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大哥大嫂過年好是什麼電影
A. 誰能解釋下姜文的《鬼子來了》要表達什麼意思
《鬼子來了》講述了抗日戰爭末期,故事發生在河北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台的偏僻小村。 一天夜裡,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本來答應好了八天以後來取人,結果此後再就也沒有音訊。
這兩個俘虜在村子裡關的時間一久,村民們便商議將二人處死,以避免麻煩。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決意以死殉國,而翻譯董漢臣則利用語言上的障礙爭取求生的機會。在多次試圖處死兩人未果之後,村民們認定他們命不該絕,就一直把這兩個俘虜秘密關押在村裡。
六個月之後,花屋小三郎決定報答馬大三和眾村民的不殺之恩,提出與村民完成一筆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譯送還給憲兵隊,而日軍方面則以兩車糧食作為交換條件。在馬大三的主張下,經過一番商議,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條件,並且簽字訂約。眾人一並護送兩個俘虜返回憲兵隊。
到憲兵隊後,盡管隊長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還是同意履行那份約定,並率部隊將糧食送往掛甲台。糧食運抵村內,日軍召集全村老小飲酒歡慶,共享吃喝。當歡慶進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經向盟軍投降、日本戰敗的消息,於是形勢出現突變,日軍開始殺戮無辜民眾。
整個村落化成屠場,又縱火將這一山村化為灰燼。在這場滅頂之災中,馬大三倖免於難。不久,國民黨軍隊接管了日軍大部俘虜,花屋所在部隊也在其中。
一個雨天,馬大三假扮成煙販,手持利斧沖進日軍俘虜營,見人就砍,鬼子死傷數人。而他最終被國民黨士兵所擒,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正是那個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花屋小三郎。
(1)姜文大哥大嫂過年好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姜文的《鬼子來了》沒能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曾引起眾多電影界業內人士的關注。究其原因,是因為「立場有問題」。
當年電影局對這部影片的部分回復內容如下:「影片一方面不僅沒有表現出在抗日戰爭大背景下,中國百姓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誇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取材於小說《生存》,拍成電影後改動較大,將原著中描寫「軍民奮勇抵抗侵略」的主題擱置,注重提煉「農民愚昧」和「戰爭荒誕」的一面,筆鋒直指國人弱點,將更多憂患意識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該片雖為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價值觀念等方面與國產主旋律電影嚴重不合拍,因此雖然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仍被官方封殺。
但必須承認,《鬼子來了》是反映「戰爭與人」 主題的國產電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
《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在小說里,「我」是一點也不神秘的吳隊長。這個「吳隊長」,在電影里變成了六旺「出了村過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隊長」。
正因為「吳隊長」送來人又遲遲不履行承諾來取人,馬大三才會讓六旺去請示「五隊長」如何處理那兩個俘虜,並請求「五隊長」盡快讓村民脫離危險。然而「我們沒往掛甲台擱過人啊!」這是編導從出發點上著手的顛覆性改編,於是原本略有荒誕但還算合理的小說情節被徹底荒誕化。
片尾字幕里,既沒有「吳隊長」,也沒有「五隊長」,然而有那個神秘莫測的「我」。「吳」先轉為「五」,再轉為「無」———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說中原有的情節即便被保留,也開始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最後抵達了與小說情節完全不同的結尾,開掘出與小說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B. 姜文鬼子來了的主題是什麼
影片以一種獨特的視角來反映抗日戰爭期間,河北一名小村農民和日本軍人之間的一段故事。
