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有哪些電影電視劇
Ⅰ 有關三十六計的動畫片
《三十六計奇遇記》
該片主角諸葛小亮,在一次科學補給的意外中和女友蘭蘭一起變成了非常小的人。在營救被黑槐國國一綁架的蘭蘭的過程中,小亮以他的聰明才智和身上的那本《三十六計》幫助正直但懦弱的藍槐國王子挫敗了他國的奪權陰謀,興兵抗擊黑槐國的侵犯,並且和白槐國聯合起來給野心勃勃的黑槐國以沉重打擊,迫使黑槐國簽定了永久和平條約。 請樓主採納。
Ⅱ 電影25《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第一計:滿天過海
「天」指的是皇帝,「過海」是指難以逾越的障礙,「滿天過海」的關鍵是將隱蔽的計謀深藏於張揚暴露的行為之中。孫臏用此計瞞過楚王,又瞞過龐涓,逃離險境。
第二計:圍魏救趙
攻打正面強大之敵,不如迂迴到敵人虛弱的後方,迫使敵人退兵或分兵,然後尋找機會,消滅敵人。孫臏作用此計,既救了趙國,又重創了龐涓。
第三計:借刀殺人
借別人的手,除掉對手。鄒忌和公孫閱用此計,借楚王之手陷孫臏和田忌於死地。
第四計:以逸待勞
保證自己養精蓄銳,迫使敵人疲憊不堪,處於不利的地位,從而戰勝敵人。孫臏不動如山,以逸待勞,再次戰勝龐涓。
第五計:趁火打劫
當敵方出現嚴重危機,就應趁機出擊。龐涓趁孫臏被困楚國時,來到楚國,推波助瀾,欲得孫臏和《孫子兵法》。
第六計:聲東擊西
用假象迷惑敵人,使敵人摸不透我方真實意圖,做出錯誤判斷,指揮產生混亂,對我無所防範,我方進攻便可攻其不備,穩操勝券。孫臏「聲東擊西」,佯攻中牟,調龐涓離開成皋,然後奪取之。
第七計:無中生有
憑空捏造,栽贓陷害,該計用於作戰,是指先用假象迷惑敵人,然後假中生真。公孫閱、鄒忌用此計使齊威王對田、孫二人產生疑心,為除掉田忌、孫臏鋪平道路。
第八計:暗度陳倉
正面佯攻,牽制敵人,迂迴敵後,出奇制勝。「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暗度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孫臏用此計既瞞過了韓國君臣,又瞞過龐涓,攻克上黨,離開韓國。
第九計:隔岸觀火
「坐山觀虎」,靜觀敵方內部矛盾激化,坐收漁利。孫臏用此計,讓韓國與魏軍拼力廝殺,削弱龐涓的軍力,以利戰勝龐涓。
第十計:笑裡藏刀
表面友好,暗藏殺機。龐涓為得到《孫子兵法》,笑裡藏刀,陷害孫臏。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
丟車保帥,舍棄局部,換取全局的勝利。孫臏小用此計,使田忌賽馬獲勝,令齊王敬重。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發現敵人微小漏洞,只要不因小失大,便及時利用,即使是小勝,也不應放過。孫臏在與敵人相持不下又無法取勝之時,發現垂都空虛,「順手牽羊」,奪取垂都。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一是指敵情不明時,以不同手段「打草」以驚「蛇」動,然後消滅之;二是指對隱蔽之敵,不可輕舉妄動,以免「打草驚蛇」,讓敵人發覺我方意圖,使我方處於被動之位。孫臏用「打草驚蛇」之計,查出刺客所在然後驚其出動,最終消滅之。
第十四計:借屍還魂
已經死亡的東西借用另一種形式得以復活。龐涓用假公子郊師代替死亡的真公子郊師,使齊國的叛亂勢力死灰復燃。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誘敵離開有利之地,然後使其就範。孫臏用此計,誘騙公子郊師離開魏國的保護,,隻身回到齊國,輕而易舉地將其抓獲。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為更有利地消滅敵人,有意暫時放縱敵人,使敵人放鬆警惕,一意孤行,我方則伺機而動,殲滅敵人。孫臏為根除叛亂勢力,用此計放縱公子郊師,在其叛亂之時,將其消滅。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拋磚」指的是拋小利做誘餌,「引玉」是目的。龐涓用「拋磚引玉」之計,以搶糧為誘餌,企圖引誘孫臏交戰,孫臏也「拋磚引玉」,他比龐涓高明處在於,「拋磚」誘敵之前,先示假隱真,迷惑敵人,龐涓懵懂上當,兩萬軍隊被誘入事先設置的伏擊圈。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摧毀敵方主力,抓住敵方的首領,就可以瓦解敵方的整體力量。孫臏用此計迫使龐涓退兵,使齊國暫時脫離危難。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從根本之處解決問題,就如抽去釜底燃燒的柴薪,才可徹底止住釜中之水的沸騰。孫臏當眾揭穿假公子,使太後不再阻撓平叛,同時令叛軍人心浮動,紛紛逃離,齊國叛亂之水再也無力沸騰。
第二十計:渾水摸魚
