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滅火器和三角褲的女人電影
Ⅰ 求一部法國電影名
法國電影《發狂者》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在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還記得今年8月本地報章轉載的一則中國新聞嗎?西安一名年僅6歲的小女孩,5年內啃掉自己的10根手指。小女孩1999年因發燒住進西安一家醫院,在住院期間常常咬自己的手指,出院後這個毛病越來越嚴重。家人屢打屢勸都不成功,她最後吃光自己的手指。據中國醫學專家的會診,這名小女孩患的是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神經病。這種病在全世界僅報道過8例。
下個月將在本地推出的法國驚悚電影《發狂者》(In My Skin)劇中女主角艾絲特(瑪蓮娜德雲飾)的遭遇與上述現實的例子還有幾分相似。話說普通上班族艾絲特一回出席一個朋友在新居主辦的舞會時,獨自到黑暗的屋外閑逛,不小心被絆倒,穿著長褲的她不知道受傷的小腿外側已血肉模糊。她回到屋內,看到廁所地板上的血跡,捲起長褲才驚覺傷得不輕。看醫生時,醫生還笑她傷到這樣,竟然沒有感覺,小腿是不是她的。
自受傷後,艾絲特開始變得怪異,身體成為一件引起她食慾,想放進嘴裡的物件。她與上司陪客戶吃飯,在酒精的催化下,以及同桌人刀叉齊下盤中食物的頻頻刺激,她終於精神分裂,一隻手「離開」了她的身體。
沉溺在自己的性感與情慾中
她的上司與客戶忙碌地切割盤里的食物,桌面下的她也忙碌地切割自己的手。漸漸的,她沉迷在一種更原始、幼稚,甚至是性感與情慾的慾望中。她欲拔不能,最後還索性到餐館對面酒店「開房」。就像與戀人談戀愛般,她浸淫在自行慰借的情慾中,用刀割的皮膚一大片的剝落,血大滴大滴的流入她的口裡,看官無不毛骨悚然。女主角的男友雖一直懷疑她有病,不過她總是編造謊言來遮蓋自己的新傷口。
記者所看過影片中最血腥的一部
《發》透過女主角的自殘,讓觀眾看到人與身體、人與孤獨之間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發》是筆者看過的電影中最血腥的一部,美國名導昆丁《復仇人物》(Kill Bill)系列四濺的血、韓國導演朴贊旭《情獸》的割舌、法國爭議片《無可挽回》(Irreversible)的滅火器砸爛臉,算得了什麼?還有,原著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變態女鋼琴教師》也得靠邊「彈」,女鋼琴師以剃刀自殘的畫面,較起《發》,簡直小巫見大巫。不久前看《發》試片,有觀眾就無法忍受,戲沒看完就落荒而逃,沒走的也看到坐立難安。
女主角是全面的電影人
女主角瑪蓮娜德雲(Marina De Van)也是本片的導演,她不老,1971年出生,大學念的是哲學系,1993年至1996年在FEMIS念電影,她和法國才子導演法蘭索瓦奧桑(Francois Ozon)還是同學呢!兩人頻合作,除了參與奧桑的《八個女人》劇本的創作,瑪蓮娜德雲也主演過奧桑的《看海》和《變態家族》等電影。瑪蓮娜德雲寫過6部短片劇本,也導過不少短片,《發》是她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除了導和擔任女主角,劇本也是她自己創作,可見是個相當全面的電影人。
瑪蓮娜德雲這部「切膚不痛」的電影不適於膽小者,也不適合無法忍受血淋淋的觀眾。
驚悚的經驗 源自童年的一場車禍
導演在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時曾表明之所以創作《發》,與她成長的一段經歷有關。8歲那年她遭汽車撞倒並壓斷了腿,當時她竟然不害怕,也沒有疼痛感覺,她強烈體會脫離身體感覺,她說:「我看著自己的腳,就像看著別的東西,一件變了形的物件。後來母親讓我看X光片,我發現沒有了部分骨頭,碎的部分被丟掉了,更加強我那種怪異的感覺,因為部分的我被丟進了垃圾桶里,就像破爛的衣服。」她的傷疤後來也變成一種游戲,因為該部分的皮膚已沒有了感覺,她和同學將別針扣在傷疤上。
同學感到驚訝,瑪蓮娜德雲卻覺得驕傲,同時又對失去部分感覺感到擔憂:「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和有興趣。」
全片一刀不剪
《發狂者》原是上個月推出,片商表明因法國寄來的資料不足影響影片的宣傳,所以將影片延至下個月16日推出。據片商國泰透露,《發》列入R21,一刀不剪。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麻煩你去看醫生!
