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日本電影叫什麼的小娘子

日本電影叫什麼的小娘子

發布時間: 2022-10-06 05:25:57

① 有部小時候看的連續劇,講的是小青教白素貞兒子用銅錢練意志力。求片名

給你轉個貼,希望你能在其中找到你要的那個:

1、1926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傳影視版本。
2、1956年 山口淑子(
)扮演的日本電影《白夫人の妖戀》,主題思想是最接近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盡管二者在表面上的具體情節似乎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3、1958年上映日本東映動畫改編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
4、1962年 邵氏出品的
版電影《白蛇傳》,由
執導。
演技精湛,堪稱當時的一部經典。
5、1975年,台灣地區的影片《白蛇
》,嘉凌,

主演。
6、1978年
版電影《
》,與
配戲,是
的早期電影。
7、1982年
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
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


8、1990年
版電視劇《
》 ,
飾白蛇,


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9、1992年
版電視劇《
》,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最經典版本,
端莊大方、溫柔高貴的形象以及
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歷久彌新經久不衰。
10、1993年
版電影《青蛇》,
飾白蛇,
飾青蛇。該片借新白掀起的熱潮而上映,是

潛能的一次發掘,不過和傳統《白蛇傳》的故事相去甚遠。
11、1995年
版電視劇《
》,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傳續集,主要講白素貞的兒子,半蛇半人的許士林的故事。
12、2001年
版《青蛇與白蛇》 ,劇情改得比較離譜,但人物造型都很美,影響不大。 13、編外版:《我和僵屍有個約會I》,有一段小劇情,講的是白蛇對
的八百年等待,
出演白蛇。
14、2006年,劉濤版電視劇《白蛇傳》
15、2010年,
版電視劇《

16、2010年,
版電視劇《
之青蛇有淚》
16、2010年,

主演的《白蛇後傳》。
17、2011年:
版電影《白蛇傳說》

② 「甘州小娘子」與電影《敦煌》

       眾所周知,敦煌有個藏經洞(不知道可以去看一下余秋雨的《道士塔》)。

       據說在藏經洞中發了一部手抄心經,在經上有這樣的文字,講述了藏經洞的由來:

       維時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國潭州府舉人趙行德流歷河西,適寓沙州。今緣外賊掩襲,國土擾亂,大雲寺比丘等搬移聖經於莫高窟,而罩藏壁中,於是發心,敬寫般若波羅蜜心經一卷安置洞內。伏願天龍八部,長為護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寧;次願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現世業障,並皆消滅,獲福無量,永充供養。

       景佑二年是1035年,而1036年李元昊就滅了敦煌,所以這批經文為避戰火在這個時間點被放到藏經洞里,邏輯上是說的通的——不過,關於這批經文是什麼時候封存的,史學界是有爭議的,但這不是我想寫的重點。

       我們可以先不管這一段文字前面寫的是什麼鬼,最後那一句,明顯是個愛情故事哪——這種情情愛愛的,才最有意思了——從文字中看,這個叫趙行德的老兄是為了一位「甘州小娘子」而抄的這個經文(千萬不要相信這哥們抄經是為了什麼「城隍安泰,百姓康寧」,至少我不信——你會去歸元寺對著菩薩說,請菩薩保佑武漢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共建和諧社會嗎?),而從文中看,這個「甘州小娘子」應該是已經死了,故而這位趙行德老兄最後幾句寫的情真意切,委實相當的感人。

       其實這裡面有個有意思的事情,那個「甘州小娘子」其實是在外國(大宋境外),且極有可能是個外族人——因為,那時的甘州和敦煌所在地(沙州),是分屬於兩個政權。

       這里要簡單寫一下歷史。

       大家知道歷史上有個「絲綢之路」,是從長安(西安)通往中亞各國,絲路上有條重要通道叫「河西走廊」,就是現在甘肅省西北部那部分。從蘭州出來,往西北依次是5個州,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發射火箭的地兒),瓜州(安西),沙州(敦煌)。這些個地方,自古都是少數民族混居,極不穩定,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還能鎮一鎮(如漢,唐),但中原王朝一但不行,這些地兒就控制不住了。

       大家還知道唐朝有個著名的事件叫「安史之亂」,大胖子安祿山造反,標志著大唐帝國由盛轉衰。從此後,包括整個宋朝時期,河西走廊這塊地兒就再也沒有歸過中原政權的版圖——後來才靠著蒙古人的武力野蠻征服。所以那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敦煌(沙州)出現了一支當地自治的漢人的武裝,叫歸義軍,一直是奉中原王朝的正朔,用中原的官職,穿中原的服裝——唐的時候奉唐,宋的時候奉宋。但是呢,這個政權基本只控制了沙州和瓜州,中間的甘州一帶實際控制者是甘州回鶻(回鶻演進到現在就是維吾爾)。換句話說,這個歸義軍和中原之間的通路,被一群少數民族控制著,那時的敦煌,是一塊飛地(像美國的阿拉斯加似的)。

       這種沒有大哥罩著的結果就是歸義軍的領地夾在各少數民族中間(那片區域除了回鶻之外,周邊的吐蕃,黨項,契丹,都不是省油的燈),非常艱難的在堅持著。但他們居然奇跡般的堅持了好多年,從唐一直堅持到宋,敦煌的百姓們一直盼望著中原王朝的王師能過來,但是始終是南望王師一年又一年,連個影子都沒有盼來(晚唐就不說了;唐宋之交中原一通亂,也根本顧不上這塊地兒;宋朝建立後,揚文抑武,又是剛開國,也是沒有能力管這些老少邊窮地區的事兒),最後這個地方被西夏的李元昊所滅,並入了西夏版圖。

