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字最後是姬的電影有哪些
⑴ 如何評價電影《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里段小樓演的霸王,程蝶衣演的虞姬,但實際上在虞姬的愛情世界裡,程蝶衣才是真正的霸王,他可以為了段小樓付出一切,段小樓雖說也明白程蝶衣的心思,但畢竟是個直男,不接受,不拒絕,優柔寡斷,像個女人。程蝶衣可以為了他去給日本人唱戲,但段小樓不能理解。程蝶衣寄孤獨寂寞於袁四爺身上,袁四爺或許也是真的喜歡程蝶衣,但他也明白程蝶衣喜歡的是段小樓,所以無奈,送了程蝶衣那把段小樓最喜歡的劍。袁四爺,程蝶衣的愛情都是卑微的,可憐的,令人心疼又無可奈何的。整部電影里程蝶衣與段小樓演的霸王別姬,最驚艷的是,每演一段,唱的戲詞正是程蝶衣的處境。程蝶衣小時候還在努力學習唱戲的時候,一群小孩子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正是少年們血氣方剛的時候。「小女子年方二八…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為這句錯詞沒少挨打,最後改了過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詞改過來了戲也演好了,本以為可以翻身。但人生這出戲卻成了「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成了雌雄難辨。電影演到兩人的事業巔峰的時候,戲也唱到了虞姬陪著大王南征北戰的時候。演到菊香擠進程蝶衣與段小樓生活的時候,中間卻加了場《牡丹亭》,雖說是程蝶衣為了救小樓唱給日本人聽的,日本人也把小樓放了。但看到程蝶衣欣喜地奔向小樓又被小樓冷眼面對的時候,程蝶衣的心情正好與牡丹亭里杜麗娘欣喜又無奈的心情不謀而合。電影太長,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最後電影演完了,虞姬終於別了霸王,程蝶衣自殺。下輩子做個女人,或者下輩子不要再有如此這般的命運。電影從頭到尾,聽到了四次冰糖葫蘆的要喝聲,1.小賴子給他們講冰糖葫蘆好吃的時候2.小賴子和小豆子逃跑的時候3.程蝶衣成角的時候4.程蝶衣與段小樓唱最後一場戲之前。其實程蝶衣從內心裡一直羨慕著小賴子,小賴子樂觀直爽,說他膽小?錯了,他的勇氣比誰都大,為了擺脫看不到光的苦難,他選擇了死亡。是什麼能讓一個那麼年幼的孩子選擇死亡呢?程蝶衣當初跟小賴子跑了別回來或許也不會有這么多事發生了。後來,或許那一聲聲的「冰糖葫蘆」是小賴子在召喚他吧。電影很長,感觸頗多,語無倫次。以上謹是鄙人愚見,沒有整理語言,想到哪說到哪,這是大時代下小人物的不尋常的悲歡離合。最後,電影真的很好看!
⑵ 哪個電影名字中有姬這個字
霸王別姬
⑶ 電影《霸王別姬》深度解析是什麼
《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它為張國榮帶來了崇高的國際聲譽。《霸王別姬》在說兩個京劇藝人半世紀的悲歡離合,實則在言中國人對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電影描述了中國文化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以及京劇藝人的生活,細膩地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霸王別姬》充滿激情地敘述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的故事。電影不僅具有縱深的歷史感,還兼具細膩的男性情誼與史詩格局,它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摻著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盤旋糾錯地展現出來。
(3)三個字最後是姬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張國榮為人也十分隨和。拍戲他是最按時到場的演員,從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如果趕上拍腳步聲,胳膊,腿等鏡頭,堅持不請替身,他認為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覺的,局部鏡頭也是某種情緒。
鞏俐那時剛拍完《秋菊打官司》就來到的劇組,所以剛開始的幾天,還找不著感覺。從現代農村婦女到舊社會的妓女,一時轉不過勁兒來。她談了很多對菊仙這個人物的理解,說她在陝西時就找了書什麼的?做了挺多功課。
拍完菊仙跳樓的那場戲,陳凱歌拿了兩個高腳杯,倒了兩杯白酒。和鞏俐在桌前坐下,要和她喝交杯酒。大概是攝影師抗著機器離得非常近對著他們,鞏俐非常不好意思,想婉拒。陳凱歌不依笑著把胳膊彎過來,非要喝。最後兩人一飲而盡。
⑷ 請問我看到部影片 是日本的動畫片 叫什麼姬兩個字的
妖姬
⑸ 如何評價張國榮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
電影《霸王別姬》是第五代導演的力作,在這部商業片中,社會與人性被詮釋的淋漓盡致,其中更為特別的是幾個女性形象,以女性的身份追求愛情的程蝶衣與純粹的女人菊仙。在她們演繹自我人生的同時,電影也對其表達了一定的態度,本文從敘事邏輯角度對幾個主要人物形象展開分析,以探討電影本身所展現的對女性的觀感。
