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克洛伊電影女主

克洛伊電影女主

發布時間: 2022-08-02 07:11:42

① 求一個美國的喜劇電影名,女主角是個接產師婦科醫生吧,後來一個比他

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女醫生凱瑟琳(朱利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飾),總是被診所樓下的一個應召女郎牽絆著目光。音樂教授戴維(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生日當晚錯過凱瑟琳准備的驚喜派對,第二天凱瑟琳又看到丈夫手機里收到學生發給他的曖昧簡訊,一切似乎驗證了凱瑟琳長期以來對於丈夫不忠的懷疑。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凱瑟琳僱傭應召女郎克洛伊(阿曼達·塞弗里德 Amanda Seyfried 飾)去考驗丈夫。在克洛伊向凱瑟琳的匯報里,關於她與戴維的交往細節令凱瑟琳感覺到極度傷心,被背叛和失落的情緒籠罩的凱瑟琳和克洛伊發生一夜情。凱瑟琳在外過夜的事情令戴維極為不悅,在夫妻二人爭吵的過程中,面對妻子對於自己不忠的指控,戴維堅決否認。三人之間的關系撲朔迷離,凱瑟琳的家庭遭受嚴重危機……

② 克洛伊的女主是誰演的

朱麗安·摩爾
星座: 射手座
出生日期: 1960-12-03
職業: 演員 / 配音 / 製片 / 導演

③ 一部美國電影劇中女主角的名字叫埃琳娜

凱瑟琳真名:卡特琳娜·佩特洛娃(Katherina Petrova)
妮娜-杜波夫飾演被分別代表善與惡的吸血鬼兩兄弟爭奪的美麗女孩艾琳娜-吉爾伯特。 因為她是二重身,所以也是解除魔咒的關鍵點。
艾琳娜·吉爾伯特(Elena Gilbert):她勇敢和善良,很保護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因為自己而身處險境,她勇於與惡勢力作斗爭,不是那種柔柔弱弱的花瓶(從她殺死吸血鬼祖先可以看出)。但是她依舊很愛Stefan,在第三季已經展現出來。無處不在的威脅讓她慢慢成長和強大,與第一季溫柔小女子已有差別啦,同時不變的永遠都是她家人安全第一的信念,於是在第三季主動要DAMON強迫意志讓其弟jeremy離開神秘瀑布鎮。她是Katherine的第N代子孫。
凱瑟琳·皮爾斯(Katherine Pierce):自私、貪婪,因為想要把Salvatore兄弟留在身邊而把他們變成吸血鬼。(嘴巴上說喜歡Stefan,可是最重視的還是自己)500多年前,因為Klaus追殺而請求Rose和她的朋友幫助,且出賣了他們。(因為自殺而誘使了Rose給她血,然後再自殺,變成了吸血鬼,從而希望逃避Klaus的追殺,也使Rose他們被追殺了500年。)
妮娜的最新電影作品是與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等人合作拍攝的《克洛伊》(Chloe)。此前她出演過《漂泊手記》(Fugitive Pieces)、《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詩人》(The Poet)等作品。她在電視領域的成就包括主演《迪格拉絲中學的下一代》(Degrassi: The NextGeneration),客串《最後一刻》(Eleventh Hour)等劇集。

④ 一部歐美電影,在劇末女主穿著紅裙和高跟鞋,並且用高跟鞋傳遞密件,最後跳樓的橋段,是哪部電影的

聽著很像是阿曼達·塞弗里德和朱莉安·摩爾主演的《克洛伊》,如果不是就當推薦吧,很唯美的一部電影

⑤ 一部外國電影 女主角懷疑丈夫有外遇 讓一個年輕女孩勾引丈夫 這個女孩卻愛上了自己 最後這個女孩跳樓死了

克洛伊

電影《克洛伊》講述了朱麗安•摩爾飾演的一名醫生,她懷疑自己的丈夫(連姆•尼森 飾)在外偷情,她僱傭了一個美女(阿曼達•塞弗里德 飾)勾引丈夫以測試他的忠誠度。卻讓她的整個家庭更加深陷於危機之中,影片於2010年3月26日在美國上映。

