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如何走出質量困境
㈠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該怎樣讓其走出國門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但是,更多的還是在國內的影響力,如果想要走出國門,那麼最好在三個方面努力,第一點就是電影本身的質量,第二點,加大中國電影在國外的宣傳力度,第三點,把特定的想要對外輸出,提高影響力的中國電影的內容形式多點國外元素。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第三點,不能只拍中國人看的懂的電影,如果想要加大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像國內有的只能是中國人自己能看的懂的梗就要減少輸出,必須將某些計劃輸出的電影的形式和內容上面,稍微加入一些國外的元素,也並不是說崇洋媚外,只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想要增強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開始就必須讓別人接受自己。
㈡ 分析動畫片《最終幻想》票房慘敗的原因,再談談國產動畫該如何走出困境,走向世界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哪一部?是聖嬰降臨還是毀滅光年?個人覺得聖嬰降臨的票房還不錯(和毀滅光年比),至於你說票房慘敗,大概是人們把它當做了電影看而不是動畫片吧,還有,我想動畫片和動漫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吧,其實我早就在想,中國的動畫為什麼連自己的國門都走不出去?我認為原因至少有兩點
1.中國的動畫片還是保留幾十年前的運作模式,中國的漫畫人才不少,絕對能畫出不遜色於日本的漫畫,但是為什麼中國就是拍不出好動畫片呢,關鍵的在於中國對動畫與動漫的區別沒有分開,導致中國的動畫和動漫都是給小朋友們看的,幾個老動畫,拍了又拍,翻新再翻新,故事劇情卻沒大改變!
2.上面也提出過的,中國的動畫片局限性太大!!!!難道就不能拍出來點能讓成人也看的動畫和動漫嗎?小孩愛看,可是大人們也是很大的市場啊,這點,中國沒有一個動畫公司敢做突破(特別提出,我為歌狂!中國的唯一一部以校園音樂愛情為主體的突破性動漫,片子隨老,但是特別值得表揚!)
總歸,我認為,以現在中國動畫事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要達到日本等國的動畫水平,至少要換代3次以上!!!
㈢ 為什麼國產電影很難走出去
主要是文化不同,
國內片子講的故事都很膚淺,基本不會從人性深層次去挖掘, 尤其是感情、道德方面的,各種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搞笑片一樣膚淺,適合小孩子看, 不適合成人看
基本沒什麼看點,絕大部分片子看過之後不會再想看第二遍
還有故事視角不一樣, 基本沒有站在一個很獨特的角度講故事, 都是流水線式的, 一看開頭,就知道結果了,沒看下去的興趣了,歐美電影就不一樣
還有演員演技太差,一看就知道是演戲, 你看歐美電影,就感覺是真實的故事,而不是為了講故事而演戲
國內故事精彩程度不行,不夠波盪起伏,導演功底不行,好劇本,也拍不出好畫面,情節來, 愛拖泥帶水,總愛搞些莫名其妙的情節在裡面,不知道講什麼
歐美的故事每個情節都緊緊圍繞主線,不會脫離,跑題,當然,我說的是一線好片, 歐美也有大把爛片
還有,拍攝道具,化妝水平,製作水平太差,看國內片,很少有歐美大片感覺,
大片感覺就是,大背景,大視野,小故事,人性化,充滿親情,人情味,會有很暖心的東西在
有善 和愛,而且是普通人骨子裡面存在的那種
國內片子都很刻意,做做,別扭,感覺不真實
㈣ 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去」面臨什麼困難
文化的地域表現,和當今社會的大融合,必須存在不同和版塊的外交,才存在的思考。
㈤ 暑期檔動畫電影觀察: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
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檔動畫基本呈現為一片獨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沒有其他好萊塢動畫競爭的背景下,票房輕松過10億元,相比之下《大護法》的0.8億元就顯得不夠「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延續了這一超級IP的佳績,收獲1.4億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動畫片則幾乎陷入了「無聲」的狀態。《玩偶奇兵》《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豆福傳》和《阿唐奇遇》均沒有超過5000萬元,《牧野傳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顯慘淡。8月檔的最大看點是正在上映的《賽爾號大電影6》和《十萬個冷笑話2》。截至8月24日,《賽爾號大電影6》的票房為約8634萬元,《十萬個冷笑話2》票房為約9657萬元,均沒有改變暑期動畫檔整個大盤的可能。 「最差」所參照的顯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為國產動畫崛起代表作的強勢「黑馬」《大聖歸來》,讓人們不自覺地就將它劃定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標准和產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聖」那樣成功才算成功。客觀地說,《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票房奇跡幾乎不可復制,否則同樣飽含情懷的《大魚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護法》就不應該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對國產動畫的瓶頸,我們更應該做的正是走出「黑馬」迷思,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戰績背後,還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數據,比如近5年大約2/3的國產動畫片都沒能取得超過2000萬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總投資過億元,但票房卻不足6000萬元。也就是說,與其以《大聖歸來》為標桿,將2017暑期檔看作是嚴重退步,不如將其視作一個提醒:我們的國產動畫崛起之路還很艱苦,「大聖」更適合看做一個階段性成果。 