故事梗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河北掛甲台村的農民馬大三(姜文飾)在日本人的統治下過著平靜的生活。一個晚上,游擊隊綁架了日軍陸軍士兵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飾)和翻譯董漢臣,把他們捆綁塞入麻袋放在馬大三家裡,並吩咐馬好好看管,幾天後的大年三十來帶人。
馬大三和村民戰戰兢兢地看守兩人,然而很多天過去了,並沒有人來。花屋要董教他罵人的中國話,希望激怒村民以身殉國,董假意答應,但教他的卻是「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花屋小三郎和董漢臣數次發出求救信號,皆被村民化解。
半年過去了,村民們擔心事情暴露,卻又不敢把花屋等放了,也不敢動手殺人,於是請前清的劊子手一刀劉(陳強飾)來結果花屋。然而在長城斷壁之間,一刀劉故意「未能」成功殺人,推說「天意」。
馬大三最終被董漢臣說動,把花屋和董送到了日軍憲兵隊駐地,以換取糧食。日軍憲兵軍官酒冢豬吉是花屋的同鄉。
他表面上對馬等人客氣,但背後指責花屋讓皇軍蒙恥並毆打了他。憲兵隊整隊去馬的村子裡和村民聯歡送糧,酒到酣時殺機乍露,整村人除了外出接女友魚兒(姜鴻波飾)的馬大三均被日軍殺死。花屋之後准備切腹自盡,被酒冢攔住。酒冢告訴他戰爭其實已經結束,日本已經投降了。
國民政府軍來接收,酒冢豬吉等投降被關押,董漢臣作為漢奸被處決。馬大三假扮香煙小販,舉起斧子殺死兩個買煙的戰俘,並沖入日俘營殺人報仇。在國軍捉捕馬之後,高少校宣布為了維護法紀,令酒冢持日本武士刀將馬斬首示眾,酒冢轉而命令花屋執行。花屋猶豫之後手起刀落,馬大三人頭落地。
(2)姜文大哥大嫂過年好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取材於作家尤鳳偉的小說《生存》,拍成電影後改動較大,將原著中描寫「軍民奮勇抵抗侵略」的主題擱置,注重提煉「農民愚昧」和「戰爭荒誕」的一面,筆鋒直指國人弱點,將更多憂患意識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榮譽
1、2000年,第53屆戛納電影節,獲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2、2001年,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3、2003年,電影旬報最佳獎、最佳外語片導演獎、最佳男配角獎
4、2003年,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
C. 關於姜文電影《鬼子來了》
同意,看到那個場景笑翻了。.
這電影裡面很多情節讓人深思,感覺老百姓不太願意分情誰是八路誰是國民黨,老百姓只想安穩過日子,拍的很真實!
D. 讀《鐵道飛虎》有感
《鐵道飛虎》觀後感
我常常去看電影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想要放鬆的朋友。他們幾乎看什麼都在笑,電影開頭五分鍾,一個白茫茫的空鏡頭,後排就傳來一陣陣有韻律的笑聲。
我能理解有些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就自帶笑聲儲備。所以他們看《驢得水》也笑,看《比利·林恩》也笑,看《我不是潘金蓮》也笑,甚至看《血戰鋼鋸嶺》的戰爭場面一個血肉模糊的大腿飛過來,他們也笑。
這些笑點低並且笑因十分奇怪的朋友,習慣把搞笑當成喜劇。但是有些人說了,我不喜歡拿嚴肅的事情來搞笑。可是我們喜歡的英美劇,其實都是擅長把嚴肅的事情拍的很搞笑,這很諷刺,笑點也相對來說比較高級。
把戰爭拍的很搞笑,是不是比較不嚴肅呢?
我不這么看,首先戰爭電影通常都比較主旋律,你認為《血戰鋼鋸嶺》好看是因為真實,因為裡面的演員會哭會疼會害怕。他們在上戰場前一分鍾還在看黃書,下一分鍾還在罵臟話,再下個一分鍾可能就死了。
成龍的這部《鐵道飛虎》講的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並且在他的電影里,渴望有英雄主義,一直都是貫穿始終的。丁晟拍完真人真事改編的《解救吾先生》,這次改編的是「鐵道游擊隊」,除了剪輯有些拖沓,其餘是合格的。看慣了一臉嚴肅的戰爭片,其實《鐵道飛虎》可能更靠近真實的生活一點。
美國有個叫《蠢蛋搞怪秀》的真人秀電影,《鐵道飛虎》的主人公比較像這幫蠢蛋。就好像漫威電影里的那些超級英雄,他們屎尿屁,沒有那麼宇宙無敵。《鐵道飛虎》做的是小人物的英雄式劇情。
如果說鐵道游擊隊比較像一個正規的被後封的軍隊,那鐵道飛虎隊大概就是民間的愛國者聯盟,他們連自己的飛虎標志都畫不好,但這又恰恰就讓故事顯得非常真實。電影里一系列在火車上的戲,都是在致敬經典的火車電影。飛虎隊偷偷溜上車像是埃德溫·豹特的短片《火車大劫案》。一顆炮彈沖過來,慢速鏡頭迎面而來又好像是致敬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最後那個接近高潮的變匝道橋段,水箱漏水,蒸汽火車與鐵道相關,森田芳光拍了鐵路愛好者的《乘列車前行》。這么看來,電影和火車好像有很多次交集。