當敵方混亂無主時,趁機亂中取利。龐涓為了對付孫臏的伐交,讓公孫閱攪亂齊國,然後趁亂佔領了齊國的數座邊城。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表面保持原來的形態,迷惑敵人,本體隨蔽轉移,孫臏等人按照此計,讓齊國仆從裝扮成孫臏,假裝其殼,隱蔽脫身,逃離魏國。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
對必殲之敵,四麵包圍,聚而殲之,就像「關上門捉賊,堵住籠抓雞」一樣。孫臏連用此計,消滅了叛軍,平定了內亂,並為齊國軍隊爭取了修整時間。
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遠交」就是結交遠方國家,「近攻」就是攻取近鄰國家。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常用此計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以達到擴張的目的。戰國後期,謀士范雎總結前人計謀,在說服秦王時,提出「遠交近攻」,此計因此得明。孫臏用「遠交近攻」一計,與秦、韓等國結盟,平息了國內叛亂,從根本上改變了被動的局面。
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
以向對方借道為名,達到消滅對方或奪取對方要地的目的。龐涓用此計佔領了韓國的成皋,打算用此要挾韓國交出孫臏。
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
也叫「偷天換日」,其原意是指暗中使用計謀,以假代真,達到自己的目的。龐涓「偷梁換柱」,誣陷孫臏帶走楚王的珠寶。禽滑「偷梁換柱」,使孫臏脫離險境。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
「殺雞儆猴」,古往今來,軍隊的將帥們常用此計樹立威嚴,嚴明軍紀;大國往往以此威懾小國就範。鍾離春「指桑罵槐」殺美玉,威震後宮,使眾嬪妃不敢不聽命於鍾離春。
第二十七計:假痴不癲
假裝糊塗,深藏不露,如同雷雲入冬,屯聚隨沒一樣。孫臏用此計騙過龐涓,避開殺生之禍。
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登高去梯,故意顯示有利可圖之點,引誘敵人「上屋」,進入對我有利之戰場,然後「抽梯」斷其後路,迫敵就範。《孫子兵法》:如登高而去其梯:置自己的軍隊於有進無退之地,迫使將士們破釜沉舟,與敵人決一死戰。孫臏為龐涓出「上屋抽梯」之計,迫楚國屈服,龐涓因此嫉妒孫臏。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製造假象,虛張聲勢,使敵人真假難辨,以達到己方作戰之目的。面對強大之敵,孫臏連續運用「樹上開花」一計,先是解脫了成皋之困,後是解救了韓國太子。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
由客變主,力爭主動。孫臏為破「美人計」,派鍾離春進宮,用隱語勸說齊王。齊王看中鍾離春聰慧,欲封鍾離春為後,孫臏為國家放棄個人感情,勸說鍾離春反客為主,成為王宮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無力守城時,故意暴露其空虛,使敵人疑惑不前,擔心中其埋伏。孫臏用「空城計」,使魏國先頭軍隊撤軍,觸成皋一時之危難。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奸細,反過來為我所用。孫臏本無力長期堅守成皋,用「反間計」使龐涓產生錯誤的估計,放棄長期圍困之策,轉為攻城。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用看似「違背常理」的自我犧牲,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龐涓用此計騙過韓國君臣,使太子申得以離開韓國。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孫臏為鏟除朝中內患,先離間鄒忌與公孫閱的聯盟,然後利用鄒忌引誘公孫閱就範,再用公孫閱一事,逼鄒忌辭去相國一職。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有計劃地主動撤退,以退為進,尋找戰機,消滅敵人。此計在謀略上被推為上策。孫臏以走帶戰,將龐涓引誘到馬陵道,一舉殲滅,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筆。
Ⅲ 求推薦一部孫子兵法和36計的電視劇或電影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非常經典的電視劇,我看過兩遍了,忠實於書本知識,每集都有講解,演員都是演技派的。基本沒有什麼廢鏡頭和多餘的,全是兵法計謀,山東電視台拍攝的。強烈推薦!
