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拍電影
⑴ 如何系統的學習電影攝影
第一步:扎實技術基礎
先不要去談風格,談色彩,談思想,先扎實技術基礎,這是第一步的,無論如何,都是跳不過的一個門檻,也是基礎中的基礎,非常重要。還是老調重彈的建議許多初學者影友不要著急,我在八年前正式決定學習PS的時候,為了磨練基本的基礎,一張照片反復最多後期出30多個版本比較,自己不斷體會一絲改變帶來的效果差,所以,扎實技術之後日後才能靈活應用,舉一反三。
第二步:先建立後期思路,再著手調整
拿到一張照片,不要急著先上手後期,第一眼看過去,首先要學會慢慢梳理自己的後期思路,即一張照片哪裡有問題,所謂後期更多的是對拍攝前期不足的彌補。
1、先看是不是有點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如果是有,那麼第一步是加減曝光,讓其看上去更舒服,符合視覺的美。至少加多少,減多少,那是個人審美問題,沒有必要統一標准,學會建立自己的個性,這就是第一步。
2、曝光問題解決了再看看構圖問題,先做減法,看看哪裡是多餘的,是與整個照片主題無關的元素,如果可以剪裁掉,那麼在不失去比例和美感的前提可以毫不猶豫的剪裁掉。這里住一個畫面視覺平衡的問題,如果剪裁損失了視覺平衡感,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剪裁照片必須主題視覺平衡感的元素。
⑵ 如何拍電影啊拜託了.
如何學會自己拍電影
sjwxl 發表於 2006-7-25 17:34:03
如果你想通過自學學會拍片子。那麼在自學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千萬別聽那個教員講的影片分析。電影是什麼,千萬別聽那些騙子的話:只有從美學的角度,才能真正認識和理解電影藝術神奇而巨大的魅力……(電影)跨越時空的魅力……使它們(電影劇本)有清晰的節奏,使它們有耐人尋味的想像餘地,形成使人心靈顫動的意境……
我們簡單地來分析這幾句高深的詞句:從美學的角度?電影是什麼他都不知道呢,連似動現象都沒有聽說過,電影美學從哪裡來?那神奇的魅力是什麼?再看:跨越時空的魅力,難道只有電影的結構是時空結構?文學沒有時空結構,戲劇沒有時空結構,給畫沒有時空結構,音樂沒有時空結構?時空怎樣跨越?他連相對時空都沒有搞清楚呢。如果不懂得電影的由光波和聲波來體現的相對時空關系,如何使電影劇本有清晰的節奏,有耐人尋味的想像餘地,如何形成使人心靈顫動的意境?不又是胡言亂語嗎?從這些胡言亂語中你能學會拍電影嗎?
連那些騙子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地,都說了一句大實話。他們說:
事件是一個,可是解釋是千千萬萬的。
那也就是說,他對一部影片的解釋就是那千千萬萬中之一。
那有什麼價值呢。在這兩天的教學中我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解釋一部影片。不論你問他什麼問題,答案總是一種解釋。這種千千萬萬的解釋之一能有助於你拍影片嗎?拍片的人首先需要的是學會怎麼拍。非常具體的,那可不是千千萬萬的一種。所以我提出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不準談「意義」,不準談虛的。比如說,巴頓的那兩句話與音樂的關系是什麼。不準說兩者之間是和諧的。音樂傳達了他那兩句話的感情等等。那是作曲家在作曲時所需要考慮的。你必須看到和聽到。一、那光線是早上流進屋子裡的光,二、那說話的聲音,和音樂的聲音是平衡的。三、每句話都開始在音樂的重音上,如果我要求你說得更具體的話,你就應該說,它們是跟定音鼓一起出來的。第一句的開始是在定音鼓的鼓點上,後半句依然是在鼓點上,他的第二句是完全用氣聲說出來的,依然是出在鼓點上。如果我問,那勤務兵給巴頓戴上的鋼盔是從哪裡來的,你就應該回答說,原來是擺在窗下的一條短凳子上,鋼盔上面的牆上的衣架上掛著他的馬鞭,短凳的右邊是一個天主教的念經台。念經台的右邊是一個大衣櫥,從花紋來看,是當地的阿拉伯式的衣櫃。那是一個徵用的旅館的房間。如果你問學生,為什麼是旅館的房間。他就必須回答,可是洗臉池也在房間內。這是西方小旅館的一般布局。如果是住家,那總有一個洗澡間,不論是大是小。學生還得說,這一小段是這一場戲里,第三次出現巴頓的房間,從副官叫醒巴頓到他著好裝,天是在漸漸地亮,所以這第三次的光應該是已經很亮了。第一次副官司進來時,室內是很暗的。學生必須看到這些,因為那音樂是一直持續來來的,這音樂不僅跟那幾句話有著節奏的關系,而且跟光的變化,人的運動的節奏,鏡頭的長短,有關系,比如說,第二次出現的巴頓的房間的那一段只是一個鏡頭,可是它比第三次出現短一半。