⑥ 一部恐怖電影,女主角是個警察。叫梅根,她能看到被殺的女孩,但被認為是神經病

《鬼兆》,又名《鬼影人》
英文片名 Gothika
中文譯名 鬼兆
對白 英語
地區 美國
類型 恐怖 驚悚 神秘
顏色 彩色
時長 98min
聲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SDDS
IMDB評分 5.7/10
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Mathieu Kassovitz)
編劇 塞巴斯蒂安·高蒂維斯(Sebastian Gutierrez)
演員 哈莉·貝瑞(Halle Berry)
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佩內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
約翰·卡洛·林奇(John Carroll Lynch)
伯納德·希爾(Bernard Hill)
艾米·斯洛安(Amy Sloan)
查爾斯·達頓(Charles Dutton)
這部電影的名稱「Gothika」來源於「Gothic」,意為「歌特式的」。通常,這個詞被用來形容兩種事物,一是那種有著尖頂塔樓,以巨大立柱和圓形拱門為標志的歌特式建築,二是指歌特文學,這種文學的特點是通常以死亡或絕望為主題,故事設置於一個荒涼偏僻的背景之下,而情節常常則有關那些血腥、神秘或詭異的超自然事件。 歌特式建築起源於法國北方,12到16世紀在歐洲,尤其是西歐廣泛盛行,而歌特文學則出現在18世紀的英國,社會的動盪、階級的混雜、宗教的盛行都導致神秘主義文學甚至迷信的興盛,歌特文學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應運而生,這種充滿了懸疑、神秘、幻想、恐怖和荒蠻氣味的文學風氣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占據了英國文壇的主導地位,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小說《弗蘭肯斯坦》,這部作品後來成為了神秘主義文學的經典。 而本片之所以取了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片中的氛圍和情節描寫都頗有歌特文學的特點——陰森的瘋人院(好聽點叫精神疾病研究所)、瘋狂錯亂的故事和處於絕望境地的人物,都堪稱歌特文學的典型特徵
劇情簡介
米蘭達是一名優秀的犯罪心理學博士,就職於一家治療精神病的公共機構。米蘭達對自己的婚姻和事業都很滿意。某天,她所工作的神經病機構來了一個叫克羅伊的女患者,開始米蘭達按部就班地試圖勸服克羅伊信任自己,但是克羅伊的舉動讓米蘭達有些吃驚。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米蘭達在開車的途中,碰到一個小女孩,當這個小女孩抓住米蘭達的雙手時,米蘭達的身體瞬間冒出了火焰,而米蘭達也立刻昏倒在地。 等到米蘭達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被關在該精神病院里。米蘭達被指控謀殺了她的丈夫道格。米蘭達對這一切都大惑不解。她試著去想那晚發生的事情,但是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但是,米蘭達並不孤獨,她總是能夠看見一些靈異的景象,這些景象在傳達給米蘭達一個信息,米蘭達並不孤獨。米蘭達對這個信息一直困惑不解。 一天,米蘭達的牢門突然打開,她憑借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逃出了精神病院。她開車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她彷彿還能看到那晚殺害自己丈夫時的情景。米蘭達突然想到,那晚道格被困在了垂柳溪的自家農場中。米蘭達立刻連夜前往那裡,在農場一件房屋的地下室裡面,米蘭達發現了驚人的一幕。原來這里是道格享樂的場所,他在這里性虐待了很多的女孩。其中有一個女孩叫瑞秋,她是醫院菲爾醫生的女兒。這個女孩在4年前就被道格殺死了。她其實就是那個風雨交加夜晚米蘭達看到的女孩,這個女孩通過這樣的方式向米蘭達傳達了求救信息,並且借用了米蘭達的身體殺死了道格。 但是,後來米蘭達發現犯罪分子還有其人,因為克洛伊說她會被一個帶有紋身的男子的強暴。米蘭達很快就將該名男子鎖定為道格的好友瑞恩警官。經過最後的一番較量,米蘭達憑借瑞秋的幫助,殺死了瑞恩。米蘭達也因此而自由了,她又重新成為了精神病醫生。而克洛伊也平安地出院了。

