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電影 » 洛麗塔電影影評英文版

洛麗塔電影影評英文版

發布時間: 2023-03-09 13:41:04

『壹』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97版《洛麗塔》影評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97版《洛麗塔》影評

MUSIC《love in the

morning》

大家好,我是Renee,歡迎收聽新一期的《光影遇見愛》。從這一期開始的連續三期的主題都是「老少戀」。

宋代詞人張先在80歲那年娶了一位18歲的女子為妾,一次酒宴上,作為好友的蘇軾做了一首詩調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顯然這其中「梨花」和「海棠」被用來暗指「白發」與「紅顏」,即老夫少妻。

無獨有偶,俄裔美國作家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195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洛麗塔》,是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並且獲得極大榮譽的一部小說。在1997年被第二次改變成電影,中文譯名就叫做《一樹梨花壓海棠》。電影描述一位中年男子與未成年少女洛麗塔之間的亂倫戀情。

這些年,我們常常在服裝方面聽到一種著裝風格叫做「蘿莉控」,這種服裝風格通常是及膝裙、格子裙、蕾絲花邊、甜美而少女,比如早些年的服裝品牌阿依蓮、淑女屋等。這個「控」字源自於英文「complex」,即情結的意思,蘿莉控,就是指對年幼的少女有著一種特殊的喜愛的情結。蘿莉控,本質上是一種戀童癖的表現。

戀童癖者一般都有人格方面上的缺陷,對成人之間的性關系懷著恐懼,而兒童會令其在性方面較少感到焦慮。有的是因為心智不成熟,不想長大,有的則是因為童年時候喜歡某個人,被壓制和阻撓,產生了許多的遺憾和不滿足,導致成年後無法正常與同齡女子交往,而回想起兒時的「戀情」從而對幼小少女產生性幻想。《洛麗塔》里的男主角韓拔教授顯然就是這種類型。而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在《洛麗塔》中則對戀童癖者作如下描述:「你必須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狂人,一個無限憂郁的造物,你的慾望冒著熱毒的氣泡,你詭譎的堅毅里有一股超肉慾的火焰永遠通紅。

MUSIC《Lolita》

一位中年男子韓拔在少年時期,與一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發生了一段初戀,最後安娜貝兒因傷寒而早夭,造就了韓拔的戀童癖。一次他到了美國去,成為了寡婦夏洛特的房客,當他看到夏洛特年僅12歲的女兒洛麗塔時,他瘋狂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少女。他成為了夏洛特(洛麗塔的媽媽)的房客。事實上,夏洛特希望可以跟韓拔結婚,讓自己與女兒都能有個依靠。為了能讓自己能夠留在洛麗塔身邊,韓拔違心地娶了庸俗且臃腫的夏洛特為妻。不久,夏洛特發現了韓拔對自己女兒的迷戀。激憤的夏洛特沖出家門,卻遭遇車禍身亡。

韓拔把在身在夏令營的洛麗塔接到身邊,瞞著她母親去世的消息與她游歷美國,而他們也展開了一段不倫戀。面對小妖女洛麗塔,韓拔百般順從,他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洛麗塔,以及繼續滿足自己對她的慾望。洛麗塔長大後,開始討厭繼父,她意識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這種亂倫狀況好」。於是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孩子交往,並借著一次旅行的機會脫離了繼父的掌握,一開始韓拔瘋狂的尋找,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三年過去,一天韓拔收到洛麗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且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她被一個叫奎迪的男子控制,被他虐待並懷了他的孩子。韓拔找到洛麗塔要她跟自己走,但洛麗塔不願意再跟他繼續那種變態的兩性關系。韓拔在絕望中追蹤並且槍殺了奎迪。心如死灰的韓拔一路開車,帶著當年洛麗塔頭上的那個小小發夾,上面沾著血跡。他彷彿又看見她,一身藍衣,帶著純真燦爛的笑容對他揮手。