       知道這個背景後,就能推理一下開頭那段文字中的故事了,趙行德是長沙人(譚州),不知道為什麼要去敦煌(沙州),可能是嚮往詩和遠方。然後那個時候到敦煌就一定要經過張掖(甘州),在那裡面一定是有故事的,因為你要想想即使今天漢民要經過維民聚集地,也並不是就那麼順利的(可能要被買個切糕什麼的),何況當年,所以他可能是被奴或是被囚了。也是在那裡,他遇到了那位「甘州小娘子」,一位美麗的維族姑娘(維族屬於白色人種與黃色人種的混血,深鼻高目,確實要比漢人普遍漂亮些),於是兩個人產生了愛情。那位姑娘為了救他逃離甘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他逃到敦煌後,抄了這篇經文為「甘州小娘子」祈禱……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實這還不是最腦洞大開的,日本有個作者叫井上靖,硬是根據這段文字寫了本小說。小說里,主人公被困在了甘州,那個「甘州小娘子」被塑造成了回鶻的公主,跟主人公產生了愛情(又是個公主看上窮小子的故事),兩人私奔未果又回來(沙漠條件太艱苦,私奔都不像中原那麼簡單),然後這個公主被李元昊看上了(李元昊歷史上是相當殘暴的,搶個公主跟玩兒似的),結果這公主好樣兒的,寧死不從,從城頭跳下(確實節烈)。李元昊手下有支漢人軍隊(西夏崛起的時候收編了很多其他民族的軍隊,有支漢人軍也算正常),軍隊的司令也喜歡這個回鶻公主(編故事必須要搞點三角戀單相思什麼的,才好玩)。看到公主慘死,就懷恨在心,計劃在李元昊到敦煌納降的時候(當時敦煌實力太弱,太守為保全百姓性命,不得不選擇投降)殺掉他。結果當然是計劃失敗,那個漢人將軍戰死,敦煌被屠城。主人公把重要經文都埋到了藏經洞里,接著埋經的人也全部被殺了,藏經洞便成為了一個秘密,直到1900年被王圓籙發現……這部小說後來被拍成了電影,名字就叫《敦煌》,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的一個成果。影片還是很好看的,只不過,一個中國歷史片,由日本人來拍,片中一個個角色穿著漢服說著日語,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回到趙行德抄經的那個夜晚——我一廂情願的認為,抄經這種很酷很有逼格的事情,只適合夜晚來干,再下點雨,就更襯氛圍——他伏在燈下抄經時,一個字,一個字,心中想著念著的,都是這位美麗的「甘州小娘子」。那時他心中充滿著的,應該是無悲無喜,平靜的思念……

(寫於2016年4月3日)

③ 白娘子原型是誰啊

新白娘子傳奇》的故事源於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原名有《雷峰塔》《白蛇傳》《義妖傳》等。同時 <br>《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 <br><br>劇情:峨嵋山上的青、白二蛇精,羨慕人間生活,化身少女小青、白素貞,至西湖遊玩。書生許仙與白素貞相遇,互生愛慕,經小青撮合成親。金山寺僧法海為破壞許、白婚姻,用言語盅感許仙,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敗走斷橋。覺悟的許仙與白素貞言歸於好,法海卻用強力拆散這對夫妻。白素貞被壓雷峰塔下。小青請來神將,燒毀雷峰塔,救出白素貞。 <br><br>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 <br><br>現在常演的京劇《白蛇傳》是田漢根據崑曲、京劇老本改編。1947年改編時原名《金缽記》,解放後又進行修改,正式定名為《白蛇傳》。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許團圓止,中間包括結親、酒變、盜草、上山、水斗、斷橋、合缽等情節。改編時前面捨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中間捨去了青蛇《盜庫銀》,後面捨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 <br><br><br><br><br>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br><br>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可說是整曲再現。 <br><br>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佛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br><br>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br><br>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br><br>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br><br>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br><br>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br><br>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br>回答者: 庄神弄鬼 - 助理 三級 4-19 12:23<br>《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成於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白蛇精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中有不少的佛教傳說、封建禮教的影子。 <br><br>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br><br>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br><br>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 <br><br>現代,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台灣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基本是按照已經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內容。此外,還有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亦是根據白蛇傳創作的,而後經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拍攝後搬上銀幕。台灣明華園戲劇團的白蛇傳歌仔戲露天表演,常在端午節前後演出,故事內容無較大的改編,但在舞台設計上與傳統戲劇表現的設計,有許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橋段更出動消防隊的灑水車,還有吊綱絲的設計,製造出白蛇與青蛇騰雲架霧的感覺。另外,本作也被日本東映動畫改編成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設定——小青是青魚而不是青蛇)。 <br><br>這個故事經過了近千年的演變,除了故事情節不斷豐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漸的演變 <br>

