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五年級微電影讀後感都有哪些寒假

五年級微電影讀後感都有哪些寒假

發布時間: 2022-08-21 12:10:47

Ⅰ 求5年級小學生700字的影評或讀後感

功夫熊貓的: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山下有個熊貓在賣面條。
如果是王家衛,熊貓阿寶開頭一定會這樣冷冷的說道:很多年後,我有個綽號叫龍武士。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龍武士,只要他知道如何做一碗美味的面條。
不論是什麼樣的江湖,總會在相似的傳說中流傳神秘的典籍,總會有壞人為此奔命。阿寶比較幸運,龍之卷軸上一個字都沒有,只有一張像鏡子一樣的紙,照出胖胖的阿寶自己。每一本秘籍的重現江湖都會造就一個高手,每一個高手成名的背後都必然有另一個或者一堆高手的倒掉。自從告別了想成為科學家和解放軍那樣的白痴年代之後,每個小男孩幾乎都和阿寶一樣有過這樣一個修煉成絕世神功,然後帶著妞行俠仗義的理想,不過自從金庸他老人家大筆一揮的在葵花寶典上寫下「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這樣的陰險狠毒的句子,我就對所有的武功秘籍徹底失去了興趣,即使有乞丐在路上拉著我說「看你天資獨特,是塊練武的好材料」。
從某種程度上講,《功夫熊貓》算是一部很原始的勵志片,告訴我們武功可以改變命運,而且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夥伴,因為一切皆有可能。它還是一部很難得的道德教育片,告訴我們在大難臨頭的時候,老師要留下來保護自己的學生,就像最後小熊貓老師面對豹子tailang做的那樣。
片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濃濃的中國元素,大段留白寫意的中國山水畫風格的場景,動畫人物的造型和設計,甚至還有那shifu(師父),wugui(烏龜),majiang(麻將),binggun(冰棍)等一些你一聽就懂的英語發音,這讓我對其他著名中國英語詞彙newbee,shabi,zhuangbi等在不遠的將來進軍好萊塢,甚至成為日常美語抱有充分的信心。影片中最精彩的應該還是阿寶參加小熊貓師父主辦的絕世神功速成班,並開小灶的那段,充滿了向邵氏武俠和成龍電影致敬的經典橋段
其實我一向對美國佬的動畫片心存敬意,不論是最初的《獅子王》,《怪物shrek》還是這部《功夫熊貓》,那種非凡的想像能力,手段獨特的嫁接和外包,那是美國人為我們建造的一個又一個神奇理想的王國。好萊塢的動畫片每每取得的成功,就像阿寶的鵝爸爸做的面條那樣,其實成功並沒有秘訣,一切的吸引,只是因為他們是好萊塢,他們沿襲著好萊塢的創造和想像。
俗話說,天行健,熊貓當自強不息。好萊塢貌似中西合璧的熊貓,卻有一個美國雅痞的靈魂。看著片場外的小盆友拿著熊貓的模型吵吵鬧鬧,我知道不論片里片外,阿寶已經成功了,但是中國動畫片和好萊塢的差距卻是明顯的。這樣的差距,彷彿就是中國福娃晶晶和美國的熊貓阿寶。
所以國人亦當自強不息。
鄧爺爺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而在美國人眼裡,不管是加非貓還是熊貓,能吸金的,那就是一隻招財貓。

也許我們想過好多次,說過好多次,"有機會一定要帶父母看場電影",或者"下一次一定要跟全家人看一場電影"。

現在,好機會來了,《功夫熊貓》來了。

盡管說了也可能白說,但還是要說,《功夫熊貓》是一部適合老爸老媽老婆孩子朋友愛人同學同事一塊堆兒來看的動畫佳作。它特別招笑,特別炫目,而且還挺勵志的--除了對那些打算或者正在減肥的男士起不到鼓勵作用之外。

當我走進電影院,咣當往那一坐,一聽是國語配音,還多少有點失望,可沒幾句之後,就覺得挺好的了。想想《功夫熊貓》既然是一部"中國的"動畫片,那麼說中國話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至少看著不累。