Ⅳ 三十六計都有哪些
第一計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的計策,古時人們早有使用。如:春秋時代,齊姜和狐偃定計,把晉公子重耳灌醉,打發他離開齊國(見《左傳》);隋代,隋將賀若弼多次大張旗鼓地進行換防,以麻痹敵軍,最後在敵軍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指揮大軍偷襲並攻克了陳國的南徐州(見《隋書·賀若弼傳》)。
「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形成,或與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貴征遼事略》中薛仁貴設計讓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關。「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最先使用,不晚於明末阮大鋮的《燕子箋·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今年大比期又臨,嗏,我只要賺幾貫銅錢養阿正。」「瞞天過海」作為「三十六計」的計名,始自清代無名氏編寫的《三十六計》。
第二計圍魏救趙
指戰國時期的趙、魏兩國;原指戰國時期齊國用圍攻魏國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邯鄲(今河北邯鄲)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現借指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戰國時(公元前353年) 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齊國。齊將田忌、孫臏率軍救趙 ,趁魏國都城兵力空虛,引兵直攻魏國。魏軍回救,齊軍乘其疲憊,於中途大敗魏軍,遂解趙圍。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此種戰略後來常為兵家所採用,稱為「圍魏救趙」法。
第三計借刀殺人
三十六計里的第三計,計謀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簡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四計以逸待勞
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原作「以佚待勞」。
《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若未可入,則深壁高壘,以逸待勞。」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張昭曰:「孤城不可守,不如且回江東。劉表知我破黃祖,必來報仇;我以逸待勞,必敗劉表;表敗而後乘勢攻之,荊襄可得也!」
第五計趁火打劫
三十六計第五計之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現比喻乘人之危,撈一把。《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六計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shēng dōng jī xī)是一個漢語成語 ,英文翻譯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在現實生活中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它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聲言出東,其實擊西。聲東擊西之計,雖然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第七計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原文為:「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也有的稱為兵家)老子《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揭示了萬物第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系。
第八計暗渡陳倉
全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
本計的特點是,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動的背後,將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規的、非習慣的行動隱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規的、習慣的行動背後,迂迴進攻,出奇制勝。「明修棧道」表示公開的行動,「暗渡陳倉」表示隱藏的真實意圖。
第九計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之計,是指根據敵方正在發展著的矛盾沖突,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當敵方矛盾突出,相互傾軋越來越暴露出來的時候,可不急於去「趁火打劫」。操之過急常常會促使他們達成暫時的聯合,而增強他們的還擊力量。故意讓開一步,坐待敵方矛盾繼續向對抗性發展,以致出現自相殘殺的動機,就會達到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的目的。
第十計笑裡藏刀
笑裡藏刀是三十六計之一。該計策的最大特點就是運用廣泛,而且可以無師自通 。笑容本是人類一種美好的表情,俗話說拳頭不打笑臉人,笑裡藏刀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百試不爽的計謀就是因為他擊中了人性中最常見的弱點。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成語,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出自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在軍事戰略上,三十六計之一,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很像象棋中的「舍車保帥」戰術。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順手牽羊」是個比喻,喻指意外獲得某種便宜,或毫不費力地獲得某種平常要花大氣力才能獲得的東西。
大部隊在運動的過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於前進,各部運動速度不同,給養可能造成困難,協調可能不靈,戰線拉得越長,可乘之機一定更多。看準敵人的空隙,抓住時機一擊,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勝也行。
