羅伯特.懷斯
最佳男主角 女賊金絲貓 李.馬文
最佳女主角 親愛的 朱莉.克里斯蒂
最佳男配角 一千個小丑 馬丁.鮑爾薩姆
最佳女配角 盲女淚 謝利.溫特斯
最佳導演 音樂之聲 羅伯特.懷斯
最佳原著劇本 日瓦戈醫生
最佳改編劇本 親愛的
最佳攝影 日瓦戈醫生
最佳攝影 愚人船
最佳藝術指導 愚人船
最佳藝術指導 日瓦戈醫生
最佳服裝設計 日瓦戈醫生
最佳服裝設計 親愛的
最佳錄音 音樂之聲
最佳剪輯 音樂之聲
最佳音效 瘋狂大賽車
最佳視覺特效 007之雷霆萬鈞
最佳原著音樂 音樂之聲
最佳原著音樂 日瓦戈醫生
最佳電影歌曲 瀟湘六夢 保羅.韋伯斯特
最佳電影歌曲 瀟湘六夢 約翰尼.曼德爾
最佳紀錄片 活下去
最佳紀錄片 埃莉諾.羅斯福的故事
最佳動畫短片 小雞
最佳動畫短片 點與線 萊斯.高德曼
最佳動畫短片 點與線 查克.瓊斯
最佳外語片 大街上的商店
第三十九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7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公正的人 弗瑞德.津尼曼
最佳男主角 公正的人 保羅.斯科菲爾德
最佳女主角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伊麗莎白.泰勒
最佳男配角 扭計師爺 沃爾特.馬修
最佳女配角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桑迪.丹尼斯
最佳導演 公正的人 弗瑞德.津尼曼
最佳原著劇本 公正的人 羅伯特.博爾特
最佳改編劇本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克勞德.賴盧許
最佳改編劇本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Pierre Uytterhoeven
最佳攝影 公正的人
最佳攝影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藝術指導 神奇旅程
最佳藝術指導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服裝設計 公正的人
最佳服裝設計 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
最佳錄音 大獎
最佳剪輯 大獎
最佳音效 大獎
最佳視覺特效 神奇旅程
最佳原著音樂 牡丹花下嘆風流
最佳電影歌曲 生來自由 約翰.巴里
最佳紀錄片 一年的明天
最佳紀錄片 戰爭把戲
最佳動畫短片 赫伯.阿爾帕特和提迦納布拉斯雙重特點
最佳外語片 先生們女士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第四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8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炎熱的夏夜 沃爾特.米里奇
最佳男主角 炎熱的夏夜 羅德.施泰格爾
最佳女主角 猜猜誰來吃晚餐 凱瑟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鐵窗喋血 喬治.肯尼迪
最佳女配角 雌雄大盜 埃斯特爾.帕森斯
最佳導演 畢業生 邁克.尼科爾斯
最佳原著劇本 炎熱的夏夜
最佳改編劇本 猜猜誰來吃晚餐
最佳攝影 雌雄大盜
最佳藝術指導 卡姆洛特
最佳服裝設計 卡姆洛特
最佳錄音 炎熱的夏夜
最佳剪輯 炎熱的夏夜
最佳音效 骯臟的一打
最佳視覺特效 杜立德醫生
最佳原著音樂 卡姆洛特
最佳電影歌曲 杜立德醫生
最佳紀錄片 紅樹林
最佳紀錄片 安德森小分隊 皮埃爾.肖恩多夫
最佳動畫短片 盒子
最佳短片 立足之地
最佳外語片 受嚴密監視的火車
第四十一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69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奧利弗 約翰.伍爾夫
最佳男主角 查利 克利夫.羅伯遜
最佳女主角 芬妮姑娘 芭芭拉.斯特蕾桑
最佳女主角 冬獅 凱瑟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昔日玫瑰 傑克.艾伯森
最佳女配角 魔鬼聖嬰 魯思.戈登
最佳導演 奧利弗 卡羅爾.里德
最佳原著劇本 冬獅 詹姆斯.高曼
最佳改編劇本 製片家 梅爾.布魯克斯
最佳攝影 羅密歐與朱麗葉
最佳藝術指導 奧利弗
最佳服裝設計 羅密歐與朱麗葉
最佳錄音 奧利弗
最佳剪輯 警網鐵金剛;布利特
最佳視覺特效 2001太空漫遊
最佳原著音樂 奧利弗
最佳原著音樂 冬獅 約翰.巴里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瑪里琳.伯格曼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艾倫.伯格曼
最佳電影歌曲 龍鳳鬥智 米歇爾.勒格朗
最佳紀錄片 內心之旅
最佳紀錄片 人類為什麼創造
最佳動畫短片 小熊維尼
最佳短片 羅伯特.肯尼迪的回憶
最佳外語片 戰爭與和平
第四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午夜牛郎 傑羅姆.赫爾曼
最佳男主角 大地驚雷 約翰.韋恩
最佳女主角 春風不化雨;春風化貓 瑪吉.史密斯
最佳男配角 射馬記;他們射馬,不是嗎? 吉格.揚
最佳女配角 仙人掌花 戈爾迪.霍恩
最佳導演 午夜牛郎 約翰.施萊辛格
最佳改編劇本 虎豹小霸王
最佳編劇 午夜牛郎 華道索爾
最佳攝影 虎豹小霸王
最佳藝術指導 你好,多莉!
最佳服裝設計 安妮的一千天王後生活 Margaret Furse
最佳錄音 你好,多莉!
最佳剪輯 Z先生;大風暴 弗朗科斯.邦諾德
最佳視覺特效 太空48小時 Robie Robinson
最佳原著音樂 虎豹小霸王
最佳原著音樂 你好,多莉!