你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呢,根據那音樂一奏了一句就切了,而第三次,音樂奏了兩句。如果我這時給他聽那中譯版的配音的話,他就會說,配音的話的毛病一、聲音的距離不對頭,原片是在半身景的距離,而配音的聲音是在話筒前十公分,二、配音的音量蓋住了音樂,那譯製片的導演和配音演員根本沒有文化,連對話與音樂的簡單關系都聽不出來,三、配音演員念的台詞是裝腔作勢,惡心,四、配音演員不會用氣聲說話。整個沒有感覺。如果你能說得這樣具體,你就是學會了導演在拍片子時是怎麼考慮的。非常非常具體的設計。你那老師可以天花亂墜說說了一大通意義和弗洛伊德,可是上面的那一段分析,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你從他那裡是學不到拍片的方法的。如果你學會我介紹的學習方法,你自己就能學會拍片。
二、看影片時,第一遍是象普通觀眾那樣看,我把這叫傻看。象個傻子那樣,看得嘴都張開了,還流口水。看完第一遍後,回想一下,那一段最能感動呢,或者你模模糊糊覺得哪一段最好。你再去看一遍,是不是哪樣。然後,把那一段的內容全部都去掉,著手分析它的形式。不準考慮含義,純形式的分析。等把機位,鏡頭角度,高度,動和靜,色彩,聲音,音樂等等都分析透了。並且看到了這種用法的各種可能性後,再把內容擺進去。這下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你會受到感動。是什麼因素,是那一點讓你感動的。這樣你就不會落套子。你就不會抄人家的具體拍法,而是抄人家所使用的規律。抄規律不會有錯的。個個土木工程師在設計的時候都用應力學,可是每個人蓋出來的房子都不一樣。有好有壞。這種分析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的。初做時會掛一漏萬。回過頭來再分析。隨著你的分析能力的提高,你會越來越有長進。
三、電影的元素就是光、聲、時空。在他人影片中就看這四個素。
四、如何選擇影片,不要管明星是誰,包括演員在內,你看明星對你的表演暫時不會有什麼幫助。也不要看導演,因為他是一名不動手的主創人員。你只有學到一定程度才看導演。我到現在也不太看導演的活。那看什麼呢?看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比如說,你喜歡KOLTAI的作品,那你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看完。背熟。不知道他的作品嗎?到網上的IMDB去查。把他的名字打進左上邊的方框即可。IMDB是一個電影寶庫。應有盡有。然後到市場上去把光碟買到。有一天你發現,你最喜歡的攝影師非常贊許某位美工師,你就到IMDB去找出那位美工師的作品。這叫順藤摸瓜。我很討厭一些年輕人滿口的這個導演,那個導演的,那是趕時髦。好象能說出幾個怪才導演的名字就是內行了。就是專業家了。如果你能說出一大串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名字以及他們各自的一系列作品,那你才是入門了。作為初學者,你沒有資格寫電影劇本,你沒有資格研究導演。你老老實實地腳踏實地地研究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作品吧。我敢說,全中國沒有人能比得上我對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熟悉程度。我只有研究他們的作品,我才能講出實的東西來。要知道,攝影師,美工師是導演的眼睛,錄音師和作曲家是導演的耳朵,剪輯師是導演結構的助手。研究他們這是竅門,研究導演,那是取巧和趕時髦,花架子,樣子貨。
五、既然電影是一種心理活動,那就要勤讀心理學的書,讀書切忌好高鶩遠,只需看普通心理學即可:感覺,知覺中的視覺和聽覺,運動知覺;記憶;注意力。
⑶ 如何自學影視剪輯呢
自學影視剪輯興趣很重要,想要自發學習影視編輯的小白來說需要掌握以下幾點:
1、構思剪裁視頻主題。想要讓視頻剪輯更加容易上手,剪出畫面感,我們不僅需要會使用視頻編輯軟體,還需要建立視頻編輯的主題構思。
2、素材選擇。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拍攝視頻素材來剪輯視頻,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很多視頻素材站下載素材。
3、剪輯手法及技巧、裁剪視頻片段、字幕製作、畫面調色、轉場效果、視頻特效製作,這幾個方向就是區別小白和大神的重要劃分。當然這只是時間和操作熟悉度的問題,我們也不必過多的追求這些視頻編輯操作的質感,相信熟能生巧這是必然。