影史經典有《猜火車》。而《鐵道飛虎》有「追火車」的重要戲份。飛虎隊追上火車設計讓火車上的日本人全盤擊落,開頭的車內戲,又有很多戲劇的成分。電影無疑是好笑的,有很多自己打臉的梗,比如成龍飾演的飛虎隊隊長講完一句話下一秒就會發生這件事。而那些諸如Duang或黃子韜自黑自己「我一唱歌他們就說我跑調」的台詞,王凱的手,還有他一直碎碎念說「太不正規了」的戲份,都很有趣的總結了這一年的娛樂話題。
我們崇尚漫威宇宙世界和皮克斯迪士尼動畫,因為他們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出新的同時會隱藏在新片里很多彩蛋。《鐵道飛虎》里讓我挖掘到一些,是成龍戴牛仔帽子,一直止不住的說「我也很忙啊」(周傑倫的專輯《我很忙》),飛虎隊用日軍的炸彈最終炸了橋(草船借箭)。
如果不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主旋律電影,只當成復仇的電影來看。煎餅上的紅點,影射諷刺日本國旗;相聲演員用自己的基本功,一本正經的胡攪蠻纏;日本的女軍官被蒸汽熏到,之後「死而復生」,結果一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就條件反射嚇著捂眼鏡,這可能是最隱晦的人體實驗了。
飛虎隊把火車分成好幾截,每一段都有一部分好玩有設計的段落。這是支沒抱著「希望活著回去」的山東「敢死隊」。電影里用了很多本是樣板戲的配樂,其實就是京劇里的頓點。看到後來,這群蠢蛋國的英雄人物,像碎片化的群像一樣,用喜劇的哈哈哈哈,完成了誰都知道結局的電影。
姜文在《鬼子來了》里設計了中國村民教日本人說臟話的戲,台詞的內容是「大哥大嫂過年好」。《鐵道飛虎》里有大哥成龍和攤煎餅的二嫂,這部電影放在聖誕檔期,配合賀歲檔,意思倒真成了「大哥二嫂過年好」的賀歲喜劇。
E. 我是你的爺是那部電影台詞
你說的這部電影名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陳末在電影後半段說幺雞的台詞:
你總是說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勇敢,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沒錯你說的是事實,但那又怎樣?因為你是幺雞,麻將牌里最小的那一張,可是如果沒有你,胡不了十三幺。
F. 鐵道飛虎隊觀後感
《鐵道飛虎》是由丁晟執導,成龍、黃子韜、王凱、王大陸等主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鐵道飛虎隊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鐵道飛虎隊觀後感1
成龍大哥領銜主演,丁晟執導,匯聚了王大陸、王凱、黃子韜、吳永倫等青年實力派偶像演員的動作喜劇巨制電影《鐵道飛虎》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鐵道飛虎》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六個各有缺點的小人物,聯合起來想干件大事的故事。
在「龍龘來了」發布會的現場,電影主創們各自暢聊了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有趣故事。從武術指導轉型演員的成家班武指,香港最後一位「龍虎武師」吳永倫也作為主演之一,聊起了自己在電影中角色——小虎。吳永倫介紹說:「其實『鐵道六虎』裡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角色性格,比如『徐太宇』王大陸是太單純,別人說什麼他都信;『wuli滔滔』是太沖動,說了就要去干……至於我這個角色就是太悶騷。」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吳永倫從武指轉型演員後,首次擔當主演的電影作品。面對記者們提出自己的港普發音問題,手拿丑萌飛虎玩偶的吳永倫也露出了害羞的笑容。吳永倫笑著透露:「大概成龍大哥也是嫌棄我的普通話不好,所以交給我的台詞特別集中,『干』說了一百多次。」因為話少所以顯得悶騷,角色所有喜怒哀樂只能通過演技去詮釋,也展示了吳永倫不俗的演技。
據悉,《鐵道飛虎》是成龍大哥繼《大兵小將》、《警察故事2013》後第三次和丁晟導演合作,兩人強強聯手,再加上實力派偶像藝人王大陸、王凱、黃子韜,「最帥武指」吳永倫等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必定會同電影宣傳語「干票大的」一樣,強勢進軍賀歲檔。《鐵道飛虎》已定檔12月16上映,一起期待吳永倫的表現。
鐵道飛虎隊觀後感2
我常常去看電影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想要放鬆的朋友。他們幾乎看什麼都在笑,電影開頭五分鍾,一個白茫茫的空鏡頭,後排就傳來一陣陣有韻律的笑聲。
我能理解有些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就自帶笑聲儲備。所以他們看《驢得水》也笑,看《比利·林恩》也笑,看《我不是潘金蓮》也笑,甚至看《血戰鋼鋸嶺》的戰爭場面一個血肉模糊的大腿飛過來,他們也笑。
這些笑點低並且笑因十分奇怪的朋友,習慣把搞笑當成喜劇。但是有些人說了,我不喜歡拿嚴肅的事情來搞笑。可是我們喜歡的英美劇,其實都是擅長把嚴肅的事情拍的很搞笑,這很諷刺,笑點也相對來說比較高級。
把戰爭拍的很搞笑,是不是比較不嚴肅呢?