最佳電影歌曲 虎豹小霸王
最佳動畫短片 做一隻鳥真不易 Ward Kimball
最佳外語片 Z先生;大風暴
第四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1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巴頓將軍;巴頓 弗蘭克.麥卡錫
最佳男主角 巴頓將軍;巴頓 喬治.C.斯科特
最佳女主角 情夫;戀愛的女人 格蘭達.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 瑞安的女兒,雷恩的女兒 約翰.米爾斯
最佳女配角 國際機場 海倫.海絲
最佳導演 巴頓將軍;巴頓 富蘭克林.J.沙夫納
最佳原著劇本 陸軍流動外科醫院;風流醫生俏護士 Ring Lardner Jr. Mash
最佳改編劇本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攝影 瑞安的女兒,雷恩的女兒
最佳藝術指導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服裝設計 克倫威爾
最佳錄音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剪輯 巴頓將軍;巴頓
最佳視覺特效 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A.D.弗勞爾斯
最佳視覺特效 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L.B.阿伯特
最佳原著音樂 隨它去吧
最佳原著音樂 愛情故事
最佳電影歌曲 情人與陌生人
最佳紀錄片 愛與和平:烏茲托克紀實
最佳紀錄片 采訪退役者
最佳短片 布蘭科.比利的復活
最佳外語片 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
第四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2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法國販毒網 菲利普.德安東尼
最佳男主角 法國販毒網 吉恩.哈克曼
最佳女主角 克魯特 簡.方達
最佳男配角 最後一場電影 本.約翰遜(I)
最佳女配角 最後一場電影 克羅里斯.利奇曼
最佳導演 法國販毒網 威廉.弗里德金
最佳編劇 法國販毒網
最佳改編劇本 看錯病症死錯人
最佳攝影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藝術指導 尼古拉斯與亞歷山德拉
最佳服裝設計 尼古拉斯與亞歷山德拉
最佳錄音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剪輯 法國販毒網
最佳視覺特效 床拉手與掃帚把
最佳原著音樂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最佳原著音樂 一九四二年的夏天;夏日春情
最佳電影歌曲 黑豹
最佳紀錄片 海爾斯托姆編年史;阿爾及爾戰爭
最佳動畫短片 嘎喳嘎喳的鳥
最佳外語片 悲慘的青春;芬齊-康蒂尼斯的花園
第四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3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教父 阿爾伯特.S.盧迪
最佳男主角 教父 馬龍.白蘭度
最佳女主角 歌廳 莉莎.明尼里
最佳男配角 歌廳 喬爾.格雷
最佳女配角 蝴蝶是自由的 艾琳.赫克特
最佳導演 歌廳 鮑勃.福斯
最佳改編劇本 侯選人 傑里米.拉納爾
最佳編劇 教父
最佳攝影 歌廳
最佳藝術指導 歌廳
最佳服裝設計 與姑媽同游
最佳錄音 歌廳
最佳剪輯 歌廳
最佳原著音樂 歌廳
最佳電影歌曲 波塞冬歷險;大災難 Joel Hirschhorn
最佳電影歌曲 波塞冬歷險;大災難 Al Kasha
最佳紀錄片 這個小世界
最佳紀錄片 瑪喬
最佳動畫短片 聖誕頌歌
最佳短片 一個美國夢——諾曼.羅克威爾的世界
最佳外語片 資產階級的魅力
第四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4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騙中騙 托尼.比爾
最佳影片 騙中騙 邁克爾.菲利普斯
最佳男主角 拯救老虎 傑克.萊蒙
最佳女主角 接觸社會 格蘭達.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 紙追 約翰.豪斯曼
最佳女配角 紙月亮 塔特姆.奧尼爾
最佳導演 騙中騙 喬治.羅伊.希爾
最佳改編劇本 騙中騙
最佳原著劇本 驅魔人
最佳攝影 哭泣與低語;哭泣
最佳藝術指導 騙中騙
最佳服裝設計 騙中騙
最佳錄音 驅魔人
最佳剪輯 騙中騙
最佳原著音樂 回首當年
最佳原著音樂 騙中騙
最佳電影歌曲 回首當年
最佳紀錄片 普林斯頓:尋求答案
最佳短片 褒萊羅
最佳動畫短片 弗蘭克影片
最佳外語片 白晝之夜;美國之夜
第四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5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格雷.弗雷德雷克森
最佳影片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雷德.魯斯
最佳男主角 老人與貓 Art Corney
最佳女主角 艾麗絲不再住此;艾麗絲不再住在這里 埃倫.伯斯泰因
最佳男配角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羅伯特.德.尼洛
最佳女配角 東方快車謀殺案 英格麗.褒曼
最佳導演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原著劇本 唐人街 羅伯特.湯
最佳改編劇本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攝影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藝術指導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最佳服裝設計 偉大的蓋茨比 西奧尼.維.奧爾德雷奇
最佳錄音 大地震