陳凱歌導演的商業片《霸王別姬》,正是典型的電影敘事作品,他通過一群戲子的悲歡離合展現了人性的沉淪與掙扎以及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世事變遷。在這出小人物的悲喜劇中,迷戀與背叛、藝術與生活和男人與女人的三大主題被很好的詮釋出來。
細細分析《霸王別姬》,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有下列一些主要事件組成:程一進戲班,辛苦練戲;遭受暴力,返回戲班,程段相互扶持;張府堂會,程慘遭侮辱;程段俱成角兒,袁四賞戲;樓仙成親,程段第一次相絕;日軍進京,救師哥蝶衣為日軍唱戲;抗日勝利,程被控訴,段菊袁相救;解放北平,小四背叛成為新虞姬,程段第二次相決;文革受審,段背叛程與菊,菊自殺;文革結束,最後的霸王別姬。
三個小時的電影跨了半個世紀的中國,以程蝶衣和段小樓在亂世中的命運為主線,所引出的上述事件具有不同的功能:「一進戲班子,辛苦練戲」構成了「最初的情境」——為了「掙個出身,掙個前程」,程蝶衣,此時的小豆子進入科班,被置於一個無依靠的孤獨環境;充滿暴力與孤獨的環境催生了程蝶衣對段小樓的依賴,同時也導致了程蝶衣的出走,而程蝶衣出走過程中所見識到的戲角兒的光彩又導致他走回科班,繼續與段小樓相依。但是上述的所有過程都是為了完成「英雄離家踏上征途並且英雄受到考驗、攻擊、盤問,然後獲得身懷絕技之人指點,或得到秘訣」的功能,所以程蝶衣成了角兒了,成了戲劇界的英雄人物。
⑹ 有個電影裡面有個姬字然後是雞關於機器人的
是不是機械姬啊,好久以前看過的
⑺ 誰看過《霸王別姬》,解答一下
哥哥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的講座上有談到為什麼結尾這么處理:
《霸王別姬》的結局處理
至於《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結局很吊詭,較之原著的原局相差甚多。原著是另一個「虞姬」菊仙死了,霸王段小樓「渡江」南臨香港,數十年後重遇年邁的蝶衣,洗盡鉛華的二人在澡堂里肉帛相見,只是他們都老了,一切曖昧的、似是而非的情感都淡了!電影則大刀闊斧的刪了南來香港這一筆,只交代飾演「虞姬」的程蝶衣在台上自刎,而「霸王」段小樓喊了一句這個「女子」在現實生活里的小名,而後臉上浮現一抹充滿懸疑的笑,一切就此打住。
其實電影這個結局是我跟張豐毅二人構思出來的,因為我跟他經歷了電影前部分的製作跟演繹,都有感在大時代的浪濤中,電影是難以安排霸王渡江南來的!畢竟文化da革命這部分是很沉重的戲,經歷了這段,實無必要好像小說那樣再安排他們年老的重逢,這會令「戲味」淡了。結局他倆只要憑著彼此昔日的感情和感覺憶起對方,輕輕帶過就可以。
我與張豐毅一直著眼於兩個角色之間的感情發展,尤其是蝶衣對師哥感情的變化:由起初蝶衣對師哥的傾慕;至中段師哥愛上菊仙,蝶衣仍固執的愛戀這師哥;到尾段,蝶衣年華老去,不返當年,然而與此同去的,還有他與師哥的一段感情。所以蝶衣的死,總括而言有三個原因:一是虞姬個性執著,要死在霸王面前。故事中,蝶衣其實就是虞姬,虞姬也就是蝶衣,二人的命運是互相影疊。「霸王」既已無用武之地,與霸王演對手戲的「她」——虞姬,是再也不能苟延其情的了,故死也要死在霸王面前。第二、蝶衣想以自殺來完成故事的情節。蝶衣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喜愛舞台上那種熱烈生動的演出,也只有舞台上與師哥合演「霸王別姬」時,他才能遂其心願與師哥成為真正的一對。舞台是蝶衣實現其夢想的地方。所以當蝶衣發覺在現實生活里,他與師哥沒有了以往那種親密的感覺時,他寧可選擇以虞姬的角色來結束他的生命,做一場真正的「霸王別姬」。第三、年華老去,不能接受,蝶衣選擇自殺,因為他是曾經那麼芳華絕代而又顛倒眾生過。由此可見,主角二人的感情根本無法走出「霸王別姬」這個典故,是最合理和最具戲劇性的處理!
而且以程蝶衣的性情,他是怎麼也無法接受這樣的愛情:霸王已無用武之地,要在「她」鉛華盡洗之際苟延情感,是難堪的局面。現實生活里,程蝶衣是個放縱的人,卻也因此,「她」不能接受現實走到惡劣之境。
再者,在我們理解中的「別姬」程蝶衣,是一個有夢想的「女子」,「她」嚮往舞台上那種熱烈生動的演繹,也只有在舞台上,「她」才有最真實的生命。所以,讓「她」死在舞台上,是最合理,也是最具戲劇性的處理!
⑻ 什麼姬的電影
蔡文姬?
藍色妖姬?
⑼ 《霸王別姬》電影講的是什麼
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戰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幕後花絮
片場上張國榮沒有任何生活上的額外要求,偶爾為之的是如果收工較早,他就邀請劇組人員和演員一起去喝咖啡。
陳凱歌表示張國榮是極端用功之人,《霸王別姬》開拍前他到北京生活了六個月,專心學戲。
片中張國榮飾演一位男扮女裝的京劇旦角。張國榮如此入戲,以至於陳凱歌准備的一個京劇演員替身到最後也沒派上用場。
從《霸王別姬》小說來看,只需要兩撥演員——少年和成年,但陳凱歌覺得還不夠,所以他又選了一撥幼年的小演員,而且那些小孩們都是戲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