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電影女主
1. 《中國合夥人》里為什麼不直接說是新東方,而是叫"新夢想"
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夥人》在影片中借鑒了不少「新東方」的故事,也基本還原了新東方創業的艱辛歷程。但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曾公開表示,電影和新東方的創業經歷,有很大出入,我們可以理解為電影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所以,電影中的學校,才不叫新東方這個名字。
認同我的觀點,給我點贊關注我哦!
2. 楊穎在《創業時代》里的表現怎麼樣
談到楊穎在《創業時代》這部電視劇的表現,可以用「有長進」和「尷尬」這兩個詞來形容。為什麼要這么說,因為楊穎確實是在努力的改變自己的演技,但楊穎依然沒有真正的領會演員這兩個字的含義,也正應驗了娛樂圈中的一句話:演員可能是個明星,但明星可能未必是個演員。
《創業時代》這部劇中盡管請到了大美女楊穎和擁有很高人氣的黃軒,但這部劇的收視率依然很差,在兩個電視台中均排在倒數,很明顯並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低的可憐,僅有3.6分,要知道一般情況下,男一號和女一號是整部電視劇中扛大樑的,男女主角如果演的足夠完美,豆瓣評分會這么低?
3. 企業家有哪些人物
企業家人物有:
1、馬雲: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現任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共同主席。曾獲改革先鋒稱號、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時代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榮譽。
4. 女主創業的影視劇有哪些
《世紀之戰》(共40集)
《世紀之戰》,是香港亞洲電視時裝商戰劇集,監制韋家輝。韋家輝打算為亞洲電視製作《大時代》續集《大時代2000》;後來由於版權問題,劇集改名為《世紀之戰》,角色名字和部分故事內容亦要略作更改,因此,《世紀之戰》雖非《大時代》官方續集,但《世紀之戰》故事劇情實為《大時代》之延續。
《香港姊妹》(共30集)
故事發生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阿玲(曹曦文 飾)因家中突發變故,從港大休學,來到盛威酒店打工,她從底層員工一直做到高管,但噩運之神又一次光顧了她,阿玲不得已重新創業。阿玲的好友雨虹(應采兒 飾)從南丫來到港島,一個偶然的機會進了演藝圈,不久便大紅大紫,金融風暴使她一夜破產,不甘命運安排的雨虹經過努力成為了盛泰集團大少爺高天澤(林志豪 飾)的妻子。高家創始人高家盛(秦沛 飾)更看好小兒子高天瑞(張峻寧 飾),因為他身上更具備百折不撓處世樂觀的精神。天瑞和阿玲不期而遇,很快成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對。父親臨終前,把家業交給了天瑞夫婦,雨虹能善罷甘休嗎.
《酒店風雲》又名《酒店大亨》(30集)
《酒店風雲》又名《酒店大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翡翠台時裝劇集,於2005年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間首播。本劇是TVB典型的家庭恩怨式劇集。主要講述酒店大享王玉廷去世後,皇廷酒店的繼承人王氏三兄弟與王玉廷生前委託人高峰之間爭產的故事。
《大時代》(共40集)
《大時代》又名《世紀之戰》;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時裝商戰劇,由韋家輝執導並監制,鄭少秋、劉青雲、劉松仁、郭藹明、周慧敏等主演。該劇以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透過兩個家庭,兩代情仇,展現名利與人性的糾纏。該劇是TVB25周年台慶劇,並已於1992年10月5日在無線電視台首播。2015年,TVB星河頻道重播了《大時代》。
《情滿珠江》(35集)
《情滿珠江》是1990年代珠江電影製片廠電視部所拍攝的一部35集電視連續劇,是廣東影視劇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要求珠江電影製片廠創造一部反映一部珠三角地區改革開放奮斗歷程的電視劇。該劇極富「廣東特色」,重點描述普通人的悲歡感受和生活變遷。該劇於1994年播出,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該劇亦開創了中國大陸公開征選劇本的先河,用董智勇的話說,就是「素材太多了,與其說故事情節是『編』出來,不如說是『壓縮提煉』出來的,真實的生活比藝術創作更驚心動魄。
《奮斗》(32集)