⑦ 克洛伊女主角是誰

全名:阿曼達·米切爾·塞褔里德 Amanda Michelle Seyfried(單詞注音Seyfried:SIGH-Frid) 出生日期:1985年12月3日 出生地點:賓夕法尼亞州裏海郡艾倫唐市 身高:1.61m 職業:演員,前兒童模特 愛好:唱歌,跳舞,網球 最喜歡的城市:Charleston, S.C
阿曼達塞弗里德1985年12月3日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艾倫唐市。
阿曼達11歲便當上了兒童模特,在賓夕法尼亞州伯利恆前下工作的專業模特經紀公司,由於出類拔萃最終與麗克絲在紐約的國際機構簽約。 她最早的電視劇作品就是獲得69次電視劇最高獎項--艾美獎的《指路明燈》。之後2000年15歲的阿曼達又在《讓世界轉動》中擔任配角。2002年到2003年之間阿曼達又出演了ABC的劇集《我的孩子》。2003年的阿曼達畢業於威廉·艾倫高中,之後又到紐約的福特漢姆大學深造。 她喜歡唱歌,喜歡跳舞。她在百老匯培訓了5年聲樂,又練習了2年的古典音樂。她的特長是唱歌、跳舞,還有網球。她的興趣愛好是天文,她曾經說過,她希望去研究天象,她承認她為天氣而著迷。她最欣慰的事是雖然生在賓夕法尼亞州但還能看到喜歡的音樂劇和聽到曼哈頓音樂。 2003年之後,2004年是阿曼達的轉折年。2004年19歲的阿曼達憑借《賤女孩》走紅,並在MTV電影頒獎禮上獲得最佳上鏡獎項。2005年阿曼達憑借《九條命》在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銅獎。並且《九條命》也在紐約哥譚獎上獲得整體表演獎提名。使阿曼達頻頻登上國際舞台。之後幾年阿曼達也出演過幾部高調影片還有當時名噪一時的恐怖片《極端行為》、《領頭狗》等等。 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飯從來是不容易吃的,一些童星甚至是某些國際巨星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家族式的,家族式就是說這些人的親戚、朋友在演藝圈工作或是本來就是明星、演員。可阿曼達的父母只是普通的醫生,阿曼達有今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但她也有第二手准備,就是她沒有放棄她的學業。 2008年才是對阿曼達影響最深的一年,應為她將出任三部高調影片的主演。其中《媽媽咪呀》讓阿曼達塞弗里德這個名字紅遍歐州和北美大陸,阿曼達的全才讓她成為好萊塢導演中的新寵兒。《媽媽咪呀》之後阿曼達坦言突如其來的名氣讓她有些不知所措,憑借《媽媽咪呀》她不僅獲得了英國電影節年度最佳演員獎,還得到美國大眾最佳人氣獎的提名。在學校她是三好學生,在好萊塢她是導演眼中新生代的第一人,作詞、作曲,唱歌、跳舞無所不通的她是值得擁有這樣的榮譽的。阿曼達的電影事業才剛剛開始。
編輯本段演藝生涯
