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電影有什麼深度
① 為什麼DC漫畫的電影非要拍得那麼有深度
除了守望者、V和諾蘭接手的蝙蝠俠三部曲,別的DC看不出有啥深度。
② 漫威的電影與DC電影有哪些區別
相比起來的話~
DC電影比較…黑暗。並不是說宣揚的精神消極,而是刻畫了一種相對比較真實的超級英雄存在的世界。英雄會有哭有笑。民眾會恐懼英雄強大的力量。背負著「我們都是罪犯」的蝙蝠俠,渴望得到民眾理解一心救助普通人的超人等等。相比起來,DC的電影更在暢快的劇情之餘引人思考,但沒有漫威電影這么有趣。
比較起來,漫威電影的定位就像是帶著喜劇元素的動作大片,DC電影則是帶著動作元素的劇情片。
③ 如何評價DC的電影《正義聯盟》
我覺得挺好看的哈,該片是DC電影宇宙里我最喜歡的一部,雖然也有著反派弱等問題,但個人還是想看到這樣與漫威風格不一樣的超級英雄電影,可能是看過漫畫的原因吧,幾位角色出場代入感極強,正片不到2小時節奏很快,台詞中的信息量極大,彩蛋更是高能,海王和小閃可組攻受CP,大超的CG嘴唇略尷尬
④ 明明DC電影更有深度,為什麼觀眾就是喜歡漫威的商業片
因為漫威電影有特色。人們更喜歡漫威電影的原因有三點,分別是:有特色,節奏快以及善於宣傳。
原因一,有特色。很多人知道DC大部分是通過《超人》和《蝙蝠俠》系列才知道的,可是人們知道漫威卻不僅僅是通過《鋼鐵俠》還通過《美國隊長》、《綠巨人》等其他影片知曉。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就是因為漫威的電影有特色。
在宣傳方面,漫威做的就很好,不論是各種游戲還是各種廣告都不斷的在宣傳。可是DC除了幾部大的作品進行了宣傳之後,大部分的作品都沒有宣傳。
誰的宣傳多,觀眾就看哪部電影,久而久之,觀眾自然就會看漫威商業化的電影了。那麼,你怎麼看?
⑤ 你認為漫威的電影與DC電影有哪些區別呢
如果單從漫威和DC的電影說起的話,那麼就是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即漫威電影宇宙)和DCEU(DC Extended Universe, DC拓展宇宙)之爭。
與它們各自的漫畫公司不同(DC Comics成立於1934年,而 Marvel Comics 成立於1939年),DCEU 的啟動則比MCU晚五年,MCU 的開篇之作《鋼鐵俠》2008年上映,為 DCEU 打頭陣的則是《超人:鋼鐵之軀》。晚掉的這五年,讓 DC 徹底在這場兩強之戰中喪失了天然優勢,以後起之秀的姿態開始迎頭趕上,頗具聲勢地布局未來,但怎麼看起來都有點像是在復制漫威的成功之路。
從《鋼鐵俠》第一部起至今足足九年,已有十六部電影上映,不誇張的講,漫威下的這一盤棋幾乎可以為二十年內的電影娛樂性定調,對,它重新定義了爆米花電影,那就是我們可以邊消耗著漫長的青春,邊在電影院刷完一整出電視劇,電影品質的電視劇哦~獨立敘事,但又有著一脈相承的故事主線,觀眾光是在銀幕上尋找隱藏彩蛋就能興奮上好一陣子。當然連續性是一方面,此外,深諳娛樂本質的 Marvel Studios 特別知道21世紀人類生物的痛點在哪裡,賤!萌!腐!完全招架不住啊有木有,有 木 有!在最新的《雷神3:諸神黃昏》中不僅延續前作 Thor 和 Loki 的兄弟情深,預告片中看,就連 Thor 和 布魯斯班納博士間竟也擦出了火花!沒有一個角色能逃過這三個屬性的編排。再有功力一部比一部精進的視效加持,觀眾就是看得過癮又輕松,沒理由不乖乖送錢。
而 DCEU 的出世就天生彌漫著一絲黑暗氣質了,就像《哈利·波特》前兩部電影妥妥陽光明媚兒童片,到第三部整個基調就昏暗了下來,DCEU 就是昏暗後的樣子。此外每個角色還都像美國隊長一樣偉光正,就略顯古板了,這已經不是一個「高冷」審美時代了,接得了地氣,才能接得住觀眾緣。本來《自殺小隊》的從天而降幾乎預示著一股 Anti-hero 的清流即將刮來,結果這么一個感覺不費力贏很大的局面活生生讓華納給玩兒砸了!玩兒 砸 了!雖然我個人是自殺小隊腦殘粉無論怎樣都愛,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劇情過分幼齒外加畫面實在拍的很抱歉,我也是實在無法在給別人推薦的時候誇贊她。雖然很心痛了。
