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有哪些電影男明星
㈠ 你最欣賞國外的哪些男明星
1998年為了紀念美國電影誕生百年,美國電影學會從500名20世紀美國電影界的電影明星中,評選出50名最偉大明星,下面帶大家看排名前十的男演員。
第一名是亨弗萊·鮑嘉他189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30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惡魔與女性》。1944年出演《卡薩布蘭卡》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1952年憑借《非洲女王號》獲得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他188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演員、導演、編劇。他的第一部電影是1914年的《謀生》。他在電影中形象是: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拐杖,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無聲電影帶到最高峰。1928年,卓別林因《馬戲團》榮獲奧斯卡特別獎。1967年他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75年授予已經86歲的卓別林爵士封號。1972年,他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㈡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歷屆獲獎
(1953-1958年)聖塞巴斯蒂安
只作放映,未評獎 (195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修女的故事》(美)
銀殼獎:《從阿帕努里到安德》(意)、《西北偏北》(美)
坎塔布連珍珠獎:《走向天堂》(西) (196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羅密歐、朱莉葉和黑暗》(捷)
銀殼獎:《逃亡者之流》(美)
坎塔布連珍珠獎:〈西米特里奧〉(墨) (196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獨眼龍傑克〉(美)
銀殼獎:《總統的訪問》(波)
坎塔布連珍珠獎:《人類的兒子》(阿根廷) (1962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阿瑟島》(意)
銀殼獎:《宣告》(法)
坎塔布連珍珠獎:《貧民百姓》(墨) (1963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黑手黨》(意)
銀殼獎:《手工操作的加法器》
坎塔布連珍珠獎:《給阿馬里洛的玫瑰》(意) (1964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美國,美國》(美)
銀殼獎 :《利莫納多維·喬》(捷)
坎塔布連珍珠獎 :《杜拉大娘》(西)
最佳導演獎:米古爾·皮卡左
最佳男演員獎:理查德·阿頓巴勒(英)
最佳女演員獎:艾娃·嘉德娜(美) (196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幻影》(美)
銀殼獎: 《金皇後》(捷)
最佳導演獎:馬里奧·莫尼塞利(意)
最佳男演員獎:馬塞羅·馬斯特羅阿尼(意)
最佳女演員獎:莉莉·帕爾默(英) (196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我在這里是幸福的》(英)
銀殼獎:皮爾·埃泰克斯(法)
最佳男演員獎:弗蘭克·芬利(英)
最佳女演員獎:埃萬吉莉娜·沙拉扎爾 (196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兩人同行》(美)
銀殼獎: 《捷克斯洛伐克式的謀殺》(捷)
最佳導演獎:雅努茲·莫根斯特因(波蘭)
最佳男演員獎:莫里斯·羅內特(法)、約翰·米爾斯(英)
最佳女演員獎:賽雷娜·弗加諾 (196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長期病危》(英)
銀殼獎: 《山上的夏天》(匈)、迪塔·沙克索瓦(捷)
最佳男演員獎:克勞德·里奇、西德尼·波埃特(美)
最佳女演員:莫尼卡·維蒂(意) (196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雨天的人們》(美)
銀殼獎 :
最佳男演員獎:尼科爾·威廉森(英)
最佳女演員獎:盧德米拉·薩維里耶娃(蘇)、斯特弗尼婭·桑德雷莉(意) (197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熱浪》(美)、《貝特利厄姆的星星》(捷)
銀殼獎 :《初戀》(西德)、《色情的力量》(法)
最佳男演員獎:英諾肯尼特·斯莫克圖諾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蘇)
最佳女演員獎:斯特芬·奧蘭德(法) (197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明亮的燈泡》(法)、《彭戈的夢想》(古巴)
銀殼獎:《再一次跳過泥坑》(捷)、《1942年的夏天》(美)
評委會特別獎: 萬尼亞舅舅(蘇)
最佳男演員獎:維托里奧·加斯曼布朗卡利昂《參加十字軍東征》(意)