4、基礎入門軟體:小白學習視頻編輯必然少不了一款操作簡單,界面易懂的軟體。王氏教育專業課程試聽-可下載網校APP(繪學霸)點擊進入網校在線試聽(也可預約13家分校現場了解)
如果自學影視剪輯是為了就業,那麼推薦大家進入專業的培訓機構,全面、系統地學習崗位技術,這樣才能夠讓我們達到招聘標准、實現就業。當然,培訓機構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推薦到王氏教育,王氏教育的影視後期包裝課程適合零基礎入門的學員,畢業後還能通過學校提供的周到的就業保障服務,找到心儀、滿意的工作,實現學業與就業的順利對接。
⑷ 如何自己拍電影
1.寫劇本:根據要表現的故事先寫出劇本,最好是分鏡頭劇本,然後規劃出場景,確定演員(基本上找同學及朋友)。
2.確定演員、道具、場景:提供劇本或劇情給預定演員,尋求他們是否願意出演,並准備道具,再到預選場景踩點,最好試拍看看效果。
3.開拍:每拍一場必須將視頻物料(拍好的視頻)存檔並備份,若有時間可以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對不滿意的鏡頭可以重拍、補拍。拍攝時盡量減少手持,可使用三腳架或放置在物體上,以防畫面抖動。
4.剪輯及後期:剪輯使用Edius軟體(sony機器拍攝的MTS格式使用sony vegas),對電腦配置要求低,可流暢剪輯和輸出高清視頻,配樂直接加在音頻軌道即可。視頻剪輯完成後,先導出低解析度成片或音頻,導入小灰熊製作外掛字幕srt,字幕校對無誤後,導出高清視頻成片,將成片和外掛字幕導入格式工廠壓縮輸出。
⑸ 怎樣學習拍電影
首先,一定要有「武器」吧。 要有個數碼攝像機(實在不行用手機…)
數碼攝像機(dv,選購時需要考慮鏡頭、變焦、ccd、像素等),軌道、三角架、故事板、剪輯工作站等等。另外根據拍片類型不同,還有很多其他設備。
但是,如果只是個學生的話,感覺,「裝備」差不多就行了
還有建議買本電影拍攝技巧的書,學習下人家的拍攝手法什麼的。
最後,祝你成功~ 至少玩的愉快。。
回答 問題補充:
兄弟,其實說點現實的,咱們首先一定要有個自己覺得好不錯的作品,這樣什麼商家,什麼產品,才會要你給他做啊,是吧。 還有,途徑我覺得也可以在網上發發,問問誰需要找人用DV拍攝。
不過,歸根結底,都要有個「樣品」是吧,首先,我覺得應該先別想著怎麼賺點錢,先要把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搞好。 至於拍什麼電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看。
以上↑在下費了好大力氣才打完。。。 累。。。
⑹ 我想學習拍電影,有什麼途徑么
我覺得首先你應該可以自行在家開始寫劇本,然後再學習攝影增強鏡頭感,而且學美術的跟拍電影也並非毫無關系,影視的美術指導也需要很好的審美觀,再接下來可以先用dv拍攝製作簡單片子,如果真的興趣很濃打聽到影視學院報名去唄。
⑺ 如何系統學習電影拍攝
1,「在沒有攝象機的條件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靜態的照相機來代替。就是用拍電影的動態思維來拍呆照。...那隻是一個鏡頭中的一個畫格。開始時只准用黑白膠卷。」
2,「試著抄襲一個你喜歡的段落, 當然是拍起來比較容易的. 或者是拆幾個這樣的段落, 拆了再拼起來, 拼的時候不許再看原片, 練練自己的記憶力和判斷力. 你就這樣埋頭練, 根據我的經驗, 埋頭練一兩百個段落, 你也就自如了.當然一兩百個鏡頭, 大概需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 急什麼. 俗速不達. 你必須熟練到能夠用視聽語言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止」
3,「把你手中有的一些錄象帶看它幾十遍,然後把某個鏡頭按你自己的想法與另一個鏡頭相接。這個做法包括了好幾種訓練。...你可以仔細揣摩他的鏡頭是怎樣用的,什麼接什麼,你也可以研究他的鏡頭是怎樣一步步地引導觀眾的心理活動。...讀解和分析大量精彩的三分鍾的段落.也就是把整個動作鋪開,然後再壓縮成三分鍾。研究他人是怎樣取捨的。
」 4,「一般來說,先看一遍,然後看你最喜歡的那一段落,或者是你認為是最不好的那一個段落。它的鏡頭都是怎麼接的?也就是說,前一個鏡頭的最後一個畫格跟下一個鏡頭的第一個畫格之間有什麼光和聲的關系。有含義嗎?好看不好看,有什麼視聽效應?人物之間的關系是用什麼手段表現出來的?靠對話?有沒有運動,用得好還是不好,或者說,是你覺得該用還是不該用?光是怎麼用的?色彩是怎麼用的?聲音有空間感嗎?聲音有表現力嗎?然後你再把內容擺進去看看,合適嗎?導演為什麼要這樣來處理,有沒有修改的地方?」
⑻ 如何學會自己拍電影