1997版的《洛麗塔》有著諸多看點,扮演韓拔教授的傑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他的演技自不待言,一個外表文質彬彬的男人,內心實際是敏感、纖細、病態、孱弱、蒼白的,在情感方面甚至只是停留在幼年階段,只有討好和摧毀兩個極端。扮演洛麗塔的15歲少女多米妮科斯萬(Dominique Swain),更是從25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時的她還是一名中學生,之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她宛如一顆熟透的櫻桃,充滿著誘惑的甜美。

在韓拔初次見到她的時候,洛麗塔穿著一身接近膚色的連衣裙,倚在草地上讓水淋濕了全身。轉過頭來,不需要言語和動作,眼睛裡已經是無意間的挑逗和勾引。這樣的場景算得上是情色經典了吧。就在這樣的無聲無息中,成為了韓拔一生的罪惡和誘惑。他在她身上找到青春時代那個破滅的愛情夢想。多年壓抑的情感驟然迸發。即使歲月已經把這樣一種殘缺的情感扭曲,他依然不可自拔地愛上她。為此他和她的母親結婚,成了她的繼父。而妻子的意外死亡成全了他名正言順地對倫理的摒棄。情慾的罪惡之花從此盛放。他用盡一切去討好她,傾其所有想要抓住僅存的溫柔。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我望著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愛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樣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

《洛麗塔》無疑是將戀童癖藝術化了的作品中最傑出的一部,雖然很多人試圖從中挖掘各種隱秘的象徵意義,例如有人認為這是一部衰老的歐洲誘奸年少的美國的象徵,有人則認為它是年少的美國誘奸衰老的歐洲的寓言。但納博科夫本人卻對這些論調不以為然,而只是試圖將一種「審美狂樂」的感覺帶給他的讀者。這是他對文學藝術作品簡單而又苛刻的標准。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描寫的洛麗塔的原型,是演員卓別林的第二任妻子麗泰·格雷。

MUSIC:《I wonder,I wonder,I wonder》

在好萊塢電影史中,一提起卓別林的名字,相信幾乎無人不知。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捨不得離手的拐杖,卓別林用他獨特的表情和動作,在那個無聲的年代,為無數人帶來了有聲的歡笑。同時卓別林無疑是最有名的一位戀童癖者,他一生結過4次婚,其中有3次是和17歲豆蔻年華的姑娘或更妙齡的少女結合的。而婚姻之外的卓別林更是樂此不疲,他不停在工作之餘獵取14歲左右的小女孩兒。對此,卓別林曾如是說:「人生最美好的形態是剛步入青春期的少女。」

卓別林的初戀發生在他 19 歲的時候,他對15 歲的舞蹈演員海蒂·凱利一見鍾情,卓別林不久就向凱利求婚,但遭到拒絕。

1918年 10 月,29 歲的卓別林娶了16 歲的童星,《綠野仙蹤》哈里斯,他和凱利的關系宣告結束。這位 16 歲的少女為了嫁給卓別林謊稱自己懷孕,但婚後哈里斯也確實懷上了卓別林的第一個孩子諾曼·卓別林,但可惜的是諾曼早早便夭折。不到兩年,兩人就在互相指責中結束了這段婚姻,卓別林指責哈里斯與喜歡誘惑年輕女演員的女明星艾娜艾茲莫娃關系不清不楚,而哈里斯說卓別林嗜性成癮。

卓別林第一次遇見麗泰格雷也就是《洛麗塔》的原型時,是在拍攝《尋子遇仙記》時。那時麗泰只有 13 歲。三年後,35 歲的卓別林籌備拍攝《淘金熱》再一次遇到 16 歲的麗泰·格雷,並在她 16 歲這一年讓她懷孕了。剛開始卓別林讓她打掉孩子,但麗泰並沒有同意,所以根據當時的慣例,卓別林不得不與她奉子成婚。麗泰為卓別林生下兩個孩子,其中就有後來繼承了父親衣缽,成為演員的小查理·卓別林。

