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印度女人地位和電影一樣么

印度女人地位和電影一樣么

發布時間: 2022-09-06 19:33:10

Ⅰ 印度女性地位低「棒打男人節」又是怎麼一回事

印度女性地位低?「棒打男人節」又是怎麼一回事?

灑紅節是印度舉國同慶的盛大節日,在這一節日上,無論是該國人或是遊人,都紛紛踏入街頭,把手裡的紅色粉末扔向別人,或者把桶里五顏六色的水朝大家潑去,最終把所有人搞成大花臉才肯罷手。灑紅節也叫胡里節、色調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有此外一個名字:棒打男人節。

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的電影中,那個跳樓的男主,就是因為家裡太窮,導致自身的姐姐沒有嫁妝無法出嫁,一家人都指望他能夠畢業尋找一份好工作。結論因為要被解僱,他無法面對親人而選擇跳樓,失去意識,最終能醒過來,或是因為他的朋友說娶他姐姐,不必嫁妝。

可以說對於印度家中來講女兒就是壓力,是賠錢貨,嫁一個女兒就要給一半的家產,女兒多的家庭會因為嫁妝而崩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舊社會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都想要兒子,不必女兒,感覺女兒就是賠錢貨。但是自從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政府就下工夫開展婦女解放運動,最終將女性變成了「半邊天」。

到如今可以說中國的女性的地位真的是亞洲第一的,沒出嫁的時候是家中公主,出嫁之後是是家中女王大人。結婚之後也不用辭職,乃至生孩子之後也依然可以工作,對於生育的女性,我國也有相關的政策維護。在職場中也是產生一批女強人,身具高管部位。這在印度是難以想像的。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Ⅱ 印度一女子被迫背著丈夫遊街,印度女人的地位有多低

印度女人在印度里沒有自由,婚姻,人生都不可以自己做主。並且在印度,如果女子被強奸,別人只會覺得是女子不矜持,而不去考慮女性的感受。

Ⅲ 在印度,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那麼低的女性地位

其實在印度這樣重男輕女的思想里,只要是女孩子的東西,地位就很低,在他們看來,女性身上的所有東西都造就了她們這么低的地位。

Ⅳ 印度電影中,像《廁所英雄》這樣主張女權的神作頻出。這對印度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幫助嗎

印度大多數人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更何況其中一部分人還沒有文化,他們一則不會去看這個電影,二則看了也是飯後笑談而已。正如電影所說的,及時廁所問題引發了政府官員的重視,撥資金大建廁所,但是在印度這樣一個對於多數人來說生活都成問題的國家,用於廁所的地方也會被強制佔用做生意。突破重重傳統桎梏,為心愛的人建一座廁所,這個在我們看來尤為荒誕的不可思議之事,卻成為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廁所英雄》中能被稱為「英雄」的壯舉,而電影由此為切入喜劇化的展開,既落足於了對印度社會傳統文化的反思,同樣也有著女權主義的彰顯。

說到底,知識改變命運,知識讓你有先進的眼光和,前衛的氣質,大家都說知識分子最高傲,知識分子瞧不起知識分子,也許那是一部分人,擁有先進的思想和知識,絕對是一生追求。

Ⅳ 印度電影中很多作品都在呼籲女性地位的提高,為何沒有任何效果

其實也是有些效果的,只不過都只發生在上層階級,底層人民依舊只能接觸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教育。呼籲女性地位提高的人也都是上層人民。

Ⅵ 印度的女性地位低到何種程度


像莫妮卡·甘地一樣,在國內外公開場合一味護短的印度高官著實不少。

2013年11月13日,印度最高級別警官、中央調查局負責人蘭吉特.辛哈說出「如果你不能阻止強奸則不妨享受它」這樣的言論。

2015年3月5日,講述「12·16事件」的紀錄片《印度之女》在印度僅上映一日便被屏蔽。時任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宣稱,這樣做是基於印度教傳統和「不允許任何人利用這起不幸事件獲得商業利益」。

正如全印度民主婦女協會(AIDWA)副秘書長蘇哈·森達拉拉曼所指出的,因為婦女地位在印度十分低下,且社會風氣對強奸案過於寬容,經常把事件起因歸咎於婦女不守規矩以及穿著舉止輕浮,因此實際上最多隻有大約1/10的強奸案被記錄在案。