但是為避免誤解,還是必須要多一嘴,我仍然不認為給電影配音是理所應當的。

《功夫熊貓》的配音,讓我們認識到,中國電影界高高在上的那些托塔李天王,正在一點一點地從雲端貼近地氣。他們不再動輒就用手中那座想多大就多大想多小就多小的寶塔扣死你,而似乎有了一些要公然與民同樂的傾向。

我是說,以前托塔李天王們也是"樂民所樂",只不過不是公然的,畢竟大家都是人嘛,七情六慾,就那麼回事兒。有這樣一個心照不宣的情況長久地存在著,托塔李天王們來決定我們能在電影院里看什麼,不能看什麼,而那些我們最想看的、最愛看的,其實也是李靖們最想看的和最愛看的,而區別只是我們不偷偷摸摸。

不可否認的是,觀眾是一個國家的電影產業能否興旺的基石。我們就是一個個活潑淘氣聰明伶俐前衛叛逆的哪吒三太子,對於管著我們的那個爹,我們當然不希望他永遠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端莊古板的土鱉風范。

所以當《功夫熊貓》的配音里出現了"一切皆有可能"和"那是相當......"等流行用語的時候,觀眾們會知道這其中包含的"幽默性"、"網路化"和"市井感",表明了托塔李天王稍微有點想跟他兒子哪吒交朋友了。

特別是熊貓那句"我的JJ",讓觀眾們在小小地驚訝了一下之後,開心得不得了,並且伴有巨大的放鬆感,真的如釋重負。因為我們的電影文化,終於可以有尺度地接受一個有關男性生殖器的笑料了。請相信,時間會證明,這一句"我的JJ",在中國電影查審制度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具有著里程碑式的偉大意義。若干年後如果又有人要寫有關中國電影史的書然後去拿它騙錢並且為自己樹立大尾巴狼的地位,那麼《功夫熊貓》中這一句"我的JJ"的配音,必將被大書特書,因為這是繞不過去的豐碑。

觀眾們的小小驚訝來源於被體制化之後的本能判斷,因為以往假如有這樣"不雅的"成分出現,要麼配音改成"好痛啊"、"疼死我了"等等,然後照常配上原畫面,要麼乾脆安全第一咔咔把這段戲全剪了--以前我們的電影審查方式就是按李靖的標准給所有電影凈身。

在今天的《功夫熊貓》中,托塔李天王沒有把我們自己的"國寶"給閹割了,為此我們寧願相信這是李靖的境界提高了,而不是抽冷子的"我就讓你們高興一回"。

《功夫熊貓》很好看。

這句話的文本性質,決定了它的涵義可以遠離口語形式有可能給人帶來的"客套"或"敷衍"的感覺。所以,它不等同於"《功夫熊貓》還行啊挺好的"類似這種表達方式的模糊作用。

我一直覺得,如果給人推薦一部電影或者騙人去看一部電影,"某某電影很好看"所產生的效果就足夠了。並且它禮貌地保持了電影的秘密性和原汁原味。從這一點上來看,所謂的影評和公開化了的觀後感或者任何帶有揭露性質的表達和交流,都是在破壞別人有可能得到的美好--盡管也許他們並不在意。

所以,隨著《功夫熊貓》在華星IMAX大銀幕上漸漸走向結束,我坐在那裡有三種感受達到了頂點,一、屁股很木;二、心情非常愉悅;三、什麼也不想寫。

你能想像嗎?眼前是IMAX,耳邊回盪著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笑聲和大人們難以矜持的傻笑,如此真實的快樂,體現在年齡差距最大可達到60歲以上的這幫觀眾身上,面對著這么難得的盛事,而你卻讓身處其中的我端著一副大尾巴狼的姿態去寫一篇自以為是的影評,抱歉我板不了這個臉。

事實上,一同跟我離開影院的人說"要是不用寫稿該多好啊",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種心情,但懶絕不是全部的原因。

不過還是要說一些裝淡的話。《功夫熊貓》嚴格地遵守著經典西部片的結構和童話故事的潛規則,你能想到一切即將或必將發生的情節--從一開始的那個夢境到最後編劇不可能把師父寫死。並且,劇本把許多段落和細節處理成的因果關系都是那麼的似曾相識,甚至有些地方就是想當然的--比如老龜的仙去,因為如果他不提前掛了,那麼邏輯上打敗豹子的事就不需要熊貓了。