最佳剪輯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原著音樂 教父續集;教父第二集
最佳原著音樂 偉大的蓋茨比 尼爾森.瑞德
最佳電影歌曲 摩天大樓失火記
最佳紀錄片 不要
最佳紀錄片 心靈與智慧
最佳動畫短片 封閉的星期一
最佳短片 獨眼人是國王
最佳外語片 我記得;想當年
第四十八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6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索爾.扎恩茲
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邁克爾.道格拉斯
最佳男主角 飛越瘋人院 傑克.尼科爾森
最佳女主角 飛越瘋人院 路易絲.弗萊徹
最佳男配角 陽光少年 喬治.伯恩斯
最佳女配角 洗頭;洗發精 Lee Crant
最佳導演 飛越瘋人院 米洛斯.福爾曼
最佳原著劇本 炎熱的下午
最佳改編劇本 飛越瘋人院
最佳攝影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John Alcott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Vernon Dixon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羅伊.沃克
最佳藝術指導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堅.亞當
最佳服裝設計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Milena Canonero
最佳服裝設計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Ulla-Britt Soderlund
最佳錄音 大白鯊
最佳剪輯 大白鯊
最佳原著音樂 亂世兒女;巴里.林頓
最佳原著音樂 大白鯊 約翰.威廉姆斯
最佳電影歌曲 納什維爾
最佳紀錄片 游戲的終結
最佳短片 天使和大喬 伯特.薩爾茲曼
最佳外語片 德爾蘇.烏扎拉
第四十九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7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洛基 埃文.溫克勒
最佳影片 洛基 羅伯特.查托夫
最佳男主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彼得.芬奇
最佳女主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費伊.達納韋
最佳男配角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賈森.羅巴茲
最佳女配角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
最佳導演 洛基 約翰.G.艾維爾森
最佳原著劇本 廣播電視網;電視網
最佳改編劇本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攝影 奔向光榮 哈斯克爾.韋克斯勒
最佳藝術指導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服裝設計 卡薩諾娃;費里尼的卡薩諾瓦
最佳錄音 水門事件;總統班底
最佳剪輯 洛基
最佳原著音樂 奔向光榮
最佳原著音樂 天魔
最佳電影歌曲 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佳紀錄片 數我們的日子
最佳紀錄片 美國哈蘭縣
最佳動畫短片 閑暇
最佳短片 冰原
最佳外語片 彩色中的黑與白;彩色中的黑白;歌唱勝利
第五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8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安妮.霍爾 查爾斯.H.約菲
最佳男主角 再見女郎 理查德.德賴弗斯
最佳女主角 安妮.霍爾 黛安.姬頓
最佳男配角 朱莉亞 賈森.羅巴茲
最佳女配角 朱莉亞 范尼莎.雷德格雷夫
最佳導演 安妮.霍爾 伍迪.艾倫
最佳原著劇本 安妮.霍爾 伍迪.艾倫
最佳原著劇本 安妮.霍爾 馬歇爾.布里克曼
最佳改編劇本 朱莉亞 艾文沙金特
最佳攝影 第三類接觸
最佳藝術指導 星球大戰
最佳服裝設計 星球大戰
最佳錄音 星球大戰
最佳剪輯 星球大戰
最佳視覺特效 星球大戰
最佳原著音樂 星球大戰
最佳原著音樂 小夜曲
最佳電影歌曲 你照亮我的生活道路
最佳紀錄短片 我的敵人是重力
最佳動畫短片 居者無其屋
最佳短片 我有辦法了
最佳外語片 羅莎夫人
第五十一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79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獵鹿人 巴里.斯帕金斯
最佳影片 獵鹿人 邁克爾.西米諾
最佳影片 獵鹿人 約翰.派維羅爾
最佳男主角 歸來 喬恩.沃伊特
最佳女主角 歸來 簡.方達
最佳男配角 獵鹿人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
最佳女配角 加州套房 瑪吉.史密斯
最佳導演 獵鹿人 邁克爾.西米諾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華道索爾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Robert C. Jones
最佳原著劇本 歸來 南希.多德
最佳改編劇本 午夜快車 奧利弗.斯通
最佳攝影 夢斷情天;天堂的日子 納斯托.艾爾門德羅斯
最佳藝術指導 天堂可以等待
最佳服裝設計 尼羅河上的慘案 安東尼.鮑威爾
最佳錄音 獵鹿人 Richard Portman
最佳剪輯 獵鹿人 Peter Zinner
最佳原著音樂 巴迪霍夫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樂 午夜快車 喬吉奧.莫羅德爾
最佳電影歌曲 周末狂熱;感謝上帝,這是星期五 Paul Jabara
最佳紀錄片 驚人的直率
最佳短片 少年父親 泰勒.海克福德
最佳外語片 拿出你的手帕 伯特蘭.布里爾
第五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1980年)
