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在哪裡
⑴ 四行倉庫在哪兒
1、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2、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里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3、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就是民國初年創建的四家中國民間資本的股份制銀行:鹽業、金城、大陸和中南銀行,今天就來說說這四家銀行。
民國初年中國民間資本創辦的銀行,主要有七家,而這四家由於資本和經營范圍大都在華北,所以被並稱為「北四行」,另外三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和浙江實業銀行,資本主要來自江浙,經營范圍也主要在華東地區,所以被並稱為「南三行」。
鹽業銀行成立於1915年3月,總部設在北京。1913年梁士詒代理財政總長時,曾建議設立鹽務實業銀行。1915年鹽業銀行成立時,由清末擔任過鹽運使的袁世凱的表弟張鎮芳出任總經理(當時叫「總理」)。最初計劃由財政部鹽務署撥給官款,實行官商合辦,主要就經營鹽稅收入,並代理部分國庫金的業務。但時任財政總長的周學熙認為當時政府的收入,鹽稅是大宗,如果鹽稅收入被銀行控制,那麼財政部就等於被架空了,於是表面上答應袁世凱用鹽稅支持開辦銀行,實際上卻一直拖延不辦,第二年袁世凱就病死了,於是鹽務署就明確不撥官款,鹽業銀行只好完全改為商辦,所以這個「鹽業」的名字,純粹就是徒有虛名,不但資本金和鹽稅無關,而且銀行開辦以來基本上也和鹽務就沒有任何關系。
⑵ 淞滬會戰後期八百壯士死守的四行倉庫,現在在上海具體的什麼位置呢
淞滬會戰後期八百壯士死守的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里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2)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在哪裡擴展閱讀:
四行倉庫為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的倉庫建築。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淞滬會戰時期,這里曾駐扎452名國民黨將士英勇抵抗日軍的進攻。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抗戰紀念館大門入口處保留了原四行倉庫的鐵門,斑斑銹跡。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等六個部分。紀念館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展現了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壯士」在國難當前之際,舍家為國的家國情懷,展現出對抗戰必勝的堅定決心。
⑶ 八佰的倉庫是現在哪裡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里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2017年12月2日,四行倉庫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3)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在哪裡擴展閱讀:
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拚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524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掩護大部隊撤退後,為保住閘北的最後一塊陣地,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威震敵膽,譽滿中外,被譽為「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是一座混凝土建築有很大的厚度,是該地區最高的建築。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由於先前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因此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葯。河對岸是英國租界,所以日本軍隊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彈轟炸四行倉庫。
參考資料:網路-四行倉庫
⑷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4)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在哪裡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
⑸ 四行倉庫電影叫什麼
有關四行倉庫的電影叫《八佰》。
四行倉庫位於我國上海蘇州河北岸,歷史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的評價: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影片,《八佰》沒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從片名開始,導演就將焦點設定在「人」身上「古時行軍,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佰」。
人,才是最重要的。該片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
⑹ 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海閘北區南部的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的西北角,地址為光復路117號。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結束,共14年抗戰。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 ,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6-7]。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⑺ 電影八佰那棟樓還在嗎
截止2021年8月13日,電影八佰那棟樓還在,是四平倉庫。
四行倉庫,全稱」四行信託部滬分部倉庫「,位於上海市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西北角,是由交通銀行與北四行信託部於民國二十年興建的聯合倉庫。該建築被用作金城、大陸、鹽業、中南四個銀行儲蓄會的堆棧,故稱「四行倉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淞滬會戰」,時任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副團長的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與日本軍隊在這里鏖戰了四晝夜,即「四行倉庫保衛戰」。
建築特色:
四行倉庫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4]倉庫為法式建築,樓高6層,長120米,寬15米。
鋼筋水泥澆築框架,花崗岩條石砌牆,異常堅固。且有地下室隱蔽。其東西北三面均為高牆,僅朝南面對蘇州河開有門窗。河對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難攻,又是制高點,利於觀察,射界開闊。
⑻ 四行倉庫遺址在哪裡
四行倉庫遺址在上海市蘇州河北岸。
四行倉庫,全稱「四行信託部滬分部倉庫」,位於上海市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即西藏路橋)西北角,是由交通銀行與北四行信託部於民國二十年興建的聯合倉庫。該建築被用作金城、大陸、鹽業、中南四個銀行儲蓄會的堆棧,故稱「四行倉庫」。
建築規模:
四行倉庫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倉庫為法式建築,樓高6層,長120米,寬15米。
鋼筋水泥澆築框架,花崗岩條石砌牆,異常堅固。且有地下室隱蔽。其東西北三面均為高牆,僅朝南面對蘇州河開有門窗。河對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難攻,又是制高點,利於觀察,射界開闊。
2014年,上海確定對四行倉庫進行整體保護修繕,該修繕工程由百聯集團置業有限公司建設、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其中4000多平方米空間改建成「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結合西側紀念廣場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重要場所。
牆上的8個炮彈孔、430個大小槍彈孔清晰可見,全部按照原來面貌及實際位置還原。倉庫西牆上方的「 四行信託部上海分部倉庫」11個字,只留下其中的 「 四行 」、「 部 」、「 海 」、「部」、「倉庫」 7 個字。
2015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開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六個部分。
紀念館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展現了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壯士」在國難當前之際,舍家為國的家國情懷,展現出對抗戰必勝的堅定決心。
展覽運用實物、雕塑、現代科技等手段再現當年戰斗場景,通過圖文展板、巨幅繪畫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戰、共御外侮的歷史事實,以及中外各界對「八百壯士」英雄事跡的頌揚和緬懷。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行倉庫
⑼ 八百壯士當年鎮守的上海四行倉庫還有嗎 有遺址嗎 怎麼能到那呢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里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9)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在哪裡擴展閱讀: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
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行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