④ 日本動畫片

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百部動畫
1.白蛇傳 1958年 劇場版
原案/上原信
監督&腳本/藪下泰司
作畫/大工原章、森康二
以中國民間傳說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為藍本所創作的長篇劇場版動畫,在日本國內及海外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2.鐵臂阿童木 1963年 TV版
作畫&導演/手冢治蟲
腳本/鈴木良武
演出/富野喜幸
中國動畫迷非常熟悉的一部作品,很多現在從事動漫畫專業的人都是因為看到本作而下定的決心!
3.太陽之王子荷爾斯的大冒險 1968年 劇場版
作畫&腳本/深澤一夫
監督/高田熏
協力/宮崎峻
作畫/大冢康生
描寫了荷爾斯與古倫瓦爾德之間戰斗的幻想作品,製作周期長達3年,中間曾因特殊原因中斷過。
4.熊與鬱金香 1943年 劇場版
原作/橫山美智子
監督/政岡憲三
根據童話故事所改編,風格獨特,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5.頑皮王子擊退大蛇 1963年 劇場版
監督/芹川有吾
腳本/池田一朗、飯島敬
作畫/森康二
根據須佐之男消滅八歧大蛇的傳說改編,造型與背景確立了日本動畫的原創風格。
6.巨人之星 1968年 TV版
原作/尾原一騎、川騎のばる
監督/長浜忠夫
作畫/楠部大吉郎
星飛雄馬在父親的培養下,向成為棒球業巨星的目標而努力。作品中關於父子關系以及心理變化的描寫十分細膩。
7.穿長靴的貓 1969年 劇場版
監督/矢吹公郎
腳本/井上ひさし、山元護久
作畫/森康二
農家男孩皮埃爾為了解救公主而向魔王路西法之城進發……我國電視台曾經播放過這部動畫,堪稱傑作。
8.明天的丈 1970年 TV版
作畫/高森朝雄、ちばてつや
監督/出崎統
作畫/杉野昭夫
這是將拳擊漫畫代表作動畫化的作品,其中採用了大量的寫實手法。
9.魯邦三世
作畫/MONKEY PUNCH
監督/大隈正秋、高田熏、宮崎駿
作畫/大冢康生
日本動畫的代表作,很多設定都讓人聯想起「007」系列。
10.科學忍者隊 1972年 TV版
作畫/吉經夫
監督/島海永行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描寫了與企圖征服世界的邪惡組織進行戰斗的科學忍者隊的故事,其中引入了大量的SF設定。
11.萬能俠Z 1972年 TV版
作畫/永井豪
腳本/高久進
演出/芹川有吾
作畫/羽根章悅
超級機器人動畫的原祖作品,描寫了兜甲兒與地獄博士的機器人軍團進行戰斗的故事。
12.阿爾卑斯少女海蒂 1974年 TV版
作畫/約翰那·斯比利
監督/高田熏
腳本/松木功
作畫/小田部羊一
通過在阿爾卑斯山長大的少女海蒂的眼睛描寫了普通的日常生活,場面設定及畫面構成有宮崎駿參加。
13.宇宙戰艦大和號 1974年 TV版
原案/西崎義展
監督/松本零士
演出/石黑升
機械設定/小丑社
本作對大多數日本一線動漫人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壯闊的故事場面確實令人神往不已。
14.機動戰士高達 1979年 TV版
監督/富野喜幸
角色設定/安彥良和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在整個日本社會造成了深遠影響的動畫系列,其意義極不尋常。
15.三千里尋母記 1976年 TV版
作畫/德·阿米切斯
監督/高田熏
作畫/小田部羊一、奧山玲子、宮崎駿
描寫了少年尋找母親的艱苦旅程,其中對感情的細膩描寫催人淚下。
16.魯邦三世 1977年 劇場版

作畫/MONKEY PUNCH 監督/腳本/吉川物司 作畫/花島義夫、青木悠三
該系列劇場版的第一作,「魯邦」的世界由此逐漸展開……
17.苦兒流浪記 1977年 TV版
作畫/艾克特爾?瑪羅 監督/出崎統 作畫/杉野昭夫 美術/小林七郎
日本電視台成立25周年的紀念作品,描寫了少年雷米與旅行藝人一起四處流浪的故事。
18.タイムボカンシリ?ズ ヤッタ?マン 1977年 TV版
監督/世川ひろし 角色設定/天野喜孝 作畫/宇田川一彥
角色設定頗具特色,情節也充滿了搞笑色彩,擁有層面極廣的觀眾群。
19.宇宙戰艦大和號愛之戰士 1978年 劇場版
原案&監督/松本零士、舛田利雄

作者: 221.215.195.* 2006-7-13 23:14 回復此發言

--------------------------------------------------------------------------------