許多實例表明,不少警察不願登記強奸案,或由於偏見,或由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他們會想方設法動員受害者銷案、私了,甚至不惜勸說受害者嫁給施暴者。不僅如此,婚內強奸、家庭暴力等行為,在印度甚至沒有相應法律可以約束。

對強奸案定罪過輕、定罪速度緩慢,無法構成足夠震懾力,也是印度強奸案頻發的一大原因。

正如《紐約時報》所言,美國每年超過一半被起訴的強奸案被定罪,且速度較快,而印度即便起訴,定罪率也只有26%,「無論如何,婦女在印度公交車上絕不會比在紐約地鐵更安全」。

長期以來,許多外界觀察家、尤其歐美觀察家過多把對印度的觀察焦點集中於政客、富豪和中產階級,而對人數眾多的貧民、農民視若無睹,對大量因城市化進程被甩進城市、地位低下、生活貧困的前農村人口更缺乏關注。

在這些地方,傳統的歧視婦女陋習根深蒂固,殺害女性胎兒、嬰兒,因嫁妝問題歧視、打罵甚至逼死出嫁女子的事屢見不鮮。

在大多數印度城市,出現了許多職業婦女,她們經常需要拋頭露面,或早出晚歸,而這些地方往往警力匱乏,警察效率低下且經常貪污受賄。一位印度婦女保護組織人事稱,「除非印度男性開始真正認同男女平等,否則針對婦女的暴力就不會減少」。

Ⅶ 巴霍巴利王開始-終結

走進電影院看巴霍巴利第二部的時候是因為宣傳片的介紹,但是當走出電影院在優酷找第一部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卑微而又渺小,感謝神明讓我生活在現代,感謝父母養育我這么多年。

夜間久久不能睡去,聽窗外雨聲叮咚,指落鍵盤寫下對巴霍巴利王這部影片的想法。

巴霍巴利並不是印度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的存在是民間流傳的一個象徵,我們不能帶著歷史的眼光去看這部電影,因為他在講述神的故事。

網路上有本當紅小說叫做百煉成神,這部小說開場便設計了大千是世界和環宇世界,一花一草一世界,我們存在在一個世界中而這個世界之外可能是一個人的身體,我們稱那人為神。

作為四大古國之一的印度,有著神秘的傳承和悠遠的歷史文明,導演和編劇將一個神話人物引薦到我們面前,用一個看似老套的梗講述一段神,人,愛情,親情,權力,奴性,人性,多種元素交織在一起的故事。

故事的線索簡單明了但是拍攝手法採用了倒敘和插敘的形式,由於時隔兩年拍攝,有些人可能已經把第一部都忘記了,所以我們用直述的方式來看一下這部影片我所認識的事情。

「三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本片有毒,年輕的姑娘們最好不要選擇,不然對於男人的看法現實實在耗不住。

Mahishmathi(摩西施末底)王國擁有一座無比炫耀,氣派的城池,他龐大而又富饒是很多小國爭相攀附的對象。王國的建立人擁有非凡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他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和他一樣睿智勇敢,大兒子卻是一個殘疾。獲得王位的小王子並沒有長久統治國家而是不幸死去,他的遺腹子被兄嫂西瓦格米收養並視若己出培養成人,成為第一代巴霍巴利。

Mahishmathi(摩西施末底)王朝的建設人是巴霍巴利的爺爺,但當繼承王位的巴霍巴利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出面掌握大權的卻是西瓦格米這個女人。

影片中的西瓦格米身份非凡,她便是法律,便是一切,她是國家的主宰卻不是國王,她是人們的信仰卻仍然是一個凡人。人設中她是女性不屈不撓的象徵,是主權的歸屬但她其實只是一個附屬品。

西瓦格米的身份高於了自己丈夫大王子的身份,這說明她來自皇室擁有強大的後盾,她有著政治謀略,武術技能,豐富的知識和內涵,這種高地位的女人在當下的印度是難能可貴的,與電影相比,印度女人的地位卑微的可憐。