最佳女演員獎:格拉西拉·波格斯《一個女人的記事》(阿根廷) (197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機械鋼琴奏鳴曲》(蘇)
最佳導演獎:阿爾夫·巴盧斯特林、伯恩哈德·辛克爾《姑娘們的競爭》(西德)
最佳男演員獎:赫克扎爾·阿爾特里奧《送給一位不知名的神》(西)
最佳女演員獎:凱瑟琳·亨特《姑娘們的競爭》(西德) (197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阿蘭布里斯塔》(美)
銀殼獎:《51號檔案材料》(法)、《像在家一樣》(匈)
評委會特別獎: 沒有界限的地方(墨)
最佳導演獎:馬努爾·古特雷茲·阿拉貢《夢游者》(西)
最佳男演員獎:何塞·沙克里斯坦《秋天的花》(西)
最佳女演員獎:卡羅爾·伯雷特《結婚》(美) (197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秋天的馬拉松》(蘇)
銀殼獎:《安吉·維拉》(匈)
評委會特別獎:《媽媽一百歲》(西)
最佳男演員獎:尼爾森·維拉格拉《失蹤的犯人》(瑞士)
最佳女演員獎:勞拉·比蒂小阿基米德(意)
第二十八至三十二屆 (1975-1984年)聖塞巴斯蒂安
未頒發正式獎 (198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昨天〉(波)
銀殼獎: 〈光源〉(墨)、〈法老的禮儀〉(西)
評委會特別獎: 津納(英)
最佳導演獎:弗朗西斯科·隆巴迪〈憂心重重〉(秘魯)
最佳男演員獎:弗朗西斯科·隆巴迪〈憂心重重〉(秘魯)
最佳女演員獎:梅塞迪斯·桑皮特羅〈城外〉(西) (198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半邊天》(西)
銀殼獎: 〈27小時〉(西)、〈諾言〉(日)
評委會特別獎: 〈偉大的一代〉(匈)
最佳導演獎:阿克塞爾·科蒂〈歡迎來維也納〉(奧)
最佳男演員獎:埃內斯托·戈梅茲·克魯茲〈財產帝國〉(墨)
最佳女演員獎:安吉拉·莫利娜〈半邊天〉(西) (198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在加利利地區的婚禮》(法、比)
銀殼獎:《糖果山》(法、瑞士)、《成熟的季節》(英)
最佳導演獎:多米尼克·德基拜爾《瘋狂的愛情》(比)
最佳男演員獎:伊馬諾爾·阿利亞斯《琵琶》(西)
最佳女演員獎:維多利亞·阿夫里爾《琵琶》(西) (198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黑山》(英)
銀殼獎: 《順風劃船》(西)
評委會特別獎:《一部關於愛情的短片》(波)
最佳男演員獎:弗爾南多·雷《冬天的日記》、《犯罪的線索》(西)
最佳女演員獎:西皮·林科夫斯基、利夫·烏爾曼《友好》(西德、阿根廷) (198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地下民族》(玻利維亞)、《霍默與埃迪》(美)
評委會特別獎: 《大海與時間》(西)
最佳導演獎:米羅斯拉夫·博爾克《領事》(波)
最佳男演員獎:阿里·貝里《人質》(匈)
最佳女演員獎:米爾亞娜·約科維奇《歡笑的新澤西》(英、阿根廷) (199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阿盧的來信》(西)
評委會特別獎: 《紅色的黎明》(墨)
最佳導演獎:喬爾·科恩米勒的橫渡(美)
最佳男演員獎:默利·雅朱《阿盧的來信》(西)
最佳女演員獎:瑪格赫麗塔·鮑伊斯芬克斯《女神周》(意) (199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蝴蝶的翅膀》(西)
評委會特別獎: 《沒有回來》(蘇)
最佳導演獎:布魯斯·麥克唐納《61號公路》(加)
最佳男演員獎:西盧·塞帕萊《怪人和鬼車》(芬蘭)
最佳女演員獎:全體女演員《等待》(澳)
第四十屆(1992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世界上的一個地方》(阿根廷)
評委會特別獎:《倉促告別》(波、法)
最佳導演獎:戈蘭·馬爾科維奇《鐵托和我》(塞爾維亞)
最佳男演員獎:羅伯特·蘇薩《公路巡警》(墨)
最佳女演員獎: ( 1993年)
金殼獎:《 始末記》(墨)、薩拉(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金色的彈丸》(西)、《魔鬼的勇氣》(西)
最佳導演獎:菲利普·利奧雷《從天而降》(法)
最佳男演員獎:胡安·埃薩諾瓦《希爾達大媽》(西)
最佳女演員獎:尼基·卡莉米薩拉(伊朗) (1994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可數的日子》(西)
評委會特別獎: 《炮打雙燈》(中)
最佳導演獎:丹尼·波伊爾《同屋三分驚》(英)
最佳男演員獎:哈維爾·巴德姆《可數的日子》(西)
最佳女演員獎:寧靜《炮打雙燈》(中) (199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瑪格麗特的博物館》(加)
評委會特別獎:《當我們死去時沒有人談到我們》(西)、《民警故事》(中)
最佳導演獎:邁克·菲吉斯《遠離賭城》(美)
最佳男演員獎:尼古拉斯·凱奇《遠離賭城》(美)
最佳女演員獎:維多利亞·阿布里爾《當我們死去時沒有人談到我們》(西) (199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布瓦那》(西)、《特洛伊人艾迪》(愛爾蘭)
評委會特別獎: 《小天使》(德)
評委會獎:《父親》(伊朗)
最佳導演獎:弗朗西斯科·朗巴迪《皮膚之下》(秘魯)
最佳劇本獎:Scott Rosenberg《美麗的女孩》
最佳男演員獎:米高·凱恩《血與酒》(英)