《功夫熊貓》對中國元素的運用也恰到好處,不深不淺,易於消化,具有全球性。不過我一直在想"女人是老虎"和"女人是毒蛇",這是不是老美按"中國特色"故意設計出來的?並且,她倆一個是虎一個是蛇所以必須得是平胸的,這是不是在暗指黃種女性的圍度不夠?當然,我承認最後一句純屬胡扯,但"母老虎"和"美女蛇"這兩個設計絕不是巧合的吧。

另外,《功夫熊貓》也把唯心主義很好地融合進了玄學一類的信息體系和武俠精神中,比如"沒有什麼事是意外"和"你要相信他就是神龍大俠",等等。

不過無論如何,《功夫熊貓》真正想奉獻給觀眾的是那些美麗畫面中的種種精彩。這電影會讓人開心,會讓人看得很爽,會讓更多的人拉著手坐在電影院的黑暗裡,或是讓我們抱著最愛的人守在電視機旁,它會讓人找回童心和復活夢想,那是一段徹底愉快的旅程。
參考資料:《功夫熊貓》:歡樂全家桶--七月雨

這個可以參考: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83457/

長江七號的:
長江七號,請不要影評

2008-02-10 22:26:04 來自: 尾巴 (南京)

長江7號的評論

如果換了《長江七號》不是周星馳的作品,也許,它的票房率沒有那麼高;它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它的評論色彩沒有那麼濃厚;也不會有太多人因為這部影片而失望周星馳,或寫下影評。

好的影評向來是評大眾眼光之外的影片。

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看的人多了,影片就成了一部人人得已說幾句的坊間談資。在那麼多聲音里,我寧願只看到孩子的評價。

我們大人,我們這些所謂成長和經歷,了解生活與殘酷的大人們。請把你們冷靜的目光投向別處吧,倘若你們要留下,就留下10歲以前的你。

大人不懂得童心,大人丟了童心。大人丟失的還很多,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為影片流淚,但出了影院便隨風飄逝。

時值年底,時值新年。要期待的很多,留在過去的也很多。

我把童心丟在童年的某一段了。而她,再也不會像長江七號跟隨飛碟復活。丟了,就是丟了。

從良了,就別來找我
是不是每個曾經飛揚跋扈的古惑仔到了最後都會成為懦弱的老爸?是不是落草為寇的山賊都在內心渴望著召安?老少咸宜的《長江七號》就像一位妓女,花了三年時間改頭換面,終於從良。可以讓人稍稍微笑,又能微微落淚,宛若沒有瑕疵的大家閨秀。一舉手,一投足,都位置感十分,鏡頭感十分,控制著自己於是控制了你。

從良沒有錯,這不是個關於對錯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情無關對錯,好比小馬哥幫兄弟砍人,我不能說砍人是對或者錯,不能討論那些馬仔的父母親人什麼感受。這只是和感覺有關,如果當年你也曾經在煙霧繚繞的錄像廳里呆過,那麼你應該理解我的心思。周星馳的電影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一點都不。

和今天皆大歡喜的票房相比,我到今天都喜歡當年票房慘敗的《大話西遊》,喜歡被批評為粗俗無聊的無厘頭喜劇。和今天隨便都能走進北大講演的星爺相比,我更喜歡當年《逃學威龍》里的星哥,甚至是更早以前的星仔。在錄像廳里看投影,白牆上的那個人分明就是自己人,他如果一腳跨進這間黑房子,那麼也會一樣抽著煙看到目不轉睛。誰管票房不票房,粗俗不粗俗,小人物需要有個人在屏幕上展示自己最狂野的夢想。

需要有那些笑中帶淚的離奇遭遇,需要有那些掙扎遭遇更大的打擊,還需要永遠有個美麗的星女郎不離不棄,一直和你守到雲開日出,守到張敏歸來擁抱,守到朱茵城頭重逢,守到莫文蔚修好了齙牙和眼眉。還能要求你什麼呢?千秋功業,不朽英名,換來蘇察哈爾璨繼續乞丐生涯,阿漆白日晴天在集市上搖動豬肉攤。那時候周星馳不遠,覺得自己再慘一點就是他了。