那麼在自學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千萬別聽那個教員講的影片分析。電影是什麼,千萬別聽那些騙子的話:只有從美學的角度,才能真正認識和理解電影藝術神奇而巨大的魅力�6�7�6�7(電影)跨越時空的魅力�6�7�6�7使它們(電影劇本)有清晰的節奏,使它們有耐人尋味的想像餘地,形成使人心靈顫動的意境�6�7�6�7 我們簡單地來分析這幾句高深的詞句:從美學的角度?電影是什麼他都不知道呢,連似動現象都沒有聽說過,電影美學從哪裡來?那神奇的魅力是什麼?再看:跨越時空的魅力,難道只有電影的結構是時空結構?文學沒有時空結構,戲劇沒有時空結構,給畫沒有時空結構,音樂沒有時空結構?時空怎樣跨越?他連相對時空都沒有搞清楚呢。如果不懂得電影的由光波和聲波來體現的相對時空關系,如何使電影劇本有清晰的節奏,有耐人尋味的想像餘地,如何形成使人心靈顫動的意境?不又是胡言亂語嗎?從這些胡言亂語中你能學會拍電影嗎? 連那些騙子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地,都說了一句大實話。他們說: 事件是一個,可是解釋是千千萬萬的。 那也就是說,他對一部影片的解釋就是那千千萬萬中之一。 那有什麼價值呢。在這兩天的教學中我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解釋一部影片。不論你問他什麼問題,答案總是一種解釋。這種千千萬萬的解釋之一能有助於你拍影片嗎?拍片的人首先需要的是學會怎麼拍。非常具體的,那可不是千千萬萬的一種。所以我提出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不準談「意義」,不準談虛的。比如說,巴頓的那兩句話與音樂的關系是什麼。不準說兩者之間是和諧的。音樂傳達了他那兩句話的感情等等。那是作曲家在作曲時所需要考慮的。你必須看到和聽到。一、那光線是早上流進屋子裡的光,二、那說話的聲音,和音樂的聲音是平衡的。三、每句話都開始在音樂的重音上,如果我要求你說得更具體的話,你就應該說,它們是跟定音鼓一起出來的。第一句的開始是在定音鼓的鼓點上,後半句依然是在鼓點上,他的第二句是完全用氣聲說出來的,依然是出在鼓點上。如果我問,那勤務兵給巴頓戴上的鋼盔是從哪裡來的,你就應該回答說,原來是擺在窗下的一條短凳子上,鋼盔上面的牆上的衣架上掛著他的馬鞭,短凳的右邊是一個天主教的念經台。念經台的右邊是一個大衣櫥,從花紋來看,是當地的阿拉伯式的衣櫃。那是一個徵用的旅館的房間。如果你問學生,為什麼是旅館的房間。他就必須回答,可是洗臉池也在房間內。這是西方小旅館的一般布局。如果是住家,那總有一個洗澡間,不論是大是小。學生還得說,這一小段是這一場戲里,第三次出現巴頓的房間,從副官叫醒巴頓到他著好裝,天是在漸漸地亮,所以這第三次的光應該是已經很亮了。第一次副官司進來時,室內是很暗的。學生必須看到這些,因為那音樂是一直持續來來的,這音樂不僅跟那幾句話有著節奏的關系,而且跟光的變化,人的運動的節奏,鏡頭的長短,有關系,比如說,第二次出現的巴頓的房間的那一段只是一個鏡頭,可是它比第三次出現短一半。你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呢,根據那音樂一奏了一句就切了,而第三次,音樂奏了兩句。如果我這時給他聽那中譯版的配音的話,他就會說,配音的話的毛病一、聲音的距離不對頭,原片是在半身景的距離,而配音的聲音是在話筒前十公分,二、配音的音量蓋住了音樂,那譯製片的導演和配音演員根本沒有文化,連對話與音樂的簡單關系都聽不出來,三、配音演員念的台詞是裝腔作勢,惡心,四、配音演員不會用氣聲說話。整個沒有感覺。如果你能說得這樣具體,你就是學會了導演在拍片子時是怎麼考慮的。非常非常具體的設計。你那老師可以天花亂墜說說了一大通意義和弗洛伊德,可是上面的那一段分析,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你從他那裡是學不到拍片的方法的。如果你學會我介紹的學習方法,你自己就能學會拍片。 二、看影片時,第一遍是象普通觀眾那樣看,我把這叫傻看。象個傻子那樣,看得嘴都張開了,還流口水。看完第一遍後,回想一下,那一段最能感動呢,或者你模模糊糊覺得哪一段最好。你再去看一遍,是不是哪樣。然後,把那一段的內容全部都去掉,著手分析它的形式。不準考慮含義,純形式的分析。等把機位,鏡頭角度,高度,動和靜,色彩,聲音,音樂等等都分析透了。並且看到了這種用法的各種可能性後,再把內容擺進去。這下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你會受到感動。是什麼因素,是那一點讓你感動的。這樣你就不會落套子。你就不會抄人家的具體拍法,而是抄人家所使用的規律。抄規律不會有錯的。個個土木工程師在設計的時候都用應力學,可是每個人蓋出來的房子都不一樣。有好有壞。