最佳女演員獎:諾瑪·艾琳德羅《秋日》(阿根廷)
終身成就獎:阿爾·帕西諾 (199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Claude Chabrol《Rien Ne Va Plus》(France)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導演獎:Claude Chabrol《Rien Ne Va Plus》(France)
最佳男演員獎:Federico Luppi Martin (Hache) (Spain/Argentina)
最佳女演員獎:Julie Christie Afterglow (USA)
最佳攝影獎:Nick Morris Firelight (UK)四十六屆
(199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Leaving Las Vegas
評委會特別獎
評委會獎
最佳導演獎:Mike Figgis
最佳男演員獎:Nicolas Cage
最佳女演員獎:Victoria Abril
最佳攝影獎 (199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François Dupeyron C'est Quoi La Vie?(France)
評委會特別獎:Antonio-Pedro Vasconcelos Jaime(Luxembourg-Portugal-Brazil)
評委會獎:Gracia Querejeta Cuando Vuelvas A Mi Lado (Spain)
Colin Nutley Under The Sun (Sweden)
最佳導演獎:張元洗澡(中)
Michel Deville 《Maladie de Sachs》(France)
最佳男演員獎:Jacques DufilhoC'est Quoi La Vie?(France)
最佳女演員獎:Aitana Sánchez-GijónVolaverunt (Spain-France)
最佳劇本獎:Rosalinde Deville/Michel Deville La Maladie de Sachs (France)
最佳攝影獎:Alfredo Mayo Cuando Vuelvas A Mi Lado (Spain) (200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Arturo Ripstein 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Mexico-Spain)
評委會特別獎:Nicolas Klotz Paria (France)
評委會獎: El Factor Pilgrim
El Otro Barrio (Spain)
最佳導演獎:Reza Parsa Before the Storm (Sweden)
最佳男演員獎:Gianfranco Brero Tinta Roja (Peru-Spain)
最佳女演員獎:Carmen MauraLa Comunidad
最佳劇本獎:Paz Alicia Garciadiego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 (Mexico-Spain)
最佳攝影獎:Nicola PecoriniHarrison's Flowers (France)
新進導演獎:Edoardo WinspeareSangue Vivo
競賽獎:Arturo Ripstein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
青年導演鼓勵獎:Javier Corcuera La Espalda del Mundo(Spain)
影評人獎:Elie ChouraquiHarrison's Flowers
觀眾獎:Jean-Pierre Sinapi Nationale 7(France)
青春陪審團獎:Reza Parsa Before the Storm(Sweden) (2001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奧蘭多·魯伯特《三人乘坐的計程車》(智利)
評委會特別獎:何塞·路易斯·林格《工作進展》(西)
最佳導演獎:讓-皮埃爾·阿梅里斯《這就是生活》(法)
最佳男演員獎:迪茲金·艾汗《逃往天堂》(瑞士)
最佳女演員獎:皮埃爾·洛佩茲-德-阿亞里《愛之狂》(西)
最佳劇本獎: 吉蘭·朗《貝爾的自行車》(法)
最佳攝影獎:羅曼·奧辛《勇士》(英)
多諾斯蒂安獎(成就獎): 朱莉·安德魯斯(美國演員)、沃倫·比蒂(美國演員)、弗蘭西斯科·拉瓦爾(西班牙導演) (2002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陽光下的星期一》Los lunes al sol (西、法、意)
評委會特別獎:Carlos Sorín《少量故事》Historias mínimas(阿根廷、西)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和你在一起》(中)
最佳男演員獎:劉佩奇《和你在一起》(中)
最佳女演員獎:梅塞德斯夏皮羅Mercedes Sampietro《平常地方》Lugares comunes(阿根廷、西)
最佳劇本獎:Adolfo Aristaráin & Katy Saavedra《平常地方》Lugares comunes(阿根廷、西)
Gennadiy Ostrovskiy《情人》Lubovnik (The Lover) (俄羅斯)
PREMIO NUEVOS DIRECTORESAlice NellisVylet (Some Secrets) (Rep.
