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一個勺子電影是哪裡方言

一個勺子電影是哪裡方言

發布時間: 2022-06-16 14:33:05

1. 一個勺子里陳建斌說的是什麼方言

甘肅方言。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肅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肅方
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該片的英文名《AFool》(一個傻子)契合。 陳建斌與妻子蔣勤勤飾演拉條子夫婦,衣衫襤褸的他們臉上泛著自然質朴的紅二團,操一口甘肅方言喃喃自語:「我就不相信我對付不了一個勺子。

2. 電影《一個勺子》中陳建斌扮演了什麼角色

電影《一個勺子》中陳建斌扮演的是一位西北淳樸農民。陳建斌從一個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實人,逐步被社會各方「拉扯」蒙騙,最終只能變成「勺子」來解決所有問題,讓人不由生出「好人難當」的無限感慨。《一個勺子》是他的電影導演處女作。不得不承認,他的第一個轉型作品,比起某些二不掛五的演員也去當導演,強了太多。

它始終還是缺乏一種精氣神,缺乏一種隱在某種人物塑造的套路中,因此讓整個故事也是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套路中。我們一直在試圖擺脫這種套路,卻一直無法真正跳脫出來,就像已經深入骨髓的某種基因,恐怕再也無法抹去。算的得上是一部直戳人心的內在力量的佳作了。

3. 《一個勺子》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去年的此時此刻,台灣電影金馬獎火熱舉行中,陳建斌攜其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獨攬兩項大獎,加之《軍中樂園》一項獎項的加持,陳建斌一屆金馬獎一人獨自共攬三項大獎,無疑是當時最風光的明星。一年後的今天,新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即將開鑼頒獎,歷經波折,風雨不斷的《一個勺子》也即將於明天正式公映。雖然歷經了一年的坎坎坷坷,磕磕絆絆,但觀眾對《一個勺子》的熱情期待依舊不減,片方、陳建斌等人對影片的信心依舊滿滿。而陳建斌的努力與自信也得到了觀眾的反饋,豆瓣評分直逼8分,自媒體口碑已經爆棚,首映禮上明星大腕紛紛助陣對其贊不絕口,草根粉絲影迷也將其喻作2015年最佳華語片之一。不過,作為一部有些荒誕黑色的現實主義冒險喜劇,《一個勺子》的市場之路仍令人忐忑。其上映前後所展示出來的猶如片中主人公拉條子般的韌勁與韌性能否在市場中得以承襲,延續,明天,答案就將揭曉。

改編自《奔跑的月光》的《一個勺子》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一個叫拉條子的西北漢子將一個勺子(西北方言傻子)救助回家,結果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自己也深陷勺子迷局之中。人生無奈,學好歸來,這既是影片的海報主題,也是電影本身所要表達的主旨——因為一次發自本能的善良行為,拉條子屢遭無奈,小人物喜怒哀樂,柴米油鹽盡在其中,觀後不禁令人唏噓慨嘆。

拉條(子)系西北一種常用麵食,亦稱為拉麵。其可長可短,可粗可細,韌性十足,韌勁百分,可口十分,頗受歡迎。現已馳騁祖國各地,成為西北美食的代表之一。陳建斌乃土生土長的新疆人,在新疆尤其是少數民族穆斯林人士當中,拉條子亦是最常見的美食之一。這里的拉條子與蘭州等地的拉條(面)還略有不同,因為它不添加或鮮少添加彭灰。但為了加持面的勁道與可口度,和面時會加入雞蛋、牛奶等,經過反復揉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醒面,並將其盤入盤子中,抹上食用油,封上保鮮膜,半小時或數小時後就可以拉出美味的拉條子來。拉條子的韌勁與韌性與西北居民的特徵屬性遙相輝映。那裡自然條件艱苦,水土條件欠佳,生存環境相對來說也更加惡劣,在那樣的環境下能生存下來,自然離不開天然稟賦的韌勁與韌性。

勺子系新疆地區的一種方言俚語,常用作罵人,即為傻子的意思。在新疆,勺子多為鋼制或木製,堅硬、結實不易折服是其最大的內在品質。而在新疆,用於罵人的「勺子」常常還被賦予了一種感情色彩,或戲謔或調侃,亦或是熟人親朋好友間的嗔怪與埋怨。也就是說「勺子」在具有「傻」的貶義的同時也兼具中性色彩,即楞、憨、笨等,細究之中不難發現其還有執著、執拗、倔強、剛直,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勇氣與品質。拉條子與勺子雖然在美食之中難以相容(食用拉條子多用筷子),但二者的關系卻有如那則繞口令(板凳寬,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在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中「板凳與扁擔」一樣,是取長補短互補的,而且從本質講,而這也有不少共生的秉性與本色。

