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度寵溺女孩的電影
1. 求名字 以前看過一個動漫電影,主角是一個小學生女孩,因為父母忽視不關心,後來壓力過大失聲,但鄉下
生之喜悅 (2006)
導演: 青木和雄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1999-07-27
又名: 生日快樂 / 再生之日
生之喜悅的劇情簡介 · · · · · ·
一句話深深地傷了年幼孩子的心,於是她再也無法發生聲音… 親子關系較從前疏離的現代,孩子們除了面對家庭的問題之外,也飽受校園暴力的威脅。本片藉由一個在家庭中不受關心的小女孩,悲傷地祈求能夠獲得重生的故事來提出社會上普遍出現的家庭問題,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的重視。片中的小女孩-明子,自幼便受到母親的精神虐待,導致明子的心理受創而無法開口說話,在祖父母不停的鼓勵下,終於治癒了她的心病,並且願意對人產生信賴感,也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明子認定她的媽媽—靜江只喜歡哥哥直人而討厭自己。 她一心盼望著自己的12歲生日能快點來到。可是當她的生日終於來臨時,媽媽卻晚歸了,還醉醺醺的大聲咆哮謾罵,甚至對著明子說:『我造了什麼孽阿,怎麼會生了明子!』更是讓明子傷心不已。 這種徹底的厭棄讓她得了失語症和懼學症,在一個雨天,她一個人哭著跑回家,得了重感冒,哥
2. 求一部法語電影,內容是講一啃老族的,父母很溺愛孩子,後到孩子很大了父母就想辦法讓孩子單獨生活
吾兒唐吉 Tanguy
豆瓣兒上有介紹
偶摘抄一下
導演: Étienne Chatiliez
編劇: 艾汀·夏帝耶 / Laurent Chouchan / Yolande Zauberman
主演: 薩賓·阿澤瑪 / 安德烈·杜索里埃 / Eric Berger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 日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1-11-21
片長: 108 分鍾 / Argentina: 110 分鍾 / Germany: 109 分鍾
又名: 超齡孝子
(250人評價)
13.6%
40.4%
41.2%
4.8%
0.0%
想看
看過
評價:
寫短評 寫影評 加入豆列分享到
推薦
吾兒唐吉的劇情簡介 · · · · · ·
第一幕:唐吉,廿八歲。仍然與父母同住。他聰明絕頂(哲學及日本語碩士文憑,剛完成中國語文的碩士論文),儀表出眾,魅力非凡,從小至大被環境富裕的父母照顧周到,所以仍像小孩般依戀在家庭的懷抱內。但事實上,他的母親愛迪芙對唐吉長大成人還留在家中的態度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為此她還暗地裡看心理醫生。當愛迪芙向丈夫保羅表明心跡的時後,保羅真的做夢也想像不到情況已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第二幕:父母決定想盡辦法令唐吉生活過得不愉快而自動離開。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點猶豫不決,但逐漸卻發現樂在其中。唐吉終於搬離家園,但在外面的生活一點也不習慣,還差點兒患上神經衰弱,於是決定將事件訴諸法律。第三幕:唐吉重回家中。如何才能擺脫自己的小孩呢?
3. 尋一部歐美電影,講述一對姐妹從小就看彼此不順眼,姐妹倆都不滿對方搶走父母的寵愛,最後兩人言歸於好。
希弗和希索 Heinähattu ja Vilttitossu (2002)
導演: Kaisa Rastimo
編劇: Kaisa Rastimo / Marko Rauhala
主演: Katriina Tavi / Tilda Kiianlehto
類型: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芬蘭
語言: 芬蘭語
上映日期: 2002-10-18
片長: Finland: 75 分鍾
又名: Hayflower and Quiltshoe
IMDb鏈接: tt0339134
希弗和希索的劇情簡介 · · · · · ·
希弗和希索是一對可愛的孿生姐妹。姐姐希弗勤快伶俐,經常幫著媽媽做事。妹妹希索調皮任性,總是惹出很多麻煩,媽媽漢娜雖然疼愛兩個女兒,但是對家務事很不在行,做出的飯菜既單調又難吃。爸爸馬特是個研究土豆的專家,整天忙於工作,冷落了姐妹倆。
她們的鄰居是一對中年姐妹海爾加和哈利絲,非常喜歡希弗和希索,經常用各種拿手的美味招待她們。希弗要去上學了,希索擔心沒人陪自己而大發脾氣。
為了活躍家庭氣氛,父母決定舉行一次家庭運動會,妹妹希索在比賽中靠犯規贏得勝利,漢娜非但沒有責怪她反而要希弗讓著妹妹。父母的偏心惹惱了希弗,她決定不再理睬任何人,用沉默來表示抗議。鄰居姐妹決定幫助小姐妹倆重歸於好,用一種獨特的方法打消了希弗的怒氣,也讓希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小姐妹倆最終言歸於好。
