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普電影有哪些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8)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2. 好看的科普電影有哪些
傑夫•尼科爾森
《飛越瘋人院》
安東尼.霍普金斯
《沉默的羔羊》
《驚情四百年》
《秋日傳奇》《尼克松》
羅伯特•德尼羅
《遠大前程》
《美國往事》《教父2》
《鬼計神偷》《盜火線》《憤怒的公牛》
3. 適合小學生看的科普電影
適合小學生看的科普電影有《木偶奇遇記》、《雪人》、《丁丁歷險記》等。
《丁丁歷險記》講述的是一天丁丁買了一隻古老的船模送給船長作為禮物,於是又一次驚險的歷險開始了。從一本古老的日記本上丁丁知道了這艘古老船模的歷史。
獨角獸號隱藏著一個海盜和財寶的故事。在他的朋友杜邦偵探的幫助下,丁丁、白雪和船長開始去揭開獨角獸號的秘密。盡管困難重重,丁丁還是成功了,並出發去尋找紅色拉克姆的財寶。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的秘密》是《海盜失寶》的姐妹篇前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輕記者丁丁和他忠心無比的狗狗白雪,在集市中無意看到獨角獸號的模型。丁丁在古老的日記本中了解了這艘船的來歷與意義,發現了這艘船藏有著一個驚爆的秘密。
於是丁丁受到這個流傳幾世紀的秘密吸引,踏上尋找獨角獸號的路途。在尋找獨角獸號的中途引起殘暴惡棍薩卡林的注意並被薩哈林綁架,因為薩卡林相信丁丁偷了跟紅色拉克姆有關的無價寶藏。丁丁在薩卡林的船上無意遇見阿道克船長,他們兩個決定去尋找船後的「紅色克拉姆寶藏」。
4. 科普類電影有哪些啊
片名:異形星球/外星生物
◎年 代 2005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科幻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文件格式 RMVB
◎視頻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309MB
◎片 長 93 Mins
◎導 演 Pierre de Lespinois
◎主 演 Wayne D. Barlowe .... Himself
Curtis Clark .... Himself
James Garvin .... Himself
Jamie Haines .... Himself
Stephen Hawking .... Himself
Jack Horner .... Himself
Joan Horvath .... Herself
Michio Kaku .... Himself
James Kirkland .... Himself
◎簡 介
國際在線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20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國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的外星天體———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奧里里亞」和「藍月亮」。模擬結果顯示,這樣的行星如同「第二地球」,上面完全有條件孕育外星生命 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5月30日播出的特別節目《外星生物》中,將首次披露科學家眼中的「外星生物」是什麼模樣。
奧里里亞 血肉動物以太陽能量為食
在實驗中,科學家先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圍繞紅矮星(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星體,尺寸約有太陽的8倍大)運轉的虛擬行星———「奧里里亞」,它是最適合孕育生命的銀河系行星的代表。「奧里里亞」的一面永遠面對著它的太陽———紅矮星,而它的另一面則永遠處於黑暗之中。黑暗的一面永遠被冰層覆蓋,而朝著紅矮星的一面則有廣闊的河流和洪水肆虐的平原,雲彩和閃電風暴主宰著天空。
通過計算機模擬,生物學家們構想了一些從理論上可以在「奧里里亞」上生存的外星生物———它們包括像巨大植物般的動物「刺激扇」(StingerFans)、長頸鹿般的掠食者「大胃豬」(gulphogs)以及可以消融肉食的蝌蚪狀生物「歇斯底里」(hysteria)。「刺激扇」的頂部長有巨大的扇狀物,它們是血肉動物,以太陽能量為食;巨大的觸須使它們能在淤泥上光滑移動,從而尋找更好的地方吸收太陽能。「大胃豬」則在「刺激扇」叢林中生活,它有15英尺高,體型像水牛,但脖子卻像長頸鹿,盡管它相貌醜陋,但科學家相信它奔跑的速度不亞於一匹賽馬。而「歇斯底里」則以消化瀉湖中的小生物為生。科學家認為,該行星最主要的動物還包括一種犰狳狀的生物———「mudpod」,它具有三雙腿,能像鱷魚一樣在水中游泳。
藍月亮 樹近千米高,鯨魚能飛翔
而計算機模擬的「藍月亮」,則圍繞著一顆巨大的行星運轉,那顆行星所處的太陽系有兩顆太陽。「藍月亮」上一天有240小時,它的大氣層濃度是地球的三倍,像懸浮的海洋。由於大氣層密度高,地心引力輕,在「藍月亮」上飛翔將是輕而易舉的事。
「藍月亮」上長著茂密的「寶塔樹」森林,「寶塔樹」的頂部具有碗狀的凹口,用來收集雨水。為了能夠支持水的重量,「寶塔樹」下面會互相糾結,像建築結構一樣交疊在一起。由於該星球上的二氧化碳比地球濃上30倍,因此巨大的平頂「寶塔樹」可以長到800米高。