「最慘的就是豬大腸了,裡面有陀屎哎,屎哎!」有屎怎麼了?吃飯的時候一樣可以看,並不影響胃口。和鍾鎮濤口水對攻,你來我往,白沫橫飛。有口水怎麼了?換成子彈,那就是《黑客帝國》,你怎麼不惡心呢?布鞋踩進地里,左腳點右腳就能凌空上升,這就叫「水上飄」。水上飄很厲害,但是能被火箭筒打下來。這的確很無聊,但是我笑了,而且笑得很開心。我沒說關於意義的事情,你看見我笑了沒有?那就是全部的意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的自我修養》里說過:感情應該是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具體來說,就是狠狠踩對方的腳,讓他涕淚交流,表演出內心的極度痛苦。踩腳無論如何都和戲劇理論沒有多少關系,但是無厘頭也是一種詮釋方法。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學院派的解釋吧?

不入流,等外品,流星一現,我覺得這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褒義詞。當周星馳根本拿不到最佳導演的時候,當報紙和雜志在批評他並且預言他會很快消失的時候,我覺得那是他最具價值的一刻。主流社會、主流價值和主流人群的根本不予承認,反而讓人覺得周星馳全身上下熠熠生輝。這就像一位性工作者,沒有多少人承認,但是她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野性和生命力讓人心折。縱使世人都大拇指朝下,我也要起立鼓掌。不是你不美,而是世人都盲了,無法欣賞。

現在他們睜開了眼睛,從易於消化的《少林足球》,到甜美可口的《功夫》,再到今天老少咸宜的《長江七號》,票房有了,金像獎有了。今天再說看周星馳的電影,那是去真的電影院看真的電影。而不是說逃課湊錢去錄像廳,或者是三朋五友在自己里看VCD。為什麼50塊一張的電影票,16元一張的D9,帶給我的快樂反而沒有一元錢一張門票的錄像,8塊錢兩張的VCD來得多呢?為什麼越多人喜歡你,我反而覺得你漸行漸遠,已經快要到我視線的邊緣了呢?

從良是好事,被大眾欣賞是好事,拿獎有票房也是好事。如果在那麼多年裡有人曾經如此取悅過我,我又有什麼理由不讓他獲得榮譽和金錢?又有什麼理由阻攔更多人去欣賞?或者,一定要以某種小眾的姿態讓自己感覺良好?不,當年我不覺得自我感覺良好。我感覺很糟,但是很快樂。在違法亂紀,混吃胡鬧,浪費青春之中覺得很快樂。那時候的周星馳是同案犯,這一點讓人喜歡到死。

現在,我要說和周星馳的緣分已經盡了。昔日的情分值得打一個三星,權且作為告別的禮物。這種時候讓人悲傷,但是要說些祝你幸福一類的話。再有《長江七號》這樣的片子,我不會再進電影院去看。做為老朋友,我也不會買D版或者網路下載。會偶爾看看你的新聞,看你又拿了多少獎,賺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樓,換了幾個女朋友。只是看看而已,只能是這樣了。我感念曾經的周星馳,以及他帶來的快樂,但是那和今天的他已經沒有了任何關系。一定有某個時刻,大家已經分道揚鑣,向著不同的方向飛馳而去,一去不回。只是,我當時並沒有留意,所以才為今天的距離感到心驚。舊日的笑話越是精彩,也就讓今天顯得更是黯然。在我心目中,你永遠停留在那一天,那時你是個獨一無二、風度翩翩的豬肉王子。