Ⅱ 求一部電影名,有關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連環殺人案。殺手曾在公路上用滅火器殺人。
〔老無所依〕是一部2007年美國電影,改編自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同名小說。劇情描述在1980年代的德州西部,因為邪惡入侵了平靜城鎮,導致一場貓捉老鼠的五人追逐。是一部全新風格時裝西部電影。《老無所依》獲得相當高度的評價,獲得4項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同時也獲得3項英國影藝學院獎,兩項金球獎。
Ⅲ 求這部電影的名字,這幾張照片是那個犯人用頭頂獄警,頂了幾個後好像有點傻,頂了滅火器一下,就暈倒了。
出自電影白頭神探3
有圖有真相 求採納
http://ke..com/link?url=O1r-hb_WlqJ8cpSK
Ⅳ 有部電影男的想自殺 女的用滅火器噴了是什麼電影
不是電影~應該是個MV
韓國的MV , Epik high的《FAN》
男的用汽油澆了自己准備自焚,女的用滅火器滅了他
Ⅳ 美國電影女的用滅火器噴攝像頭自己配置化學武器打擊警察
2010年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特工紹特》有這個情節
Ⅵ 一部講述消防員的外國電影 是講一個消防員和女明星的愛情片2014年以前的電影
救火愛神 Rescuing Madison (2014)
一名流行歌手愛上了將她從大火中救出了英俊消防員,然而她的明星光環卻成了阻礙他們相愛的原因。
Ⅶ 吃人牛仔褲電影名字叫什麼
電影名字叫《殺人牛仔褲》。
講述的是當擁有的牛仔褲開始殺死一家新潮服裝店的員工時,由理想主義的年輕售貨員Libby阻止其血腥橫行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是說知道牛仔褲商家推出了一款十分貼和身材的牛仔褲,並且在一個晚上全體加班進行布置並做推廣,准備第二天大促銷。一開始一個女孩拿了一條穿身上,結果被牛仔褲緊縮將身體攔腰砍斷。
第二個尋來的女營業員,也因為被牛仔褲迷惑,穿上牛仔褲,被弄到牆上的掛鉤死去。新開的營業員發現了屍體,但是被店長掩蓋了事實,為了不影響第二天大銷售。這時,牛仔褲們開始大開殺戒。
營業員們也通過攝錄機發現牛仔褲會跟著印度音樂跳舞,他們通過印度語與牛仔褲交流,發現了這批牛仔褲是因為一個拾棉花的小姑娘被卷棉花的利器軋死了,血染了棉花製成的,上面依附著這個小女孩的惡靈,所以才殺人。
正當新店員和印度女孩逃出升天之際,一群瘋狂的購買者沖進了店裡,於是一場大屠殺開始了。
劇情片段
殺人牛仔褲來到了黑妹身後,跟著黑妹唱的印度歌來了一段印度舞蹈,女主通過女主播遺留的視頻,發現了兇手竟然是一條牛仔褲,女主跟黑妹來到經理辦公室避難,女主讓黑妹通過廣播放音樂,發現牛仔褲只對印度音樂有反應,而且會載歌載舞。
女主覺得牛仔褲是個印度仔,正好黑妹會兩句印度語,女主就讓黑妹通過廣播問牛仔褲有何冤屈,牛仔褲聽完之後,用一隻斷手,在牆上寫下血字,原來牛仔褲是一個13歲印度小女孩,因為采棉花時被卷進棉花機攪死了,這用人血棉花做成的牛仔褲,所以才有了生命。
這場景,赤裸裸地反映出資本家的剝削,牛仔褲想讓女主她們把這些都揭示出來,女主和黑妹答應,可是店長卻拿著滅火器把牛仔褲趕跑了,而且為了不讓這些事實被曝光出去,還不惜把黑妹給殺了,感情能黑成這樣也是沒誰了,店長,無疑是一個活生生的資本主義走狗的形象。
但是店長也被牛仔褲吃得連骨頭都不剩,次日,店鋪大門打開,因為打折,洶涌的搶購人情湧入店中,女主想攔也沒有攔住,而店內是大量的殺人牛仔褲在等著他們,女主被推倒在地,踩得頭破血流,故事就在這里戛然而止,留給觀眾無盡的深思。
Ⅷ 外國電影女的把滅火器改裝成了炸彈
埃德文·紹特?
