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種子山是什麼電影
㈠ 鐵原阻擊戰: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生死之戰,輕步兵之王的巔峰戰術
9月2日,10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的忠骨歷經70餘載、橫跨萬水千山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順利歸國了。
志願軍遺骸回國
硝煙早已散去,思念綿綿流長。讓英雄魂歸故里,始終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
據韓國方面介紹,這些烈士都是在抗美援朝期間戰斗最為激烈的江原道橫城、鐵原、連川等地犧牲的。
相比較長津湖、上甘嶺等我們所熟知的地名,這幾個地名可能相對比較陌生。但對於在這些地方戰斗過的志願軍老兵來說,那卻是一輩子忘不了的痛。
原志願軍63軍188師指導員賈文岐
2014年,第一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時,原志願軍63軍188師指導員賈文岐,整夜睡不著,「在鐵原的戰友,回不來了」。
當年的鐵原,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切還得從第五次戰役說起。
第五次戰役作戰圖
1950年12月,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因車禍意外身亡。時任美陸軍副參謀長的李奇微來到朝鮮戰場,接過了美第八集團軍指揮權。
五十五歲的李奇微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二戰中,他曾策劃並參與了西西里島和諾曼底登陸的空降作戰。
李奇微在到達朝鮮戰場上幾天後,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便發起了第三次戰役,到1月8日,第三次戰役結束。志願軍佔領了南朝鮮首都漢城,並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趕到了三七線,殲滅聯合國軍1.9萬人。
李奇微
戰果雖然輝煌,但此時的志願軍已極其疲憊,並且由於戰線太靠前,後勤補給線拉長,再加上美軍在空中的狂轟濫炸,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已經無法保障。
隨即,志司下令:停止追擊,轉入休整。
但剛剛上任不久的李奇微,敏銳地察覺到志願軍補給的短板。通過翻看之前的戰報,李奇微發現由於後勤補給的限制,志願軍的每次進攻只能維持7天。
針對志願軍的禮拜攻勢,李奇微制定了一套針對性極強的磁性戰術。
所謂的磁性戰術,倒是和當年主席提出「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的戰術如出一轍。
後撤的美軍
李奇微經過計算,他發現志願軍一夜的急行軍距離為22至25公里,所以命令美軍陸軍在戰役剛開始,每天後撤25公里,盡量不與志願軍發生正面戰斗。
空軍和炮兵則是憑借制空權與密集的炮火不間斷地襲擾志願軍的補給線。到了7天後,志願軍隨身攜帶的彈葯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李奇微隨即命令美軍發揮機械化部隊的機動優勢,立即進行反攻。
就這套磁性戰術可是讓志願軍在第四次戰役里吃了大虧。
1951年1月25日,美軍投入25萬的兵力發起對志願軍大規模的反攻。美軍的主力部署於西線,目標便是前不久被志願軍佔領的漢城。東線的美軍則負責向南突擊,牽制志願軍的大量兵力。
志願軍佔領漢城
此時的志願軍剛剛打完第三次戰役。志願軍各部傷亡頗大,還未來得及進行休整便被迫打響了應對美軍反攻的第四次戰役。
4月21日,第四次戰役結束,志願軍殲敵7.8萬人,並將聯合國軍阻擋於三八線附近的地區。雙方在戰場上都呈現明顯的焦灼態勢,都在醞釀著下一步作戰計劃。
恰巧這時,美軍內部做了一個新的戰略部署。因麥克阿瑟太過目中無人,杜魯門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將他解僱。並由李奇微扛起了大旗,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而美軍第八集團軍則由范弗里特擔任司令。
范弗里特
此時的李奇微非常清楚,雖然美軍在第四次戰役中將漢城奪了回來,但這對聯合國軍來說並不算大勝利。他急需一場大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之前,麥克阿瑟趁著志願軍在三八線附近休整時,曾進行登陸偷襲志願軍,給我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李奇微非常認可這一行動,並且一直在等待時機,再次實施登陸偷襲志願軍的計劃。
而志司這邊也一直在防備美軍再一次進行登陸偷襲,所以彭總對美軍的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所以李奇微剛一表現出這一意圖就被彭總識破了。
范弗里特彈葯量
沒有人比彭總更了解,志願軍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一旦美軍進行登陸作戰,志願軍很難阻攔。