2 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百部動畫
演出/石黑升
作畫/湖川滋
「宇宙戰艦大和號」的續篇,描寫了與白色彗星帝國的戰斗,分鏡繪畫由安彥良和擔任。
20.未來少年柯南 1978年 TV版
作畫/亞利山大·凱
演出/宮崎駿
作畫/大冢康生
本作是NHK最初的TV版動畫,並成為未來宮崎駿作品的原點。
21.寶島 1978年 TV版
原作/史蒂芬森
監督/出崎統
作畫/杉野照夫
美術/小林七郎
少年西姆得到了寶島的地圖,於是和利夫西先生一起展開了尋寶的航程……
22.成為第一 1979年 劇場版
原作/山本鈴美香
腳本/藤川桂介
監督/出崎統
作畫/杉野昭夫
這是一部描寫網球運動員成長歷程的作品,也是青春動畫的高峰之作。
23.紅頭發的安 1979年 TV版
作畫/L·M·蒙格瑪利
監督/高田熏
作畫&角色設定/近藤喜文
這是根據蒙格瑪利的著名小說改編的動畫,高田熏的製作使其成為了一部絕對的經典。
24.機動戰士高達 1979年 TV版
監督/富野喜孝
角色設定/安彥良和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在整個日本社會造成了深遠影響的動畫系列,其意義極不尋常。
25.傳說巨神伊汀 發動篇 1982年 劇場版
原作/矢立肇
作畫&監督/富野喜幸
角色設定&作畫/湖川友謙
為了爭奪未知的能量,地球人與異種族之間發生了悲劇,當時與「接觸篇」同時放映。
26.浮浪雲 1982年 劇場版
原作/喬治秋山
腳本/大和屋竺
監督/真崎守
作畫/富澤和雄
描寫了浮浪雲與坂本龍馬的交流,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浮世繪的構圖,美術價值頗高。
27.裝甲騎兵波特姆斯 1983年 TV版
原作&監督/高橋良輔
角色設定&作畫/鹽山紀之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以星間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基利可與菲婭娜之間的愛情。本作被稱為REAL系機器人動畫的巔峰之作。
28.銀河鐵道999 1979年 劇場
原作/松本零士
腳本/石森史郎
監督/りん?たろう
作畫/小松原一男
星野鐵郎與謎之美女美迪露在銀河鐵道999上相遇了……這是松本零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9.魯邦三世~卡利奧斯特羅之城 1979年 劇場版
原作/MONKEY PUNCH
監督&腳本/宮崎駿
作畫/大冢康生
魯邦三世與卡利奧斯特羅伯爵為爭奪秘寶而展開了角逐……當時反響不大,但後來卻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30.福星小子 1981年 TV版
原作/高橋留美子
腳本/伊藤和典
監督/押井守
角色設定/高田明美
描寫了諸星當與拉姆之間令人爆笑的故事,原作是高橋留美子最傑出的作品之一,STAFF陣容也十分強大。
31.超時空要塞MACROSS 1982年 TV版
監督/石黑升
角色設定/美樹本晴彥
機械設定/宮武一貴、河森正治
精彩的宇宙戰爭與動人的愛情故事,同時還伴隨著優美的歌聲,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32.魔法公主 1982年 TV版
原案&腳本/首藤剛志
監督/湯山邦彥
角色設定/蘆田豐雄等
夢之國菲娜利娜莎的公主為了取回人們的夢而展開了旅行,這是日本「魔法少女」類動畫的核心作品。
33.魔法的天使 1983年 TV版
原案&腳本/伊藤和典
監督/小林治
角色設定/高田明美
描寫了得到精靈幫助的森澤優化身為演藝界的超級偶像的故事……是將女孩子心中的夢想直接加以體現的動畫。
34.未來警察 1983年 TV
腳本/曾田博久
監督/真下耕一
角色設定/なかむらたかし
2050年,機動分署的警員們和犯罪組織展開了斗爭,當時曾贏得極熱烈的歡迎。
35.DAICON 1983年 EVENT FILM
監督/山賀博之、庵野秀明
角色設定/赤井孝美
作畫/前田真宏
這是GAINAX的前身為日本第22屆SF大會「DAICON Ⅳ」而製作的片頭動畫。
36.銀河漂流HIFAM 1983年 TV版
原案/矢立肇、富野喜幸
作畫&監督/神田武幸
角色設定/蘆田豐雄
描寫了從遭到異星人襲擊的殖民星球逃出的13名少年的旅程。機械人動畫+少年漂流記的設定頗具趣味性。
37.尖帽子的記憶 1984年 TV版

