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畫面視頻是什麼電影
『壹』 這個視頻裡面第一個出現的畫面是什麼電影
導 演: 馮小剛
主 演: 葛優
馮小剛
劉蓓
何冰
劇情介紹:
馮小剛編劇、導演並與葛優、劉蓓、何冰等同時主演的賀歲喜劇影片《甲方乙方》原來想寫一個關於下崗女工的戲,但一直未成型。後來還是拍成了一部」大荒誕、小真實」的喜劇,定於98年元旦春節期間播放。
《甲方乙方》此前曾叫過好多名字:《好夢獻給你》、《比火還熱的心》、《成全你陶冶我》等。最後,作為出品人的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總經理張和平在廣州機場候機時,驀然間形成了」甲方、乙方」這個概念,因為故事講的反正都是簽合同實現夢想的事。
導演馮小剛一聽,雖然作為片名指向不是太明確,但是蠻有懸念的,聽起來也挺脆生的,別具一格,得,這么著了,就叫《甲方乙方》。
姚遠(葛優飾),周北雁(劉蓓飾),錢康(馮小剛飾),梁子(何冰飾)-三男一女,四個善良,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職業者,在97年夏天開辦了一項」好夢一日游」的業務。工作重點是幫助消費者過一天好夢成真的癮。剛開始試營業,立刻引來一批突發奇想的顧客。如:賣瓜的板兒爺想當一天巴頓;將軍(英達飾);廚子(李琦飾)因為生在和平年代,一直夢想成為寧死不屈的義士,體會一天被捕、嚴刑拷打、英勇就義的滋味;一時間把」好夢一日游」的四個人心得團團轉:剛脫下美軍傷兵的衣服又換上清兵的軍服;一會兒是參加作戰會議的將領,一會兒又成了溜須拍馬的衛兵;白天開著敞蓬吉普背著電台在坦克訓練場的土路上顛簸,夜裡又開著老式的吉姆車鬼鬼祟祟地闖入民住去抓人。因為沒有經驗鬧出了很多笑話,工作中也 是漏洞百出。
於是,四個人開了一個糾偏會,統一了認識,明確規定了對於有不健康願望的顧客要敢於說」不」,使」好夢一日游」的業務逐漸走上正軌。他們通過」愛情夢」幫助因為屢遭 失戀,對生活喪失信心的人恢復了自信;又通過」受氣夢」教 育了大男子主義顧客;又利用了大款想做」受苦夢」、明星想 做」普通人的夢」,嘲弄了那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
『貳』 碼流類型:復合流和視頻流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視頻流單指視頻畫面,像看無聲電影一樣。
復合流包括聲音和視頻兩方面,像看電視一樣,錄制的文件較大,硬碟大小要預算好。不過聲音源離攝像頭越近,錄制的聲音越清晰。
(2)三畫面視頻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優點
(1) 啟動延時大幅度地縮短
用戶不用等待所有內容下載到硬碟上才開始瀏覽,我們曾經用10M到桌面的校園網路來瀏覽方舟中的貓頭鷹劇場,速度都相當快,一般來說,一個45分鍾的影片片段在一分鍾以內就顯示在客戶端上,而且在播放過程一般不會出現斷續的情況。
(2) 對系統緩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由於Internet是以包傳輸為基礎進行斷續的非同步傳輸,數據被分解為許多包進行傳輸,動態變化的網路使各個包可能選擇不同的路由,故到達用戶計算機的時間延遲也就不同。
(3)流式傳輸的實現有特定的實時傳輸協議採用RTSP等實時傳輸協議,更加適合動畫、視音頻在網上的流式實時傳輸。
『叄』 這是什麼播放器 比如打開一個電影視頻 能將視頻分成好幾塊 就像大街上監控里的視頻一樣一格一格的
典石音畫 DoiceVox 3.2.7 多畫面播放器
典石音畫DoiceVox可以播放多種數字媒體格式,支持DVD、CD、VCD、DVCD、MP3、AVI、MIDI、aveAudio、GIF、MPEG等多種音頻及視頻文件;獨特的多畫面電視牆效果,備有連續的截取圖像功能,及多畫面自適應系統!