《奮斗》是導演 馬偉豪執導的一部電影,該片根據同名小說《奮斗》改編而成,由 李晨, 董璇等主演,該片定於2011年4月2日全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一群善良、勇敢與堅持的年輕人勇於奮斗,並最終在生活中找到自己位置的故事。
5. 中國進入好萊塢的明星都是誰了
1、李小龍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2、鞏俐
1987年因主演電影《紅高粱》成名,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92年憑借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該片亦獲得金獅獎。
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成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
3、章子怡
2005年,作為頒獎嘉賓出席奧斯卡頒獎禮,成為奧斯卡終身評委,同年憑借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憑借劇情電影《藝伎回憶錄》入圍第6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2016年,擔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2019年,加入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大師班陣容,是首位獲邀的亞洲演員,同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
4、成龍
1995年憑借動作片《紅番區》打入好萊塢,該片打破北美外語片票房紀錄。1998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2001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2》創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紀錄。
5、李連傑
2002年因主演武俠片《英雄》而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3年憑借動作片《宇宙追緝令》獲得第12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提名。
2008年憑借動作片《投名狀》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9年成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會員。2010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百人榜」。
6. 電影《中國合夥人》是以誰為原型拍攝的
這個說法有很多,有說以雷軍為原型,還有的說原型是新東方。
王陽(佟大為 飾演),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樣子俊朗,熱愛文學,一生夢想是當個詩人。一個叛逆的「憤青」,在大學年代肆意揮霍青春,喝酒跳舞,成功泡上火辣洋妞。他是一個在每個階段都活得很精彩的人,成功得算是一帆風順,他是很多人都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原型應該是王強。
陳可辛導演,他承認在創作階段,借鑒了很多新東方的故事,但在電影中不僅能看到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還能看到王石、馬雲、馮侖等一批中國企業家的創業傳奇。
大家了解他們嗎?
7. 有哪些根據中國企業或企業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
根據中國企業家改編的原型電影有《溫州一家人》。這部電影說明了我們的起家的奮斗史,也演繹了改革開放帶來了紅利以及為人民造福的。
8. 中國合夥人的影片製作
劇組於2012年9月起前往美國紐約拍攝,在時代廣場、哥倫比亞大學、第五大道、華爾街紐約證交所等地標性建築取景。
陳可辛執導《中國合夥人》源於韓三平想拍攝一部反映中國當代企業家的電影,找陳可辛當監制。看了徐小平的劇本後,陳可辛有了創作靈感,於是當了導演。他承認在創作階段,借鑒了很多新東方的故事,但在電影中不僅能看到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還能看到王石、馬雲、馮侖等一批中國企業家的創業傳奇。他說,他並不想拍新東方三位創始人的傳記片,《中國合夥人》算是他的一次回歸,找回了有關情懷的一些東西。他不想把它變為對某些人的歌功頌德。
對於觀眾將成東青、孟曉駿、王陽視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原型,陳可辛解釋,三個人都跟原型不一樣:成東青追求的蘇梅,現實里沒有;孟曉駿去紐約,徐小平去的是加拿大;王陽一直留在國內,而王強出國做了IT,不是憤青,也沒有美國女朋友。