作者: 221.215.195.* 2006-7-13 23:14 回復此發言

--------------------------------------------------------------------------------

3 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百部動畫
監督/葛西治
腳本/雪室俊一
角色設定/名倉靖博、鈴木欣一郎
描寫了來到地球的宇宙人梅莫爾與病弱少女瑪利艾爾之間的友情。SF設定與幻想要素頗為濃郁。
38.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 1984年 劇場版
原作/高橋留美子
腳本&監督/押井守
作畫/森山ゆうじ
友引高校學園祭的前一日,妖怪將其引入了異世界……這是「福星」系列劇場版的第二部。
39.超時空要塞MACROSS~可曾記起愛 1984年 劇場版
腳本&監督/河森正治
腳本/富田佑弘
角色設定&作畫/美樹本晴彥
以TV版的26話為基礎製作的劇場版,再度展現了輝、明美以及未莎三人的魅力。
40.魔法之星 1985年 TV版
監督/安濃高志
腳本/小早川博、渡邊麻美
角色設定&作畫/岸義之
鏡之精靈托普將魔法傳授給了香月舞,舞從此具有了變身的能力。本作的結尾處理得當,給人印象很深。
41.蒼之流星SPT雷斯那 1985年 TV版
監督&作畫/高橋良輔
角色設定&作畫/谷口守泰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為了阻止古蘭特斯對地球的侵略,艾吉與安娜一同來到了地球。本作故事性很強,結構也比較完整。
42.王立宇宙軍 1987年 劇場版
原案&腳本&監督/山賀博之
角色設定&作畫/庵野秀明、飯田史雄等
這是GAINAX的第一部作品,以異世界為舞台描寫了主人公們的青春物語。
43.風之谷的娜烏西卡 1984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宮崎駿
作畫/小松原一男
原案/金田伊功、庵野秀明
這是不需附加任何說明的傑作,鮮明地代表了宮崎駿的風格,同時庵野秀明擔任了其中巨神兵的原畫。
44.天空之城 1986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宮崎駿
演出/飯田つとむ
作畫/丹內司
這是STUDIO吉卜力的第一部冒險活劇動畫,但宮崎駿特有的風格在本作中並不明顯。
45.龍貓 1988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宮崎駿
作畫/丹內司、金田伊功、近藤勝也
以關東近郊的農村為舞台,描寫了姐妹兩人與龍貓間的交流。其中恬靜的日常生活與自然風光的描繪令人陶醉不已。
46.螢火蟲之幕 1988年 劇場版
原作/野坂昭如
腳本&監督/近藤喜文
作畫/百瀨義行
高田熏的代表作,以寫實手法和旁觀者的視點所進行的描寫極為成功。
47.幽靈公主 1997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宮崎駿
作畫/安藤雅司、高坂希太郎、近藤喜文
在各國都引起廣泛反響的經典之作,被稱為宮崎駿動畫的最終形態。
48.阿拉蕾 1981年 TV版
原作/鳥山明
監督/岡崎聰
腳本/遷真先
作畫/前田みのる
以企鵝村為舞台,鳥山明描繪出了一系列引人發笑的角色,一度曾引起過「阿拉蕾」旋風。
49.足球小將 1983年 TV版
原作/高橋陽一
監督/光延博愛
角色設定&作畫/岡迫亘弘
以足球為題材,描繪了以大空翼為中心的少年們的奮斗經歷。
50.北斗之拳 1984年 TV版
原作/武論尊、原哲夫
監督/蘆田豐雄
角色設定&作畫/須田正巳
描寫了北斗神拳的繼承者健次郎在核戰後荒廢的世界中的連番戰斗,其中有許多過激場面。
51.TOUCH 1985年 TV版
原作/安達充
監督/杉井ギサブロ?、ときたひろこ
作畫/前田庸生
根據安達充的同名原作漫畫改編,雖然是以棒球為主線,但主人公們的青春物語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者: 221.215.195.* 2006-7-13 23:14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百部動畫
52.龍珠 1986年 TV版
原作/鳥山明
監督/岡崎稔、西尾大介
角色設定/前田みのる
集齊七個龍珠就可以實現願望,就這樣主人公孫悟空出發了……本動畫基本忠於原作,是人氣頗高的長壽之作。
53.聖鬥士星矢 1986年 TV版
作畫/車田正美
監督/森下孝三
角色設定/荒木伸吾、姬野美智
為了守護女神雅典娜,以星矢為首的聖鬥士們不屈不撓地戰斗著……原作漫畫對我國讀者影響極大,動畫版也曾在國內放映。
54.櫻桃小丸子 1990年 TV版
作畫/さくらももこ
監督/芝山努、須田裕美子、石崎すすむ、朋橋一德
描寫了丸子與其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風格親切,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55.幽游白書 1992年 TV版
原作/富堅義博
監督/阿部紀之
腳本/大橋志吉
角色設定/山澤實等
不良少年浦飯幽助在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了靈界偵探,與妖魔展開了戰斗。
56.妖獸都市 1987年 OVA版
原作/菊地秀行
監督&作畫/川尻善昭
瀧蓮三郎與麻紀繪和朱之一族展開了戰斗,作品真實的角色和華麗的畫面堪稱一流。
57.AKIRA 1988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大友克洋
腳本/橋本以藏
作畫/なかむらたかし
大友克洋的代表作之一,與眾不同的氣氛營造和大場面調度顯示了大友非凡的功力。
58.攻殼機動隊 1995年 劇場版
原作/士郎正宗
監督/押井守
腳本/藤藤和典
角色設定&作畫/沖浦啟之
描繪了特殊部隊公安9科的草雉素子與人形使的戰斗,該作在歐美也獲得了極高評價。
59.戰斗!伊格薩 1985年 OVA版
原作/阿亂靈
腳本&角色設定&監督/平野俊弘
機械設定/本豬木浩明
展現了迦納渚與襲擊地球的格都爾夫間的激烈戰斗,許多場面充滿了迫力!
60.飛躍巔峰 1988年 OVA版
原作&腳本/岡田斗司夫
監督/庵野秀明
作畫/窪岡俊之、森山雄治
巨大宇宙生物入侵地球,人類希望都寄託在典子和機器人岡巴斯塔身上。這是庵野秀明監督的第一個作品。
61.機動警察 1988年 OVA版
原作/ヘッドギア
監督/押井守
腳本/伊藤和典
作畫/高田明美
為了對付PATLABOR的犯罪,警視廳創立了特車二科。作品的人物刻劃和情節設定十分成功。
62.地球靜止之日 1992年 OVA版
作畫/橫山光輝
腳本&監督/今川泰宏
角色設定/窪岡俊之等
這是被稱為橫山光輝角色總出演的SF動作類動畫,號稱經過十年時間才最終完成。
63.天地無用!魎皇鬼 1992年 OVA版
原案&監督/林宏樹
原案&作畫/尾島正樹
少年征木天地不小心解放了神社中封印的美少女魎呼,於是一連串奇妙的故事展開了。
64.我的女神 1993年 OVA版
原作/藤島康介
監督/合田浩章
腳本/長谷川菜穗子
角色設定/松原秀典
大學生森里螢一與名叫貝露丹迪的女神生活在一起,這是根據藤島康介同名漫畫所改編。
65.機動警察 2 1993年 劇場版
原作/ヘッドギア
監督/押井守
腳本/伊藤和典
作畫/黃瀨和哉
押井守首次將寫實風格帶入到動畫作品中,此外還使用了數字合成技術。
66.東京巴比倫 2 1994年 OVA版
作畫/CLAMP
監督/千明孝一
畫/高橋久美子
情節相信也不用多做介紹,CLAMP筆下的皇昴流和星史郎的名字又有誰人不知呢?
67.MACROSS PLUS 1994年 OVA
監督/河森正治、渡邊信一郎
畫/摩砂雪
非常傑出的SF動畫,借用了「MACROSS」的作品設定,效果極佳。
68.MEMORIES 1996年 劇場版
原作&腳本&監督/大友克洋
監督&腳本/森本晃司
監督/岡村天齊
由三部作品組成,寓意深刻,無論在業界還是觀眾中都享有盛譽。
69.魔法使Tai! 1996年 OVA版
原案&監督/佐藤順一
腳本/小中千昭
角色設定&作畫/伊藤郁子
誰能夠抗禦來自宇宙的威脅呢?這一切都要看都立北野橋高校魔法俱樂部的成員們……
70.青之6號 1998年 OVA版
原作/小澤さとる