4. 有一部很早的國產電影,是講一個小女孩的。父母離異然後各有新歡,小女孩就被父母扔來扔去。。。
《我是多餘的》
這是部喜劇片故事非常感人,裡面寫一個小女孩,父親離婚後想再結婚,小女孩為了他爸爸,自己主動在父親的新女友面前承認自己是鄰居家的孩子....還喊他爸爸:爸,爸叔叔……,最後跑到動物園睡著了,我記得還是十年前看的,現在特別想再看看
5. 《變形記》16歲巨嬰:每天花銷過萬、吃飯要人喂,現在成了這樣
溺愛不是愛,只是一種無畏的偏執。它能使本來健全的心智變得畸形,溺愛所謂的寵,只是在成全某種病態。愛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這里有殷切的期許,滿腔的熱忱,無限的關心。若是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愛,熱愛變成了荼毒。錯愛即是傷害。正如動物園里的動物,一旦接受人類的投喂,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依賴心理,最後喪失覓食能力,試問在自然界中一個毫無捕食能力的動物,等待它的會是什麼呢?它只能在安逸與依賴中被飢餓吞噬,帶著無限的慾望與貪婪,慢慢滑向死亡的終點。所以,愛她請放手。
在湖南衛視曾經有這樣一檔熱播節目——《變形記》,從城市來的孩子與農村來的孩子交換家庭,過一段從來沒有過的生活。一位富家女劉思琦也因這個節目走進人們的視野,引起了人們關於父母溺愛的熱點話題。
溺愛享樂釀苦果,勤勞素樸造賢才。有些事只有經歷過,才能學到經驗,方能成長。轉身看看現在的父母,大多數家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父母在對孩子不成器的責罵後依然不可置否、聽之任之;對自己的心肝寶貝百依百順、眾星捧月。
父母威嚴的樹立與孩子人格的養成都取決於日常中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說不的時候,就要像一堵牆,不能像一扇門。愛他,就請放手吧。
6. 有一部八十年代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小女孩跟媽媽相依為命,小女孩很懂事,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家裡很窮,媽
這部電影,我看過正准備網路一下嘛。誰知道你也能同樣地問?簡直是太巧了,小的時候看過。一邊看一邊流淚。比媽媽再愛我一次還敢動,真實。好像是斯里蘭卡的。
7. 電影《狗十三》中的單親家庭,備受寵愛的小孫子結局如何
電影情節圍繞著狗、升學和喝酒。
李玩與爸爸的關系不好,對爸爸送來的狗是反感的,漸漸相處後才接受了狗,給取名「愛因斯坦」。
影片最後李玩的弟弟也不喜歡喝牛奶,學不會滑冰一直說要休息,教練卻在不停鼓勵小男孩去滑,鏡頭不時給向在旁觀看的李玩,她弟弟會成為下一個她嗎?經歷她經歷的這些。
慶祝競賽得獎的聚餐,有位叔叔點了道狗肉,給李玩夾了塊,李玩沒拒絕吃了,如果不吃場面想來會很尷尬,李玩妥協了,懂得了所謂的世俗,這幕簡直「殺人誅心」。
8. 為什麼說《千與千尋》是諷刺動畫
現在近期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千與千尋》時隔十八年重歸大銀幕前,一時間許多觀眾選擇重溫經典,觀影後議論紛紛。
許多人將這部動漫電影歸納為成人向,認為作品所透露出的寓意僅有大人能夠理解。這里暫且不討論是否如此,但《千與千尋》確實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暗喻了人之本性和社會現象,在充滿童趣的外表下實則為諷刺動畫。
下面就以電影中所出現的三處片段舉個例子。
1.成人難抵誘惑成為被慾望所吞噬的肥豬
最後闡明下自己的觀點,把《千與千尋》簡單地歸納為成人向作品我認為是過於片面的觀點。因為即便是孩子,也能在這段奇幻的冒險之旅中領悟到成長的真諦。相信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成長與變化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9. 大10年前的韓劇內容是有個女孩很胖父母收養了一個女孩。後來胖女孩的父母去世了好像是養女害的,
日劇《美麗的真相》
冢本妙子(葉月里緒菜 飾)是一個在健康家庭成長的女孩,父母對她十分寵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擁有超重量型的身材,與同齡朋友相比,她的體重超出人家好幾倍,為此她對自己喜歡的男生都不敢示愛,自卑心令她生活得越來越沉重。
有一天,爸爸帶著一個據說是她遠房親戚的少女倉田雪乃(菅野美穗 飾)到家裡,一家人熱情地招待雪乃住下。隨著時間推移,雪乃慢慢脫去自己的偽裝。於是,妙子的媽媽開始懷疑雪乃的身世,在前往調查的途中被人sha害。傷心的妙子打算卧軌自sha卻被聖大夫所救,經過一年地獄式的減肥自後以新的身份回到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