從良了,就別來找我。

分析什麼呢,愛它就夠了——《長江7號》

看《長江7號》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間,腦子里突然異常清晰地想起了小時候住的房子。十年前從那裡搬走以後,映像就慢慢模糊,模糊到從來不會去想。房子在腦子里清晰起來,我就開始在房子里走過來走過去,走進我的小卧室,以前常常在裡面對著窗外看,其實風景單調得沒什麼好看;走進浴室,以前常常在浴缸里玩滑水,水濺得衛生間到處是,會被訓;我鑽進爸媽房間的大衣櫃,以前一個人呆在家裡的時候,會躲進掛著的衣服中間,關上櫃門,一個人黑著坐半天。
第二天去看《長江7號》,覺得小狄好像自己,笑著出了電影院,最後無數小外星人奔過小橋的鏡頭,揮之不去,在我心裡繼續蹦著跳著。
看講童年的《長江7號》與前一晚睡覺時想起童年的家,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一件事情。但童年與童年的相似,卻是如有巧合,純屬雷同的一件事情。
曾經,我也是個沒出息的小孩。考試考得不好,雖然不至於零分,但也干過改分數的事情,還偽造過家長的簽名。看《長江7號》里小狄把那0改成100,我笑啊。我也被人欺負過,還不敢還手,那些欺負我的大小孩的樣子,大概也就在腦子里被放大成《長江7號》里那個大胖子的模樣,也常常像電影里那樣,欺負完了,大家做朋友,小孩跟小孩,哪有那麼多扭不開的結。我的小學里,也有一個好老師,雖然遠沒有那麼年輕漂亮,但那股子像媽媽的慈祥勁兒,和《長江7號》里一個樣。高興的時候,也向小狄那樣開了錄音機,瞎跳舞。班裡的男女小朋友,也你喜歡我,我不喜歡你。我也要過玩具,賴在商店不願意走,比長江7號里的小狄還過分,終究也是沒給買,賴了一會,乖乖抹抹鼻涕,跟在大人後面回家。好在小孩兒忘性大,過幾天就不記得,不願去記得,強迫自己不記得了。
我們作小孩,以「懂事」為最高標准,大人誇別人家愛孩子:你們家孩子真懂事。大人訓自己家孩子:別人家孩子都懂事,就你不懂事。星爺演的父親,他不說你要懂事啊,他坦白說「你知道我沒有錢啊」,他說「等我下個月發了錢再給你買」,他曉得呢,「懂事」是大人的責任,不是小孩的義務。
怕是這些事情,好多人小時候都經歷過,也像小狄和那個有錢小孩一樣,「小孩的事情,才不和大人說!」但小孩變成了大人,小時候這些保守起來的秘密忘得干凈,滿腦子大人的事情,無非汽車房子,前途後路,勾心鬥角,都變成《麻將》,都變成《獨立時代》,都變成《一一》。
我的童年有的電影里沒有的,是挨打,中國的小孩大多免不了這一課的,家門關起來,「未成年人保護法」連擺設都算不上。星爺在電影里裝做要打小狄,先拿起木板,再拿起衣服架,然後是布片,最後用報紙卷了個稀鬆的「棍子」,哪裡捨得打。我的童年裡沒有的電影里有的,是父子倆那種輕松融洽的關系,於是小時候在看到一些外國電影里小孩可以和爸爸打成一片,覺得好假。但心底里,又特別想這樣的假。
那個小狗一樣的長江7號,就是這美好然而並不強大的「假」的夢想。小狄以為7仔是李小龍,可以打敗大狼狗,以為7仔是機器貓,可以做出各種工具幫自己考試拿滿分,搞定欺負自己的同學,可是沒有啊,成長的挫折要自己去經歷的,星爺懂,也要我們明白人生不是順暢的。所以7仔被大狼狗打敗,也不能幫自己考試拿滿分,只對小狄的這種幻想拉出一坨屎,要小狄踏踏實實,先做好一坨屎。
星爺知道小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所以7仔的那一點神力全用在這最重要最需要的事情上面,7仔修好了那架爸爸買回來的二手壞電風扇,電風扇給夏天的小狄吹風,讓小狄睡個好覺。睡個好覺是什麼呢,是爸爸對小狄無微不至的關懷,7仔修好了這關懷。7仔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施展神力,是救回了小狄事故中死去的爸爸。爸爸是什麼呢,爸爸是擎天柱。
星爺缺父愛,他造出一個溫暖自己,代溝深得沒有底的時代,多少人希望有這樣的溫暖。既然希望,接過星爺的夢,溫暖自己吧。