作者: 221.215.195.* 2006-7-13 23:17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20世紀最優秀的日本百部動畫
監督/前田真宏
角色設定/村田蓮爾、草剪琢仁
本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將2D與3D畫面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視覺效果極佳。
71.美少女戰士 1992年 TV版
原作/武內直子
監督/佐藤順一
作畫/只野和子
14歲的中學生月野兔在黑貓露娜的幫助下得到了變身為美少女戰士的能力。本作曾一度引發「SAILOR MOON」現象。
72.不思議之海的娜迪婭 1990年 TV版
原作/儒勒·凡爾納
監督/庵野秀明
作畫/貞本義行
以凡爾納名著「海底兩萬里」為基礎創作的動畫作品,但其中引入了許多更為復雜的概念。
73.蠟筆小新 1992年 TV版
原作/白井儀人
監督/本鄉みつる、原惠一
角色設定/小川博司
作品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笑料,而許多劇中劇也頗有趣味。
74.機動武鬥傳G高達 1994年 TV版
原作/矢立肇、富野由悠秀季
監督/今川泰宏
角色設定/逢坂浩司
為紀念「高達」放映15周年而製作的動畫,與該系列傳統的思想主線有一定區別。
75.紅頭巾的查查 1994年 TV版
原作/彩花みん
監督/遷初樹
角色設定&作畫/渡邊はじめ
演出方面集中了櫻井弘明、佐藤龍雄、大地丙太郎等人,作品素質較高。
76.新機動戰記高達W 1995年 TV版
原作/矢立肇、富野由悠季
監督/池田成、村瀨修功
以五位駕駛高達的少年為主人公,在青少年觀眾中極受歡迎。最近在美國放映,同樣引起了轟動。
77.小孩子的玩具 1996年 TV版
原作/小花美穗
監督/大地丙太郎
腳本/高橋良輔
角色設定/渡邊はじめ
這是描寫小學生蒼田紗南成長的動畫,以「查查」展露頭角的大地丙太郎此次大顯身手。
78.天空之守護神 1996年 TV版
原作&腳本/河森正治
監督/赤根和樹
角色設定/結城信輝
喜愛占卜的高校生神崎來到了異世界蓋亞,並與王子班一起展開了冒險。
79.魔劍美神TRY 1997年 TV版
原作&腳本/神坂一
監督/渡部高志
角色設定/宮田奈保美
講述了自稱美少女天才魔導士的莉娜的冒險故事……本系列在日本人氣極高。
80.少女革命烏蒂娜 1997年 TV
原作/ビ·パパス
原案&監督/幾原邦彥
腳本/夏戶洋司
天上烏蒂娜來到鳳學園,在這里有著關於世界革命的力量……本作是標準的少女類動畫。
81.勇者王GGG 1997年 TV版
監督/米たにョシトモ
作畫/木村貴宏
描繪秘密防衛組織GGG與機械生命體宗達利安間的戰斗,是勇者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
82.口袋妖怪 1997年 TV版
監督/湯山邦彥
腳本/首藤剛志
演出/日高政光
根據游戲改編的動畫,不僅在日本國內而且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
83.COWBOY BEBOP 1998年 TV版
監督/渡邊信一郎
角色設定/川元利浩
機械設定/山根公利
1998年最為風光的TV版動畫,製作細膩,總體水平很高。
84.有丸 1998年 TV版
原案&腳本/犬丸りん
監督/大地丙太郎
角色設定/渡邊はじめ
角色設定非常可愛,在低年齡觀眾中知名度較高,現正放映中。
85.玲音 1998年 TV
監督/中村隆太郎
腳本/小中千昭
作畫/安倍吉俊、岸田隆宏
由於「EVA」後遺症蔓延所誕生的動畫作品,情節較為艱澀難懂。
86.如今在那裡的我 2000年 劇場版
原作&監督/大地丙太郎
腳本/倉田英之
作畫/大泉あつし
平凡生活中的松谷修造與少女拉拉相遇,於是被捲入了50億年後的未來戰爭。
87.A高達 1999年 TV版
原作/矢立肇
原作&監督/富野由悠季
角色設定/安田朗
「高達」誕生20周年的紀念作品,機械設定一度引起爭議,但情節較為出色。
88.數字怪獸大冒險 2000年 劇場版
原作/本鄉あきよし
監督/細田守
作畫/山下高明、中山久司
描寫了太一與數字怪獸在電腦空間中的戰斗,本作是劇場版的第二作。
89.人狼JIN-ROH 2000年 劇場版
監督/沖浦啟之
腳本/押井守
作畫&角色設定/西尾鐵也
負責首都治安的前衛隊員伏一貴與反政府組織中的一位少女遭遇了,這是押井守與沖浦啟之協力奉獻的作品。
90.BLOOD THE LAST VAMPIRE 2000年 劇場版
監督/北久保弘之
角色設定/寺田克也
作畫/黃瀨和哉
1966年,橫田基地內出現了一位神秘的少女,她的目標是黑暗中的吸血鬼。
91.魔卡少女櫻 1998年 TV版
原作/CLAMP
監督/淺香守生
腳本/大川七瀨
作畫/高橋久美子
CLAMP原作,風格清新明快,值得注意的是動畫版作畫水平十分之高。
92.幻想魔傳~最游記 2000年 TV版
原作/峰倉かずや
監督/伊達勇登
腳本/隅澤克之
突然間世界遭到了凶暴化的妖怪的襲擊,為了調查元兇,三藏與悟空等踏上了旅途。
93.新世紀福音戰士 1995年 TV版
監督/庵野秀明
作畫/貞本義行
助監/鶴卷和哉、摩砂雪
關於這部作品的討論已經太多,由其引起的深遠的社會影響令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94.HUNTER×HUNTER 1999年 TV版
原作/富堅義博
監督/古橋一浩
角色設定/後藤隆幸
小傑為找到自己的父親並成為合格的獵人而不斷冒險,這是根據富堅義博原作改編而成的大人氣動畫。
95.ONE PIECE 1999年 TV版
原作/尾田一郎
監督/宇田鋼之介
角色設定&作畫/小泉升
夢想成為海盜的路飛與索羅等人向著偉大之航路和傳說之秘寶「ONE PIECE」出發了。
96.名偵探柯南 1996年 TV版
原作/青山剛冒
監督/こだま兼嗣、山本泰一郎
角色設定&作畫/須藤昌朋
學生偵探工藤新一在毒葯的作用下變成了一名兒童,但是他卻憑借智慧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件。
97.LOVE HINA 2000年 TV版
原作/赤松健
腳本/葉月九ロウ
監督/岩崎良明
角色設定/うのまこと
浦島景太郎為考入東大而住進了全是女子的旅館,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98.機動戰艦 TV版1996年 劇場版1998年
監督/佐藤龍雄
腳本/會川升
角色設定&作畫/後藤圭二
公元2195年,地球與木星蜥蜴展開戰斗,其間最為活躍的就是機動戰艦上的成員們。
99.櫻花大戰 2000年 TV版
原作/廣井王子
監督/中村隆太郎
角色設定/藤島康介
太正12年,櫻花從仙台來到東京加入了帝國華擊團,並從此為對抗妖魔而戰斗。
100.機器貓 1979年 TV版
原作/藤子不二雄
監督/もとひら了、芝山努
作畫/中村英一、富永貞義
情節歡快活潑,適合各年齡層的觀眾。在我國播出時也引起了不少FANS的熱愛。