1、多畫面同步播放,剪切圖形控制;
2、多畫面播放自適應系統;
3、滑鼠右鍵快捷支持;
4、自定義書簽模式,快速選擇;
5、自動屏蔽屏幕保護,關閉程序屏幕保護自行恢復;
6、數字鍵支持快速選擇VCD、DVCD、CD 曲目選擇播放;
7、截取視頻文件形成BMP圖形,截取圖形速度可調、連續控制;
8、循環列表播放,可將音頻與視頻文件混排;
9、快速向前播放,超微慢動作播放;
10、區域循環播放,循環區域大小,起始位置由用戶自行設定;
11、處於全屏幕狀態時支持快捷鍵操作 ;
12、自定義的界面設計擴展了 典石系列產品的功能和趣味性;
13、媒體格式的播放及一系列操作均在同一個界面下完成,操作簡單,應用靈活;
14、MX技術,畫面平滑……
二。RealOne Player
大名鼎鼎的RealPlayer相信大家都知道吧,RealOne Player就是由RealNetworks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視音頻綜合播放系統,全新的Web瀏覽、不一樣的信息中心讓你與互聯網實現互動,豐富的媒體格式支持讓您可以輕松播放絕大多數的影音格式。
建議下載安裝RealOne Player 2.0版。
該版本具有多畫面播放功能,新增DVD播放與刻錄功能,可以在全屏幕的影院模式下收看DVD,畫面效果更加逼真。同時為節約系統資源,增加了「Toolbar Mode」播放模式,啟動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許多,可說是看電影、聽音樂的上上之選。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0
『肆』 3d電影為什麼要戴眼鏡看
3D電影 1839年,英國科學家溫特斯頓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人的兩眼間距約5公分,看任何物體時,兩隻眼睛的角度不盡相同,即存在兩個視角。要證明這點很簡單,請舉起右手,做「阿彌陀佛」姿勢,將拇指緊貼鼻尖,其餘四指抵住眉心。閉上左眼,只見手背不見手心;而閉上右眼則恰恰相反。這種細微的角度差別經由視網膜傳至大腦里,就能區分出景物的前後遠近,進而產生強烈的立體感。這,就是3D的秘密--「偏光原理」。
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3D電影的觀看方式
1. 光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
2. 分色技術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3. 時分法
時分法是NVIDIA現在主推的一項應用,需要顯示器和3D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最為復雜,當然成本也最高。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4.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奧運會,接收的電視節目能立體化,我國現已製造出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但光柵的不管怎樣弄,想克服這個缺點是比較難,當然技術進步了例外。
5.全真式
由德國人托馬斯·侯亨賴克發明的當今世界上唯一成功的全真立體電視技術,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全世界原有各制式電視設備兼容,從電視製作、播出系統,到百姓家的電視機,均無需增添任何設備和投資,只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在攝像機上加裝特殊裝置即可。觀眾收看節目時,只需戴上一付特製的三維眼鏡即可。眼鏡成本低廉,經國家衛生部門鑒定,不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目前這樣的節目很少,這項技術面臨淘汰。現在又有部分數字電視節目又有這種節目了。缺點:節目源少,立體效果並不是非常出色。
6.觀屏鏡: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缺點:看圖像或電影時最多隻能是屏幕一半大小;優點:非常清晰。
7.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
3D電影簡史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51年,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1953年,《恐怖蠟像館》等一批3D恐怖片應運而生,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
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