再來看一組更有說服力的數據:2016年暑期檔的25部動畫總共斬獲24億元票房,其中6部——《憤怒的小鳥》(票房5.1億元)《海底總動員2》(票房2.5億元)《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票房1.1億元)《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愛寵大機密》(票房3.8億元)《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票房4.4億元)——就貢獻了22.5億元,也就是說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萬,而這才是國產動畫的真實處境。從這個角度來看,2017暑期檔動畫並非真的是質量銳減導致「最差」,而是在沒有大量引進國外動畫和缺少國產「黑馬」背景下的總量下跌。 精心打磨內容 探索國產動畫類型化 當然,即便我們不對2017暑期檔動畫過分苛責,也不能就此迴避國產動畫電影在一波高潮之後遭遇的瓶頸問題。「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們驗證了口碑不是保證,影片自身才是,更准確地說,合理的類型化才是。以日和風格的《十萬個冷笑話》和美漫風格的《大聖歸來》為例,合理的類型化是基礎,在框架之下完善敘事、打磨細節是根本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前者調用了近年來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劇集中培養了大批粉絲,後者則激活了《西遊記》這個傳統經典。換句話說,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絕不是國漫精神的顯靈,而是創作者的成功。 在類型化的基礎上還要對故事進行耐心的打磨,製作技術提升的基礎上,劇本仍然是關鍵。針對兒童的低幼動畫通常需要觀眾的前期培養,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賽爾號》《大耳朵圖圖》等,在電視劇版的播放中就累積了一批小觀眾。而全年齡段的非低幼動畫則對劇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眾多好萊塢動畫的培養下,觀眾對故事的要求已經逐漸提高,僅憑支持國產漫畫的口號並不能走太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用類型來激活自己的文化。以「中國的皮克斯」為目標的追光動畫,連續兩部作品《小門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應該說,注重技術的追光動畫的確提升了國產動畫的製作水平,但劇本的平庸顯然才是其失利的關鍵原因。《小門神》將故事分為天上和人間兩條線,試圖在二者交匯之下激活即將失落的傳統文化,然而事實卻是,門神這條線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夠充分,人間的故事又過於說教。比起《小門神》來,《阿唐奇遇》的好萊塢化更明顯,看起來像是一部中國版的《玩具總動員》。然而問題也還是出在劇本,成人觀眾認為敘事過於簡單,華麗的技術流於中國元素的堆砌,低幼觀眾則又覺得不夠有趣,於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類型化問題。定位不準和劇本粗糙是追光動畫遭遇失敗的根本原因。 總之,對待國產動畫,我們既應當有更高的要求,也應當有更多的耐心。我們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畫和美式漫畫的夾縫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風格仍舊是艱難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產動畫市場的拓展還有著很大的空間。盡管今年暑期檔動畫顯得戰鬥力不足,但整個國產動漫的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各大眾籌平台源源不斷的原創動畫項目,還是Bilibili網站的大力推介,整個產出環境已經開始好轉,一批又一批的潛在觀眾正在培養中。只要我們能講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來一定能激活更多的觀眾。
㈥ 為什麼如今的國產電影都只看人氣不看質量
國產電影無論是從製作團隊來看,還是從挑選演員方面來看都不如國外的電影質量好,有些導演可以明確的認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們不會改進,他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會選擇一些流量大的明星來提高影片的價值,但他們往往忽視了影片的質量。
㈦ 為什麼現在的國產電影票房高質量卻越來越差了
電影票越來越貴,人們對休閑娛樂生活要求也越來越高。
㈧ 為什麼國產大片不願意將電影質量提高
中國電影人拍不出好電影,具體原因如下:
1、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2、技術水平上不如美國也是一個原因
3、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
4、體制上的原因。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而中國,我們只能說制度還不成熟
5、還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員關系不錯,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號..(或者,我是演員,我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
6、還有演員的高片酬,據說佔了電影的一半甚至更高.
7、還有方..某老闆之類的,我們就是一點都不懂電影,我們就是有錢,我們就是要某某某當男一號.
8、美國電影就是流水線生產,套路都一樣,劇情差不多,結果都賺錢
中國電影是偶有精品,大多爛片,跟一個人寫的作品差不多..
9、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㈨ 國產電影現在的質量越來越高了,但也有翻車的時候,你都看過什麼「爛」片
比如說有《誅仙》,《阿修羅》,《上海堡壘》,《素人特工》,《九龍不敗》等等,評分都是比較低的。
㈩ 現在的國產影視劇為什麼質量都那麼低
「黎明之前」是一個非常好看的電視劇,冒險,最終也很發人深省。
愛在廣袤的土地「保衛婚姻」金婚風雨情「反映了平民的家庭生活非常真實的戲都還是不錯的,前外無法看到的大陸的偶像,實在看不出之前的」兄弟「雪豹「也不錯,我很喜歡吳修餑和劉曉峰,他們打得很好,一點不比孫紅雷比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