陳可辛認為觀眾有這種印象可能是情感上能產生共鳴,加上一些相似的故事造成這種感覺。陳可辛說,其實,每個人都能在這三人身上找到熟悉的地方,黃曉明對成東青情有獨鍾,他覺得自己很像成東青。而陳可辛則認為鄧超扮演的孟曉駿有他身上的烙印,他從小也有『美國夢』,對美國充滿嚮往,他也在美國當過掙不了小費的服務員。
9. 電影劇情女主穿著比基尼為了不讓巨型蜜蜂發現,團隊的人都往身上塗了蜂蜜什麼電影,挺老的一部。
影片《金剛》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金剛》,由彼得·傑克遜執導,娜奧米·沃茨、傑克·布萊克、阿德里安·布勞迪和安迪·瑟金斯等領銜演出。影片於2005年12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1933年的美國,一名勇於冒險的企業家及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其中包括女主角安及編劇傑克,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安其後將金剛由荒島帶回紐約,但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
10.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導演是誰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導演是馮小剛片 名: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英文名稱:After Shock Tangshan-Earthquake Aftershocks 導演:馮小剛 原著:張翎 編劇:蘇小衛 作 曲:王黎光 出 品:華誼兄弟 領銜主演:徐帆張靜初 李晨 陳道明王子文 馨宜旗 張子楓張家駿 聯合主演:陸毅呂中 張國強楊立新 劉莉莉詠梅 特別演出:陳道明陳瑾 拍攝基地:大南湖 全球首映式 2010年 7月12日晚上(全國公映前10天),取材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全球首映式 在唐山市體育場舉行全球首映式。 省政協主席劉德旺,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榮,副省長孫士彬,省政協副主席孔小均等和15000名觀眾觀看了電影首映。 電影《唐山大地震》改編自華裔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但終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釋懷。本片導演馮小剛說,希望觀眾從《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個如何讓心活下來的溫暖故事。 經典台詞語錄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裡的房子永遠蓋不起來,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日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盡管曾經的創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他們依然懷揣著夢想努力前行........ 「我是唐山人。我是從拉屍體的車里爬出來的。我邊上躺著的是我的爸爸。」——這是那個在地震中死裡逃生,倔強的唐山女孩方登在告訴男朋友自己懷孕時說的一句話,正因為這句話她毅然放棄了醫大的學業,做了單身媽媽!——許多年前媽媽為了救弟弟放棄了她,而當她面對著選擇時,她選擇了生命。 震後很多年後,當兒子問起媽媽元妮為什麼一直單身時,媽媽說「我也不是沒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這個世界上哪還會有用生命愛我的男人?」——為這樣的男人守一輩子,值得! 許多年後,元妮一直不願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念叨著家裡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都是親人,就算是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方登給養父買了一件棉襖,穿上後才發現袖子長了「我一直以為你很高呢,怎麼袖子就長了呢?」——我們只顧著自己長大,卻忘了父母也會衰老! 「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這是元妮最後悔時說的話。 「我不是想不起來,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後的時候對自已養父說了這一句話,是的,有些東西是不願想起的,但並不代表可以一輩子忘掉。 