[編輯本段]膠片3D電影的形式和特點
紅綠分色技術和線偏振光分光技術
在膠片立體電影時代,使用最多的是紅綠分色技術以及線偏振光分光技術,紅綠分色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兼容性好,應用范圍廣,任何有35mm膠片放映設備的單位,只要購買廉價的紅綠眼鏡,都可以放映膠片立體電影,大規模的應用導致現在一說到立體電影,人們就想到硬紙殼做的紅綠眼鏡。其缺點是容易出現重影,放映的畫面穩定性差、畫面不清晰、立體效果差,觀眾容易產生疲勞感。
線偏振光技術最大的優點是立體效果稍好於紅綠眼鏡,但仍然有明顯的重影,放映的畫面仍不夠穩定性、畫面仍不夠不清晰,較長時間觀看仍產生疲勞感,觀眾的頭部傾斜角度不能大於15°,否則會影響觀看效果。
IMAX 3D
IMAX 3D利用偏振光分光原理,所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3倍。IMAX巨幕3D畫面大、視野寬廣、視覺效果好,但成本高,所需放映的場地和空間巨大,製作費用高昂,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齒孔的設備進行放映。目前IMAX放映系統也在進行數字化,剛剛推出IMAX數字立體放映機,但其數字放映系統的價格和膠片IMAX系統基本一樣。總的來說,IMAX 3D投資高、經營成本高,不是一般影院所能承受的,不適合在普通商業影院推廣。
數字3D電影發展現狀和優點
數字立體電影依託目前數字影院放映設備(2K)的平台,只需增加放映數字立體電影的輔助設備和更換金屬銀幕或高增益白幕就可放映數字立體電影。數字立體電影比膠片立體電影的放映具有畫面清晰、穩定、無明顯重影、亮度高、與普通數字放映設備相兼容等眾多優點,克服了觀看傳統膠片立體電影時的頭暈、疲勞等弊端,能給觀眾以特殊的觀影體驗和視覺享受。自從2005年11月美國迪士尼首次推出數字立體影片《小雞快跑》以來,目前在全球已經出品了10多部數字立體影片(全部是動畫、科幻、歷險類主題,主要追求立體觀感效果,片長一般與普通故事片相同),兩年以來世界上已安裝了1500多塊數字立體銀幕。這種特殊類型的電影在商業影院一推出就受到各國觀眾的喜愛,雖然在國外數字立體電影的票價比普通電影的價格高出1-2.5美元,但觀看電影的人次卻遠遠高於普通電影,據統計,一塊數字立體銀幕的放映收入一般要比普通銀幕高出2-5倍,以2007年3月30日上映的《拜訪羅賓遜一家》為例,首映當天每塊銀幕的3D版本票房約12000美元,而2D版本票房只有4000美元,該片在美國總票房980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數字3D放映,而數字3D銀幕只佔放映總銀幕的六分之一。票房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影院經營商、影片製作商和設備生產商的積極性。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已掀起了發展數字立體影院的熱潮,美國和歐洲的放映商紛紛開始實施數字3D系統安裝計劃,預計到2009年全球數字影院中放映立體電影的銀幕將超過5000塊;美國好萊塢夢工廠去年宣布2009年以後出品的動畫影片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迪士尼最近宣布從今年起生產的動畫片也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根據我所得到的消息,今明兩年全球將推出10部以上數字立體新影片。國際同行一致認為數字立體電影改變了人們在影院的觀影方式和體驗,已成為電影新的增長點,並將有效地增加了盜版的難度,加快了全球數字影院的發展進程。雖然現在國際上安裝數字立體系統的熱情空前高漲,但關於數字立體電影的相關技術標准尚在制定之中,節目母版的格式已在DCI組織的規范下基本實現了統一,關於放映系統格式還沒有計劃進行規定,數字立體放映系統在有些指標上尚不滿足DCI規范的要求,如:色彩深度等。
數字3D放映系統相對膠片放映系統的優點
1) 數字3D放映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立體顯示效果
數字放映技術在原理上相比膠片立體有較大的改進,使用了液晶開關技術、圓偏振光分光技術及光譜分光技術等,這些技術抗干擾性強、畫面穩定、立體效果好、無明顯重影,畫面清晰度高。由於目前數字立體放映系統亮度還不夠高、光效率還不夠大,因此在大銀幕上放映(14米寬以上)仍然有待改進和提高,或採用雙機放映的方式。但隨著技術發展,較大功率放映機或者使用雙機放映,都有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隨著放映尺寸的增加,也能解決窗口感的問題,將挑戰IMAX立體電影,會給觀眾一個更加精彩的立體世界。
