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圍城怎麼樣
『壹』 《圍城》有感
讀書也是需要時機的,未到時機,不是囫圇吞棗,就是興致欠缺。六年前讀《圍城》,看完便束之高閣,並無太深思考。時隔六年,再次捧讀,才有更深體會。《圍城》實乃大作,當屬常讀常新。我讀的很淺顯,是不敢來評的,只能談些淺薄的體會。
從鮑小姐這兒就揭發了方鴻漸最明顯的品性,這也是為何最後和孫小姐提前結婚再回家裡的原因。他是一個明顯的順著肉體引導的懦弱的人。那薄紙一張的假文憑不也如是嗎。回鄉之後在記者的采訪下漏洞百出。演講過程中胡謅亂編,鬧出了許多笑話,導致世人誤以為方家留洋回來的兒子公開提倡抽煙狎妓。隔著白紙黑字,我都替他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尷尬。
拒絕的勇氣不夠,明明不愛蘇文紈,卻在月色的沉迷下親吻了她,無疑是自我毀滅。如果早點清醒的拒絕,也不至於讓蘇文紈抱著希望越陷越深,最後得不到便親手摧毀了方鴻漸和唐曉芙。對唐曉芙倒是多了幾分真心,追求卻又沒能堅持,那個雨夜裡或許再多等幾分鍾,就能等到唐曉芙的挽留,結局大不一樣。難怪辛楣評價「你不討厭,但是全無用處」。
主角方鴻漸,不喜歡者眾,慢慢來看,卻是不忍指責,因為方鴻漸就是我,我們都是方鴻漸。
蘇文紈也無疑是虛偽的,以她的心性本是對方鴻漸之流看不入眼的,也不喜歡趙辛楣,卻喜歡看他們為自己爭風吃醋,以眾星捧月為榮。被方鴻漸揭穿抄襲國外詩作卻還死不承認。最後被方鴻漸拒絕之後又不甘心的攪亂了方鴻漸與唐曉芙的情感,選擇嫁給了自己曾幾次恥笑的圓臉肥短身材的曹元朗。久別重逢之後,還非要幾次三番貶低方鴻漸與孫柔嘉來尋求優越感。辛楣看不過替他辯解幾句,倒還自以為是的以為辛楣對她念念不忘。
唐曉芙拒絕方鴻漸的理由是:「方先生的過去太豐富了。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的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唐曉芙的美正在於她的不可得,於方鴻漸而言,她是床前的明月光,是心頭的硃砂痣,而不是嘴角的白米飯。楊絳說如果讓他們成為眷屬,由眷屬再吵架鬧翻,結婚如深陷圍城的意義就闡發的更透徹了。可是唐曉芙顯然也是作者偏愛的人物,不願意把她嫁給方鴻漸。私以為,她沒有選擇無目標無追求且不知感恩的方鴻漸倒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
孫柔嘉,是芸芸眾生中最為普通的女子。費盡心思「千方百計」嫁給了方鴻漸。辛楣說她就像那條鯨魚,張開了口,方鴻漸這糊塗蟲就像送上門去的那條船。孫柔嘉剛出現的時候,我滿心厭惡,總覺得她充滿了心機,可是越到後來卻越對她充滿了同情。錯就錯在方鴻漸並不愛她,卻娶了她。
最後一次吵架之前,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著,蓄心要待柔嘉好,勸她別再為昨天的事弄的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裡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可結果卻依舊是大吵一翻。彼此自知說話太重,心裡懊悔,卻一時不願屈服,所以才愈演愈烈。
方鴻漸對她並不討厭,但也並非熱烈的愛。於是得出「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這樣的結論,令人啼笑皆非。
從我的角度而言全書中最喜歡的非趙辛楣莫屬,附錄中楊絳說這是由他們所喜愛的五六歲的小孩子所變大的,或許這也是作者偏愛的人物吧。執著的喜歡蘇文紈十幾年,在得知所愛另嫁他人也能坦然放手,深情而又坦盪。得知蘇文紈嫁的是曹元朗以後說:「眼光如此的女人也不配嫁我趙辛楣,我也不稀罕她」。去參加蘇文紈的婚禮,就為了試驗自己有沒有勇氣去看十幾年心愛的女人跟旁人結婚。他本該在三閭大學混的風生水起,卻因汪太太一事憤然出走。只因那汪太太,與曾經喜歡過十幾年的蘇文紈有幾分相似,驀然想起一句話,至此以後,我愛的人都像你。
曹元朗婚後憑著丈人謀了戰時物資委員會處長的差事,鴻漸調侃辛楣要是他娶了蘇小姐,這體面差使就是他的了。他義正言辭的說:要靠了裙帶得意,那人算沒有骨氣了。他活的清醒而又凜冽,一開始便能看清孫柔嘉的「千方百計」,不似方鴻漸,渾渾噩噩掉進孫柔嘉的「套路」還全然不知,娶了一個並不喜歡的人,走進婚姻的圍城,終是把日子過得雞零狗碎,一地雞毛。
久別重逢時,蘇文紈嘲諷同學會沒人給方鴻漸發帖子時,辛楣替他開解:「開同學會都是些吃飽了飯沒事乾的人跟闊同學拉手去的。看見不得意的同學,問一聲"你在什麼地方做事",不等回答,就伸長耳朵收聽闊同學的談話了。」六十年前的話,並不會過時,放之如今也皆準。
錢鍾書的文字中智慧之餘又透漏著些尖酸刻薄,直逼人心。讀來常是面紅耳赤,心驚肉跳,卻讓人覺得有趣,不由得擊節稱贊。他將鮑小姐比喻做「熟食鋪子」和「局部的真理」,形容孫太太這種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痛。形容周經理對周太太的「讓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塵」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人堆里擠車時,說大家一擁而上,那股蠻勁兒證明中國大有沖鋒敢死之士,只沒上前線去。他還說「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描寫顧爾謙在討好李梅亭時,說上帝會懊悔沒在人身上添一條能搖的狗尾巴,因此減低了不知多少表情的效果。寫辛楣因韓學愈沒請自己,獨吃了又冷又硬的包飯,這吃到的飯在胃裡作酸,這沒吃到的飯在心裡作酸。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還有被許多人奉為經典的言論:「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必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做朋友。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其實心裡還是五味雜陳的,《圍城》不僅僅是一本婚姻教科書,也是一幅人生寫意圖,裡面太多太多的無可奈何、人事瓜葛、城府算計。