阿曼達11歲時就成為了一名兒童模特。接著,她開始在日間電視劇《指路明燈》(Guiding Light)中扮演一些角色。2000年,在肥皂劇《讓世界轉動》(As the World Turns)中飾演了Lucy Montgomery一角。2002年到2003年期間,阿曼達又在ABC的劇集《我的孩子》(All My Children)中扮演了Joni Stafford。 2004年,因為在電影《賤女孩》的出色表現,阿曼達初露崢嶸。2005年,她在《九條命》中飾演了9個主要人物中的一個。繼續她的電視生涯,在UPN的《美眉校探》飾演了Lilly Kane。2007年阿曼達在電影《領頭狗》和《極端行為》中擔任配角。 2008年,同好萊塢老牌明星梅麗爾·斯特里普、皮爾斯·布魯斯南合作出演的浪漫音樂喜劇《媽媽咪呀》,大獲成功。不僅演技出色,在這部融合了ABBA樂隊數十首經典歌曲的影片中,阿曼達展示了她傑出的歌唱才能。經典的老歌經她重新演繹,為電影增色不少。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2005 紐約哥譚獎(Gotham Awards)整體表演獎提名《九條命》 2005 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銅獎(Bronze Leopard)《九條命》 2005 MTV電影頒獎禮 最上鏡組合 《賤女孩》 2008 倫敦電影節 年度最佳演員獎 《媽媽咪呀》 2008 美國大眾獎 最佳人氣獎提名 《媽媽咪呀》 2010 美國電影博覽會 年度突破女星 《分手信》 2010 MTV電影頒獎禮 最佳女主角提名 《分手信》 2010 MTV電影頒獎禮 最驚悚表演 《詹妮弗的肉身》 2010 青少年選擇獎 最佳愛情喜劇類女主角提名 《給朱麗葉的信》 2010 青少年選擇獎 最佳劇情類女主角提名 《分手信》
編輯本段作品列表
2000《讓世界轉動》(As the World Turns) Lucy Montgomery 2002-2003《我的孩子》(All My Children)Joni Stafford 2004《美眉校探》(Veronica Mars)Lilly Kane 2004《賤女孩》(Mean Girls)Karen Smith 2005《美國武器》(American Gun)Mouse 2005《九條命》(Nine Lives)Samantha 2006-2007《大愛》(Big Love)Sarah Henrickson 2006《領頭狗》(Alpha Dog)Julie Beckley 2006《吉普賽人,流浪漢與小偷》(Gypsies, Tramps & Thieves)Chrissy 2007《極端行為》(Solstice)Zoe 2008《媽媽咪呀!》(Mamma Mia!)Sophie Sheridan 2009《搖擺畫廊》Boogie Woogie 2009《珍妮弗的肉體》Jennifer's Body 2009《克洛伊》Chloe 2010《分手信》Dear John 2010《給朱麗葉的信》Letters to Juliet 2011《無足輕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2011《阿爾伯特·諾伯斯 》Albert Nobbs 2011《我是凡人》I'm.mortal. 2011《小紅帽》The Girl with the Red Riding Hood 2012《在常春藤招搖撞騙的女孩 》The Girl Who Conned the Ivy League 2013《灰姑娘》Cinderella