然鵝,拋開觀眾緣這件事,不得不承認 DC 無論從人物還是故事上深度都更勝一籌。有人說漫威的故事,是讓普通人一夜成神,看他們怎樣支配自己的能力。而DC故事則是讓真神墮入人間,看他們如何戰勝自己。拋開 2013年啟動的 DCEU 這條線,在此之前,DC漫改電影簡直是被我奉上神壇的,即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和後來在 DCEU 執導過好幾部影片的扎克·施耐德的作品《守望者》,前者對人性的探討和後者對真實歷史的哲學性反思在乃至整個電影史的范疇中都登峰造極,可惜他們並沒有加入到 DCEU 的豪華套餐中。所以我想,DC人物可能是不太屬於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悲劇屬性,這可能是 DCEU 多部影片撲街的一個重要因素,讓他們適應這個時代開始滿口屎尿屁起來,還不如讓他們死掉。就連終於開始為 DCEU 縫制遮羞布的《神奇女俠》都無法扭轉這個局面,雖然在北美口碑頗佳,但是確有一股傻白甜出世的味道,接地氣兒是接地氣兒,加爾蓋朵氣質也足夠女神,但總覺得跟女俠差了一絲氣息,其中的玄學愚笨如我很難說清。
⑥ 為什麼國內很多人不喜歡看DC的超級英雄電影呢
DC漫畫,是美國漫畫巨頭公司,創建於1934年,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DC漫畫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後來,DC漫畫被華納兄弟收購,而華納兄弟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就將這些漫畫超人拍成了超級英雄電影,如《正義聯盟》。
總之,國內很多人不喜歡看DC的超級英雄電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所致,之所以存在文化差異,是因為互相不太了解對方所致,要解決這個問題,依舊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⑦ 《正義聯盟》是DC崛起之作,為什麼票房不高
1、《正義聯盟》慘敗後果慘重
DC宇宙的野心之作《正義聯盟》票房撲街,本質上是源於電影質量不過關。這和上半年的《變5》是一個道理。二者票房不及預期的情況非常相似,都是上映之前外界期待很高,然後上映之後發現劇情漏洞實在無法彌補,最終口碑無法挽回,傳導到票房方面更是慘淡。
那麼DC 為什麼會輸得這么慘?因為DC始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影風格和模式。在製作思路上朝三暮四,難以形成穩定的方向,也就難以輸出穩定的質量。
前面說到,DC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帶有點深度,有關於人生思考,這一點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但DC成也諾蘭,敗也諾蘭。諾蘭給DC的蝙蝠俠樹立了暗黑風格,既要有深度,還要探討人性,要在商業和娛樂元素之間取得絕佳的平衡。等到他們發現漫威電影宇宙商機無限的時候,他們也學漫威。也是先搞單人電影,再弄《正義聯盟》這種集合式電影。