婚後四年,兩個人離婚,在後來曝光的長達50頁的離婚文件中,卓別林被描述成了一個與電影中的溫柔形象截然不同的人。麗泰控訴卓別林是個「殘忍且不人道」的丈夫。這份文件記錄了一段從一開始就不幸的婚姻。因為新婚之夜,卓別林就告訴麗泰:這段婚姻長久不了,我會讓你覺得不想再跟我生活下去。

但也有說法是兩人成婚後,各自的私人毛病隨即暴露出來。麗泰·格雷整日迷戀吃喝玩樂,而且揮霍無度,把身邊的日常生活鬧得烏煙瘴氣。卓別林剛開始忍氣吞聲,最後受不了就逃跑了。為了打這場離婚官司,卓別林頭發都白了,因為他不得不向麗泰格雷支付82萬5千美元的贍養費,以及 100 萬美元律師費用,這場離婚也因為這些費用成為了一個公眾的焦點。

54歲的卓別林遇到了他的第三段「老少戀」,著名劇作家尤金·奧尼爾18 歲的女兒烏娜,並娶了她。這段關系並不受尤金·奧尼爾的祝福,甚至因此與女兒斷絕了關系直到其去世也未曾改變。在遇到卓別林前,18 歲的烏娜已經與《麥田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交往過。塞林格出於對卓別林和烏娜在一起的憤怒,還寫了一份充滿低俗內容的信給烏娜作為「新婚賀禮」。但是這段不被看好的愛情卻是卓別林最成功的的一段。他們一共擁有三兒五女,這一段愛情,也一直陪伴卓別林到 1977 年去世。

MUSIC:《走鋼索的人》

關於這一期的話題,Renee自己發表的看法不多,大部分都是已經有的信息和評論的整理,因為「老少戀」確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基於「戀童癖」的這種病態心理,也不是像我這樣的非心理專業的人三言兩語講的清楚的。但是我覺得,選擇了這樣的關系和這樣對象去愛慕的人,跟「走鋼索的人」一樣,往前是冷漠往後是寂寞,隨時會墜落。最後我想用卓別林在70歲生日時寫的一首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來結束今天的節目。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刻,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夥伴,這種組合我稱之為,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問題,因為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形成新的世界,今天我明白,這就是生命。

好了,感謝收聽這一期的《光影遇見愛》、再會!

『貳』 《洛麗塔》電影DVD 或者相關介紹

電影《洛麗塔》
1962年,電影怪才庫布里克和他的製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萬美元買下了《洛麗塔》小說的版權,這在當時可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在電影劇本的第一稿中,編劇凱爾德·威廉漢姆為了迎合電影審查委員會的標准而將故事的結局改為亨伯特最終跟洛麗塔結為夫婦。但沒有一個人喜歡這個結尾,於是庫布里克決定在不違反審查委員會標準的原則下,盡可能地忠於原著。而其中對審查委員會的一個重要妥協就是,電影中的洛麗塔的年齡要比小說中的12歲大。最後這部小說被庫布里克改編為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
1962年,電影大師庫布里克將小說搬上銀幕。在今天開來,這一版本顯得過於「保守」,但在六十年代初期,如此大膽的銀幕題材可謂驚世駭俗,非庫氏此等先鋒不敢吃這個「螃蟹」。
很明顯,庫布里克是把這個故事當作「諷刺畫」處理了,因而其主旨更接近於文化層面上的嘲諷和隱喻,而不是個體層面上的悲憫和描摹——他要把人物的可笑和荒謬剝給人們看。比如本片的配樂幾乎是清一色的泡泡糖舞曲,輕佻的「cha cha cha」.......全片充滿黑色幽默,其不合時宜的「搞笑」甚至讓人懷疑庫氏居心何在。比如有一場戲,漢伯特和一個黑人侍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開一張折疊帆布床,其滑稽的身體語言和與環境、道具的互動直讓人想起卓別林的橋段。洛已經睡了,這張打不開的床可謂遂了漢伯特的心願(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和洛同床了)。但不幸的是,這張床到底還是被多事的黑人侍者制伏了——漢伯特的性企圖落敗,萎了.這個搗蛋的黑人侍者代替庫布里克調笑著可憐的漢伯特。