獎項 獲獎電影 獲獎者
最佳影片 克萊默夫婦 斯坦利.R.賈菲
最佳男主角 克萊默夫婦 達斯廷.霍夫曼
最佳女主角 諾瑪.蕾 莎莉.菲爾德
最佳男配角 在那邊;身在該處;妙人奇跡 梅爾文.道格拉斯
最佳女配角 克萊默夫婦 梅麗爾.斯特里普
最佳原著劇本 突破
最佳改編劇本 克萊默夫婦 羅伯特.本頓
最佳攝影 現代啟示錄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最佳服裝設計 爵士樂大全
最佳錄音 現代啟示錄
最佳剪輯 爵士樂大全
最佳視覺特效 異形
『陸』 哪位高人幫我解釋下《雲圖》這電影究竟講的個啥意思
我覺得講的就是星美講的:
那些經常改造時間和空間的力量,那些能夠決定和改變我們設想好的命運的力量,在我們誕生前很久就起作用了,而且能夠在我們死亡後繼續起作用,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選擇,就像量子軌跡,只有理解了這一刻,才能理解下一刻。在每一個交叉點上,每一次遭遇,都蘊含了一個新的或者潛在的方向。
我們的生命不是我們自己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和其他人緊緊相連。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每一樁惡行,每一項善舉,都會決定我們未來的重生。
六個故事看似獨立實際卻緊密相連:
1849年的南太平洋群島上亞當·尤因的航海日誌被1936年的羅伯特·弗羅比舍讀到,然後他的男朋友思科史密斯在1973年和記者路易莎·雷相遇,同時路易莎·雷後來到一家音像店裡尋找羅伯特·弗羅比舍著作的雲圖。2012年蒂莫西·卡文迪在躲避黑幫勒索之前,卡文迪什收到一份小說的初稿,小說的名稱是《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個迷》(第三個故事),被人追債之後拍攝了電影: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難經歷。2144年的韓國新首爾星美451在正式展開逃亡前正在觀看一部「舊時代」的電影,片名是《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難經歷》。最後星美在發表電視演說後被捕死去,反而成為後末日時代的神被人所供奉。
「恐懼、信仰、愛。這些都決定著我們的人生走向。每件罪行、每件善舉,都造就了我們的未來。」在宇宙無數個時空里,每個人都與他人命運息息相關。
『柒』 艾曼紐.貝阿主演的電影,又名《八美千嬌》
導演:
弗朗索瓦 - 奧宗 Francois Ozon
主演:
達尼埃爾 - 達妮耶 Danielle Darrieux
凱瑟琳 · 德尼芙Catherine Deneuve
伊莎貝拉 - 於佩爾 Isabelle Huppert
愛瑪紐愛莉 - 貝阿 Emmanuelle Béart
芳妮 - 阿爾丹 Fanny Ardant
維吉尼 - 麗多茵 Virginie Ledoyen
露狄凡 - 莎妮耶 Ludivine Sagnier
費爾米妮 - 理查 Firmine Richard
國家:法國
類別:音樂/喜劇/犯罪
首映:2002年06月05日
故事發生在50年代某個聖誕節的一天,一個中產階級房主被謀殺,8個與死者非常親近的女人很快成為嫌疑犯,究竟誰才是兇手?柏林電影節「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八大實力女星聯合演出。
影片以一個懸念風格強烈的故事匯集了8位法國最著名的女影星:芳妮·阿爾丹(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遺孀、愷撒影後、曾主演《隔牆花》)、艾曼紐·輩阿(莫斯科電影節影後)、達尼埃爾等。
影片將喜劇、懸念、劇情甚至歌舞片等風格融於其中,讓觀眾看完大呼過癮,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贏得了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
------------------------
《八個女人》(8 femmes)是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推理片。50年代的一個聖誕節,一棟鄉間大宅的男主人被謀殺,兇手就在別墅內的親友和女傭之中,一共是八個女人。
影片以一個懸念風格強烈的故事匯集了8位法國最著名的女影星:
芳妮·阿爾丹(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遺孀、愷撒獎影後,曾主演《隔牆花》、《玩笑》)
艾曼紐·貝阿(莫斯科電影節影後、愷撒獎最佳女配角得主,曾主演《碟中諜》、《一個法國女人》)
達尼埃爾·達妮耶(愷撒獎榮譽獎得主,曾主演《紅與黑》)
凱瑟琳·德納芙(柏林電影節榮譽獎得主、兩屆愷撒獎影後,曾主演《白日美人》)
伊莎貝拉·於佩爾(兩屆戛納電影節影後、愷撒獎影後,曾主演《鋼琴教師》)
維吉妮·勒德瓦揚(巴黎電影節影後,曾主演過《海灘》、《麻將》)
費爾米妮·理查和魯迪萬·薩格涅爾。
影片將喜劇、懸疑、劇情甚至歌舞片的風格共冶其中,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史無前例地贏得了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常說3個女人一台戲,8個女人,更是好戲連台。
秘密武器:8個女人的造型分別模仿了8部經典電影的女性打扮,到電影院考考你的眼力吧。
評論:
視之為一部電影委實不合適,我更樂意把它看作一場以膠片記錄下來的話劇,一隻披著羊皮野心勃勃的狼。沒有什麼攝影技術的炫耀、也沒有什麼大型場景調度或者電腦特效,甚至連導演的存在與否都是了一個疑問。一切的支撐點全集中在8位女演員精彩絕倫的表演上,不是劇情引領著她們,而是她們控制著劇情,根本不給你餘力去猜測這其中哪裡有陷阱或者紕漏。所以當男配角「死而復生」時,你只來得及感嘆她們精妙的表演而不是去感謝劇本,像這樣的喧賓奪主,一點都不覺突兀。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電影是要先有好的導演,然後才有好的演員,導演支配著演員的棋著。現在看來這種觀點確實要翻一翻了,原來,演員也是可以做自己的上帝,主宰自己的命運的。這8位法國一線女星就成功地讓攝影機淪落為單純捕捉她們面部無盡風情和細微肢體動作的無腦工具,更何況她們還利用角色關系聰明地嘲弄了一把男權社會所謂的尊嚴,高高揮舞著手中女權主義的大旗。