我不這么看,首先戰爭電影通常都比較主旋律,你認為《血戰鋼鋸嶺》好看是因為真實,因為裡面的演員會哭會疼會害怕。他們在上戰場前一分鍾還在看黃書,下一分鍾還在罵臟話,再下個一分鍾可能就死了。
成龍的這部《鐵道飛虎》講的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並且在他的電影里,渴望有英雄主義,一直都是貫穿始終的。丁晟拍完真人真事改編的《解救吾先生》,這次改編的是「鐵道游擊隊」,除了剪輯有些拖沓,其餘是合格的。看慣了一臉嚴肅的戰爭片,其實《鐵道飛虎》可能更靠近真實的生活一點。
美國有個叫《蠢蛋搞怪秀》的真人秀電影,《鐵道飛虎》的主人公比較像這幫蠢蛋。就好像漫威電影里的那些超級英雄,他們屎尿屁,沒有那麼宇宙無敵。《鐵道飛虎》做的是小人物的英雄式劇情。
如果說鐵道游擊隊比較像一個正規的被後封的軍隊,那鐵道飛虎隊大概就是民間的愛國者聯盟,他們連自己的飛虎標志都畫不好,但這又恰恰就讓故事顯得非常真實。電影里一系列在火車上的`戲,都是在致敬經典的火車電影。飛虎隊偷偷溜上車像是埃德溫·豹特的短片《火車大劫案》。一顆炮彈沖過來,慢速鏡頭迎面而來又好像是致敬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最後那個接近高潮的變匝道橋段,水箱漏水,蒸汽火車與鐵道相關,森田芳光拍了鐵路愛好者的《乘列車前行》。這么看來,電影和火車好像有很多次交集。
影史經典有《猜火車》。而《鐵道飛虎》有「追火車」的重要戲份。飛虎隊追上火車設計讓火車上的日本人全盤擊落,開頭的車內戲,又有很多戲劇的成分。電影無疑是好笑的,有很多自己打臉的梗,比如成龍飾演的飛虎隊隊長講完一句話下一秒就會發生這件事。而那些諸如Duang或黃子韜自黑自己「我一唱歌他們就說我跑調」的台詞,王凱的手,還有他一直碎碎念說「太不正規了」的戲份,都很有趣的總結了這一年的娛樂話題。
我們崇尚漫威宇宙世界和皮克斯迪士尼動畫,因為他們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出新的同時會隱藏在新片里很多彩蛋。《鐵道飛虎》里讓我挖掘到一些,是成龍戴牛仔帽子,一直止不住的說「我也很忙啊」(周傑倫的專輯《我很忙》),飛虎隊用日軍的炸彈最終炸了橋(草船借箭)。
如果不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主旋律電影,只當成復仇的電影來看。煎餅上的紅點,影射諷刺日本國旗;相聲演員用自己的基本功,一本正經的胡攪蠻纏;日本的女軍官被蒸汽熏到,之後「死而復生」,結果一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就條件反射嚇著捂眼鏡,這可能是最隱晦的人體實驗了。
飛虎隊把火車分成好幾截,每一段都有一部分好玩有設計的段落。這是支沒抱著「希望活著回去」的山東「敢死隊」。電影里用了很多本是樣板戲的配樂,其實就是京劇里的頓點。看到後來,這群蠢蛋國的英雄人物,像碎片化的群像一樣,用喜劇的哈哈哈哈,完成了誰都知道結局的電影。
姜文在《鬼子來了》里設計了中國村民教日本人說臟話的戲,台詞的內容是「大哥大嫂過年好」。《鐵道飛虎》里有大哥成龍和攤煎餅的二嫂,這部電影放在聖誕檔期,配合賀歲檔,意思倒真成了「大哥二嫂過年好」的賀歲喜劇。
鐵道飛虎隊觀後感3
《鐵道飛虎》是成龍的作品裡,第一次大規模啟用「小鮮肉」,飛虎隊的組合一公布後,就引來眾人矚目,但丁晟坦言,這次選拔的標准也格外高,「這部電影動作戲的屬性,需要每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爺們。火車開起來是沒法剎車的,100噸的鐵疙瘩動起來的勢能,連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看著都恐懼,對於完全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來說,很多動作很難完成。」
據丁晟透露,黃子韜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術功底很好,靈活度也好,最早選他是因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凱是老天爺送給《鐵道飛虎》的禮物」,丁晟說,「電影開拍20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著急了,我就想賭一把,堅持去找最合適的,直到看到王凱的照片,覺得有種落魄的貴族感,我覺得就是他。」