為了不再重蹈北朝鮮曾經的覆轍,避免被美軍攔腰截斷,使志願軍陷入腹背受敵的處境。彭總向中央請示後,決定發起第五次戰役,目的是擴大戰果,打破美軍登陸作戰的意圖。
4月22日,彭總下令發起第五次戰役。戰斗一開始,志願軍出奇的順利,聯合國軍基本上是一觸即潰。志願軍只要發動進攻,聯合國軍就一路潰逃。
對於美軍的表現,彭總立即意識到,李奇微不是真的逃,而是有目的的後撤。他是想和之前一樣,等志願軍彈盡糧絕的時候,再次進行反撲。
到了5月21日,志願軍將聯合國軍趕到了漢城一線和漢江以北一線,殲敵4.6萬人。
此時的志願軍補給已經嚴重不足,隨即彭總下令全線後撤,轉向三八線以北進行防禦。
但此時的彭總接到了一個消息,60軍的180師遭遇了范弗里特的第八集團軍。對方還佔了便宜後,卻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固守陣地,反而急匆匆的一路向北開進,即使遇到志願軍阻擊,也是象徵性的開火,然後繼續加速北進。
鐵原阻擊戰中的志願軍
久經沙場的彭總立即意識到,范弗里特這是要去鐵原,准備抄志願軍後路。
鐵原,這是朝鮮一個普通的小地方。然而,范弗里特的加速北進,使得它成為整個朝鮮戰場的關鍵點。
之前,主管後勤的洪學智考慮到鐵原地勢平坦、交通發達,所以將鐵原設為志願軍後勤補給中轉站,志願軍90%的補給物資全部都在這里。鐵原一丟,志願軍三個兵團也將會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處境,並且聯合國軍可以通過鐵原以北一馬平川的平原,毫無遮攔地向北開進。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最危險的時刻即將到來。
鐵原地理位置
此時的彭總正焦頭爛額,因為鐵原附近沒有志願軍的部隊。離鐵原最近的部隊撤回來最少也得7天,但此時的鐵原根本沒法等。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彭總收到一個消息,志願軍19兵團63軍即將到達鐵原,這絕對是一個驚喜。
此時的63軍開赴鐵原並不是收到上級的任務,而是因為在第五次戰役中作戰時,部隊傷亡慘重,補給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奉命撤回鐵原進行休整。
5月28日,彭總給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下令,讓19兵團63軍在鐵原和漣川之間正面25公里、縱深20公里的地區組織防禦,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敵15到20天。
這是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阻擊戰。臨危受命的63軍,隸屬於19兵團,軍長傅崇碧不滿35歲,是當時19兵團中最年輕的軍一級指揮員。
63軍軍長傅崇碧
此時的63軍已經連續戰斗一個月,人困馬乏,補給也極度匱乏。下轄三個師,都不是滿員狀態,全軍只有2.4萬人。
反觀直撲鐵原的聯合國軍,共計4.7萬餘人,火炮1300餘門、坦克400餘輛,還可以隨時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5月30日凌晨,鐵原迎來了猛烈的炮擊,范弗里特在一個小時之內向志願軍189師陣地發射了4000噸炮彈。漣川至鐵原一線火光沖天,濃煙蔽日。彭總時常登上山坡,朝鐵原方向遙望,鐵骨錚錚的彭總曾「半夜望著前方潸然淚下」。
面對范弗里特的狂轟亂炸,傅崇碧將下轄的187、188、189三個師呈品字擺開。189師和187師在兩翼,188師擺在後方擔任預備隊。
鐵原阻擊戰63軍防禦部署
漣川山口是通往鐵原的必經之地,防守此地的是187師561團3營。
6月1日,范弗里特集中美軍兩個師,在美軍飛機和炮兵的支援下,以整連、整營、整團成建制的兵力輪番猛攻志願軍187師的陣地。意圖奪取漣川兩側有利地形,從中央突破,直插鐵原。
面對美軍如潮水般涌來,志願軍指戰員奮力反擊,但仍無法阻止陣地接連失守。
此戰中,187師561團3營堅守漣川陣地4天3夜,直到戰至最後一人,打退了數倍於己的聯合國軍十餘次進攻,殲敵1300餘人。被63軍授予「守如泰山」的稱號。
187師陣地久攻不下,范弗里特隨即將目標轉向189師陣地。6月2日,聯合國軍集中四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189師堅守的第233.2高地和種子山陣地發起輪番猛攻。
面對聯合國軍的猛攻,189師師長蔡長元發明了一種撒豆成兵的戰術。他將189師以連排為單位,像撒釘子一樣,把全師灑在了二十公里的防線內,形成上百個防禦點分散作戰。
美軍一旦孤軍深入,便會受到志願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這樣一來,美軍只能陷入耗時耗力的拔釘子戰斗中,而每一個釘子被美軍拔下,就意味著這個山頭上的幾十名志願軍已經全部陣亡。
6月2日至3日晚,種子山陣地反復易手,戰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到了6月3日晚,189師戰斗減員已經非常嚴重,全師壓縮成一個團,最後連師直屬隊和機關勤務人員也加入了戰斗。
在189師生死存亡之際,蔡長元並沒有求援,而是請軍部盡快組織第二道防禦陣地。此時蔡長元與189師全體官兵已經誓與陣地共存亡了。
6月3日晚,傅崇碧將189師撤了下來,188師接手189師陣地。此時,鐵原阻擊戰到了第二階段。