但商業模式向來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漫威這樣搞能成功,不代表DC這樣搞也能成功。DC在模仿漫威的路上,逐漸走偏了。最大的失敗在於,他們想保持自己的DC宇宙暗黑風格特點,又想混入漫威的搞笑元素,這兩者有點不搭調。
體現在《正義聯盟》這部電影上,就是前期導演扎克斯羅德延續了諾蘭的暗黑史詩風格,但3月份扎導因為女兒自殺事件離開了崗位。DC緊急找《復仇者聯盟》導演喬斯·韋登來救急。為什麼DC的高層會找一個漫威電影的導演來救急?因為他們理念不夠統一,覺得需要一點搞笑元素來吸引觀眾。
最後《正義聯盟》被搞成了這樣的四不像。但《正義聯盟》只是壓倒DC高層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從去年的《自殺小隊》或者更早,他們就像學漫威搞點搞笑元素了。因為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他們總想學點漫威范兒。最後玩砸了。
⑧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DC超級英雄比漫威超級英雄更有深度
這是因為漫威近年來的營銷策略導致的。
前面有很多答案列舉了很多漫威的有深度的漫畫和電影,比方說X戰警,拯救了超級英雄影片市場的老版蜘蛛俠,還有無敵
浩克這些。雖然我個人最初是由蝙蝠俠入坑因而更加偏愛DC,但必須承認,漫威的一些經典作品無論是深度還是立意上,
並不遜色於人們經常提起的那些DC經典作品(唔,守望者除外)。
有深度的作品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觀眾其實沒有看過這些,即使看過,也不見得還能記得,因為人的記憶總是對最近的東西
印象比較深刻,老X戰警三部曲都是哪一年的了?
然後現在漫威的電影都是些什麼呢?就像是段子手寫的劇本,大家熱熱鬧鬧的打一場就結束了,隊長雷神鐵人鷹眼綠胖哪個
不是有很多故事的復雜角色?然後電影里的表現,就是強行讓他們耍帥賣肉queer ting。復仇者1裡面那群騎著飛行摩托
車的外星黑叔叔就想攻佔地球,你說不是搞笑?復仇者2裡面那麼一個史上最弱奧創,他所有拿的出手的戰績都是紅女巫的
功勞,真的不是在逗我?羅大錘一個宇宙級的BOSS,在銀河護衛隊里居然對面跳個舞就跪了,什麼玩意兒?
甚至,電影還要強行降低深度,例如美隊3,要拍內戰了,原本內戰的起因是「隊長和鐵人由於政治傾向不同於是各自糾集人
馬開戰」,現在電影版的原因變成了「隊長要找巴基搞基但是鐵人覺得巴基是罪犯不讓於是兩人開打」,這他媽什麼鬼?
漫威為了銷量,甘願把自己作品的深度降低,更加的搞笑化,娛樂化,不幸的是,目前為止他們還是很成功的。
DC也不是沒有這么做過,我至今還記得《蝙蝠俠與羅賓》裡面州長的手下登場的時候還要玩冰球和冰上芭蕾什麼的場景,
那個荒誕程度甚至強過了今天漫威的絕大多數電影,然後票房敗的一塌糊塗——並且,18年後的今天,已經沒什麼人記得
了,大家只記得「蝙蝠俠與羅賓是一部大爛片」而已。然後近年來由於受到諾蘭電影的影響,DC的電影暫時還只能沿著他開出
來的路往黑暗現實的方向走下去,兩相對比,自然就會有很多人覺得DC比漫威更有深度了
⑨ 漫威系列和DC系列在票房、深度和劇情上,誰更勝一籌
漫威系列和DC系列在票房、深度和劇情上,DC更勝一籌。
華納發布的另一款手游《DC Legends:為正義而戰》,與《漫威:神威戰隊》都是循環式的RPG游戲,同樣,玩家主要以收集英雄人物為主要樂趣。
除了以上兩部分,DC對蝙蝠俠的熱愛也在游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比如《樂高蝙蝠俠:DC超級英雄》《樂高蝙蝠俠:飛躍哥譚市》《樂高蝙蝠俠電影游戲》電影游戲等等。
這也證實了一個看似矛盾的嘲諷:華盛頓的英雄是平等的,但蝙蝠俠是最強的。另一方面,漫威幾乎沒有官方授權的單人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