從故事的角度看,這一版本有很多不足.最大的缺憾是:影片根本沒有交待漢伯特「為什麼」會如此迷戀洛麗塔,庫氏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貝爾這個人物。按說150分鍾的片長隨便抻出一段來也已足夠鋪陳漢伯特少年時期打下的心理基礎,但導演似乎假定了觀眾對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耳熟能詳,因而砍去了必要的「前因」,使漢伯特幾乎一上來就是個心理變態者。可實際上,小說中的漢伯特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我最終未能使我的安娜貝爾階段保留一個完整的結局也許是因為最初那次不成功的約會」——成年後的漢伯特始終留戀著那種像童年一般純真的美妙的感覺,因而在他第一眼看到草地上穿著比基尼,戴著太陽鏡,沐浴在陽光中讀書的洛麗塔之後,就徹底淪陷為她的俘虜。
其次是演員問題。
扮演漢伯特教授的人選可謂幾經周折。導演庫布里克和製片人詹姆斯 B 哈里斯的首選是James Mason.但由於此君有百老匯的演出任務在身,所以庫氏不得不考慮勞倫斯奧立弗。但後者在經紀人的勸說下拒絕了這個角色,於是庫轉而考慮Peter Ustinov,後被刷掉;製片人又推薦了David Niven,他倒是同意了,但考慮到自己的電視節目贊助商"四星劇院"會反對這一決定,這廝還是臨陣脫逃了.最後,James Mason終於痛下決心,從百老匯的演出劇目中退出,參加洛麗塔一片的攝制.然而遺憾的是,這個演過西北偏北的「惡棍」總是一臉壞相,我始終看不到他詮釋的漢伯特表現出劇烈的感情調動。影片一開始就是故事的結尾:漢伯特槍殺Quilty。據說是因為發行商想讓漢伯特被觀眾發現是戀童癖者之前先成為冷血殺手,這樣就不會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扮演迷人而危險的電視劇作家Quilty的是Peter Sellers。你也許奇怪為什麼我第二個就提到了他,這也正是我想問庫布里克的問題。因為在影片中,這個角色即使沒有喧賓奪主也至少和漢伯特平起平坐——以致新版導演亞得里安林恩笑稱本片應改名為「Quilty」。他的戲分太多了,一會是電視劇作家,一會是便衣警察,一會是德國精神病醫生,一會又是誘拐洛麗塔的花花公子,他像變色龍一樣不懈的與漢伯特周旋,其噼里啪啦的語速簡直像個饒舌的rap歌手。也許庫的意思是他和漢伯特兩人是硬幣的兩面,一個君子一個小人一個明槍一個暗箭,一個是英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是美國的低級性倒錯者。不過Sellers確實演技出眾,這在稍候的「奇愛博士」中有更淋漓盡致的表現。

至於洛麗塔,這個混雜了天使與魔鬼的尤物,在書中只有12歲(!),而她的扮演者Sue Lyons當時年屆14(影片1961年首映時15歲,未出席;直到62年英國首映時,方才獲准入場),以今天的審美觀來看並不具備「小妖精」的素質。雖然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不過始終缺少那股「致命」的吸引力。相信是因為電影分級制度尚未實施的原因,庫氏必須小心翼翼的處理性場面以避免禁映的命運——實際上,片中根本沒有「成人」鏡頭,這無疑使洛麗塔空有一身本領而無用武之地。假設庫布里克是在1999年「大開眼戒」之時拍這個片子,想必就真的是「大開眼界」了。
Shelley Winters扮演洛麗塔的母親夏洛特海斯,一個富有漫畫般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粗俗、多情、敏感、神經質。
總之,庫氏沒有在人物身上傾注(我認為)應有的同情或理解,缺乏悲劇感.雖然是大家手筆,但我仍然對片中的諸多手法不明就理,而且,你會發現這個片子帶有很明顯的西區科克似的懸疑味道,比如漢伯特策劃謀殺海斯時的心理活動,Quilty化身後的匿名電話和跟蹤----尤其是他在旅館里背對漢伯特時兩人的對話,以及後來在公路上若即若離的追車場面,都極盡西區科克的精髓.這些使得全片頗具「娛樂性」——可是你知道,在庫布里克的片子里出現「娛樂」意味著什麼。
1997年,拍電視廣告出身的美國導演亞得里安林恩(Adrian Lyne) 重新拍攝的「洛麗塔」在歐洲上映。同30年前相比,這一版本無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實於原著。尤其是對男女主人公性關系的描繪,可謂「赤裸裸」。畢竟是《愛你九周半》的導演,片子的整體氛圍頗有「軟核」色情片的味道。