自小生活烏魯木齊的陳建斌想必對此也感同身受,所以,當他決定拍電影,而且一定要拍攝自己內心的東西時,一下子就看中了《奔跑的月光》。而且,從陳建斌本人的人生經歷看,也不乏片中拉條子的無奈、堅持,勺子的憨實、執念,也正是有了拉條子的柔韌與勺子的剛直,陳建斌才得以堅持到今天,終成大器。

上世紀90年代初,陳建斌、李亞鵬、王學兵等新疆男女被作為委培生招進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李亞鵬、王學兵留在北京打拚。獨自一人回烏魯木齊的陳建斌百無聊賴中決定考研究生,並已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當老師。當李亞鵬、王學兵因《將愛情進行到底》開始大紅大紫的時候,陳建斌卻深陷無戲可拍的尷尬絕境。雖然接拍了話劇並小有名聲,但卻依舊交不起每月800元的房租,無奈之下才開始接拍電視劇,從此走上演員之路。從《結婚十年》到《喬家大院》再到《新三國》《甄嬛傳》,陳建斌終於練就成為演技實力派,但其中的辛酸與艱難也可想而知,流言蜚語,爭議質疑接踵而至。不過,他都停了過來。不急不躁,不炒不作,成就了今天的輝煌,回首陳建斌傳奇演藝路,不難發現,其最可貴的品質仍舊是拉條子般的那股韌勁與韌性,以及勺子般的憨實與剛直,如果,沒有其,其很難能在浮躁甚至浮誇的演藝娛樂圈存活下來。這一點恰恰也貼合了《一個勺子》中的朴實無華,真誠為人做事的拉條子,也難怪,一閱《奔跑的月光》陳建斌就會愛不釋手,反復閱覽,並將其改編自電影。

陳建斌坦言,他拍電影的初衷首先是要滿足自己,從《一個勺子》成片到開映的台前幕後,到陳建斌本人歷經的點點滴滴,都不難看出,他做到了。為了滿足自己而非迎合市場,在演員的遴用上,在情節的表達上,在拍攝手法的運用上,陳建斌也都頗顯學院派。影片畫面粗糲但質感不減半分,情節的戲劇張力,演員的飽滿表演,黑色幽默荒誕喜劇笑果的釋放,對現實社會的折射與還原,批判與反思,深省與期待,都足證這是一部完成度較高的文藝佳作。需要腦補一下的是,由於拍攝地方環境艱苦,條件粗陋,蔣勤勤、王學兵在第一演員缺席的情況下成為替補,並奉獻出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陳建斌在《一個勺子》戲里戲外都呈現出了其作為拉條子的韌性與韌勁,以及勺子的憨實與剛直,正是有了這樣的執念,堅持,《一個勺子》才得以在今天與觀眾見面,雖然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但終得一見,也算是影迷篤粉的一大福利。其實,不僅拍電影需要這樣的韌性,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尤其是生活在底層的草根屌絲階層,活著就是對韌性與韌勁,憨實與剛直的最好補足與見證。

4. 《一個勺子》電影中哪個傻子到底去哪裡了

傻子最後被他的親哥給領走了。

農民拉條子在鎮上遇到一個討飯的傻子,傻子跟著他回了家。

拉條子貼了尋人啟示,不久有人認領了傻子。緊接著又有自稱傻子的家人陸續出現,說拉條子把傻子賣了。

麻煩接踵而至,拉條子自知上當受騙卻有口難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麼就成了壞事。

他開始以一位農民最淳樸的辦法想自證清白。而為了尋找傻子,他成了另一個到處纏著別人的傻子。

結尾很震撼,當孩子們在打扮成「勺子」的拉條子的時候,被一幫孩子打。欺負傻子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拉條子也是這樣一個傻子,他不像「勺子」那樣。

有破衣服破帽子這樣的明顯傻子特徵,卻有著「善良淳樸」這一傻子特徵,於是他被那些「聰明人」欺騙、利用。

人「傻」就會受欺負,沒有為什麼,就像三哥說的那樣——生活就是這樣。

(4)一個勺子電影是哪裡方言擴展閱讀:

一、片名由來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肅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肅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該片的英文名《AFool》(一個傻子)契合。陳建斌與妻子蔣勤勤飾演拉條子夫婦,衣衫襤褸的他們臉上泛著自然質朴的紅二團,操一口甘肅方言喃喃自語:「我就不相信我對付不了一個勺子。」

二、創作背景

談及創作緣起,陳建斌透露,他從1999年就開始嘗試寫劇本,但是一直不滿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學》中看到了胡學文所著中篇小說《奔跑的月光》,發現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這個小說講的是我們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價值觀和整個世界作斗爭,它就像一個瓶子,可以容納我這么多年想要表達的東西。