我這么說可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你看看她們之間時而互相刻薄挖苦、時而互相撫慰傾慕,表面上似乎是在為男人爭風吃醋,私底下卻誰都沒有把男人當回事、還不失時機地把他往死里推。而那個可憐的男人還一直以為自己能在女人堆里游刃有餘,最後只落得個假他殺變真自殺的下場。那些女人們呢,則手牽手,一臉陶醉地唱起歌、跳起舞來。
片中唯一的男人始終沒有一個面部可辨認的鏡頭,他虛化的形象恰好完整地標志了一個普遍的男性符號。他可以是任何一種式樣的男人,但都一樣要背負「受辱」的宿命。他搞大女兒的肚子、與親姐姐關系曖昧、在外與情婦偷歡、勾引妻子的妹妹、盤算著丈母娘的養老金,十足一個身著華服的老流氓、老淫棍。而女人們則是花枝招展、千姿百態、或明或暗、或動或靜,身著八部經典電影中的獨特女性造型,以妻子、女兒、丈母娘、小姑、姐姐、情婦、僕人的身份 -- 一個男人一生必經的幾乎所有女性形象 -- 與他一一有染。
這些女人們在理性與感性中徘徊掙扎、被透明的淚水托起與淹沒、她們脆弱的心靈渴望了解、她們顫抖的靈魂期待撫摸,卻仍被始亂終棄,為男人傷透了心、對男人失望至極,而選擇了另一個天堂。「因為孤獨,女孩愛上了女孩;因為孤獨,男孩愛上了男孩;因為孤獨,我們建造了教堂,裡面擠滿了孤獨的靈魂,如滿天繁星。」
然而女性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因為她們都能一人分飾兩角 -- 女人和母親。所以,對男人絕瞭望的女人都是令人恐懼和迷戀的,她們熱情似火、她們冷若冰霜,比如《末路狂花》中的塞爾瑪和路易斯。這樣的女人對男人而言,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因為男人看到了比自己更強大的生物時,不會抗拒只會屈從,她們開發了他們的受虐慾望。而在這美麗的8個女人之中,危險的力量軟化為自我意識的爆發和同性間微妙的情愫,奇妙而自然。在男人以各種方式背叛著她們的同時,她們也在以各種途徑結為牢固的同盟。這個時候,只有女人才懂女人;這個時候,只有女人才信得過女人。而男人看似高大的軀體也在一點點的崩潰、一點點的萎靡,比泡沫更不可靠。
但透徹的失望並不是女人的終極標靶,她們終究無法對男人完全摒棄、完全釋懷。她們並不希望完全摧毀男人,而僅只是想要動搖男人,使彼此能夠平等和互愛。她們始終以寬容的懷抱對男人心存憐憫,畢竟男人是女人的第一個孩子,哪怕他是多麼任性,只要他記得回來,她們還是願意敞開溫柔的雙臂來迎接他。或許,男女之間的愛,就是如此這般的不可捉摸和自作自受。
「男人既沒有優勢,也沒有弱點。當他們張開雙臂,試圖擁抱幸福時,幸福一觸即碎。而他們張開雙臂的背影,就是一個十字架。」
[ 劇情簡介 ]
皚皚白雪籠罩的小鎮里,一戶富裕人家忙著慶賀聖誕節,在歡樂的氣氛下,一家之主竟然意外被謀殺了!他身邊圍繞的八個女人全都是嫌疑犯,她們當中,至少有一名是罪魁禍首。
於是無止盡的調查展開了。爭奪、背叛、秘密、矛盾,在愛與恨之中搏鬥著,原來每個人都有意想不到的隱私與不得不說謊的理由。偽裝的面具逐漸褪下,偽裝的假象不能再粉飾太平,事件背後的真相是既殘酷又具悲劇性。
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 八個女人 ]
《八個女人》造型
凱瑟琳·德納芙、艾曼紐·貝阿、伊莎貝爾·於佩爾、芳妮·亞當、維吉妮·勒多耶、丹妮艾爾·達里艾、盧迪芬·薩格尼爾、菲爾米·理查德 ,各有各的韻味,她們集知性美與表演才華在一身,也都是當代法國影壇的傑出女演員。要是能將上述幾位全放在同一部電影里,肯定是法國影史上的創舉,對觀眾而言,光是看她們幾位同台演出就已經值回票價,但是要這些女明星能夠不記排名、戲份合作,根本是電影人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偏偏有一位年輕導演不信邪,勇於嘗試放手一搏,組合出當今法國影壇最閃亮的陣容,他就是曾經訪台的新銳導演歐容,他的新片《八個女人》不僅在演員陣容上、也在票房上創下驚人的紀錄。
《八個女人》最早以劇場形式呈現,因為一宗離奇的謀殺案,牽扯出八個女人各懷鬼胎的陰謀及糾結的情仇,當導演歐容決定將其改編至大銀幕,他腦中浮現的演員陣容就是如此,歐容開出橫跨三個演藝世代的漂亮演員陣容,憑著對電影的執著與熱愛,歐容逐一說服眾女星,完成夢幻組合。因為擁八美在懷,歐容更大膽地運用場面調度,電影場景的三度空間與劇場式的景深,從美術布景、攝影、服裝究極要求,要讓每一個女人都能無比嬌艷美麗。
凱瑟琳·德納芙說:「我一直都很喜歡歐容拍攝的短片作品,還有長片《殺人喜劇》、《乾柴烈火》,當他提出要將女星全放在一起的想法,一開始真的很令我訝異,後來想想這未嘗不是一種有趣的冒險,你可以與其他人一起分享,溶為一體」。
自從看過《殺人喜劇》之後,艾曼紐·貝阿一直想與歐容合作,她主動表達合作的意願,那時歐容已經有了《八個女人》的構想,當下艾曼紐·貝阿覺得歐容真是瘋了,竟然要拍攝一部沒有男人的電影,但又不得不為他的大膽與前衛鼓掌致意,對於日後其他女星全答應演出他的電影,一點都不訝異。
伊莎貝爾·於佩爾表示:「當歐容提出邀約,我毫無遲疑就答應了。我欣賞歐容的是,他可以在有條不紊的精良製片體系之下,又保有相當個人化的色彩,勇於突破類型,打破鏡頭語言的陳規,捕捉到既脆弱又殘酷的人性」。
《八個女人》沿著驚悚懸疑的推理敘事結構進行,淘氣導演歐容偏偏要加入歌舞劇的誇張表現手法,八位女演員不只要性感美麗,還要能歌善舞。歌舞戲對艾曼紐·貝阿雅來說也是輕松容易的,飾演女僕的她解釋歌舞戲對角色的重要性:「片中我是一個非常冰冷、嚴苛、情感不外露的人,情緒全都掩蓋在面具之下,當她開始唱歌的時候反而是種解脫,歌舞可以表現出人物的憤怒與苦楚,編舞指導為我設計的舞是比較野性奔放,完全釋放出我個人的能量。」
伊莎貝爾·於佩爾的形容十分絕妙:「我們像是歐容後宮的嬪妃」,稍後她對此做出解釋:「當戲開拍以後,才發現全然沒有爭寵這回事,並沒有所謂的女人小心眼,大家不求爭競,互以誠心對待,在我們之中只有和諧、友誼、以及優雅的溫柔,當我從坎城領獎回來片場,大家早已准備香檳幫我慶功,讓我有二次獲獎的無比喜悅,她們的分享就是最棒的禮物」。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有男主角?為什麼女演員只能當花瓶?同性戀導演歐容用《八個女人》對電影及女演員進行反思,當夢幻落實成真時,他針對不同女演員的特質與形象重新修正劇本,歐容心中暗自許下承諾:要讓法國的優質女演員驚艷大銀幕,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華麗性感之宴!