可神不這樣解釋,從電影中可以解讀,印度女性曾經的地位可以高於男性,甚至比男性更加有判斷力和決策力,女性有著強大的能力讓男性倍感恐懼。這在巴霍巴利二代養母身上一樣體現出來。回到西瓦格米,她的一個眼神,一句談吐都令人敬畏,她完全可以坐擁天下卻並沒有這樣操作。女性母愛柔弱的一面再一次的展現鋪墊,而這種人設體現出來的更是一個女性的弊端,而是一個女人,母親,婆婆才會有的情感生活,她讓西瓦格米僅僅是做了一個識大體的女人存在而不是女神。

故事細節中可以揣摸出西瓦格米應該不愛自己的丈夫,她對他厭惡,不屑,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她應該是憧憬著巴霍巴利的父親,即便不是愛慕也是一種欣賞。

而當這個女人創造了神和惡魔。故事便真正展開。

巴霍巴利一代的成長中潛伏著宿命中的敵人巴拉——西瓦格米的親生兒子。

一個被描述性格陰冷毒辣的王子,他的成長隨時和巴霍巴利一代做著比較,他永遠不能超過巴霍巴利甚至做出的任何事情都要比巴霍巴利遜上一大截,換個人可能早就崩潰了,按中國人的俗話既生瑜何生亮。這個可憐的年輕人就這樣含著金湯勺卻時時刻刻被人打臉巴子般成長著。

天生呆萌又善良的巴霍巴利一代深得西瓦格米和百姓的喜愛,他和巴拉的文韜武略可以說不相上下,兩人天生神力,殺人的時候連眼睛都可以不眨,只是一個不殺自己人,一個隨便殺。

很多人可能會吐槽一個人殺人就跟玩一樣完全不符合現實,如果你把這個當成現實那麼很抱歉,從一開始你就沒看懂這電影,那些殺人的場面不是導演編劇為了嘩眾取寵故意安排或者為了震撼視覺故意設計而是他們從一開始就賦予了這群皇族子弟神力,強大的力量,以一抵百的潛力,只要是皇族無論男女都擁有這種力量,越厲害的人物力量越強,而凡人能達到的水平不過是卡塔帕那種。

這影片潛意識就把權力和能力掛在一起,能力和責任掛在一起,權謀和死亡掛在一起。

當巴霍巴利一代在西瓦格米的期盼下成長,他本應該順利當上國王卻在最後的游歷遇見了提摩西娜,一個小國家的公主。

這公主不但顏值爆表而且武藝超群,讓巴霍巴利一代一見鍾情,並裝彪賣傻也要贏得公主的喜愛。

印度編導也看出來戀愛中男人的智商通常會跌出下線,當然,美人還是愛帥氣的英雄,一場強盜突襲提摩西娜王國更改了巴霍巴利裝傻賣瘋的處事狀態,他偉大的拯救了這個國家並贏得了提摩西娜的芳心。

故事如果這就完了也挺好,愛情,親情,歌舞都不缺可是這樣就太過單調,壞人就沒有辦法使壞了。

巴拉的小跟班發現巴霍巴利愛上了提摩西娜公主,巴拉借機向西瓦格米提出聯婚要求,作為一個對親生兒子才生虧欠的母親,她在不知道另外一個兒子也愛上這個姑娘的時候居然發誓讓這個陌生的姑娘必須嫁給自己親兒子。

矛盾在這里埋下伏筆,故事卻在這里明朗起來。一切禍端因此而起,紅顏禍水不是罪,得罪婆婆好不了。一個有權力和金錢的婆婆會讓她的兒子們知道忤逆自己的罪過,會讓她的兒媳婦們生不如死。

中國神話故事裡的這種棒打鴛鴦的梗也不少,七仙女,寶蓮燈,也是婚姻中融入了大家長意識,所以看電影也是長知識,年輕人姜還是老得辣,想斗得過丈母娘老婆婆的還是趁早收手,不然遇見自己家那口子不懂事的還是自己吃虧。

提摩西娜便是一個死犟的女人,她原本幸福的婚姻生活被西瓦格米搞的亂七八糟,早早就守寡,在露天監獄裡面等了25年,美人遲暮但信念猶在,她的形象是女性要學習的,獨立自主,明辨是非,勇敢堅韌,雖然飽經風霜但依舊氣勢不滅,這便是新時代女性的象徵。