188師連夜冒雨接守陣地後,師長張英輝充分發揮了當年在華北打地道戰的經驗,利用陣地上原有的戰壕以及防炮洞,修建了縱橫交錯的塹壕防禦網。此舉大大延緩了美軍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
張英輝
據戰後統計,188師在鐵原阻擊戰中共摧毀美軍坦克和裝甲車100餘輛。戰績驚人。
6月3日至6月8日,188師563團8連在連長郭恩智的率領下,在陣地上堅守了6天6夜,先後打退聯合國軍一個加強團13次的沖鋒。以傷亡13人的代價殲敵800餘人。
到了8日晚,團部命令8連突圍。為了盡可能拖住聯合國軍,讓8連成功突圍。位於8連東側的207高地上的188師563團1營1連勇敢的阻擊敵軍,戰至最後8人。
僅存的8人在連續打退敵軍兩次進攻後,彈盡糧絕,縱身跳下懸崖。這就是跟「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極為相似的「八勇士」。
鐵原戰場上的美軍
此後幾天,563團繼續在高台山一帶戰斗。在阻擊聯合國軍7天後,563團1600多人僅存247人。而他們入朝時,是2800多人。
鐵原阻擊戰已經到了第三階段。到了第九天,188師和189師已經遭到重創。此時,傅崇碧手裡僅剩187師了。
187師作為63軍的主力師,是三個師中最早更換蘇式裝備的部隊。187師擁有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63軍火箭炮兵營。
火箭炮
在前一段時間里,63軍僅剩的200門火炮一直沒有使用。一是因為彈葯量和威力都不夠,不敢多用;二是因為沒有防空力量,一使用火炮便會導致美軍呼叫飛機空襲將火炮炸毀。因此美軍誤以為志願軍已經沒有火炮了,沒有作出防禦。
當陣地到187師手上時,只剩下一小段了,而且守無可守。范弗里特當時都鬆了一口氣,終於沒有阻礙了,可以坐下來喝咖啡了。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攔在他面前的一個叫徐信的人,竟成為他永遠越不過的高山。
徐信的辦法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以攻代守。6月11日凌晨兩點,187師主動出擊,炮兵悄無聲息的進入陣地。
徐信
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炮彈都傾瀉到美軍的營地,美軍狼奔豕突,一片混亂,圍在外面的裝甲車和坦克此時此刻卻成了逃離炮火的障礙。
187師的炮擊,打中了美軍營地的儲備彈葯,引起的爆炸比志願軍的炮火更加猛烈,志願軍步兵更是趁機發動攻擊,一時間美軍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6月12日,彭總親自下達撤退命令。
彭德懷
此時,志願軍主力已經完成修整和重築防線的任務,鏖戰了13天的63軍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斃敵2萬人,其中美軍1.5萬人。粉碎了美軍想要在東西兩岸登陸作戰的陰謀,避免了志願軍3個兵團全軍覆沒的風險。
鐵原阻擊戰,志願軍一戰封神,將輕步兵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向世界展示了什麼叫「輕步兵之王」。
㈡ 電影《血戰鋼鋸嶺》什麼時候在中國上映 中國上
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間是2016年12月8號。
血戰鋼鋸嶺 (2016)
導演: 梅爾·吉布森
編劇: 安德魯·奈特 / 羅伯特·申坎
主演: 安德魯·加菲爾德 / 薩姆·沃辛頓 / 文斯·沃恩 / 雨果·維文 / 盧克·布雷西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澳大利亞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12-08(中國大陸) / 2016-11-04(美國)
片長: 139分鍾(中國大陸) / 140分鍾(美國)
㈢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日軍沒有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這是為什麼呢
《血戰鋼鋸嶺》主要講的是二戰時期美、日雙方在沖繩島戰役時期,最為慘烈的鋼鋸嶺大戰期間發生的事情,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戰爭中英勇搶救隊友,不顧自身安危,硬是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救出了一個連隊的故事。
電影對戰場描述的非常真實以上情況也就能夠解釋日本人為什麼不砍斷繩索的——其實坡面落差並不大,沒有電影描述的那麼高,如果有那麼高,那麼完全可以居高臨下狙擊美軍。或者放美軍進來以後破壞這個網,至少也能遲滯美軍的進攻。實際情況是日軍頗不破壞都沒什麼意義,還不如留著放更多的美軍進來,打近身戰。
沖繩島戰役的慘烈是空前的,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也是二戰時期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了。
㈣ 《血戰鋼鋸嶺》評價如此高是因為什麼