「藍月亮」上的食肉動物是一種類似風箏的動物,它們垂下的觸須如同「死亡陷阱」,能將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噴射出的酸液里。「藍月亮」上還有一種可以在天空中飛翔的「飛鯨」,它們很像地球上的鯨魚,惟一不同的是,它擁有33英尺長的翅膀,可以在「藍月亮」數千英尺高的天空中翱翔。如果它們飛得太低,將會遭到另一種黃蜂狀生物的攻擊,這種尺寸像鷹般大的黃蜂狀生物名叫「斗篷幽靈」,它們具有三隻360度視角的眼睛,它們的鋒利鳥喙可以撕裂「飛鯨」的堅肉。
「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 」
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成為生命的避風港。「尋找外星生物」SETI計劃科學家肖斯塔克說 「銀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蟲子一樣普遍,如果銀河系中的多數行星都像木星一般大,並且所有行星都無法孕育生命,那將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太不合情理了。我想我們最遲到2025年,就可能找到外星生物。」
盡管沒有排除生命會產生於其他一些外星化學物質的可能性,但科學家仍相信,外星生命最可能還是基於二氧化碳和水,就像地球上一樣。科學家還相信,在外星生命間,達爾文的「進化論」依然有效,自然選擇將決定著一切。英國劍橋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莫里斯說 「進化證據顯示,盡管外星生物可能會非常古怪,但往深處看,它們可能會和地球生物非常相似。」
據悉,歐洲宇航局的「達爾文計劃」將採用NASA未來的「陸地行星發現者」太空望遠鏡掃描太空,搜尋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化學信號,譬如二氧化碳、氧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雖然「陸地行星發現者」到2015年左右才能投入使用,科學家們仍為這一計劃可能帶來的發現激動不已。劍橋大學生物學家莫里斯滿懷信心地預言說 「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這是最令人激動的時
5. 關於科普的電影
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科普史學類
遷徙的鳥 自然類
《智人》 科幻類
6. 科普類電影適合小學生
藍色星球。
《藍色星球》是由英國BBC製作播出的8集電視系列紀錄片。該劇由艾雷斯泰·法瑟吉爾執導,大衛·艾登堡主持,於2001年9月12日在英國首播。該電視紀錄片介紹了海洋自然歷史,由海岸到海底,淺海地帶到深海域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報道。

拍攝:
拍攝《藍色星球》共耗費了5年時間,攝制組造訪了全球200多個地方 。事實上,大多數海洋環境仍然是謎,拍攝團隊面臨了許多挑戰。除了首次見證一些動物行為之外,他們還觀察到了一些對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當然拍攝團隊也得到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學家的幫助。
7. 科普類電影有哪些
紀錄片 :人與宇宙
紀錄片 :遷徙的鳥
法國的《智人》
生命頌
BBC『與龍同行』的科普類紀錄長片
美麗心靈
海豚灣
8. 有哪些關於科普類的電影,
美麗心靈
我是傳奇
9. 有沒有適合小朋友(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看的科普類的電影或者小視頻
地球脈動
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
暑往寒來,流風回雪之間,大自然的萬物演繹著生命的傳奇,美得讓人窒息。有些畫面也會讓孩子笑破肚皮,有些也會讓我們和孩子難過地想哭,這些不可思議的畫面,讓我們超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壯美。

科教電影即運用電影的形象化手段,向人們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和生產知識的電影。
包括科普片教學片、技術推廣片、科學研究片、科學考察片等。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科學性。影片的內容必須是經得起檢驗的科學知識,涉及的數據、原理、方法必須有嚴格的科學依據。
二、直觀性。能再現事物形象,用肉眼難以看到的部位通過電影手法處理,使其形象清晰,加深感性認識。
三、重復性。同一個宣傳內容可以反復放映,直至把原理、構造弄通為止。
10. 科普電影有哪些
不算,科普電影是以推廣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的教育性電影,其中包含及解釋闡述的各種科學現像基本上都是目前被學術界普遍所接受、認可的真理。《阿凡達》與《2012》等電影是在一定的科學基礎上經過大膽的幻想所得到的產物,以娛樂為目的,屬科學幻想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