2) 數字立體放映系統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膠片放映機使用機械方式進行控制,人工裝卸拷貝,操作復雜、精度低;數字放映機使用數字方式進行控制,操作簡單、精度高,數字放映系統只需要在鏡頭前或者是放映機內部光路上添加一個濾光器件,可方便進行拆卸
3) 數字技術簡化了立體影片製作工藝
製作膠片立體電影因為要處理兩條同步的負片,因此不論是剪輯還是洗印都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所以願意製作膠片立體電影的人不多。現在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簡化了立體影片在後期製作時剪輯、特效、配光調色等方面的工序,而且如果是製作動畫立體影片,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虛擬另外一個攝影機,用一條影片的內容就可生成兩隻眼對應的影片。但是拍攝真人實景立體影片在攝制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難度,不過國際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嘗試用數字攝影機於拍攝立體電影和,相信真人實景拍攝的數字3D影片將很快面世並逐漸增多。
4) 數字技術豐富了節目內容
膠片立體電影由於製作技術的限制,很難加入特技,再加上膠片立體電影製作困難,所以能吸引觀眾的片源稀少,這在膠片時代是造成立體電影難以發展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現在數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人們製作動畫立體影片的難度,數字動畫特技的大量使用擴展了製作人的創作空間。而且除了數字動畫立體電影之外,還可以用數字攝影機拍攝數字3D影片,可通過數字技術將普通2D膠片電影轉成數字3D格式,國際上已經有一些大導演例如喬治•盧卡斯等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樣將較大地拓寬數字立體電影的片源,增加了數字立體影片的題材和數量,能夠為影院吸引更多的觀眾。
5) 數字立體電影可以提高票房收入
由於使用了數字立體放映技術,良好的視聽效果吸引了大批觀眾,在國外即便影院把票價提高1到2.5美元,仍然有大量觀眾慕名而來,使得數字3D影片比2D影片高出2到5倍的票房收益。優異的票房成績調動了多方面的積極性,製片廠紛紛推出各種題材的數字立體影片拍攝計劃,放映商積極安裝數字立體放映系統,設備商努力改進和推廣產品,搶占市場份額。
『伍』 有一部電影,我只看到了一部分,不知道名字
打,打個大西瓜
http://ke..com/view/2841011.htm
觀看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xNzUzMDA4.html
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
一部網路上熱傳的名為《打,打個大西瓜》的動畫片風靡網路,受到網友的熱烈追捧,視頻畫面震撼,內容誘人,被眾多網友稱之為「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作者花了3年多的時間製作這16分鍾的動畫。 VeryCD的站長給出的評價是,「這是我看過最牛B的動畫短片了,沒有本年度,沒有之一,華人製作!」。在土豆網上,視頻的留言里很多人都贊嘆視頻做得十分優秀,是國產動畫難得的佳作。
目前該片已經入圍2009金龍獎最佳動畫短片;2009葡萄牙動畫影展;2009廈門國際動畫節最佳動畫短片等多項大獎提名。
[編輯本段]作品簡介
《打,打個大西瓜》(英文名See Through)片長16分鍾,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動畫片,講述的是兩個霸主為了爭奪土地而展開了世界大戰,雙方的兩名飛行兵在空中相互糾纏,兩人在偶然的情況下一起落難到大海中的一個小島上,本來敵對的兩人後來成了生死之交。該片場景創意優秀,主題富有意義又不失幽默,用十分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有意思的是,在《打,打個大西瓜》的結尾,打出了一個長長的名單,而這些名單並不是演職人員表,而是楊宇的偶像,李安、黑澤明、余秋雨、李連傑、馬雲等知名人士赫然在列,問及原因,楊宇說,「好像有點調侃或者惡搞的味道吧,但也不完全是,更准確的原因是作品的人都有話要說,我也藉此機會表明我所推崇的人,這也是表明我的世界觀、價值觀」。
[編輯本段]三年磨一動畫