『捌』 誰知道最恐怖的電影有哪些
第一名《電鋸驚魂》
導演:詹姆斯.溫、達倫.林恩.鮑斯曼、戴維德.哈克爾
主演:雷.沃納爾、卡利.艾維斯、丹尼.格洛弗、莫妮卡.波特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目前已推出五部,這應該是歐美目前最成功的最受人追捧的恐怖電影了,本系列電影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它逼真的特技效果,更在於其精彩的故事內容和出人意料的結局,特別是第一集看到結尾真的叫人忍不住大呼過癮。幾部續集電影也相當出色,充滿了步步緊逼、環環相扣的懸念,這估計是歐美同類恐怖片中唯一需要叫人邊看邊思考的電影了,有人甚至認為如果本系列早出來10年,那一定超過了名片《七宗罪》!如果談到血腥,本系列電影可謂想盡了世界上一切刺激人感官折磨人的方法了,特別是越往後拍越血腥!我看這類片子從來臉不變心不跳,但是看這個系列的電影時,我稍微有些心理不適了,外國導演真能折騰人!
《電鋸驚魂1》(2004年)由詹姆斯.溫導演,此後由於大受歡迎,每年推出一集,從第2集到第4集由達倫.林恩.鮑斯曼執導,2008年第5集由戴維德.哈克爾執導。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二名《德州電鋸殺人狂》
導演:馬庫斯.尼斯派爾
主演:傑西卡.貝爾、李.艾米爾、喬納森.圖克、安德魯.布琳希爾斯基、埃里克.巴佛等等
出品公司:新線影業公司
這部電影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這是1974年版的《德州電鋸殺人狂》的翻拍之作,由大導演邁克爾.貝擔任監制。我沒看過1974年版的,但我覺得這個新版本已經非常不錯了。特意的略顯粗糙的畫面陰暗沉鬱,彷彿遠去的上世紀70年代,充滿了滄桑感。對惡魔的住所則使用了長鏡頭的拍攝,顯得十分詭異,特別是在情節上居然把一個誰看都知道結果的電影處理出跌宕起伏的感覺來,實在難得!當艾莉無奈地殺死被掛在鉤子上無法忍受痛苦的安迪時,那種無助恐懼和絕望的氛圍叫人充滿了同情和對犯罪事實的震驚!那戴著人皮面具揮舞著電鋸的惡魔把那幾個倒霉蛋象豬肉一樣,任意切割,斷肢殘臂,隨處可見,哀嚎之聲不絕於耳。活生生的人象死豬肉一樣,咔嚓一下就掛在了鉤子上,你想吧......據說這電影本來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阿彌陀佛啊,那現實中的殺人犯真變態,這電影中的導演也真能折騰人!這部電影因為賺錢了,於是又拍了一部《德州電鋸殺人狂前傳》(2006年),導演是喬納森.理貝斯曼,講述了電鋸惡棍的產生以及他們這個家族的關系,還告訴我們前集的假警長的牙是怎麼掉的,那輪椅老頭為什麼變殘廢,更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家變態在吃人肉時還要禱告:感謝上帝給他們食物,除此之外除了血腥還是血腥!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三名《隔山有眼》
導演:亞歷山大.阿加
主演:凱斯琳.奎倫、泰德.列文、文內薩.肖、湯姆.鮑文、亞倫.斯坦福德等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
這是1977年《隔山有眼》的翻拍之作。老警察卡特和妻子帶著兩個女兒和兒子,以及大女婿和剛出生不久的小外孫一家七口,穿越新墨西哥州去旅行。不料在荒涼廣袤的沙漠里,他們落入了因為核試驗變成畸形人的沙漠殺人家族的勢力范圍,於是一場血腥的屠殺和反屠殺開始了!文弱的大女婿和卡特的二女兒、小兒子目睹了父母姐姐被虐殺之後,奮起反抗,救出了被搶走的嬰兒。片中利斧劈頭、尖錐刺顱、掏心剁手、剔骨嗜肉,無所不用其極。美國政府的一次次核試驗卻讓無辜的卡特一家付出了代價,最後當僅存的三個年輕人相擁在沙漠中,讓人對生命逝去產生無限悲涼的感覺!拍攝於2007年的《隔山有眼2》導演換成了馬丁.威茲,這次的受虐者是一群來這里執行任務的士兵,即使是全副武裝的他們也免不了被屠殺的命運,搞笑的是這集中的食人惡魔居然學會尋找女性來傳宗接代了。和所有的續集電影一樣,這第二部繼續將暴力和血腥進行的更徹底更令人反胃!只能要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靠」!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四名《恐怖蠟像館》
導演:傑姆.塞拉
主演:艾麗莎.庫伯特、查德.邁克爾.莫瑞、帕里斯.希爾頓、賈德.帕達里克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本片是翻拍自1953年同名電影,但是利用現代電腦技術,創造了很好的視覺效果,相信好多人都看過了。六個男女青年外出野營,誤入一個小鎮,這個鎮上有個蠟像館,他們無意中發現蠟像里居然是真人,原來這是一對畸形兄弟的罪惡勾當!這群青年無路可逃,他們終於陷入了困境。本片出現了剝皮、割頭等血腥鏡頭,我覺得最具視覺沖擊的鏡頭是女主角之一被兇手以鐵管飛擊刺穿頭顱的那段。我老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西方電影總是會存在一些這樣的變態的殺手?而且的確在西方的現實世界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殺手,比如著名的「開膛手傑克」!這是否能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冒險探究精神,比如把熱衷於旅遊冒險的青年人和殘忍的殺手聚集到一起,是否就是試圖對生命承受能力進行一種試驗呢?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五名《致命彎道》
導演:《致命彎道1》(2003年)羅布.施密特;《致命彎道2》(2007年)喬.林奇
主演:《致命彎道1》德斯蒙德.哈林頓、伊萊扎.達什庫、伊曼紐爾.克里奇、傑瑞米.西斯托;《致命彎道2》艾里卡.里爾森、亨利.羅林斯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