這個方法,勝利者可以運用,失敗者也可以運用,強大的一方可以運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運用。戰爭史上一方經常用小股游擊隊,鑽進敵人的心臟,神出鬼沒打擊敵人,攻敵薄弱處,應手得利。這樣用順手牽羊取勝的例子,不勝枚舉。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宋 鄭文寶《南唐近事》:「 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驚。』為好事者口實焉。」《里語證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注雲:「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後用以喻作事泄密而驚動對方。
第十四計借屍還魂
借屍還魂原意指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出自《三十六計》第十四計-借屍還魂。迷信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可附著於別人的屍體而復活。後用以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假託別的名義或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位;「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目的在於削弱對方的抵抗力,減少自己的危險。在軍事上指,如果敵方占據來有利的地勢,並且兵力眾多,這時我方應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引入對我方有利的地區,才可以取勝。
在政治斗爭中,這一計用得最多,且亦漸神化。從其應用中可見,此計是一個陰險的謀略。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例子:這自然是~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擒:捉;縱:放。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充分暴露,然後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縱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原文為:「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譯義:逼迫敵人無路可走,它就會反撲;讓它逃跑則可減弱敵人的氣勢。
追擊時,跟蹤敵人不要過於逼迫它,以消耗它的體力,瓦解它的鬥志,待敵人士氣沮喪、潰不成軍,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按照《易經·需》卦的原理,待敵人心理上完全失敗而信服我,就能贏得光明的戰爭結局。有同名電影《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拋磚引玉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十七計,在戰爭中常常用到。 磚指小利,是誘敵上當的誘餌;玉是大利,是真實的意圖。此計謀指用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之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後擊敗敵人。
後來拋磚引玉也指以自己的粗淺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賞析。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此計認為攻打敵軍主力,捉住敵人首領,這樣就能瓦解敵人的整體力量。敵軍一旦失去指揮,就會不戰而潰。挽弓當自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戰時要先把敵方的主力摧毀,先俘虜其領導人,就可以瓦解敵人的戰力。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一個成語,出自《三十六計》第十九計,意思是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第二十計混水摸魚
三十六計之第二十計混水摸魚
比喻趁混亂時機攫取不正當的利益。也作「渾水摸魚」。《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指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幼早的殼。比喻用計脫逃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
關門捉賊,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種圍困並殲滅敵人、特別是小股敵人的計謀。該計一般都還配合著其他計謀的使用,中國軍事家中,有相當多的人成功地運用過關門捉賊計,而且開、關都非常適時,非常的自如。
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是一個成語,拼音是yuǎn jiāo jìn gōng,意思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交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
《三十六計》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指以借路為名,實際上要侵佔該國(或該路)。虢,諸侯國名。也作「假道滅虢」「假途滅虢」。
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
這則按語,主要是從軍事部署的角度講的。古代作戰,雙方要擺開陣式。列陣都要按東、西、南、北方位部署。陣中有「天橫」,首尾相對,是陣的大梁;「地軸」在陣中央,是陣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隊的地方。
因此,觀察敵陣,就能發現敵軍的主力的位置。如果與友軍聯合作戰,應設法多次變動友軍的陣容,暗中更換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隊去代替它的樑柱,這樣一定使它的陣地無法由它自己控制,這時,立即吞並友軍的部隊。這是吞並這一股敵人再去攻擊另一股敵人的首要戰略。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
《三十六計》中(第五套 並戰計)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採取適當的強剛手段便會得到應和,行險則遇順。
第二十七計假痴不癲
《三十六計》中第二十七計,指假裝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圖。《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三十六計」第二十八計:「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搖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語本《孫子·九地篇》:「帥與之朝,如登高而去其梯。」另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三十六計」之一。亦比喻將本求利,別有收獲。《盪寇志》第九四回:「應元道:『前日卑職原說這點銀子不彀,此刻若回曹州,往返多日。不如想個樹上開花的法子,安撫衙內當案 王孔目 ,卑職與他廝熟,太尊只須立紙文書與他,待結案時交付,豈不省一番急迫。』」《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總而言之,這件事參出去, 胡統領 一面多少總可以生法,還可以『樹上開花』。」參見「三十六計」。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