整場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提摩西娜隨著巴霍巴利一代回國這一場戲,大家別就看熱鬧,這場戲演的非常好。

船踏板踩入水中,巴霍巴利下水替代,提摩西娜的表情和做法那是女人高傲的自信心和值得驕傲的榮耀。這是一場感情細膩,場景豐滿的戲份,什麼是心動,心動和情感融合的最佳畫面這場戲絕對可以說完美。你所看見的是一艘形態奇特的天鵝帆船,其實這是一種暗語,天鵝的愛情是純凈無暇的如同提摩西娜和巴霍巴利,女人嬌羞的一面,高傲的一面,幸福的一面都是男人來襯托的,影片將這一切掌握的恰到好處讓狗糧嚴重塞滿你的全身,以至於後來巴霍巴利對老婆的種種愛護行為讓全世界的女人為之傾倒,這就是男人,丈夫,女人的神,女人真正的選擇。

年輕的姑娘你婚後的眼淚都是婚前聽多的甜言蜜語,所以一個男人說是說,做事做,千萬要分辨明朗。

如果這影片讓你落淚,不要懷疑,你看懂了,記住找男人就要找這種的。

印度電影沒有特別刻意的大起大落,他所設計的環節過度單純簡單,讓人真實的體會感悟不會突入的硬生生切換,一切順流而下水到渠成,巴霍巴利一代就這樣被巴拉設計了,他反抗了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養母,為了妻子不惜放棄了王位,愛江山更愛美人。

這個男人單純的就如同孩子,可愛嗎?不可愛。害死巴霍巴利一代的不是巴拉而是那些愛戴巴霍巴利一代的人,他們愛他擁護他導致剛剛坐在王位的巴拉害怕了,恐懼了,他做出所有人都會做出的決定不擇手段的鏟除巴霍巴利。中國歷史上這種不擇手段可以說屢見不鮮,所以巴霍巴利一代的死就是一種白白的犧牲。

如果巴霍巴利一代變通點帶著妻子離開,如果卡塔帕變通點放過巴霍巴利一代,如果西瓦格米變通點寬容了巴霍巴利一代那麼一切都將不一樣。

可是現實也是如此變通很難,寬容很難。

一切果都有一切因,因果循環是不變的定律,神秘的神明在冥冥之中指引和懲戒著世人,讓信仰終結罪惡。

西瓦格米死了,她願意用生命救贖希望,她願意用死亡懲罰自己的愚蠢,她向偉大的濕婆神祈禱,用生命結束了禱告。

濕婆神,偉大的生死掌控,是生殖與毀滅的象徵,是正義的化身,無畏,堅強,作為印度三大主神之一。

從第一部開端西瓦格米手舉巴霍巴利二代面向濕婆神祈願,這部影片就將大千世界因果循環,善惡循環,毀滅和生存並存道理展現到世人面前。

前世今生的恩怨,殺父辱母的大恨,血流成河的王朝,我們眼中的巴霍巴利王或許是一部雄偉震撼的片子但它其實是一部人類歷史長流中催人淚下的故事,那些隨時喪命的普通百姓,那些永生不能獲得自由的歷代奴隸,那些失去目標信仰的人們,如同螻蟻卑微健在。

希瓦,巴霍巴利二代,濕婆神庇護的孩子,他被濕婆神指引著靠向命運的紐帶,他被濕婆神庇佑著遇見了愛情阿婉提伽。阿婉提伽的出現更是弱化的女性的形象,一個內心依然柔軟的女孩,她失去了家園跟著領袖立志救出提摩西娜,這領袖是提摩西娜的哥哥,為了救出自己的妹妹他從未放棄。

希瓦雖然是作為巴霍巴利王出現的角色甚至是和巴霍巴利一代同一人飾演卻同樣沒有巴霍巴利一代的魅力,他就像是一個稚嫩的青澀果子,明明也該讓人印象深刻可卻被另外一個自己無限制的秒殺。