Checa)
MENCION a las películasGyörgy PálfiHUKKLE(Hungría)
Lee Jung-Hyang JIBEURO (THE WAY HOME), (Sang Woo y su abuela)(Corea)
PREMIO PERLA DEL PÚBLICOMichael MooreBOWLING FOR COLUMBINE
PREMIO DE LA JUVENTUD. la directora Patricia CardosoREAL WOMEN HAVE
CURVES
PREMIO MADE IN SPANISHPeter SolletRAISING VICTOR VARGAS (USA)
MENCION a la películaAna KatzEL JUEGO DE LA SILLA, (Argentina)
多諾斯蒂安獎(成就獎)傑希卡 (2003年8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Dito Tsintsadze 《Schussangst》(德)
評委會特別獎:Thomas Mc Carthy Station Agent, The(美)
最佳導演獎:Joon-ho BongSalinui chueok (韓)
最佳男演員獎:Luis Tosar Te doy mis ojos(西)
最佳女演員獎:Laia Marull Te doy mis ojos(西) (2004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Bahman GhobadiLakposhtha hâm parvaz mikonand (伊)
評委會特別獎:Goran Paskaljevic San zimske noci
最佳導演獎:徐靜蕾《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A(中)
最佳男演員獎:Ulrich Thomsen Brødre(丹)
最佳女演員獎:Connie Nielsen Brødre(丹) (2007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王穎《千年敬祈》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攝影獎:彭浩翔《出埃及記》
金貝殼獎:卡洛斯·紹拉 最佳影片(金貝殼獎)—《雙重腳步》Isaki Lacuesta
最佳導演獎—《不公平的世界》 Filippos Tsitos
最佳新人導演獎—《這曾是條男人河》Jan Zabeil
最佳歐洲電影—《吾等何處去》Nadine Labaki
最佳男演員—《不公平的世界》Antonis Kafetzopoulos
最佳女演員—《沉睡的聲音》瑪莉亞·萊昂
最佳編劇—《奇跡》是枝裕和
最佳攝影—《歡喜結局》Ulf Brantas
地平線大獎—《阿卡西亞》Pablo Giorgelli
Zabaltegi Pearls(觀眾獎)—《藝術家》 Michel Hazanavicius
評審圖特別獎—《Le Skylab》朱莉·黛比
新人獎—《Wild Bill》戴克斯特·弗萊切
影評人獎—《我的兄弟》 Joao Canijo
TVE Otra Mirada Award——《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Asghar Farhadi
特別關注獎—《我的兄弟》 Joao Canijo ★主競賽單元
金貝殼獎(最佳影片):《糟糕發型》導演:瑪麗安娜·隆頓
評委會特別獎:《傷痛》導演:費爾南多·弗朗哥
銀貝殼獎(最佳導演):費爾南多·埃姆克《俱樂部三明治》
銀貝殼獎(最佳男演員):吉姆·布勞德本特《周末》
銀貝殼獎(最佳女演員):瑪麗安·阿爾瓦雷茲《傷痛》
最佳劇本:Antonin Baudry, Christophe Blain, Bertrand Tavernier《奧賽站台》
最佳攝影: Pau Esteve Birba《食人戀》
★其他單元
觀眾選擇獎:《如父如子》導演:是枝裕和
歐洲電影獎:《時空戀旅人》導演:理查德·柯蒂斯
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奧賽站台》導演:貝特朗·塔維涅