導演:菲利普·諾伊斯
編劇:科特·維莫
主演:安吉麗娜·朱莉/列維·施瑞博爾/切瓦特·埃加福特/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
類型:動作/懸疑/驚悚
上映日期:2010-07-19
Ⅸ 一部頗多爭議的法國電影,女主角喜歡自殘~~
驚悚電影《發狂者》(In My Skin)
切自己的肉 喝自己的血 和傷口戀愛
《發狂者》透過女主角的自殘,讓觀眾看到人與身體、人與孤獨之間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在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還記得今年8月本地報章轉載的一則中國新聞嗎?西安一名年僅6歲的小女孩,5年內啃掉自己的10根手指。小女孩1999年因發燒住進西安一家醫院,在住院期間常常咬自己的手指,出院後這個毛病越來越嚴重。家人屢打屢勸都不成功,她最後吃光自己的手指。據中國醫學專家的會診,這名小女孩患的是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神經病。這種病在全世界僅報道過8例。
下個月將在本地推出的法國驚悚電影《發狂者》(In My Skin)劇中女主角艾絲特(瑪蓮娜德雲飾)的遭遇與上述現實的例子還有幾分相似。話說普通上班族艾絲特一回出席一個朋友在新居主辦的舞會時,獨自到黑暗的屋外閑逛,不小心被絆倒,穿著長褲的她不知道受傷的小腿外側已血肉模糊。她回到屋內,看到廁所地板上的血跡,捲起長褲才驚覺傷得不輕。看醫生時,醫生還笑她傷到這樣,竟然沒有感覺,小腿是不是她的。
自受傷後,艾絲特開始變得怪異,身體成為一件引起她食慾,想放進嘴裡的物件。她與上司陪客戶吃飯,在酒精的催化下,以及同桌人刀叉齊下盤中食物的頻頻刺激,她終於精神分裂,一隻手「離開」了她的身體。
沉溺在自己的性感與情慾中
她的上司與客戶忙碌地切割盤里的食物,桌面下的她也忙碌地切割自己的手。漸漸的,她沉迷在一種更原始、幼稚,甚至是性感與情慾的慾望中。她欲拔不能,最後還索性到餐館對面酒店「開房」。就像與戀人談戀愛般,她浸淫在自行慰借的情慾中,用刀割的皮膚一大片的剝落,血大滴大滴的流入她的口裡,看官無不毛骨悚然。女主角的男友雖一直懷疑她有病,不過她總是編造謊言來遮蓋自己的新傷口。
記者所看過影片中最血腥的一部
《發》透過女主角的自殘,讓觀眾看到人與身體、人與孤獨之間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發》是筆者看過的電影中最血腥的一部,美國名導昆丁《復仇人物》(Kill Bill)系列四濺的血、韓國導演朴贊旭《情獸》的割舌、法國爭議片《無可挽回》(Irreversible)的滅火器砸爛臉,算得了什麼?還有,原著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變態女鋼琴教師》也得靠邊「彈」,女鋼琴師以剃刀自殘的畫面,較起《發》,簡直小巫見大巫。不久前看《發》試片,有觀眾就無法忍受,戲沒看完就落荒而逃,沒走的也看到坐立難安。
女主角是全面的電影人
女主角瑪蓮娜德雲(Marina De Van)也是本片的導演,她不老,1971年出生,大學念的是哲學系,1993年至1996年在FEMIS念電影,她和法國才子導演法蘭索瓦奧桑(Francois Ozon)還是同學呢!兩人頻合作,除了參與奧桑的《八個女人》劇本的創作,瑪蓮娜德雲也主演過奧桑的《看海》和《變態家族》等電影。瑪蓮娜德雲寫過6部短片劇本,也導過不少短片,《發》是她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除了導和擔任女主角,劇本也是她自己創作,可見是個相當全面的電影人。
瑪蓮娜德雲這部「切膚不痛」的電影不適於膽小者,也不適合無法忍受血淋淋的觀眾。
驚悚的經驗 源自童年的一場車禍
導演在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時曾表明之所以創作《發》,與她成長的一段經歷有關。8歲那年她遭汽車撞倒並壓斷了腿,當時她竟然不害怕,也沒有疼痛感覺,她強烈體會脫離身體感覺,她說:「我看著自己的腳,就像看著別的東西,一件變了形的物件。後來母親讓我看X光片,我發現沒有了部分骨頭,碎的部分被丟掉了,更加強我那種怪異的感覺,因為部分的我被丟進了垃圾桶里,就像破爛的衣服。」她的傷疤後來也變成一種游戲,因為該部分的皮膚已沒有了感覺,她和同學將別針扣在傷疤上。
同學感到驚訝,瑪蓮娜德雲卻覺得驕傲,同時又對失去部分感覺感到擔憂:「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和有興趣。」
全片一刀不剪
《發狂者》原是上個月推出,片商表明因法國寄來的資料不足影響影片的宣傳,所以將影片延至下個月16日推出。據片商國泰透露,《發》列入R21,一刀不剪。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麻煩你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