⑧ 有一部百合電影 那裡的人都把gay認為有艾滋病 女主一和女主二原本是朋友 好像影片中還有一個地方叫

《Chloe》一開始就擺明改編自《Nathalie》.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原著低調的演出,最後才和盤托出的意外轉折.法國人的道德觀和女性情誼與說英語的加拿大人真是截然不同,《Nathalie》是惺惺相惜的女性同盟,《Chloe》的女女情誼就扭曲得有點自我作賤.既然如此,我把看《Chloe》的樂趣全放在拆解它的改編觀點.
Atom Egoyan處理情慾場面一向大膽,再加上這次的改編劇本是Erin Cressida Wilson,兩人真是一拍即合.Wilson女士曾寫過《Secretary 怪ㄎㄚ情緣》(又譯:風流老闆俏秘書),這是我所看過主流影片中最奇異的S.M.故事,讓我開啟全新的眼界.因為劇作家這部前作,我發現她改編《Nathalie》,最具關鍵的部份是翻轉所有角色的權力結構.《Chloe》里的Catherine變成徹頭徹尾失去主控權的慾望師奶,克洛伊的悲劇成因之一是她超越交易的界線,過度推展她的支配欲.
角色重組
新舊版人物的動機和態度有如天南地北之差距.《Nathalie》中的丈夫柏納是商人,他真的出軌過,丈夫承認不忠卻迴避溝通,不願提及逢場作戲的情事,凱莎琳想找人引誘丈夫,了解他如何面對誘惑.優雅的她雖然心中感到氣憤和報負,但絕無自憐.
冷靜的凱莎琳掌控所有的主動權.她並不覺得自己年老色衰沒人愛,全身充滿自信.甚至勾搭上一個年輕酒保,用外遇還治丈夫的不忠.當丈夫數度在床上暗示求歡的意思,凱莎琳故意優雅地轉身而去.
她有個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沒看她擔心兒子和女友在家上床的問題.倒是柏納有次忍不住抱怨兒子的亂發.
凱莎琳選上瑪麗蓮之前,兩人從未見過面,才更顯得結果大出意外.她是娜塔莉的造物者,為她命名,指揮她的行動,還為她租了房子.雖然結局是個大反諷,凱莎琳看似一路導演全局,背地裡卻是瑪麗蓮自創劇本.
我一直認為凱莎琳在肉體上是標準的異性戀,精神上卻不自覺地受到瑪麗蓮的強烈吸引.她們鬧過二次別扭,都是凱莎琳主動回頭找瑪麗蓮言歸於好.
兩個女人從分享柏納的密秘變成分享彼此生活的盟友.凱莎琳漸漸了解瑪麗蓮白天在美妝店上班,一心想要脫離性工作的夢想.瑪麗蓮還被邀請到凱莎琳母親的家中作客.她們的關系不只是地下交易而已.當柏納反過來懷疑凱莎琳有外遇,她回答:「可以這麼說,已經好將個星期了.」
導演暗藏瑪麗蓮的性傾向,比美Sarah Waters寫作Affinity的方式.最接近謎底揭曉的時刻是她帶凱莎琳到Gay Bar作樂,她表示沒有男友,而店裡每個人都認識這位常客.瑪麗蓮沒有明顯的喜怒哀樂,總是壓抑感情.要不是東窗事發,觀眾才得以聽到瑪麗蓮的表白.但回頭細細品味片中的上下文,在她冷漠的表情下,原來那些凝視全是無奈的渴望.
《Chloe》里的丈夫大衛變成教授,喜歡和年輕女子多說幾句.他並沒有實質不忠,但有嫌疑不輕的精神出軌.他或許仍然愛著妻子,但一遇肌膚之親,他便藉口工作主動閃避,搞得凱莎琳疑神疑鬼,自以為年老色衰.
凱莎琳找人引誘丈夫,一方面在於證實自己的推測,另一方面更想了解到底那些女人是用什麼招數吸引了老公的注意力.我真不能接受凱莎琳最後向丈夫坦言,一切出於缺乏安全感的中年危機.
《Nathalie》 的女主人對於老公的外遇日誌顯得雲淡風輕,《Chloe》就變成一位棄婦,對丈夫在外的色相難過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凱莎琳還是家中沒有地位的老媽子,兒子只會對她甩門,不給好臉色.夫妻倆吵架時,兒子還對她抗議,你沒有權力叫我躲進房間.不只是他,拿錢辦事的克洛伊也在反抗,那有叫人說走就走的道理.
編劇一開始就讓凱莎琳從高高的診所注意到克洛伊,還讓克洛伊在洗手間對凱莎琳表示好感.等到凱莎琳進入酒店,克洛伊過來坐台,我們大概都猜到兩人會發展不尋常的關系,只納悶原因為何?戀母情結是劇本的最大敗筆.並非女同沒有戀母情結,而是那樣的推託顯得編劇隨便敷衍.
小妮子看起來是跑單幫的高級妓女,從頭到尾都使用Chloe宣告她的自我意識.不要被她開場的獨白所騙,說自己是扮演高手能服務客戶的所有幻想,到頭來她最努力的是滿足自己的願望.
她在床第之間是主動者和支配者.凱莎琳雖然先解開克洛伊的扣子,卻是小妮子接手推動後局.她是取悅凱莎琳的giver,在與凱莎琳的兒子交媾時,則轉換為在上位的taker,而且不準對方碰觸自己.電影悲劇奠基克洛伊無法妥協的控制欲,她沒有辦法停住退場,只好用自我毀滅終止.