本片的情節老套,但是故事場景安排,演員演技卻都能耗住全場無尿點,讓你悲喜讓你憂,讓你捨得進電影院,讓你震撼,讓你慶幸活在當下。

巴霍巴利王—女人心中的男人,男人心中的英雄。

未婚少女慎重選擇觀看,未婚少年慎重選擇模仿。

Ⅷ 印度女人地位究竟有多低

在印度,婦女地位低下,而社會上對男性強暴女性普遍缺乏羞恥感。一位美籍印度女性指出,自己在印度時深深感受到婦女地位的低下,晚場電影放映時,電影院里常常只有她一個女性,而男性觀眾則會對銀幕上的性暴力鏡頭感到興奮。
甚至,一些老年婦女在看到一個女孩深夜出門時,會脫口而出「她家裡為何不把這瘋女孩揍一頓鎖起來」這樣的話來。這位女性表示,甚至到了國外,她每次想批評一下印度的婦女地位問題,都會被其他人通報以「尊重故國感情和風俗」為由制止。

一位熟悉印度社會狀況的英國觀察家曾告訴《國際先驅論壇報》,歐美人士常常因為印度政壇有許多婦女政治家,誤以為這個國家婦女地位並不低,但這只不過是個障眼法。這些所謂婦女政治家,不過是前著名男性政治家的妻子、女兒,她們不論能力如何都可穩居高位。這本身就表明婦女在印度是男性的附屬品,是婦女地位低下的表現。

不僅如此,考察一個國家婦女地位的高低,最准確的參數應是下層、農村婦女的境遇,而在這方面,印度下層、農村婦女的地位可謂十分悲慘。

「報警無用」「被強奸可恥」的社會風氣,更讓許多受害者不敢報案或公開求助。曾有人披露,許多印度警察和社區長老會將「嫁給強奸者」當成一種「調解方案」拋給受害者及其家庭,而這樣一個令人發指的「解決方案」,居然真的會被許多印度家庭所接受。

種姓制度、貧富差距和基礎設施的匱乏也助長了強奸案的發生。在印度,許多貧民社區非但沒有各家各戶的廁所,甚至公廁也是「四面通透」的,許多女性正是在如廁途中或期間遭到「暗算」。

在這些地方,傳統的歧視婦女陋習根深蒂固,殺害女性胎兒、嬰兒,因嫁妝問題歧視、打罵甚至逼死出嫁女子的事屢見不鮮。在大多數印度城市,出現了許多職業婦女,她們經常需要拋頭露面,或早出晚歸,而這些地方往往警力匱乏,警察效率低下且經常貪污受賄。一位印度婦女保護組織人事稱,「除非印度男性開始真正認同男女平等,否則針對婦女的暴力就不會減少」。

Ⅸ 印度女性地位真的像阿米爾汗電影里那樣低嗎

阿米爾汗最新電影《神秘巨星》反映了印度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低下的地位,劇中的主人公因為是女性,還在媽媽肚子里就被父親逼著母親去打胎,好不容易在母親堅持下出生,但從小就不被重視,雖有音樂天賦卻遭到家暴成性的父親支持,不得不穿上袍罩唱歌,憑借天籟之音迅速走紅,最終得以改變命運。可是筆者想告訴大家,在印度,女性真實的地位比阿米爾汗這部電影所揭露的還要低下、凄慘。

女性在中國地位是很高的,那為什麼在印度地位那麼低呢?印度教的教義絕對是導致印度女性地位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印度雖然說是佛教的發源地,但實際上佛教在印度早就沒落了,現在在印度超過80%的民眾都是信印度教的,而剩下的20%不到才被包括佛教,伊斯蘭教等教派分割。在全民信教的印度,印度教幾乎統治了印度人的思想,而《摩努法論》則是印度教教義里的靈魂,其地位個人感覺相當於《聖經》中的《聖經》。正式這本法典以宗教的形式確認了女性屈從於男性之下,規定「女子必須幼年從父,成年從夫,夫死從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可以說印度女性的一生永遠是活在男性的陰影下的,毫無地位可言。

但是我想社會是發展的,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狀況會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所好轉,羅馬非一日建成,所以印度女性崛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觀點粗糙,歡迎評論、互動。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