國際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影片獎:《阿黛爾的生活》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Kutxa新銳導演獎:《馬與人》導演:Benedikt Erlingsson
拉丁地平線單元Horizontes獎:《狼在門外》導演:Fernando Coimbra
TVE「另一種視線」獎:《花容月貌》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終身成就獎:卡門·毛拉(Carmen Maura)、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㈢ 世界大型電影男演員明星有那些人
馬特。達蒙、迪卡普里奧.萊昂納多、李察.基爾、裘.得洛
喬治.克魯尼、安東尼.霍普金森、阿爾帕西諾、達斯丁.霍夫蔓
亞當.桑德勒
威爾.史密史、科林.法瑞爾、布拉德.皮特
奧蘭多布魯姆
基努里維斯
㈣ 求一部外國電影,主角是五個男的,從小玩到大的,長大後娶媳婦了也住在一起,住在一個湖邊。
你說的應該是《長大後》。
片名長大後/長大成人/成年以後/湖景宅/亞當等大人
英文名GrownUps上映日期2010年6月25日國家美國類別劇情/喜劇語言英語IMDB評分5.7/10(9,250votes)片長102min導演丹尼斯·杜根DennisDugan主演亞當·桑德勒AdamSandler...LennyFeder凱文·詹姆斯KevinJames...EricLamonsoff克里斯·洛克ChrisRock...KurtMcKenzie大衛·斯佩德DavidSpade...MarcusHiggins羅伯·施奈德RobSchneider...RobHilliard薩爾瑪·海耶克SalmaHayek...RoxanneChase-Feder瑪麗亞·貝羅MariaBello...SallyLamonsoff瑪婭·魯道夫MayaRudolph...DeanneMcKenzie喬伊絲·馮·派特JoyceVanPatten...GloriaEbonyJo-Ann...MamaRonzoniDiQuon...Rita史蒂夫·布西密SteveBuscemi...WileyColin3eQuinn...DickieBailey蒂姆·麥道斯TimMeadows...MalcolmMadisonRiley...JasmineHilliard傑米·鍾JamieChung...AmberHilliardAshleyLoren...BridgetHilliardJakeGoldberg...GregFeder
上映日期
冰島Iceland2010年6月24日澳大利亞Australia2010年6月24日美國USA2010年6月25日阿根廷Argentina2010年7月1日波蘭Poland2010年7月16日希臘Greece2010年7月22日匈牙利Hungary2010年7月29日瑞典Sweden2010年7月30日德國Germany2010年8月5日葡萄牙Portugal2010年8月5日英國UK2010年8月6日比利時Belgium2010年8月11日巴西Brazil2010年8月13日荷蘭Netherlands2010年8月19日秘魯Peru2010年8月26日新加坡Singapore2010年8月26日芬蘭Finland2010年10月1日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五個初中時代的至交好朋友,萊尼·菲德(亞當·桑德勒飾演)、羅伯特·希拉德(羅伯·施耐德飾演)和埃里克·拉蒙斯夫(凱文·詹姆斯飾演)等人,在1978年,曾經是同一個籃球隊的成員,聯手作戰,親密無間。三十年後,他們因為當年的籃球教練去世,而決定再次重聚一堂。這次分別多年的聚會,被定在了7月4日國慶節的周末。他們拖家帶口的來到湖邊的豪宅,是紀念恩師,也是重續舊情。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對方的家人,和各自不按理出牌的小孩——羅伯特娶了一個比自己大幾十歲的老女人,科特·麥肯齊(克里斯·洛克飾演)的岳母跋扈蠻橫,埃里克的兒子四歲了還要吃母奶……總之,相逢場面十分混亂,令人驚掉下巴。萊尼想讓孩子們放下游戲機,多接觸大自然,就鼓動大家學泰山玩什麼盪鞦韆,結果搞的做示範的埃里克「死」得很難看。幾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頑劣性格不改,完全成為他們自家小孩眼中的「恥辱」,竟然在公共游泳池裡撒尿,一時囧動四方……電影劇照(4張)