王大陸這個角色與其他飛虎隊不同,是唯一的一個八路軍,需要有點痞勁兒,「當時也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劉德華推薦了《我的少女時代》的男主角,當時內地還沒有上,但我打開電腦,看到他的照片,就覺是他。桑平很靈活,天生自帶喜感,拍完《解救吾先生》後,丁晟就敲定了與他下一部戲的合作。而吳永倫是成家班出身,抗打抗摔,這五個人與成龍一起組成了「鐵道飛虎」。
這次拍攝,每一個演員拍戲也都是拼了命,據悉,黃子韜拍攝後期全身起水痘,但為了不耽誤大家拍攝,多癢都上,丁晟說:「黃子韜特別爺們兒,大家也心疼,但為了緩解氣氛,他就跟大家說,後期注意ps下水痘就行了。」「渾身都是水痘,特別癢,有時候都癢到想發脾氣,但想想沒有什麼是不能堅持的。」黃子韜說。
而王凱騎馬的戲,也是搏了命,導演透露:「這場戲必須離火車很近,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捲入火車底,這個鏡頭沒辦法有更多保護措施,但是王凱做到了。」王凱自己也爆料:「地上高地起伏,拍了一天,感覺屁股都磨破了」。被虐還沒完,「當時火車上有一個籠子掉下來,馬驚了一下,很重的摔了一下,別人都以為我得痔瘡了。」王凱大笑。
雖然之前與成龍合作過《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但丁晟此次依然戰戰兢兢,「之前合作更多的是擔心拍不好戲,但這一次,更多的擔心是拍火車戲的危險。」丁晟坦言,當接下大哥的任務後,才發現無論是扒火車,還是撞火車,都沒有什麼參考影片,所以與火車的「親密接觸」都是在摸黑前行,「有太多驚險是沒有預判的,殺青之後,都不敢再去想。」
「第一次和丁晟聊,我們就達成共識,火車戲,大家都想看上火車,但我們不能追著火車跑兩步,跐溜一下就跳上去了」,成龍說,大家為了把這幾場戲拍牛逼點,大腦和身體都掏空了。滑板扒火車、滑梯扒火車、竹竿扒火車——還好,這些看起來匪夷所思又不可能完成的動作,也都完成了。「滑梯扒火車,是把飛虎隊從一個大山頭用一個滑梯順到火車上,如果我們計算不好時間,演員可能就會被卷到兩截車廂的中間」,丁晟回憶,扒火車的戲,每一條都是精心准備,也不敢多拍,生怕片場出意外。
據悉,《鐵道飛虎》為了可以拍到真正的蒸汽火車頭,一直在零下20度的東北拍攝,整個拍攝隊伍1000餘人,為此還重新搭建了一個火車站,除了扒火車,更有撞火車、炸大橋的戲。
G. 日本鬼子學最惡毒的中文罵人是哪部電影
《鬼子來了》中鬼子要翻譯教他最惡毒的中文罵人,結果翻譯教的是「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是不是這個?滿意請採納~
H. 開心麻花的《驢得水》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電影《驢得水》是由開心麻花團隊繼《夏洛特煩惱》後第二部改編自話劇的電影,這部電影由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在一個缺水的地方有個學校養了一頭驢挑水,驢不能光幹活,不吃飯啊!可是由那個老師出錢來樣這頭驢呢?由於這個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老師都沒有錢來資助,這可難住了學校的老師們。關鍵時候,還是校長出馬,於是校長心生一計,將這頭驢虛報成了一位名叫「呂得水」的教師,用「呂得水老師」的工資來養驢,看似一個毫無破綻、一舉兩得的辦法。可是當有一天,上級的有關領導嘮叨學校視察工作時,指名要見這個所謂的「呂老師」時,大家只能編造各種借口搪塞,就在這時候,一個鐵匠出現了,打破了一切寧靜,也帶給這個學校一切想要的。
I. 大哥大嫂過年好是什麼梗 大哥大嫂過年好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處是姜文導演的電影《鬼子來了》裡面的一句台詞,下一句是: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