這次是幾個年輕人為了躲開塞車而走上了一條僻靜的土路,這條土路是一條很長的彎道,他們的車和另外一個年輕人相撞,於是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落入了幾個骯臟而變態的獵人的陷阱里。自然又是充滿了血腥的屠殺,他們驚慌逃命,徒勞地反抗,特別是其中一女生在樹上被利斧砍頭的鏡頭很驚人,由於殺手的力量大,斧頭鋒利,此女頭部還在樹上,而和頭迅速分離的身體卻墜落樹下。《致命彎道2》劇情也差不多,殺手變成了更加畸形的家族,也更加血腥,還出現了絞肉機,把人直接放進去,出來就成了血漿和肉末!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六名《人皮客棧》
導演:伊萊.羅斯
主演:德里克.理查森、埃瑟.加德中森、巴巴拉.內德爾加科娃、迦納.卡德拉波科娃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目前出了兩部。《人皮客棧1》拍攝於2006年,來自美國和冰島的三個男青年在歐洲背包旅遊,途中聽人說在斯洛伐克有家旅店,提供非常周到的色情服務,於是色膽包天的他們直奔那裡,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死亡。原來這家旅館是專門為一些空虛變態的有錢人尋找目標,以供他們虐殺取樂的,於是斬手、鑽肉等慘絕人寰的酷刑上演了!本片最具心理沖擊的鏡頭是男主角之一被割斷腳筋的那幕。《人皮客棧2》拍攝於2007年,故事內容緊接上集,只是主角換成了女性,這次被虐殺的是女人,但是血腥程度不減。本系列電影故事性較強,告訴你不要貪圖美色,不要貪圖享樂,否則有可能被嘁哩喀喳!只是美國人把斯洛伐克說成了人間地獄,不知道斯洛伐克人怎麼想?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七名《血色月亮/顫栗》
導演:亞歷山大.阿加
主演:西西.迪.法蘭絲、麥溫.勒.貝斯柯
出品公司:Alexandre Films/歐羅巴影業公司
這是一部法國電影,導演執導過《隔山有眼》,能不血腥?愛麗絲和瑪麗是好友,他們周末去愛麗絲位於鄉下的家裡去度周末,誰知道一個嗜血殺人狂在夜裡闖到了她們家裡,於是血腥的殺戮在月圓之夜發生了!這個惡魔先是用桌子把愛麗絲的父親的腦袋給擠掉,然後又把母親的喉嚨和手割斷,後來又殺了她的弟弟和一個加油站店員,令人發指啊!劇情發展到最後原來居然是瑪麗乾的,為什麼呢?原來瑪麗是個精神病,而且有同性戀傾向,劇情漏洞百出,不合常理,去接受感官刺激就可以了。原來這個位置是英國電影《黑暗侵襲》的,但是覺得與嗜血殺人狂這一類型不符合,所以又找出了這部來代替。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八名《非禮勿視》
導演:格瑞高利.達克
主演:肯恩、米歇爾.培根、克雷格.奧納爾、克里斯蒂娜.維達、蒂凡尼.蘭姆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千屍屋》的導演羅布.佐姆比。八名感化院的問題少年男女被兩名男女警察帶到一座荒廢多年的破旅館進行勞動改造,誰知道這里住著一個幾年前曾被警察追捕在逃的殺人惡魔。這個殺人惡魔現在的腦袋裡居然還留著一枚警察留下的子彈,而本次擔任押送和看管任務的男警察就是當年留下這顆子彈的人,而他本人當年也被這狂魔砍斷了一隻手。於是冤家路窄,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殺手扮演者是身高2.13米的美國著名摔跤運動員,他對付這群人如果老鷹抓小雞一般,使一枚鐵鉤,咔嚓一鉤,直接插入胸腔,提上就走,如同鉤一扇豬肉一般,也不管他手中的「豬肉」怎樣疼痛哀嚎,在他眼裡這群人根本沒有生命!於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被虐殺了,有一個女孩被倒吊在空中,居然是被聞到血腥的狗給啃了!殺手是變態的,但是造成他變態的居然是他的母親,他所有行為的幕後指使者居然是他同樣變態的母親。最後的結果是尚有一絲人性的殺手一怒之下用鐵釺把自己的母親給釘到了牆上,當然這一絲人性的恢復只是暫時的,只不過是為了告訴觀眾,他的變態是他母親的虐待造成的!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九名《千屍屋》
導演:羅布.佐姆比
主演:西德.海格、比爾.莫斯利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又是獅門影業的電影,好像這家電影公司就好這口!這部片子我覺得很猥褻,看上去很臟的那種電影,劇情很垃圾,四個年輕人(靠,又是幾個年輕人)在萬聖節的時候去旅行,在鄉村公路上遇到大雨,然後誤入歧途,在這里撞上了一個變態家族,這家人倒沒有畸形,而且居然有一個性感尤物,這個尤物也不是個好鳥,又騷又狠!當然畸形人是有的,他們都躲在屍集如山的地下室里在吃人肉呢,嘿嘿!這四個年輕人開始倒霉了,最後連來找女兒的老父親也被剝了皮,還搭上兩個警察的命!和前面的電影一樣,這部也有續集,叫《千屍屋2屍骨如山》(2005年),兩年前看的,詳細內容記不太清楚了,只是記得裡面的警察也變態得很嗜血,不用說更猥褻更變態更血腥!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十名《短柄斧》
導演:亞當.格林
主演:喬.摩爾、派瑞.申、托尼.托德等
出品公司:High Seas Entertainment、ArieScope Pictures、Radioaktive Film
我真的不知道這部片子想要說明什麼?搞笑弱智的情節,糟糕的劇情,無聊的表演,甚至還有兩個不知所謂的低級女演員裸露著互相謾罵。本片講述的是在萬聖節一幫男男女女在新奧爾良的一個沼澤湖裡旅遊,結果遇到一個隱居在此的殺手,被一個個幹掉了。我對這電影的劇情和表演嗤之以鼻,放在這里的唯一原因就是血腥,撕嘴,電砂輪磨臉,鐵杴削頭,生拽胳膊等等虐殺手段都有,反正是一部哭笑不得的電影!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歐美的恐怖片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這個類型的,無非是一些人誤入某處,此處必定有一個變態殺手在等著他們,用盡各種手段虐殺他們。而且往往是在關鍵的時刻,手機沒電了或者沒信號了,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更要命的是這些殺手都天生神力,動作敏捷,而且生命力都極強,但是我們這些倒霉的主角們最後一般都會有一個人活著,大概是給觀眾一點希望吧。對了,最後一般在結尾還要留個尾巴,干什麼?好拍續集啊!不信?大家去看吧!