電影院里的小孩們,跟成為大人沒多久的我一起樂著笑著哭著,一起共鳴著,我知道,現在的小孩子在學校里,也還在經歷著我曾經經歷的,經歷星爺曾經經歷的,經歷著我們上一輩曾經經歷的。
我們的大人導演們,導演大人們,誰敢拍拍胸脯說,我一定能拍出電影來把孩子打動,憑他們電影里老氣橫秋的模樣,他們也只能有去打動心上裹著厚厚道理的,懂人事的大人們。他們老早刪除了自己的童年。他們只拍拍腦袋搞些撈錢的畫面,撈完錢一句話不說拍拍屁股走人了。
我們以前看什麼呢,嘎子哥和潘冬子啊。可嘎子哥和冬子哥教我們什麼呢?鬧得歡與拉清單,木頭槍換成真槍,有仇必報,拿刀子捅人,紅星一定要閃閃,革命,革命,再革命。革什麼命呢,小孩子一個,我們的命還沒長齊呢,「革」字還寫得歪歪扭扭。這些年了,小孩也要在電影里斗爭來斗爭去,誰像星爺那樣認認真真,反反復復地告訴過我們,「我們雖然窮,但我們不打架,不撒謊,不拿人家東西。」我們的電影,多少年了,都不是在造夢,是把夢捏碎。

好多人已經評論的好深刻:周星馳在重復自己。這簡直深刻的叫人心寒,他們就看得見那些作為星爺標志的重復嗎。可哪裡重復呢,我一點也不覺得重復。看星爺以前的電影,我無論如何不會願意去想到我沒出息的童年。看過《長江7號》,我願意去想一想,我還願意和星爺一起做夢,讓童年美好一點。
看么么酷的博客,他說他看哭了,小飛給他留言說自己的朋友也哭了。怎麼不哭呢,是在哭我們自己啊。能真的打動孩子的電影是好電影,我相信這是好電影標準的一種。想起來看《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院里小孩子們都哭得稀里嘩啦,哭什麼呢,其實也哭自己,哭童年。
《長江7號》,對於我來說,分析什麼呢,特技啊,劇作啊,鏡頭啊,有什麼好分析,愛它就夠了。愛它就是愛自己的童年,愛那個到處都是缺憾的童年,愛那個沒有神力來幫助,自己幻想神力的童年。電影是造夢,星爺懂啊,沒有夢,童年怎麼過。童年是根,人都從那兒發芽,長大,有點夢,才有長大的勇氣吧。
假如我小時候有《長江7號》這樣的電影幫我來造夢,我分析什麼呢,愛它就夠了。

去豆瓣找啊,很多
http://www.douban.com/

自己編輯整理一下吧~~~88

微電影暖心觀後感

那些年,我們還稚氣未脫,純真的像是一張白紙,一個人,一條微信,就可以那麼簡單的撩動我們的心弦,時常想起,不時懷念。

青春的歲月總是無所顧忌的,我們可以通宵的和德瑪西亞並肩而戰,我們也可以一整宿的趴在宿舍的陽台上思念著心愛的姑娘。青春年少,我們都擁有著彼此的美好。

然後,我們畢業了,有些同學選擇繼續完成學業,但是更多的同學走向了社會,帶著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幻想和些許的不安。一群從未接觸過現實社會的孩子們,將在企業中慢慢的成長、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學會了擔待,慢慢的變成了精英。

轉眼10月,最新一批應屆大學生已經畢業4個月,回首在學校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卻再也回不去。

看完視頻你會明白,成長中所付出代價,我們都不能倖免。

又是一年校招季,也許此時此刻的你在忐忑什麼,在憂心什麼,沒關系的,人總要學著長大,不管是在生活上、情感上還是事業上,做出自己的選擇,成就更好的自己。

送給已經畢業和即將畢業的所有人!