這種分析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的。初做時會掛一漏萬。回過頭來再分析。隨著你的分析能力的提高,你會越來越有長進。 三、電影的元素就是光、聲、時空。在他人影片中就看這四個素。 四、如何選擇影片,不要管明星是誰,包括演員在內,你看明星對你的表演暫時不會有什麼幫助。也不要看導演,因為他是一名不動手的主創人員。你只有學到一定程度才看導演。我到現在也不太看導演的活。那看什麼呢?看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比如說,你喜歡 KOLTAI 的作品,那你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看完。背熟。不知道他的作品嗎?到網上的 IMDB 去查。把他的名字打進左上邊的方框即可。IMDB 是一個電影寶庫。應有盡有。然後到市場上去把光碟買到。有一天你發現,你最喜歡的攝影師非常贊許某位美工師,你就到 IMDB 去找出那位美工師的作品。這叫順藤摸瓜。我很討厭一些年輕人滿口的這個導演,那個導演的,那是趕時髦。好象能說出幾個怪才導演的名字就是內行了。就是專業家了。如果你能說出一大串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名字以及他們各自的一系列作品,那你才是入門了。作為初學者,你沒有資格寫電影劇本,你沒有資格研究導演。你老老實實地腳踏實地地研究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作品吧。我敢說,全中國沒有人能比得上我對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剪輯師的熟悉程度。我只有研究他們的作品,我才能講出實的東西來。要知道,攝影師,美工師是導演的眼睛,錄音師和作曲家是導演的耳朵,剪輯師是導演結構的助手。研究他們這是竅門,研究導演,那是取巧和趕時髦,花架子,樣子貨。 五、既然電影是一種心理活動,那就要勤讀心理學的書,讀書切忌好高鶩遠,只需看普通心理學即可:感覺,知覺中的視覺和聽覺,運動知覺;記憶;注意力。
⑼ 電影攝影怎麼學
正如喜劇演員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事情一樣,電影攝影師也能在生活中看到隱藏的美以及可以用來講故事的元素。
這是一種藝術形式,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它和傳統攝影有許多共同的方面,想要把電影拍攝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時,開發所謂的「電影攝影師的眼睛」是必不可少的。
電影攝影是一種可以學習和提高的技能。如果想要在電影攝影技術上獲得飛躍式的發展,那就需要學習以下五件基本的事情:
Ⅰ. 研究無聲電影
無聲電影只能通過畫面向觀眾進行展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視覺效果成為了重中之重,這就是為什麼無聲電影時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研究G.W.帕布斯特可以說是電影攝影學習之路上一個不錯的起點。
▲G.W.帕布斯特
還有查理·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金·維多、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塞西爾·B·戴米爾、弗里茨·朗以及F·W·茂瑙。
Ⅱ. 研究攝影
很明顯,要想做好電影攝影,首先應該學習的就是電影攝影技術,但是很多人顯然忽略了這一步,導致之後的攝影過程變得十分艱難。
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實踐積累經驗,從而不斷的進步。還可以在學習期間找到專門的學院進行學習,這樣就能更快、更深入地了解攝影,即便以後的目標不是成為專業的電影攝影師。
Ⅲ.研究攝影設備
這對於電影製作團隊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適用的,特別是一個好的電影攝影師,更是需要清晰的了解片場中的每一台攝影機和照明設備。
電影攝影師在拍攝中主要的工作就是按照導演的命令和指示將其藝術創作轉變為現實的畫面。因為有時導演的指令並不是那麼的清晰明確,所以更需要電影攝影師對設備的靈活運用。
同時,在片場中指導做同樣事情的新手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准備好在片場重溫攝影技巧吧!