人性的弱點在書中一覽無遺。三閭大學集中的本是一群高級知識分子,從中卻沒有看到該有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反而在內部分化為各種派系,充斥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和虛與委蛇。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折射著我們身上的優點或缺點。
【錢鍾書、楊絳與圍城】
「圍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圍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被蘇文紈說出來,輕飄飄的。書中的愛情和婚姻慘淡收場,而反觀錢鍾書與楊絳,這二人賭書潑茶,相濡以沫,頗讓人感慨這對文壇伉儷彼此間的心照不宣,不禁唏噓這世間果然有勢均力敵的愛情。
錢鍾書寫《圍城》,楊絳願充白居易的老嫗和灶下婢。每每看完稿子,相對大笑,彼此心照不宣,倒是羨煞旁人。楊絳筆下的錢鍾書有痴氣,趁女兒熟睡在她肚子上畫大花臉,哄女兒書中的丑孩子就是她,還會幫自己家的貓兒打架,倒也可愛的緊。楊絳說鍾書的痴氣書本里灌注不下,還洋溢出來,卻又保護和崇拜著他的痴氣。
放眼如今,很多人結婚只是為了找個跟自己一起看電影的人,而不是能夠分享看電影心得的人。作為被催婚已久的大齡剩女,永遠都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親友解釋何為性格和三觀不合。只望餘生能不因孤獨將就,只願與他能因愛情攜手,而非因為現實的壓力被迫走入婚姻的圍城。但求我們能夠在霧里看花的世界裡保持初心吧。
『貳』 你推薦和喜歡《圍城》的理由是什麼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從出版到如今,已經70多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書中的每個人物形象,雖不算完美,但卻透著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故事主角的愛恨情仇、焦灼痛苦、幸運挫折,都是我們讀者的一面鏡子。
日光之下無新事,世間處處是圍城。
以下的6句話,無論你處在人生哪個階段,都值得看看。
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
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
時間對友誼的磨蝕,好比水流過石子,反而把它洗濯的光潔了。
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會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方鴻漸三十歲以後的生活,就符合後一種。
事業上,方鴻漸自命不凡卻一事無成,每份工作,都是在糊里糊塗下,就遭了嫌棄。
愛情上,他茫茫然地被動,不喜歡蘇文紈,卻沒勇氣拒絕,傾心唐曉芙,卻不會爭取。
朋友提醒他,孫柔嘉心機深,對他煞費苦心,他卻覺得「承她瞧得起,應當珍惜她。」
最後,方鴻漸落入孫柔嘉精心編織的網中,順水推舟結了婚,這卻奠定了他們往後餘生,日復一日爭吵的因。
有一句話說:「生命絢爛的人,都是受到某些力量所驅使。」
而有些人,睡著和醒了,都是在無意義地游盪人間。
不知所因,不知所終,任由人世洪流裹挾著前行,最終遭受到了生活的重擊。
沒有夢,沒有想法的一生,就無異於死的樣品。
無論前方道路是平坦寬闊,還是荊棘坎坷,不渾渾噩噩,才能掌控人生。
20 歲的方鴻漸,把少年人的豐滿理想和仗劍走天涯的勁,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這樣的性格,保持到了三十歲,就成了一種悲哀。
明明能力不足,卻狂妄地不願承認,只一味地找理由開脫。
心高氣傲、自命不凡地做一些對抗現實的傻事,偏執地想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最後卻讓自己的處境,一歲不如一歲。
一個人20歲,如果不狂,就體現不出來年輕人的志氣;但到了30歲還狂,往往就要吃很多生活的苦。
滋長的青穗仰頭向天,成熟的水稻彎腰向下。
人都要隨著歲月,慢慢成長。
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是因為對未來充滿希望,狂,讓年輕人敢於去拼搏探索。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終要學會在閱歷中,認識到自己的淺薄和不足。
知道世界之大,接受自己的平凡,踏實做事,才能在人生的處處圍城中,好好生活。
方鴻漸剛認識趙辛楣時,兩人關系其實一般。
但當方鴻漸和前岳父鬧翻,找不到工作時,趙辛楣卻為他介紹了三閭大學教師一職。
方鴻漸被三閭大學解聘後,後來的工作也是趙辛楣推薦而來。
有人說:「這世上所有好的感情,都必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有的朋友,會因為你的榮耀得失,來了又去。
也有的朋友,能經得住歲月的沉澱,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在你身邊。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時間是一把好篩子,友情中,那些眼睛看不明,耳朵聽不到的本質東西,都會在時間面前顯現出來。
假的,蒙塵不見,真的,光潔亮眼。
朋友好不好,時間都會證明。
結婚是什麼?