《打,打個大西瓜》的創作者叫楊宇,四川瀘州人,大三時開始學習動畫,畢業後到成都的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但只在該公司工作了一年就專門做了《打,打個大西瓜》這部動畫片,楊宇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部動畫片的製作上。楊宇稱,「三年半期間,我過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間站似的,三點一線:客廳、卧室、廁所者」,「餃克力」花了3年半的時間製作這個16分鍾的動畫,這3年內他幾乎沒有關注過外界的事情,就連他的QQ都是去年9月份才申請的。他一個人在家裡獨立《打,打個大西瓜》作者「餃克力」完成了《打,打個大西瓜》。
「餃克力」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葯學院,大三的時候開始學習CG動畫,畢業後到了一家廣告公司,做了一年就辭職開始做大西瓜。他表示,之所以辭職專注做動畫,是因為理想是做一個原創漫畫家。
在這3年期間,「餃克力」的生活可謂是辛酸和幸福的。這3年內,「餃克力」沒有任何其它收入,為了製作動畫,他只能「啃老本」和用父母的積蓄,他誇張地說,「三年半期間,我過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間站中似的,三點一線:客廳、卧室、廁所」。
「餃克力」說道,「我父親在我剛工作時就去世了,我母親退休了每月1000的退休工資,她和我住在一起,在消費方面我們是能省就省:「衣」服基本沒買過新的;「食」物上多虧有母親的打理,她經常去超市找特價,而且我們以素食為主,健康又經濟;「住」宿是靠父母的積蓄在成都買了套二手房,是按揭,每月700多的按揭款佔了我們的一半的支出;旅「行」那是富人們乾的事兒,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這三年半我沒有離開過我家超過40公里;「娛」樂畢竟還是必需的,我聽評書、音樂,看電影、動漫,偶爾玩玩游戲,全是最低廉的娛樂消費,但網游不玩,太費時間和金錢,我家甚至網線都沒牽,我要上網就去朋友家上,這樣可以減少娛樂時間,減少社會浮躁氣息的影響,還保證了用於動畫製作的電腦系統的穩定性。而且這也是我所從事的行業,我在娛樂的同時也在不斷學習、積累。」
[編輯本段]中國動漫最大的弱點是「不好看」
中國動漫行業經常被人評論為原創少、錢途不大,對此,正在創建「餃克力工作室」的「餃克力」有自己的看法。「中國動漫最大的弱點是「不好看」。」
他認為,所謂的投資人急功近利、盜版猖獗、產業鏈沒有形成等等原因都是動漫人抱怨外部環境總結出來的謬論,他認為中國動漫人應該從自身出發來找答案,而不是抱怨外部原因,根本問題在於中國動漫本身做得「不好看」,「現在是眼球經濟的時代,中國動畫要真的好看了,想不盈利都難」,「餃克力」說道。
同時,他對動漫行業表示看好,「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這樣的水平,一般都有最低生活保障,在普通的情況下都是很難餓得死人的,當一個人餓不死又找不到活乾的時候,閑著也是閑著,你說他會干什麼,對了,就是看看電視啊,看看動漫啊,玩玩游戲這類低廉的娛樂消費羅。」
『陸』 各位大神我想問一下怎樣才能知道一段視頻是什麼電影名字
截個圖去電影吧或者知道里問一下就行,許多高手什麼電影都知道。
『柒』 電影TS,TC,SCR,R5,BD,HD等版本是什麼意思
1、TS——TS是TELESYNC的縮寫。這個音源不能保證是好的音源,因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擾。TS是在專業攝像機在投影室錄制,所以圖象質量可能比CAM好。但畫面的起伏很大。論壇上常出現的有一般TS版和經過修復清晰TS版 。
2、TC——TC是TELECINE的縮寫。TC使用電視電影機從膠片直接數字拷貝。畫面質量還不錯,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很多時候製作TC使用的音源來自TS,因此音質很差,但畫面質量遠好過TS。如果不是太講究的話TC版還是不錯的選擇。
3、SCR——SCR是SCREENER的縮寫。DVDSCR預覽版的或者是測試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從預覽版 DVD 中獲取,通過mpeg-4技術進行高質量壓縮的視頻格式。能比DVDRip早發布,但畫質稍差。
4、R5——俄羅斯5區版的DVD,因為配音為俄語,所以需要去尋找英語音軌,R5版本就是一種合成版本(俄5區DVD視頻+通過其它渠道獲得的英語音軌),R5版本的畫質一般都不錯,音頻部分由於音軌的來源不同,效果有好有差。
5、BD—— BD是Blue Disk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是「藍光影碟」的意思。就是從藍光影碟轉錄的視頻和音頻,畫面清晰度很高。 一般常說的超清,就指的是BD版。
6、HD ——HDRip 是HDTVRip(高清電視資源壓縮)的縮寫,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壓縮技術對HDTV的視頻圖像進行高質量壓縮,一般會分為mkv文件,這種格式的視頻比超清還要清晰。