5. 電影《一個勺子》最後結局如何

電影《一個勺子》最後結局是拉條子帶上傻子帶過的殘破的遮陽帽,鏡頭模擬他的視點看到紅色的世界,遮陽帽像濾鏡般過濾了世界的表象,而呈現清晰社會的圖景,在這個真實世界中,迎面走來一群小孩子,拿雪球丟過來,一邊喊著「傻子」「傻子」。

勺子可以過得無憂慮,傻子卻不可以。故事中常有這樣「一命替一命」的橋段,然而也許沒人想到,在一部拷問社會道德淪喪的電影中,它這樣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正應了德勒茲的那句名言:「精神分裂者才是瘋狂社會里的正常人。直戳直戳人心的內在力量。

6. 金世佳在一個勺子裡面扮演什麼角色

金世佳在電影《一個勺子》里扮演勺子。
電影:《一個勺子》
角色:勺子
演員:金世佳
備註:勺子是西北方言發音,真正的意思是「傻子」,勺子並不傻,只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後來被金枝子收留。

7. 你認為電影《一個勺子》中都有哪些方言

我認為電影一個勺子中都有非常多的方言,就比如說四川的方言,重慶的方言,還有傷害的方言,這些都是結合在一起的。

8. 陳建斌作品《一個勺子》究竟是部什麼樣的電影

勺子」,即我國西部方言中「傻子」之意,由陳建斌導演的現實題材作品《一個勺子》剛剛在金馬上斬獲最佳新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成為金馬獎上的最大黑馬,一時間,大家都對這部尚未公映的電影充滿好奇。《一個勺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電影呢?寓言一則:究竟誰是傻子?

「猶如照妖鏡,讓社會中的人無從遁形。」這是金馬獎給予《一個勺子》的評價。電影的主線故事並不復雜,它是一個關於「好人難當」的故事:主人公「拉條子」(陳建斌飾)在集市上撿到一個傻子(金世佳飾),迫不得已收留了他,從而惹出一堆麻煩。

「好人難當」的核心主題可能會讓人聯想起布萊希特的戲劇經典《四川好人》,也會讓人想起那些屢見報端的社會新聞。《一個勺子》這部電影的尖刻之處,在於它進一步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好人是不是就等於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條子收留傻子並非自願,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收留了這個傻子。所以,一開始,拉條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為一時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時的軟弱」),這個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蔣勤勤飾)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實已經很明顯意識到「善良」可能是一種「人格缺陷」,但是他們卻由於封閉的環境、有限的見識無法擺脫這種「缺陷」。究竟誰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種傻?

小鎮生活: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世界

《一個勺子》拍攝於甘肅省景泰縣。和很多以「西部片」為賣點的商業製作不同,這個電影並沒有那麼極端的戲劇沖突,它比較踏實地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西部小鎮里的風波。

影片的一開始,是一段長達五分鍾(不準確,粗略計算)的小鎮廣場歌舞。單鏡頭,猶如紀錄片般的寫實風格營造出本片荒謬的基調。欠發達的西部農村,無依無靠的「失獨夫婦」(因為兒子坐牢),無論導演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基本設定都增強了本片在諷喻現實層面的價值。

拉條子夫婦生活的小鎮像是被信息時代拋棄了,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是電視和報紙,他們遇到事情只能求助有限的幾個朋友。而那些一撥又一撥跑來找麻煩的外來者,卻明顯有著城市文明的特徵,拉條子夫婦面對這種來自「高等文明」的智慧,根本無法招架,簡直一敗塗地……

四大主演:脫胎換骨,土到不敢認!

陳建斌憑借拉條子一角打敗柏林影帝廖凡,拿到本屆金馬「最佳男主角」。拉條子這個角色,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軸」,他認死理和不知變通的程度差不多就像個「男版秋菊」。除了陳建斌,其餘幾位主演的表現同樣出色。

像蔣勤勤這樣的女性,就算穿得再土似乎也不會太難看,給蔣勤勤表演加分的主要是她的一口方言,很自然,也很接地氣,似乎比她普通話台詞更好。

在形象上具有顛覆效果的則是「李大頭」王學兵和「勺子」金世佳。王學兵將李大頭這個「小鎮能人」演得既狡猾又猥瑣,還有點鬱郁不得志,層次感豐富,王學兵也憑借這個角色獲得金馬最佳男配角提名。而金世佳這個年輕男演員更為人熟知的角色是於正電視劇《美人製造》里的「毒舌」太醫。雖然金世佳在本片中只有一句台詞,「媽」,但背部全裸出鏡也確實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3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