反客為主,讀音為fǎn kè wéi zhǔ,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第三十一計美人計
美人計,俗稱色情間諜。指某些國家的偵察情報機關,為了套取情報,收買特務,採取的以色情勾引的色誘計謀。它是利用色情、出賣肉體的方法,以女性勾引男性對象,以男性勾引女性對象,進行間諜情報活動。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守瓜州等。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反間計,是漢語詞彙來自《三十六計》,指的是識破對方的陰謀算計巧妙地利用對方的陰謀詭計進行攻擊對方。
採用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敵人上當受騙,信以為真,作出錯誤的判斷,採取錯誤的行動。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苦肉計,按照常理,人不會傷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種傷害,一定是某種自己無法抗爭的力量導致的。利用好這樣的常理,自己傷害自己,以蒙騙他人,從而達到預先設計好的目標,這種做法,稱為苦肉計。
苦肉計,不僅用於戰爭之中,還廣泛地見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經商活動中,經營者利用「苦肉計」,對自己不合格產品集中進行銷毀,用以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樹立自己企業的良好形象,為下一步賺回更多的錢而埋下伏筆,是非常可取之計,但會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連環計,出自《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是指中國古代兵法策略,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龐統使曹操戰艦勾連,而後縱火焚之,使不得脫。則連環計者,其結在使敵自累,而後圖之。蓋一計累敵,—計攻敵,兩計扣用,以摧強勢也。如宋畢再遇賞引敵與戰,且前且卻,至於數四。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復前博戰,佯敗走。敵乘勝追逐。其馬已飢,聞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師反攻,遂大勝。皆連環之計也。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指的是戰爭中看到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時就逃走,也謂遇到強敵或陷於困境時,以離開迴避為最好的策略。現多用於做事時如果形勢不利沒有成功的希望時就選擇退卻、逃避的態度。
(4)三十六計有哪些電影電視劇擴展閱讀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參考資料:網路-三十六計
Ⅳ 描述有關三十六計的電視劇是什麼
http://loveit.cn/v/movie.asp?id=37
這里有
Ⅵ 有什麼關於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好點的電影
孫子兵法比三十六計好.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所做.分析問題鞭辟入裡,言簡意賅.不僅適用於戰場,也適用於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適用於古代也適用於當今.中外很多軍事院校都把孫子兵法列為教科書.著名西點軍校就很重視學生對孫子兵法的理解.拿破崙稱霸歐洲也有孫子兵法的一份功勞.它不僅講戰爭,更蘊含很多哲理.是本好書.
Ⅶ 邪不勝正電影故事裡面使用到的三十六計
我們俗話都說邪不勝正,但我們在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雖然我們會被劇情中主角危險的境遇而捏一把汗,但是我們在心裡總知道主角最後肯定是會成功打敗反派的!,但是並不是在所有的電影中主角都會成功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部最終反派取得成功的電影:
一:《火柴人》,是一部由尼古拉斯凱奇、薩姆洛克維爾和艾莉森洛曼主演,瑞德雷斯高特導演的影片。該片於2003年上映,改編自埃里克加西亞的小說《火柴人》。主人公羅伊是一名患有精神強迫症的騙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檔弗蘭克聯手,經營著小打小鬧的騙子生涯,依靠羅伊高明的騙術,屢屢有人受騙上當。片中飾演金光黨的凱奇意外的與自己的女兒相遇而讓他規律的人生起了巨大的變化,但他卻不知道在和他女兒相處的過程中一步一步陷入了「被陷害」的陷阱,最終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局,一個他搭檔籌備許久的計劃。
二:《蝙蝠俠:黑暗騎士》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劇中蝙蝠俠想塑造一個正義的哥譚警察為城市英雄,但是面對小丑的計劃正義的城市英雄被拖入黑暗,化身反派。雖然電影最後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小丑的計劃卻成功了。
三:《七宗罪》是一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片。該片以罪犯約翰·杜製造的連環殺人案件為線索,從警員沙摩塞和米爾斯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七宗罪」系列謀殺案的故事。1995年該片在美國上映。1996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在《七宗罪》飾演連續殺人魔的約翰杜有著非常理直氣壯的反社會人格,但對於自己所策劃的犯錯計劃卻縝密的令人驚豔,更恐怖的在於因為與警察的擦槍走火而改變計劃,更是徹底展現了「七宗罪」的真諦,在電影最後讓自己處於一個絕佳的位置與高度,用自己的「死亡」來證明自己的「勝利」。
四:《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該片是《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的第三部,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十九部電影,該片與《雷神3:諸神黃昏》劇情連接,講述了復仇者聯盟和他們的超級英雄盟友們犧牲一切,阻止滅霸毀滅一半宇宙的故事 。這部影片和上面幾部不同,這部影片從開始反派滅霸就開始正面對戰各路超級英雄,並且一直堅持殺一半留一半的原則來收集寶石。真正意義上的將主角打敗,並且在得到全部的寶石之後並不想其他的反派一樣死於話多,直接打響指消滅宇宙半數生命,達到了目標!