(7)三畫面視頻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解析度可以從顯示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兩個方向來分類。
顯示解析度(屏幕解析度)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有多少。由於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解析度是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可以把整個圖像想像成是一個大型的棋盤,而解析度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經線和緯線交叉點的數目。顯示解析度一定的情況下,顯示屏越小圖像越清晰,反之,顯示屏大小固定時,顯示解析度越高圖像越清晰。
參考:解析度 網路 TS版 網路
『捌』 電影1080P的畫質與藍光,兩者的清晰度視覺效果是一樣的嗎,求高手原創詳細解析
1080P可以這樣理解,分廣義上的和狹義上的。
廣義上,只要達到垂直1080線的逐行掃描視頻都屬於1080P,這包括網路上常見的1080P的BDrip、1080P的藍光原盤、以及1080P的藍光remux,當然也包括某些來源於DVD或HDTV、通過upconv成1080P的視頻。
狹義上,是指互聯網中存在的、以1080P藍光為原始視頻進行過壓縮處理的BDrip,在犧牲了少許畫質的同時,容量較藍光原始視頻小很多(一般是藍光原始視頻的1/3左右),以方便網路間傳播。
舉例來說,侏羅紀公園三部曲,藍光原盤為124G,而其1080P的BDrip為38G,720P的BDrip僅為21G;
又如,魔戒指環王三部曲,藍光原盤為215G,1080P的BDrip為57G,720P的BDrip為29G。
清晰度方面,由於BDrip的1080P是藍光原盤的有損壓縮,畫質降低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這個畫質的降低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的,99%的人是察覺不到的。
這一方面是因為人眼的敏銳力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也由播放設備所限。如果用46寸及以下的播放設備去比較同源的BDrip的1080P和藍光原盤,99%以上是看不出區別的;如果你具備「火眼金睛」,那恭喜你,你屬於剩下的不到1%的人士;
如果在130寸的投影儀前觀看兩種片源,清晰度就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了,估計有60%的人都可看出色塊、噪點等。
(8)三畫面視頻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細部影紋及其邊界的清晰程度。清晰度,一般是從錄像機角度出發,通過看重放圖像的清晰程度來比較圖像質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詞。 而攝像機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詞來衡量它「分解被攝景物細節」的能力。單位是「電視行(TVLine)」也稱線。
簡介
釋義
意思是從水平方向上看,相當於將每行掃描線豎立起來,然後乘上4/3(寬高比),構成水平方向的匯流排,稱水平分解力。它會隨CCD象素數的多少、和視頻帶寬而變化,象素愈多、帶寬愈寬,分解力就愈高。PAL制電視機625行是標稱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50行外,實際的有效垂直分解力為575線。
對比
水平分解力最高可達575x4/3=766線。但是限制線數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有帶寬。經驗數據表明可用80線/MHz來計算能再現的電視行(線數)。如6MHz帶寬可通過水平分解力為480線的圖像質量。
低檔家用錄像機,如VHS,最多能有240線的清晰度,高檔家用攝錄機,如S-V而數碼攝錄機的記錄方式是數碼信號的格式,清晰度在500線以上。(普通電視的清晰度大約280線,VCD的清晰度是230線)。
看法總結
對於以上3種意見,不知您贊同哪一種?不管贊同哪一種,實際情況是,3種意見是並存著的;說不要將兩者混淆,實際上這種混淆的情況是隨處可見的。就以身邊剛剛發生的一件小事為例,就可以知道不搞清這個問題的麻煩了。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同事將一份新方特出版的《數碼影像產品導購手冊》(2003.8總第24期)給我看,問為什麼索尼的和松下的總共20款數字攝錄機的「水平解像度」分別是500線、520線和530線3種情況,而佳能在手冊上僅有的6款攝錄機的「水平解像度」全部都是625線,難道佳能的攝錄機比索尼和松下的攝錄機清晰度要高100多線嗎?