我國影迷應該對亞得里安林恩的風格非常熟悉,像D市上很早就出現的《愛你九周半》、《致命吸引力》、《不道德的交易》等等都出自他的手筆。其特點是情慾味道很濃,深層思考不足,總是長久的糾纏於中上層資產階級意亂情迷的男女兩性關系。當年他放出口風來要重拍洛麗塔的時候,很多評論當即回應「太糟了」,但林恩依舊不為所動,只不過拍竣之後做了重新剪輯,以符合美國嚴厲的反兒童色情法(就是這項法律把「鐵皮鼓」一片告上法庭)。但緊接著又在國內院線遇到紅燈,雖然導演名頭很亮,且片子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和成功的海外票房,但依然沒有美國發行商願意摸這塊燙山芋,因為亂倫題材在美國社會可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於是此片只落得在有線電視網「秀時間」(Showtime)率先放映的厄運。不過還好,塞繆爾高德溫公司(注)高價買下了該片的影院放映權,並在98年9月25號開始了小規模的局部上映。在將近2年的漫長等待之後,美國觀眾終於可以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從技術上講,兩部片子可謂今非昔比.新版的攝影(Howard Atherton)極為出色,用光和服裝都非常考究,配樂更請來馳騁多年的大師級人物Ennio Morricone,兩相呼應,狠狠的渲染了那股陰郁,絕望和晦暗的情緒。全片預算高達五千六百萬美元,足見林恩重塑經典的野心。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傑瑞米艾恩斯所扮演的漢伯特教授,其毀滅性的反英雄形象絕對勝過當年的James Mason.另,小說的磁帶版由艾恩斯本人親自朗讀,可惜國內影迷無緣聆聽其殺人聲線。
扮演洛麗塔的是從25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15歲少女Dominique Swain,當時的她還是一名中學生,之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其沐浴著陽光和灑水器濺出的水滴。趴在草坪上讀書的出場可謂情色經典。日後她還在吳宇森的《奪面雙雄》中扮演約翰屈弗塔的女兒——又一個「洛麗塔」形象。
Melanie Griffith和Frank Langella分別扮演海斯和Quilty。
綜上可見, 兩位導演對同一題材的處理截然相反。前者是諷刺的黑色幽默,後者是移情的黑色哥特。必須承認,後者比前者更加激動人心,對情緒的攪動有股欲罷不能的氣勢。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影響(新版很早就出過vcd),我覺得97年的版本更加原汁原味,人物豐滿,各方面都很精緻。雖然詆毀大師庫布里克的版本有淪為亂臣賊子之嫌,但我仍然堅持認為,新版要更勝一籌。
註:塞繆爾高德溫(1882-1974),美籍波蘭電影製片商,他在1917年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1925年跟路易斯·比·梅耶公司合並成立了邁拓-高德溫-梅耶公司(Metro-Goldwyn-Mayer),即米高梅。

1997年,《洛麗塔》的故事第二次拍成電影,洛麗塔變得更鮮艷更明亮,更讓人動心,然而意境卻也變得淺薄了,愛情空茫了,只剩情色慾望在蠢動著。

2005年,《洛麗塔》再度在銀幕上亮相,美國導演賈木許在坎城影展參賽片《愛情,不用尋找》中,安排了21歲的女明星AlexisDziena演出洛麗塔。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32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29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25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947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02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67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00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44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4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