Ⅲ 小學生五年級假期寫什麼讀後感比較好

當然是世界名著啦……
列……

《愛的教育》讀後感
放暑假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他的原著是:「【義大利】埃迪蒙托·德·亞米基斯。」
這是一本義大利四年級小學身安麗麗的日記。這里有高尚正直的卡羅納、真誠熱情的克萊蒂、刻苦頑強的波列科西、品學兼優的德羅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沃托尼、壞孩子費蘭迪……
書一共有十章,九篇每月故事的事給我印象很深。這中間的父子之愛,師生之情,愛國之戀,朋友之誼是最好看的。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萬里尋母記)這個故事。它主要講的是:「有一個叫馬爾可的少年,他才十三歲,就獨自一人從熱那亞到美洲去尋找他的母親。他的家庭因為遭遇不幸,不但貧困,還背上累累債務。聽人說美洲那得工資很高,很多義大利婦女都到那裡去當女傭,不幾年就能掙一大筆錢回來,他母親為了使家中盡快擺脫貧困,狠狠心丟下兩個孩子也到那裡打工去了。一年很快就過去了。有一次她來信說身體有些不舒服,誰知從那以後就斷了音信。一天早晨,小兒子馬爾可忽然很堅定的說:「我要到美洲找母親去!」從此就踏上了艱辛的路程。他坐了快一個月的船先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巴拉他河岸靠岸了,他高興得快要瘋——此刻母親就在離他幾里遠的地方,只要走上幾個鍾頭,就可以看到她了!看看美洲的的土地,想想先前漫長的路程,好像只是做了一場夢一樣。現在他醒來了,他感到太幸福了!看看錢包,雖然被人偷去了一點,但是他也不在乎了。很快就可以見到母親了!當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找到叔父家的時候,才知道叔父好幾個月前因為生意破產已經死了,他就好像當頭挨了一棒,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在紳士的幫助下他才知道母親在好幾百里地的科爾多瓦。這時他感到疲憊不堪,心中充滿煩惱和絕望。然後又坐了三天三夜的船,當他聽到水手唱歌時,馬克爾想起了母親就哭了,這時得到水手鼓勵的他重新振作起來,並暗暗發誓:「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母親,就是死也要死在母親身邊!」到了羅薩里奧城,他要找的主人昨天下午帶著全家到布宜諾斯艾利去了。他的心碎了,頭也發昏了,他只剩下很少的一點錢,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的勇氣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把衣包扔在路邊,背靠著牆坐下來,兩手抱著頭,完全絕望了。在倫巴底老人的幫助下,他又滿懷希望出發了。坐了十四天的車,他不但還受到折磨而且還病倒了,但是他心裡還不停地呼喚著母親。最後又獨自走了二十天。克服了疲憊和恐懼終於找到了母親。我欣賞這個小男孩的毅力,為了找到母親,他一路上碰到很多困難和危險,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母親的念頭。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獨自走了快三個月的時間才找到他的母親。可是他的母親又得了重病,在手術下才能有生還的希望……直到他來到他母親的身邊,母親才同意手術。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也特別感謝老師給我們推薦了這么好的一本書!

Ⅳ 微電影《青青我心》讀後感

寫讀後感需要真情實感,所以還是自己閱讀後,自己動筆比較好,下面提供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里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Ⅳ 五年級關於紅色革命影視劇觀後感作文

七八十年前,有一群人,他們的一生為我們今天所歌頌。就在重慶,在白公館渣滓(zhāzǐ)洞的牢房裡,他們不屈不撓的斗爭,打動了國民的良知。像古時的預言家,他們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有一天中國終會站起來!那就是新中國!他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一片新天地!電影《紅岩》里,許雲峰、江姐、「瘋老頭」華子良、可愛的小蘿卜頭……他們經受住了國民黨反動派殘酷的刑罰考驗:老虎凳、往指甲里釘竹簽等慘絕人寰的折磨,保護了黨的同志,保衛了黨的機密,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江姐在面對丈夫的慘死的同時也不在敵人面前顯露半分。就算敵人站在眼前,她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面對。敵人軟硬兼施,江姐在傷痕累累血肉模糊的情況下,仍一聲不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們的希望源於一種無畏的信念:平等、自由、強大的祖國、共產主義。他們的斗爭,拯救了千百萬水深火熱的窮苦人民,給了大眾幸福的生活。讓歷盡滄桑的祖國矗立(chùlì)在世界之巔!為她今天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進程中,我們的國家建立了許多世界水平的學校及學術體系,我們的人民看病可以報銷,爸爸媽媽每個月會發洗衣粉肥皂,我們造了原子彈,太空梭,我們登上了月球,我們要舉辦奧運會……我們的祖國真正地騰飛起來了!我們成為了農業和工業強國!