我向他解釋說,索尼的和松下的是指攝錄的圖像信號可以達到的水平清晰度的「電視線」數,而佳能的是指攝錄的圖像信號制式的掃描線數,即PAL制720×625中的625線。前者是水平解像力所具備的清晰度,後者直接就是垂直解像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垂直解析度。
因此,索尼和松下攝錄機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線,與佳能攝錄機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線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那位同事聽來聽去很難搞得清楚,最後只好抱怨說:一個是水平的,一個是垂直的;一個是轉換過的,一個是沒有轉換的,那為什麼都一律說成是「水平解像度」呢?——我還能說什麼呢?只好說:我也鬧不明白,為什麼許多人都不但認同將清晰度與解析度、解像度等詞混用,而且還要近乎頑固地維護這種讓明白的人可能明白,不明白的人就讓他不明白的做法!
為了讓不明白的人也能明白一點,我們在下面將對電視的清晰度、解析度和電視制式的概念和來源作一個簡單介紹,使上面所說的這個問題能得到比較統一和合理的認識。
『玖』 公司要急做一個視頻,裡面要有古代女子高雅的對天彈琴,或者騰雲駕霧的高山,或者長長的古代畫卷。3個畫面
可以自己製作- -
『拾』 視頻是什麼
視頻
開放分類: 計算機技術、網路、視頻
目錄
* • 【視頻相關概論】
* • 【視頻串流特性】
* • 【流行視頻格式】
* • 【了解視頻編碼】
* • 【視頻格式轉換】
* • 【全部視頻格式】
*
*
英文名稱:Video
指0~10兆赫范圍內的頻率。用以生成或轉換成圖像。在電視技術中,又稱為電視信號頻率,所佔頻寬為0~6兆赫。廣泛應用於電視、攝錄像、雷達、計算機監示器中。
現在的2008年的數字視頻處理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並且2008年的奧運會將採用全部的數字直播。
【視頻相關概論】
[編輯本段]
視頻(英文:Video,又翻譯為視訊)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影像以電信號方式加以捕捉,紀錄,處理,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關於大小視頻各種後綴格式,包括個人視頻上傳,電影視頻。
連續的圖像變化每秒超過24楨(frame)畫面以上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人眼無法辨別單幅的靜態畫面,看上去是平滑連續的視覺效果,這樣連續的畫面叫做視頻。
視頻也指新興的交流、溝通工具,是基於互聯網的一中設備及軟體,用戶可通過視頻看到對方的儀容、聽到對方的聲音。是可視電話的雛形。
視頻技術最早是為了電視系統而發展,但是現在已經更加發展為各種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費者將視頻記錄下來。網路技術的發達也促使視頻的紀錄片段以串流媒體的形式存在於網際網路之上並可被電腦接收與播放。
視頻與電影屬於不同的技術,後者是利用照相術將動態的影像捕捉為一系列的靜態照片。
video (源自於拉丁語的「我看見」) 通常指涉各種動態影像的儲存格式,例如: 數位視頻格式,包括 DVD, QuickTime,與 MPEG-4; 以及類比的錄像帶, 包括 VHS 與 Betamax。視頻可以被記錄下來並經由不同的物理媒介傳送:在視頻被拍攝或以無線電傳送時為電氣訊號,而記錄在磁帶上時則為磁性訊號。視頻畫質實際上隨著拍攝與擷取的方式以及儲存方式而變化。例如數位電視(DTV)是最近被發展出來的格式,具有比之前的標准更高的畫質,正在成為各國的電視廣播新標准。在英國,澳洲,紐西蘭,video一詞通常非正式的指涉錄影機與錄像帶。其意義可由文章前後文來判斷。
詳細請看這里
http://ke..com/view/16215.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