《血戰鋼鋸嶺》的評價之所以高,是因為《血戰鋼鋸嶺》用毫無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
劇中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血戰鋼鋸嶺》中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影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一樣,不僅有宏大的戰爭場面,更有無法割捨的親情、浪漫忠貞的愛情和堅忍篤定的信念。
(4)血戰種子山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
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㈤ 血戰台兒庄電影
《血戰台兒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血戰台兒庄》是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電影,由楊光遠、翟俊傑執導,邵宏來,初國良、江化霖、趙恆多、翟俊傑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台兒庄與日軍展開正面作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㈥ 頂級越戰老兵血戰叢林電影高清是什麼電影
《第一滴血》。
《第一滴血》是由特德·科特切夫執導,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理查德·克里納、布萊恩·丹內利、大衛·卡羅素聯合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82年10月22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曾參加過越戰的退伍軍人蘭博在小鎮上屢受警長的欺凌,逼得他逃入山林,被迫對警察展開反擊的故事。
劇情介紹:
退伍軍人蘭博(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飾)從越南回國,他回到已顯得陌生的原居小鎮,當地警長(布萊恩·丹內利飾)看到這個退伍軍人的第一眼起,就開始對蘭博百般挑剔,甚至將他帶回警局肆意侮辱,不堪忍受責打的蘭博襲警之後逃跑。
警長召集大批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士兵展開對蘭博的追捕,蘭博逃至荒山野林之中,不斷用自己在越戰中掌握的游擊戰術對警察展開反擊,他搶劫了一輛武器運輸車返回小鎮燒毀了商店,法律和武器都不能阻止蘭博了。
蘭博在越戰時的長官上校(理查德·克里納飾)出現,勸說蘭博放下槍械,憤懣已久的蘭博吼出了自己的困惑與不甘。
㈦ 血戰鋼鋸嶺的簡介是什麼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㈧ 《血戰狙擊嶺》的主演是誰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臨近,致敬這一偉大事件的浙產電影《血戰狙擊嶺》即將上線。本片由海寧柒久影業有限公司、橫店影視旗下橫店柏品影視出品,李志文、董天擔任導演,李浩擔任動作導演,田峻丞、張珏、姜浩嚴、張加懷、崔良麒、周惠林、楊春瑞、王炎等主演。
電影《血戰狙擊嶺》將抗美援朝這場鞏固新中國人民政權的戰爭進行了藝術再創作,生動講述狙擊嶺上動人心魄的故事。
㈨ 剛在知道看到,今年是不是有一部電影《血戰松山》請問是否已經上映或是有什麼動態很關注中國遠征軍
電影《血戰松山》取材於滇西抗戰松山戰役的真實歷史,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中國抗日軍民在抗戰沙場上,英勇殺敵、誓死保衛祖國大好河山的英勇群像,影片挖掘抗日戰爭戰場上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英勇事跡,歌頌中國將士不畏生死為國捐軀的精神,同時,影片中反映的慰安婦問題,更是強烈的譴責和控訴了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慘絕人寰的丑惡嘴臉及罪惡行徑。
據介紹,《血戰松山》從2011年就開始籌備,歷時近3年,這也是任安利首次涉足電影。影片開拍之初,由於缺乏經驗,選擇了不負責任的製作方,導致影片拍攝周期一再延遲,造成損失約2000萬,但盡管損失慘重,也知道電影行業「水很深」,任安利依然堅持要把電影做下去,他將打造「還我河山「系列三部曲,「《血戰松山》只是第一部,接下來還會拍攝《騰沖大戰》、《滇緬國際大通道》」。
不過,缺乏名導名演員的紅色電影,近年來最令人擔憂的就是票房問題,對於這點,任安利並不擔心,「電影籌拍之前,很多人就告訴我拍這個肯定要賠錢,但我就是看重電影的教育意義,看重電影的社會價值」。他表示即使電影不能順利登陸影院,也會採取志願者招募的形式,讓他們帶著拷貝走鄉串戶地去播放,去傳播和普及這段慘烈的歷史,記住先人所做的巨大犧牲與貢獻。訪談現場,任安利真誠呼籲政府能夠支持這類愛國影片,組織機關、中小學生、工人、農民等民眾進入影院觀看,同時亦強調,影片的票房所得將全部捐獻給中國紅十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