結婚是兩個陌生的成年人,生活到了一起。
不管結婚時,是懷著怎樣甜蜜的心情,說出「我願意」。
婚後的生活,其實都會和想像中的有差距。
因為結婚是一瞬間,婚姻卻是漫長的餘生。
方鴻漸和孫柔嘉結婚前,孫柔嘉認為方鴻漸灑脫不羈,方鴻漸覺得她溫柔體貼。
但這種感覺,在婚後很快就變得面目全非。
在一段關系開始的時候,激情會激發雙方強烈的吸引力,彼此都會釋放出自己的優點。
但隨著日子中各種問題的出現,大家不可避免地會釋放出自身的缺點。
曾經你儂我儂的兩個人,經過婚姻中的柴米油鹽、歲月里的雞毛蒜皮,各自在對方的眼中,都不會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戀人,也沒有完美無瑕疵的婚姻。
所謂對的婚姻,不過是和已經選擇的眼前人,彼此理解,隱忍,在吵吵鬧鬧中相扶到老。
王小波曾說:
「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到一些壞事,好事承擔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就這樣坦坦盪盪做個尋常人也不壞。」
未來的事情就像薛定諤的貓,沒有真正發生的時候,你永遠也不會知道結局。
不如保持一顆平常心,聚焦當下能做的事。
人這一生,成功失敗,都可能會經歷,高低起伏,都是生命的常態。
混裝的巧克力,隨意拿起一顆,沒人知道會是什麼味道。
正在做的事情,不到終尾,誰也不能預知成功失敗。
人生是一場修行,它可能不會如你想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如你想的那麼糟。
古人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路上,可能陽光明媚,也可能大雨滂沱。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過分期待,也不過分悲觀。
坦然面對得失,好的事情,才會不期而遇。
佛語說:「在世間十種惡業中,口惡是最大的惡。」
流言是寫在水上的字,註定不持久,但是卻裹挾著惡意,傳得飛快,給當事人帶來難以想像的傷害。
那些無中生有的事,大多都是從流言而來。
世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人生,生活各有各千秋,各有各的事情緣由。
不要因為不了解,就輕易的想當然。
正所謂:流言難盡,亂世如刀。
有時候,看似柔軟的舌頭,卻可以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鋒利的兵器。
管好自己的嘴巴,做一個能止流言的智者,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
有人說,《圍城》是讀一遍有一遍感覺的書,因為經歷的越多,理解的越多。
故事也許是捏造的,但寫的卻是世間事實。
人生的真相,全都藏在文字背後。
讀別人的故事,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願看過這篇文章的你,都能在人事復雜中,一邊披荊斬棘,一邊打破內心的圍城。
『叄』 為什麼我覺得圍城看不下去
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不適合你,或者你可能不願意看這個題材的電影吧,如果你能看進去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肆』 誰看過香港電影【圍城】,講什麼的,它反映的是什麼事
整個故事就是從片中的這一對兄弟和姐妹,雙方之間的冷漠與不關心開始,俊傑在學校每天每人欺負,但是他哥哥從來都是選擇明哲保身,任憑弟弟被人欺負,俊傑在家裡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受到家暴的時候作為哥哥依舊是袖手旁觀,不敢吭聲。俊傑才有了自暴自棄的想法,最後離家出走,直到碰到女主(忘了名字了)。女主也是在她姐姐的畏懼下被她父親qiangjian,所以她對她姐姐也只是恨。後來兩個人終於相遇了,女主為了生活故意接近當地的黑社會老大朱軒,然而卻得到了朱軒的真愛。讓人諷刺的是,相對於家庭的感情來說,整個電影裡面能夠讓人感覺到的反而是黑社會老大朱軒對女主的感情。
整個故事反映的是日益淡漠的人際關系,可以說是第一次這么直白的針對親情的淡漠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