這個版本的凱莎琳為什會和克洛伊上床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她不像《Nathalie》出現一位酒保當作發泄管道.本片的凱莎琳在精神和肉體上都受到克洛伊吸引,對於親密感、性需求和青春的渴望.但這樣的渴望充滿恐懼,她自己也意識到,所以她貼近克洛伊常常感到不自在.再加上凱莎琳是個弱勢的人,碰到處心積慮的Chloe,只有被撲倒的命運.
疏離虛幻的溝通困境
除了意識形態令人垢病,我不得不承認它的鏡頭語言細膩,美術設計非常有質感,讓電影維持相當程度的可看性.《Chloe》最凸出的成就是描述人物的溝通困境,不論是科技的虛擬接觸,還是真實世界的斷章取義,都比原版更為精雕細琢.
《Chloe》的場景常常出現玻璃和鏡子.凱莎琳家中和診所內大型的透明玻璃把女主角困在裡面.北國冰天雪地里出現的玻璃溫室,是如夢似幻的最好注腳.導演不斷使用大量反覆反射的鏡像,暗示片面的影像不是真相.
科技產品提供多元的虛擬溝通管道,但對凱莎琳而言,卻是人與人之間的隔絕.例如丈夫愉快地在線上聊天,看見太太進門趕緊關掉視窗.兒子在視訊上和女朋友談分手,媽媽也是禁止進入.
克洛伊提供了凱莎琳面對面促膝長談的溫暖.不過她使用科技的力量令人心驚,每一通簡訊的畫面代表一次又一次的操控.她表明不愛網路,卻靠凱莎琳兒子的網頁,找到另一條入侵的路徑.
克洛伊最後不斷提到真實性.沒錯,她提供真實的感官接觸:聽覺的、味覺的、嗅覺的、觸覺的.但所有的知覺都不在於建立真相,而是加強虛幻.飯店的性愛後現場是最經典的例子.
克洛伊擅長用物件代為發散她的影響力,乳霜的香味間接證明她引人注意的本領.但是兩個電影版本的出發點大異其趣.《Nathalie》的凱莎琳愉快地將它變成自己使用的品牌,讓柏納心癢難耐.《Chloe》凱莎琳手上的一點乳霜只讓大衛注意了幾秒鍾,氣得凱莎琳回頭找克洛伊,除了乳霜,到底還要搭配什麼技巧?aware可自測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貓!
再舉幾個差異的例子:克洛伊與凱莎琳肌膚之親的次日,小妮子送了一大把鮮花,希望對方聞著花香,在這里有點象徵回味昨日.《Nathalie》的詮釋則非常特別.凱莎琳聽到所創造的娜塔莉在任務中得到高潮,她為娜塔莉欣慰還多於氣憤柏納,於是她隔一天自己買了一大把鮮花在家布置.
飯店的房間內有故意剩下的餐點.《Chloe》的凱莎琳自己選了有唇印的杯子喝下余酒,那是凱莎琳的慾望展現.《Nathalie》則由瑪麗蓮倒了一杯酒給的凱莎琳,「用我的杯子喝吧」,那是瑪麗蓮的慾望展現.
《Chloe》片中不斷出現的發簪,在《Nathalie》並未出現.對克洛伊和凱莎琳各有不同的意義.發簪既是克洛伊的愛意也是她的恨意.當她喜歡凱莎琳,她奉上圓滑的那一面請求收留,當她怨恨凱莎琳,她倒持銳角傷人.太強烈的感情容易愛恨難分.
有人說凱莎琳在片尾戴上發簪是對克洛伊念念不忘.是有一點這樣的味道,然而補償的心理占更大部份.但我覺得還暗示著她安定認份.還記得她們夫婦和另一對伴侶聚餐,那個男性友人告訴凱莎琳,束發顯老,長發飄逸才有吸引力.凱莎琳當時趕緊去洗手間放下長發.
片尾原本該是兒子歡樂的慶祝畢業宴會卻蒙上一層喪禮的氣味,三個人遠遠對望,臉上強顏歡笑.凱莎琳戴上發簪,束起長發.她不必再擔心缺乏吸引力,是因為她找回自信?還是她再也不敢發散吸引力?我傾向是後者,發簪就是頭上的「緊箍咒」,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冒進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8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9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8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5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5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15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43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5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9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