除了上面幾部電影你還看過哪些反派取得成功的影片,一起來說說吧!
Ⅷ 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演員名單
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演員名單:劉德華、梁家輝、鍾麗緹、陳百祥、何家駒、關海山等。
在電影《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中劉德華飾演錢文迪,賭術高手。梁家輝飾演鍾楚雄 (殺手雄)。鍾麗緹飾演莉莉,錢文迪的女友。陳百祥飾演陳聰明,新加坡撲克王子。何家駒飾演囚犯。關海山飾演囚犯魯賓孫。
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劇情簡介:
千術高手錢文迪(劉德華飾)與女友莉莉(鍾麗緹飾)、好友「金手指」阿智配合,在賭局中贏得富豪劉耀祖六百萬港幣。發現自己被騙的劉耀祖怒不可遏,綁架阿智要挾文迪為其入獄,以便從犯人魯賓孫(關海山飾)手中拿回劉的三億財產。
文迪擔心好友安危只得服從,入獄執行任務,進入了冤家——獄警殺手雄(梁家輝飾)的勢力范圍。 文迪在獄中憑借過人手段很快站穩腳跟,甚至連殺手雄也一並收服。隨著文迪與魯賓孫接觸日深,他發現魯賓孫居然是劉耀祖岳父。
原來劉耀祖覬覦魯賓孫財產多時,為此不惜將妻子殺害,魯賓孫替女兒報仇反遭陷害,落得在牢中晚景凄涼。正義感勃發的文迪決定幫魯賓孫討回公道,遂聯合殺手雄奪取劉耀祖的不義之財。
Ⅸ 求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0HdDFI_mUZn22yq_J6FuJA
作品相關簡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由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山東省三冠影視實業公司、中國農業銀行濟南分行聯合攝制的一部古裝歷史劇,張智勝、張輝力執導,仇永力等主演。
Ⅹ 三皇五帝時期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
1,《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是改編自張敬同名小說,由黃健中、元彬、延藝執導,陳寶國、尤勇、鮑國安、李光潔、周揚等主演的古裝歷史劇。
該劇主要講述春秋時期吳國、越國爭霸,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最終復國滅吳的傳奇故事。該劇於2007年5月10日在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播出。
2,《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由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山東省三冠影視實業公司、中國農業銀行濟南分行聯合攝制的一部古裝歷史劇,張智勝、張輝力執導,仇永力等主演。
該劇將《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融為一體,全面展現了戰國時期孫臏和龐涓二人鬥智斗勇的故事。
3,《孔子》
《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傳記歷史片,由胡玫執導,周潤發、陳建斌、周迅、陸毅、姚櫓、任泉等主演,於2010年1月22日全國上映。
4,《東周列國》
《東周列國》是一部62集的電視劇,由沈好放執導,王繪春等主演。全劇分為《東周列國·春秋篇》和《東周列國·戰國篇》。其劇情主要是根據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
5,《屈原》
《屈原》是由甘志輝監制,鄭少秋、汪明荃、庄靜而、石修、餘子明、劉丹、譚炳文等主演的香港電視劇,於1986年6月9日於娛樂節目《歡樂今宵》內播映。該劇講述了戰國時代,屈原力勸楚王無效,被貶為三閭大夫,逐出京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