從本質上講,所有這些都歸結為溝通和技術方面的技能,所以沒有什麼理論可以替代的。尤其是在技術方面,需要一頁一頁的仔細閱讀拍攝過程中所使用設備的說明書,然後將了解到的內容應用到拍攝中的每一個鏡頭。
對於照明設備和技術也是如此,但是還要注意的是不要過於沉浸在書本中。這聽起來雖然很矛盾,但是在實際中每一部電影,每一個片場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始終保持一種創新和積極解決問題的精神。
通過實踐會驚訝地發現,在實踐的過程中還能學習到很多書本中沒有涉及到的知識和技巧。
Ⅳ. 學習沒有人物的攝影
相對而言,拍攝人像是很容易的,因為有一個明確的物體在鏡頭中,而且這個物體本身就是可塑的。然而,當鏡頭中沒有人物時,很多攝影師就不清楚拍攝的對象是什麼了。
這時就體現出電影攝影師眼睛的作用了,首先要確定照片的重要性和拍攝的必要性,然後是梳理出畫面中所有的相關性,並以最好的方式展示出來。
許多關於取景和構圖的技巧可以從攝影中學習到,並應用到電影製作中。而且一些有藝術價值的照片大多並不是以人像為主題,可以嘗試從這些照片中尋找拍攝靈感。
Ⅴ. 研究漫畫小說
認為看漫畫書是在浪費時間,不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構圖?不必過多的解釋,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
⑽ 拍電影要怎麼起步
啊,那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首先就是故事就不用說了,還是要寫,只要是劇情片,就要有劇本,就要有故事,而且千萬不要以為故事很簡單,故事的設計是很高深的一門學問,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找編劇好的人給你當編劇。拍電影的話,如果是導演,你要先回去大量的看電影,然後結合理論書籍看,就是作品+理論的學習方法,同時其餘時間進行實踐,這是最快、最好的方法了。理論必須結合作品去學習,不然的話你腦子里根本沒有概念,真的,我們都是這么過來的,經驗之談。看電影的時候不要為了看熱鬧而看熱鬧,要看片子的鏡頭設計,景別、角度、構圖、長度、配樂、音效,這些都要看。設備的話,千萬別隨便說資金不成問題,這是電影,除非你是億萬富豪,不然的話,真正的電影膠片攝影機,一台就要幾百萬,整套配置下來上千萬,拍一分鍾的膠片好幾千塊錢,只要你能負擔的起,那就真算你富了。當然用不了那麼高端的,但底層電影貧民最低的是5D2或者5D3,正常必須至少要索尼FS700或索尼F3,或者佳能C300也不錯,價位的話,配全鏡頭和腳架什麼的,二十萬吧,裸機是10萬左右。5D2或5D3便宜點,配全東西5到10萬吧,但5D2和5D3的缺點也是致命性的,耐久度不行,壞得快,而且相比於專業攝錄一體機,它們對於噪點的控制能力相當差,並且在色彩還原上,這兩種機子的畫面色彩太華麗浮躁,就是很像MV,本來花花草草沒那麼綠沒那麼鮮艷,5D2無論你怎麼調,愣是鮮艷的,色彩對比度高,色度高,不真實。再往上,就算真正的專業級了,RED ONE,一台裸機就40萬了,你想想看吧,一般是私人用不了那麼高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