『玖』 亞當簡介
你說的是美偶亞軍 亞當蘭伯特嗎?
不羈的黑發,魅惑的眼線,雙手塗著黑色指甲油,這已經成為Adam Lambert的標志,這位被譽為「Rock God」的音樂天才,這位剛出道便已贏得眾多關注的樂壇新星,他用一場又一場演唱會級別的演出,攻陷著每一位挑剔聽者的耳朵;他用華麗揮霍的嗓音,激情四射的舞台,陽光燦爛的笑容,善良幽默的品性與攝人心魄的魅力,虜獲了無數歌迷的心。Adam Lambert風暴已經席捲而來,這不僅昭告著「Glam Rock」的強勢回歸,更標志著迷惑搖滾在新流行樂時代的復活和與之融合。
中文名: 亞當·蘭伯特
外文名: Adam Mitchel Lambert
別名: Glambert/當當
國籍: 美國
民族: 猶太
出生日期: 1982.01.29
職業: 歌手
經紀公司: RCA&19E
美國偶像第八季選手Adam Lambert是美國偶像舉辦八年以來最受關注和最受爭議的選手。Adam Lambert 10歲開始表演音樂劇,高中畢業後獨自在好萊塢闖盪,擁有天籟之音和天才的舞台感染力。在2009年美國偶像選秀還未決出年度冠軍之時,Adam Lambert的名氣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參賽選手。每一周的美國偶像電視直播中,他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他極度華麗揮霍的嗓音,富於變化的舞台表演,吸引了全球觀眾和媒體的眼球。他用一場又一場演唱會級別的表演證明自己的實力。博彩公司為他奪冠開出的賠率甚至小於1。 Adam Lambert是第一個在美偶參賽階段就榮登美國《娛樂周刊》封面的歌手,也是第一個未出首張專輯便成為著名音樂雜志《Rolling Stone》封面人物的美偶選手。在2009年6月11日出版的《Rolling Stone》中,Adam Lambert第一次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為同志——「I am who I am , I have nothing to hide」。 2009年11月23日,他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For Your Entertainment》。專輯在多個國家得到「黃金認證」「白金認證」,成績斐然,全球銷量逾百萬。 2010年6月開始,他舉行了首個巡演 "The Glam Nation Tour"(華麗王國世界巡演,在2010年10月12日來到了中國香港),在巡演市場異常冷淡的2010年,Adam的演唱會門票卻在短時間內全球皆售罄,各方媒體對其表演也給予了高度贊美。
Adam從10歲起就開始登台表演。 在學校期間參加過劇院,合唱隊,和學校的爵士樂團。 參加過聖地亞哥的Lyceum Theater製作的「You're a Good Man, Charlie Brown」. 在柯達劇院出演過「The Ten Commandmets(十誡)」音樂劇,據國外專業媒體報道,雖然這部劇本身飽受批評,但Adam出色的表演還是為他贏得了「全劇亮點和最佳」的評論。 是音樂劇「Wicked」巡演和洛杉磯陣容中的Fiyero的B角。 曾經組建過名為「The Citizen Vein」的樂隊 自2004開始,經常性地在「the Zodiac Show」上演出。 經常在「the Upright Cabaret」上演出。 2009年 參加美國FOX電視台的真人秀節目《美國偶像》比賽,惜敗亞軍,也是美國偶像歷史上首個關注度和搜索率遠超冠軍的亞軍選手。 2009年6月,榮登「滾石」音樂雜志封面。 2009年 ADAM LAMBERT積極籌備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諸多當紅巨星參與合作,諸如Lady GaGa,, Greg Wells, Max Martin, Linda Perry, RedOne, Ryan Tedder, Sam Sparro, Kara DioGuardi 以及P!nk。在他的新專輯中包含了電子,舞曲,搖滾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向世人展示了他全面的音樂才能。 2009年11月22日,在美國音樂大獎AMA(American Music Awards) 上壓軸演唱。 2009年11月23日,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For Your Entertainment》。 2010年1月19日 作為出道僅兩個月的藝人,便受邀登上奧普拉秀(The Oprah Show) 2010年3月至4月在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英國,德國,瑞典 等多國進行首次全球性宣傳,受到各國歌迷熱烈追捧,專輯在多個國家得到「黃金認證」,在加拿大得到「白金認證」,宣傳成績斐然。 2010年6月,Adam在加拿大MMVAs頒獎典禮上表演,單曲Whataya Want From Me的mv更是喜獲「最喜愛國際MV」獎項。 2010-2011年獲得格萊美最佳流行男歌手提名。
我挺喜歡他的,希望這些簡介能對你有所幫助!
『拾』 《亞當的六個女人》中故事開始時的背景是什麼
一個位於丹麥鄉間的小教堂,只有一個牧師,懷有對信仰的堅守與對上帝無盡的愛還有三位被派到教堂從事社區服務的犯人.當牧師在上面佈道時,下面的聽眾有四個,一個是已86歲高齡的前納粹分子,他總是打斷牧師的佈道,借口總是要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