⑤ 許仙和白素貞的故事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是神話傳說。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源自於唐代洛陽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於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於清代,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

《白蛇傳》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歷史流傳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

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法國漢學家儒蓮也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

⑥ 《我是你的小娘子》在橫店開機,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如何

電視劇《我是你的小娘子》在橫店開機,通過該劇的官方賬號可以得知該劇的演員陣容還不錯。領銜主演是楊昊銘、黃燦燦,其他主演還有李明峻、文曦、王凱沐、張未柯、何巍然,演員普遍是清一色的青年演員。該劇改編自愛奇藝漫畫《仗勢撩人》,講述將門女主聞人雅與身份成謎狀元言昭的戀愛故事,算是一部古裝愛情喜劇。男主飾演者楊昊銘曾參加過《青春有你第三季》,而女主飾演者黃燦燦曾獲得“星耀女神”評選活動的第二名,兩人的顏值都不差。

客觀看來,《我是你的小娘子》的主演顏值還可以,古裝扮相比很多網劇都稍微強一些。

⑦ 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關於白娘子的,叫什麼

是《水漫金山》嗎?

⑧ 白蛇傳有多少個版本

1、1926年,由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

2、1939年,明星公司出品《白蛇傳》,陳燕燕扮演白娘子,童月娟扮演小青。

3、1956年,日本拍攝《白蛇傳》(又名《白夫人的妖戀》)由李香蘭扮演白娘子。

4、1962年,由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由岳楓執導。林黛演技精湛,扮相美艷,堪稱經典。

5 、1975年,台灣地區的《白蛇大鬧天宮 》,嘉凌 江彬 張琴主演。

6、1978年,的林青霞版電影《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是林青霞的早期電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

7、1982年,林青霞版電影《新白蛇傳》,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8、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9、1990年,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陳美琪飾白蛇,吳岱融飾許仙,邵美琪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10、1992年,由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在中國播出,該版本是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版本也是最受歡迎的版本。趙雅芝扮演的白娘子端莊、美麗、善良、賢惠的形象至今無人能超越;陳美琪扮演的小青以及葉童的反串也深入人心,《新白娘子傳奇》是現在重播最多、最受觀眾歡迎的版本,經久不衰。

劇集評價:

最令觀眾稱道的是孩子們精彩的哭戲:心急如焚的白娘子為救許仙而落淚,許仙欲修行20年救出妻子時雙目含淚,父子相認後許仕林潸然淚下。知乎網友葉辰軒這樣評價:「孩子們現身說法,告訴我們這些成年人,套路玩多了,才知道只有真情最動人。」該片在布景、道具、音樂上,也被稱為是良心之作。

布景方面,劇中讀書人家掛的孔子像、壁上的草書、青花瓷等細節一樣不少;道具方面,許仕林的梨花木傳世娃娃床、老粗布印花床毯、原色細棉哈衣、金絲龍鳳尿布包等也一一呈現;而音樂方面,該劇選擇了原汁原味的《新白娘子傳奇》,加上小演員和小歌手唱功不錯的童聲演繹,十分動人。

周芷瑩有激情、有表演天才,小孩演大人,既體現萌娃新萌態,又能讓觀眾有進入時光隧道的年代穿越感,把許仙演繹的惟妙惟肖。「我明知道這是小姑娘演的許仙,可在觀看時會忘記她的性別,她的年齡,讓我瞬間融入。

周芷瑩與許仙兩人在身份、年齡與氣質上也有太多反差,但小芷瑩卻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人物的精髓,從容遊走於戲劇與現實的邊際,自由穿梭於古今的時空,這對小演員表演的掌控力與爆發力都有著極高要求

⑨ 將軍家的小娘子開播了,該部作品有哪些演員參演

優酷出品的網劇《將軍家的小娘子》是由湯敏、吳希澤、曹峻祥、盧佳、楊萬里、劉胤君等演員參演的影視作品

將軍家的小娘子這部網路電視劇在10月9號於優酷視頻首播,這部作品是優酷自己出品的,是一部古裝喜劇愛情片,男主角是由吳希澤飾演的,而女主角由湯敏飾演的。湯敏也算是優酷好幾部網劇的女主角了,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她出演了一部名字叫做人間煙火花小廚的優酷網路劇,你是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湯敏也是長相甜美的一位女演員,面孔也是可淑女可俏皮。而且她大多參演的都是古裝劇,她的古裝裝扮也是是真的很漂亮。

⑩ 日本泡沫經濟催生電影《敦煌》,為何刪減40分鍾,台詞大有深意

每到假期,別人總是奔海邊跑,筆者總是偏愛沙漠,估計是小時候看電影留下來的情結。

印象最深的兩部關於沙漠的電影,一部是於榮光主演的《海市蜃樓》,那部電影告訴了筆者沙漠是多麼的殘酷。

另一部則是史詩電影《敦煌》,那部電影除了讓筆者感受到沙漠的深邃之外,還有一個異樣的感覺,這電影的風格怎麼有些奇怪。

長大了才知道,《敦煌》原來是中國和日本合拍的,從原著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幾乎全是日本人,這是一部日本看中國 歷史 的作品。

而且,讓人驚訝的是,該片國內配音版居然比日本原版少了40分鍾左右,占整個影片的接近三分之一,這又是為何呢?

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回顧一下這部經典的史詩電影《敦煌》。

一、《敦煌》的拍攝背景,泡沫經濟幸運兒

這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寫的小說《敦煌》里 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基本上算是電影和小說《敦煌》的故事梗概:

大宋舉人趙行德到西夏考察,路遇不幸,被迫加入西夏軍隊,為了生存筋疲力盡。後來得到機會在敦煌從事古卷抄寫和保護工作,在這期間他和一位「甘州小娘子(回鶻公主)」發生了一段愛情故事。

很多人都以為這段話來自於敦煌莫高窟所藏古籍,但根據考證,趙行德和「甘州小娘子」均為井上靖虛構, 歷史 上並沒有這個來自湖南的舉人趙行德。

不過,電影《敦煌》里涉及到的部分 歷史 ,如西夏李元昊攻滅甘州回鶻,佔領歸義軍都是真實存在的。

小說《敦煌》成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它被眾多影視公司和製作人盯上了。

在經過一番復雜的版權角逐以及兩換導演之後,《敦煌》確定由拍攝了《追捕》等電影的著名導演佐藤純彌指導,主演由佐藤浩市(飾演趙行德),西田敏行(飾演朱王禮),渡瀨恆彥(飾演李元昊)和新人中川安奈(飾演回鶻公主)擔任。

其中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演員應該是西田敏行,他曾是日本《西遊記》里豬八戒的扮演者。

《敦煌》由中日合拍,也是為了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不過說是中日合拍,片中國內地演員極少,絕大部分工作人員和演員都由日本派遣,中方主要提供了外景地和群眾演員等協助,其中片中幾場大規模的沙漠騎兵戰斗場面均由解放軍騎兵部隊擔綱,光騎兵就出動了八百多。

《敦煌》的拍攝正好還趕上了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因此日方在花錢上非常大方,該片總投資據說達到了45億日元之巨,有人曾按照1987年匯率估算約相當於一億多人民幣,在那個時代堪稱超級投資,要知道同時期的《西遊記》拍攝了6年二十五集才花了600萬人民幣。

