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不容易哭的人性格怎麼樣
❶ 淚點低的人是什麼性格
淚點低的人是很感性的性格,有很強的同理心,有很強的共情能力。並不是說淚點低就是懦弱,就是自卑,就是膽小,相反,淚點低更是成熟之後對更多情景感同身受的表現。
這些眼淚,與堅強無關,與年齡無關, 只因為,你還有顆善良的心和一個柔軟的靈魂。所以,請不必躲藏,不必掩飾,不必害怕別人的眼光。你可能不知道,所有的淚點都是經歷過的,或者以後要經歷的。
❷ 看電影從不哭正常不正常
正常啊,應該是淚點高。
淚點高的表現:
1、開著檀木看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一大波的人說自己哭成了狗,然後自己就在屏幕前面無表情。
2、感覺自己很難受,但是就是有點眼淚都擠不出來。
3、淚點高的人,有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是假人,參加離別儀式或者是看感人電影,別人都是哭得稀里嘩啦的,結果自己沒有哭,那場面太尷尬了,假裝哭吧!感覺很醜,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們,所以場面就很尷尬了。
淚點高並不代表不難過,就算他們難過也是在心裏面難過,他們會認為當著別人哭是很失態的事情,所以就算自己再悲傷,也不會允許自己哭出來。
4、上學的時候和女生吵架,女生一哭就有了全部的理了,不會哭就會覺得很強勢,就沒有人心疼了。
5、每次拍畢業照的手,班上的同學們就會哭成一團,這是最後一次團聚了,想想就悲傷。我一個人在那裡安慰他們,結果他們以為我更傷心,都過來拍我的肩膀,說沒事,然後就繼續哭了,其實我的內心是真的毫無波瀾,就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反而被他們說成了,你看,她都傷心地說不出話了。
❸ 看完《你好,李煥英》沒哭的人是怎樣的人
看完就好,李煥英沒哭的人很正常。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事情,80後90後要是拖爹媽去看,會尷尬地發現9成以上爹媽壓根哭不出來,只會尷尬地跟你說一句太假。
因為那一代的人基本沒有跟李煥英那麼想的,也不會有李煥英那麼乾的。你要偽造證書讓他們丟了面子,抽死你都會。女兒沒有出息,白瞎養你這個廢物。重生回去,老娘這輩子全是坑,就是沒嫁對潛力股。健康快樂就好?客套話我都沒聽幾對父母說過。我們上一代的特點三個字可以形容,控制欲。
所以跟劇中人有共情的人,很不幸,就是咱80後90後初為父母的人。我跟我四歲的寶就是好朋友,我們講道理,她不對我糾正她,我不對她糾正我。以後路上希望能和她相互扶持,思想上不違背根本原則,求同存異就好。我更喜歡女兒,死了以後血脈延不延續壓根不在乎。如果我老了,孩子願意看看我,我死了她會傷心,我就非常知足了。
因為我們這代人對孩子的期許真就是那句話,你健康快樂就好。
我們這代人養娃在經濟上絕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虧本生意,包括讓孩子接受教育。比如生化環材,畢業就失業,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讀博當老師,然後繼續教人生化環材。這不是龐氏騙局嗎?所以生娃肯定不是奔著圖回報,但上幾代人可就不好說了。
我們這些初為父母的絕大多數人,對子女的愛絕對比父母對我們的愛多 。自己深受內卷之苦自然理解孩子努力也未必能有好結果。自己窮困窘迫自然想為孩子留個房產好遮風擋雨,哪怕自己一無所有,也起碼會說句不要孩子,免得他來這個世界受苦。對於孩子的未來早就沒有什麼階級跨越逆天改命的野望,我們做不到的孩子估計也做不到。所以那一句孩子健康快樂就好,真的是我們這代人才普遍講得出來的話,所以感動的也就我們這群人。
所以看電影沒哭,就定義為心狠應該談不上。
每個人性格都不一樣,電影院里經常有人看的是喜劇卻喜極而泣的,也有看悲劇卻能笑出聲音來得,令周邊的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人為了展示自我的堅強,遇事都是盡量克制,即使心都碎了,但是臉上卻無淚痕,你能說她心狠嗎?
❹ 我為什麼是個淚點高 笑點低的人 看了很多感人的電影都不容易哭
豐富的人生經歷能使人更理智看待一件事情,感人的事情在某個角度去看可能也不過如此。
笑點低的人也許不過是內心中十分想要放鬆,潛意識忽略搞笑類電影、視頻了不合理之處,使得笑點低。
❺ 看電影不哭的人心是有多狠
是感性且敏感,外冷內熱。
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和一雙不甘流淚的眼睛。
有種人淚點比較低,不管是遇到什麼感動的事物他們都能把自己給弄哭,這是因為他們天生都比較善良,比較感性,對一切事物都帶有仁愛和憐憫之心。有一部分人在成長和生活的過程中遇到過一些讓他難以釋懷的人或事,當看到電影中的某一個角色或片段與他的經歷相似時,不得不讓他身臨其境的再次陷入到痛苦的漩渦中。
❻ 一個看感人電影不會哭的女孩,從這點能分析出性格嗎這樣女孩適合談朋友發展嗎
有人看恐怖片不害怕,有的人
會很害怕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啊
每個人對電影的反應都是不一
樣的,沒有標准說看到感人的
電影就必須得哭
❼ 為什麼有的人看電影容易哭有的人不會
各人情感底線不同愛哭類型的人易感動重感情同時淚腺體豐富依容易流淚。
反之有部分人則恰恰相反本身就不怎麼相信淚水能解決什麼問題更不會因為電影裡面的情節去傷感甚至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