先烈們的夢就是中國的繁榮富強!他們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要求,即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信條。我們的歷史就建立在這樣的夢想和努力上。通過我們的夢想和努力,我們將重塑更高更遠的希望:那就是中國的輝煌!

Ⅵ 請寫一篇關於愛國主義影視劇的觀後感(小學五年級)400字

生命逝去,精神永存
——觀《夜襲》有感
看了《夜襲》這部電影,我的心裡不由得生起了一種悲憤,和一種對八路軍的敬佩。
八路軍129師769團奉命北上敵後,途中偶然發現敵軍的飛機場,在團長陳錫聯的率領下,突然襲擊敵軍飛機場,在戰斗中,炸毀全部敵機,殲敵200多敵人,但三連長趙大力及100多名勇士,卻壯烈犧牲。
影片里的一個鏡頭令我十分感動:三連長趙大力在戰斗中身負重傷,這時,他看見一架敵軍飛機即將起飛,於是,他便用盡全身力氣,朝著正要起飛的飛機引爆火葯,壯烈犧牲了。看到這里,我流下了眼淚,不由得想起了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胸口堵住槍眼的黃繼光,及許多英勇獻身的英雄前輩們……
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像陳團長和趙連長那樣去英勇殺敵,但是我們可以多替別人想一想,多理解別人。 我們還能學習他們的那種不怕犧牲,捨身為國的品質,看到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為祖國的明天獻身,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繼承他們的精神,練就一身真正的本領,才能更多的為建設祖國而盡自己的力量。
雖然有很多的勇士獻身,但他們雖然生命逝去,可精神卻是永存的,讓我們更加努力,為保衛自己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Ⅶ 小學生勵志微電影(雨蒙蒙)觀後感200字

我要把所有的青澀的情感都收斂起來,將過往種種純真的思想成熟起來,頂著巨大的壓力,要將壓力變成動力!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
車孑晃晃悠悠,在不斷晃動中,產生了靈感!

Ⅷ 以「看愛國主義電影有感」為題,寫一篇觀後感(小學五年級)。400字以上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雞毛信》的影片,使我感受到了海娃是多麼勇敢、愛國。
主要內容:海娃是一個小游擊隊員。有一次,他要給老李送信,卻沒有地方放這封信。於是,他便靈機一動,把信放在羊屁股後面去送信了。不料,被日本鬼子發現他,捉住了他,他勇敢無畏,夜晚趁鬼子睡覺的時候,偷偷地帶著羊溜了出來,結果鞋子破了,腳流出了血。但最後將信還是送到老李手中。
我的感想;海娃真是太勇敢了!他雖然被日本鬼子捉住了,但他所表現出來的鎮定自若實在令我太佩服了!要是我一定嚇得連話也不敢說了。還有海娃也十分聰明,他竟然能想到能把信藏到羊屁股後,如果這是我一定會忙得手忙腳亂。最重要的是有著堅強的毅力,他盡管鞋子破了,腳部磨出了血,但是為了將這封信送到老李手中不惜一切代價。他這種愛國精神太令我感動了,不禁使我贊嘆道:「海娃,你真是個勇敢、聰明、愛國的小孩呀!看著看著,我便想到自己以前的膽小、懦弱,我便下定決心,要改掉這些毛病,向海娃學習。
《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中的人物都太值得我學習了,我要多看看。

Ⅸ 小學五年級電影觀後感500字

今天上午,我們返校檢查作業,其間我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和勇敢的魄力,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在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現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歲,卻比我強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膽量、勇氣、思想都是我所不敵的。他只是一個上了幾天學的青年,但有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比我們要優秀許多。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董存瑞——一個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共產黨員。董存瑞——一個頂天立地的革命戰士!

Ⅹ 小學五年級觀後感看什麼讀後感讀什麼(數量越多越好,還有加分)

讀後感:例如:《草房子》《根鳥》《青銅葵花》《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
文章:《沒頭腦和不高興》中的甄用功和泰驕傲
觀後感:《火燒圓明園》《後天》《隱形的翅膀》《理療醫生》《我想有個家》等
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3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1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1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37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3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7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4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76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2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