在電影投資中包括建設一座價值兩千多萬人民幣的敦煌古城,日方原計劃在影片最後按照劇本所寫將敦煌古城真的焚毀,但在中方的堅持下,該鏡頭只是燒了一座木頭架子,這座古城如今成了景點和影視基地。

雖然投資巨大,但《敦煌》也帶來了超級收益,它在1988年奪得日本票房冠軍,總票房82億日元,在藝術上也獲得了十項「日本奧斯卡」大獎,可謂商業和藝術雙豐收。

拍攝和上映都趕在日本泡沫經濟期內,《敦煌》也可謂一部幸運的電影。

二、《敦煌》的三大看點

1、古意

誠然,日本人拍攝的《敦煌》,雖然努力在細節上力圖還原北宋風貌,其製作也

非常精良,但還是被很多國內觀眾抓到了不少穿幫之處。

不過,不論是 歷史 細節穿幫還是皇帝服飾不嚴謹,這其實都不算是重要問題,因為《敦煌》雖然題材為古裝 歷史 片,但其中心思想是拍出一種「古意」,讓觀眾進入古代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感受 歷史 的厚重。

應該說,《敦煌》確實達到了相當高的 歷史 片高度,網路上有很多人評價其為中國最好的 歷史 電影,稱其為史詩片也沒問題,相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拍攝的很多古裝片在氛圍上顯然太現代化了。

2、戰爭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對《敦煌》中的幾次騎兵大戰印象深刻,尤其是技術含量極高的甘州之戰。

在這段戲中,西夏軍隊和對手甘州回鶻軍隊在陣型、兵種、戰法、裝備上各顯神通。

我們可以看到,弩箭對騎兵的壓制,步兵方陣迎戰騎兵的打法,拋石機等裝備的威力,更有如雷貫耳的「鐵鷂子」「連環馬」,此外,李元昊高超的指揮藝術也讓人嘆為觀止,再加上讓人熱血澎湃的鼓點,整個畫面宛如戰場重現。

甘州之戰幾乎可以成為我國電影史上的標桿,在筆者看來,其技術含量已經不亞於《角鬥士》和《勇敢的心》等好萊塢經典大片。

關於戰爭還有一段很精彩,就是朱王禮在影片末尾率領少量騎兵反復沖擊西夏軍陣殺李元昊,三次失敗後陣亡的畫面。

這段劇情應該是取材於日本戰國時期著名勇士真田幸村沖陣殺德川家康的 歷史 ,他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兵」,這可能是日本片方為了取悅日本觀眾特設的劇情,同時也符合片中朱王禮勇敢無畏的人設。

3、文明

如果只看戰爭,《敦煌》已經夠優秀了,不過該片的靈魂實際上是文明。

片中有很多劇情都在圍繞著文字、名字、語言、書籍、繪畫和 歷史 等關於文明的印記:

趙行德去西夏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西夏文字、了解西夏文化,以備將來在殿試中不會再次失敗。

他遇到的第一個西夏女人,給了他一張西夏文字書寫的通行證。

趙行德被迫加入朱王禮的僱傭軍部隊後,在衣服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不願當無名的死人,不會寫字的朱王禮部士兵包括朱王禮本人紛紛求他也在自己的衣服上寫下名字。

趙行德在西夏系統學習了西夏文字,並且編纂了西夏文字典。

來到敦煌之後,趙行德致力於古卷的抄寫和保護,在敦煌城破前夕將古卷密封進莫高窟,他對朱王禮說,這是他願意捨命去做的有價值的事情。

而該片被一些網友評價為最有價值的一個片段,則是李元昊向麾下各族士兵下命令的一場戲,李元昊在台上說的是正兒八經的經過考證的西夏語,然後由翻譯傳達給語言不通的各族士兵。據說,這是西夏語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歷史 和文明傳承意義重大。

可以說,如果《敦煌》只有趙行德和回鶻公主的愛情,以及高技術含量的戰爭戲的話,那該片的史詩意味將大打折扣,正是因為該片融入了大量關於文明的元素,才讓這部電影在 歷史 意義上要勝過《勇敢的心》這樣的商業 歷史 大片。

不過,該片在國內上映時遭遇被刪減的命運,似乎也和這些文明戲份有關。

三、刪減40分鍾背後的原因

《敦煌》在日本上映的版本是143分鍾片長,在國內上映和播出的版本則是99分鍾。

一開始筆者也懷疑自己的眼睛,畢竟一部電影刪減40分鍾,接近三分之一的劇情也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筆者查閱了國內外的專業平台,發現確實如此,顯示均為99分鍾片長,那麼刪掉的那四十分鍾劇情是什麼呢?

由於之前看國語配音版的記憶已經模糊,筆者也不確定刪了哪些部分,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143分鍾長的國語配音版本,發現在國語配音中夾雜著一些日語原音片段,從技術上講,這部分混在國語配音中的日語片段估計就是被刪減的那部分。

筆者重看了一遍《敦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被刪減的片段,大部分是意義不大的過場戲或者龍套戲,對劇情主線影響不大。

但是,中間有兩段對話的片段比較顯眼,其中一段也是網友們公認的被刪減片段之一。

一段是影片末尾,趙行德和朱王禮在城破前一晚城牆上的對話,朱王禮要求趙行德為他樹立一個碑文。

另一個網友公認的應該刪減的片段,則是李元昊在西夏文館和趙行德的對話。

實事求是講,這段台詞不論是給日本觀眾看,還是給中國觀眾看,估計大家都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因此該片段在國內上映時被刪除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瑕不掩瑜,《敦煌》這部史詩電影,雖然是三十多年的作品,但其影響力卻非常巨大,不僅在日本引發敦煌研究的熱度,也為國內的古裝 歷史 影視劇樹立了一個標桿和榜樣。

最後,重看《 敦煌》,讓筆者最為感傷的劇情並不是回鶻公主的死,不是朱王禮的壯烈,不是趙行德的命運,也不是莫高窟的悲慘遭遇。

而是李元昊對著遠處向他沖來的朱王禮,說的這句台詞:能在 歷史 上留名的,不是你。

END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0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4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7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