最搞笑台詞 小河:你別激我,小心雞飛蛋打。 方達:你也別激我,雞有的是,蛋也不缺。 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我看了看自已身邊的那個他,只見他滿臉是淚水,而自已也是淚流滿面,由於他是四川人,在電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緊緊的拉了一下他的手,他抖了一下,電影里一位母親為了讓救自已女兒的官兵們的安全(壓女兒腿的板,上面的柱子,撐著整座樓房,如果要移開板保住女兒的腿,那救援官兵的生命就會有巨大危險)而把女兒的腳據掉,在這一秒我再也忍不住了,母愛是多麼偉大的啊!當我們面對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時,我們只能選擇,選擇棄舍!做這樣的決定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被人收養的方登長大成人後,離開養父母家杳無音信的很多年,當她再次出現在養父眼前時,那個暮年的老人責問女兒為什麼不回家,女兒怕父親擔心時,年邁的父親憤怒而激動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擔心……」。——這就是父親,你以為他在遠方,你卻從沒離開過他包容的心! 票房 新影聯副總經理高軍對《中國企業家》透露,「該劇票房目前已突破3億元,保5爭6不是問題,更何況檔期或將覆蓋整個8月。」《唐山大地震》還將在未來半個月的檔期中獨孤求敗,這一次,中國商業片之王馮小剛又有什麼樣的吸金法則? 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觀眾一邊罵馮氏電影的商業味十足,一邊心甘情願的掏錢貢獻票房,從《手機》到《天下無賊》,從《非誠勿擾》到當下這部《唐山大地震》。 更不用提《唐山大地震》這部背負某種重大意義的影片所遭致的文化質疑。單從票房角度,馮小剛已經為華誼兄弟2010年業績提前呈上了一味定心丸。畢竟,作為中國電影第一股,2009年底登陸創業版的華誼兄弟2010年中期報告業績預示慘淡,一季度營收、凈利潤更是同比分別下降33.0%、56.9%。上半年的影視業務歉收全部押注於分別於7月、9月、10月、12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西風烈》、《非誠勿擾2》上,有「中國商業片之王」之稱的馮小剛無疑開局完勝。 截至目前,《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高於3620萬已被廣電總局電影局方面予以確認,而馮小剛於個人微博上透露「不是我不厚道,7月22日-7月27日的票房合計為24612萬元」的數據,在新影聯副總經理高軍看來還是「略顯保守」。「該劇票房目前已突破3億元,保5爭6不是問題,更何況檔期或將覆蓋整個8月。」高軍對《中國企業家》透露。 截止八月二日,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已達到4億。 在植入廣告與藝術間周旋 當然,馮小剛對於財報上錯綜復雜的數據並沒有多少耐心,對於今年10月30日576萬股解禁前的市值變化也並非有多少敏感——有那工夫,他更需要去研究劇本,看看又被廣告商與製片人植入了什麼元素,敲定哪個絕對不能要,哪個還需周旋,哪個需要自己妥協。 盡管如此,植入廣告還是一如既往的成為輿論對《唐山大地震》詬病的最大罪狀:《天下無賊》中開篇亮相的男女主角敲詐而得的寶馬轎車,旋即以3系、X5兩款分別亮相於《唐》中主人公創業發家以及汶川地震搶險兩場戲中,而在《非誠勿擾》中備受馮小剛本人懊惱的對葛優摸出招商銀行卡買單的特寫處理,也被復制到《唐山大地震》中養母臨終前從枕頭下摸出的工商銀行存摺LOGO。 「電影院里許多人都在哭,但突然有人笑了,一開始我不解,最後才發現是電影中的嵌入式廣告,有酒的,有保險公司的……做任何事情動機要純潔,摻一點假,人們都會發現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上如是說。他不得不承認,對於揣摩觀眾心理與廣告植入這兩個矛盾因素的雜糅,馮小剛拿捏得令人慾罷不能。 廣告植入無疑對馮小剛的電影造成遺憾,執行起來也頗為擰巴,不過拋開這些藝術上的糾結,事實上,該舉使得《唐山大地震》在尚未公映之前便開始回收成本了。根據華誼兄弟年報披露,2008年包括《非誠勿擾》在內的3部影片僅在植入廣告、貼片廣告兩項就為全年創造了4480萬元的營收,占據2008年整體票房收入1.8億元的幾近25%。據高軍透露,《唐山大地震》通過廣告植入獲得的現金則高達4000萬,若算上相關的衍生收入,有業內人士預估該項或創收過億。 「提前回收成本,何樂而不為?」馮小剛向來不忌諱從商業角度去談自己的創作,對他來說,這也是一門生意,只有讓投資人賺了錢,才能令電影重新步入朝陽產業。而他需要做的,則是在商業與藝術中進行周旋,適度堅持,適度妥協。 政府資金與商業資本的雙重「護航」 另一部分質疑來自於此次《唐山大地震》投資方中唐山地方政府的亮相。根據協商,影片1.2億元的投資成本分別由唐山市、華誼兄弟、中影集團按照50%、45%和5%比例出資。再算上2009年介入的浙江影視集團、英皇影業、寰亞三家公司與華誼兄弟分攤45%,華誼兄弟實則投資3152萬元。 有政府資本與商業資本的雙重護航,華誼兄弟在《唐山大地震》的投資額只及2008年《非誠勿擾》5000萬的五分之三,並不差錢,何必還要在這樣一部主旋律影片中充斥商業元素? 有必要為華誼兄弟算一筆賬:根據華誼兄弟2009年 「招股說明書」中註明的分配方式,《唐》劇的發行總收入在扣除發行代理費以及返還電影集團製片分公司的投資款和固定投資收益、華誼傳媒投資款、唐山公司15%的投資款後,余額由華誼傳媒和唐山公司平均分配。這意味著,唐山市政府作為最大的出資人,最終將於華誼對半分成。 在票房分配方面,院線和電影院通常拿走55%,影片製作拿到45%,盡管華誼兄弟正在快馬加鞭地補充院線短板,旗下首家影院——重慶百聯上海城影院也於6月24日開業,但由於勢單力薄,真正落入製作方腰包的實則有限。若以5億票房的保守數字估算,最終華誼兄弟可以分得不到8000萬元的票房利潤,僅占票房總收入的16%。 相較而言,廣告植入高達4000萬的純利潤占據了票房利潤二分之一的重量。依照4月28日華誼兄弟總股本擴充一倍後的3.36億股以及其一季度每股收益0.03元計算,總計1.2億元的利潤或可為華誼兄弟第三季度帶來每股0.38元的收益,為一季度的12倍。 「電影投資是個很殘酷的行業,2010年上半年全國虧損率達到70%,華誼兄弟能夠留下來,正是因為它是一家商人氣息很濃的公司——商業化運作、最求利潤最大化,同時追求誠信。」高軍表示。 「避震」下的票房暖春 不能忽略同期各大影片推遲上映所營造的票房暖春。據星美國際影城、UME國際影城、新首都影院等院線負責人透露,《唐山大地震》預計上映40天-50天,超出普通影片上映兩周的規律,將近趕上上映60多天的《阿凡達》,而同期上映的諸如《全城戒備》、《戀愛通告》、《龍鳳店》等國產影片則擠進了八月中下旬的檔期。 另外,動畫片《怪物史萊克4》作為史萊克系列的最後一集,久經國人期許,也推遲到八月中旬上映。鑒於該片自5月21日在北美上映以來1.83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很難說是發行方中影數字公司的「避震」之舉,還是基於中影、華誼在《唐》劇合作下的刻意讓位。 毋庸置疑,《唐山大地震》還將在未來半個月的檔期中獨孤求敗。 [編輯本段]導演簡介 馮小剛,中國電影編導、導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愛美術、文學,1985年他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幾部當時很有影響的電視劇中任美術設計。馮小剛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擅長商業片、在業界享有有賀歲片之父的美譽。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馮小剛持有該公司2.28%的股份。 上映影院 《唐山大地震》(IMAX2D版)計劃從7月22日起在以下IMAX影院放映: 1. 北京UME華星國際影城 2. 北京石景山萬達國際影城 3. 上海和平影都 4. 上海星美正大國際影城 5. 上海萬達國際影城 6. 杭州百老匯國際影城 7. 杭州新遠國際影城 8. 天津中影國際影城 9. 蘇州科文中心 10. 武漢環藝國際影城 11. 長春萬達國際影城 12. 長沙萬達國際影城 13. 昆明百老匯國際影城 14. 無錫大世界影城 15. 南京橫店國際影城 16. 東莞萬達國際影城 上映時間 2010年7月22日全國上映。 劇情介紹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 震後,元妮獨自撫養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後餘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震後32年的情感困境。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傳到觀眾的心靈深處,讓人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人「心靈的拷問」。當看到預告片中小女孩從雨中廢墟中醒來,周圍一片傷亡景象,哭著被人抱走的鏡頭時,「母親」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淚:「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這種情感像噴泉一樣從我的身體里爆發出來,很久都難以釋懷。」「女兒」張靜初在看完預告片後也激動地流下淚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 對於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馮小剛透露,電影的結局還是充滿了溫情,讓人從心裡感受到溫暖,給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