編輯本段看點
逗人發笑真不是件輕松的活計。金凱瑞的橡皮臉絕技看多了覺發膩,本山叔的二人轉段子聽多了嫌沒勁,星爺經歷導演轉型期等半晌沒反應,至於蝦兵蟹將們上躥下跳,可能動不動擔上吃力不討好的嫌疑。所以缺乏絕對偶像的美式喜劇圈子,如今亂戰一氣,沒人敢搶坐一哥的頭號交椅。可雖然咱們似乎全成了不苟言笑的褒姒,卻還是一根筋地尋找能一笑忘憂的喜劇,或許這也是斗貧耍賤的搞笑片也能輕松破億,成為夏日重頭戲的原因。悠長暑期,何嘗不是懷念成長煩惱的美好時光?許久不見的學生時代老友,還會不會像過去一樣說胡話放臭屁?憨小子亞當·桑德勒和他的狐朋狗友們,似乎也難得地感性了一把,借攝影機緬懷起了過去。一向不會太循規蹈矩的賤男們,當然不可能就此變成大詩人。毫不意外,他們眼裡關於友誼與成長的故事,依然夾雜著「幼兒勿近」的耍寶屎尿屁。即是上演一班老友相聚,鞍前馬後的眾位當然都是老闆桑德勒(本片由桑阿哥自家公司「快樂麥迪遜」製作)的心腹好友。其中,口齒伶俐的黑小子克里斯·洛克和《百貨戰警》後火速上位的凱文·詹姆斯兩位,恐怕比桑阿哥還要搶鏡。如果說以往老桑就挺喜歡往自己身邊配備個把花瓶,那這次「襯托」這哥幾個的紅花顯然更加驚人——除了動不動就緊身成熟打扮的莎爾瑪·海耶克和不是比基尼就是低胸的瑪麗亞·貝羅,另兩個長相和搞笑功力都很驚世駭俗的「美女」,您可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瞧仔細哦!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要說到好萊塢的喜劇明星,金·凱瑞的第一把交椅一時半會兒很難動搖。但是要真搞個排名,亞當·桑德勒憑借多年來的優異表現,絕對可以排在前幾名里。當喜劇明星本身就難,在好萊塢那個人才濟濟的地方當喜劇明星,不具備十八般武藝真是很難吃得開。出生在紐約的亞當·桑德勒,有著與生俱來的幽默天賦,早早就為今後的演藝之路鋪平道路。現在,身兼演員、歌手、音樂家、劇本創作者和製片人數職的他,早就不滿足於演一部賣座喜劇片。他經常寫劇本、製片,甚至作曲,希望挖掘出喜劇片笑聲背後的更多故事。他在1999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快樂麥迪遜」,出品了不少優質喜劇片,包括《初戀五十次》、《八夜瘋狂》、《人生遙控器》和《我盛大的同志婚禮》等等。其中大部分熱賣影片都是由老闆亞當·桑德勒親自出演。公司里的眾多編劇寫手,同時也都是桑德勒的私交好友。憑借著圈內的好人緣,桑德勒每次拍片,都不愁找不到明星好友來加盟新片。這一次,在《長大》里依然不乏大牌明星的現身。從導演到演員,都是和桑德勒合作過的私交甚好的電影人。其中四位主演:克里斯·洛克、大衛·斯佩德、羅伯·施耐德和桑德勒,曾經在1991年的脫口秀節目中合作過整整一季。桑德勒和施耐德一同出演過《別惹佐漢》,與凱文·詹姆斯共同奉獻了《我盛大的同志婚禮》,和洛克一起在《最長的一碼》中斗貧耍賤。不過,他們這五個老友,從未聯手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這一次在銀幕上出演五位好友,戲里戲外,大家都玩得很是開心。新片於2009年5月18日開拍,主要場景都拍攝於馬薩諸塞州,埃塞克斯的切巴科湖邊。電影中有一個四隻小馬在7月4日的狂歡節表演的場景,它們在現實生活中分別叫做迪斯科、巧克力、跳跳虎和小白。平時都居住在「禁獵農場」。
編輯本段其它
要闖進美式喜劇的陣營,有啥捷徑?隨便找個稍稍關注近幾年好萊塢風向的二愣子都知道:沾親帶故就行。對於由巨星競爭漸漸轉化為「小集團」突圍的喜劇行當,有人美其名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人一針見血:「裙帶、朋黨、師徒……出頭全靠關系」,當然也有人看透本質:「三個好漢一個幫,圖的就是人多力量大而已。」有一個事實毫無疑問: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陣營里不管是阿帕托「黨羽」、賤男幫、傳統大腕派系、屎尿屁一掛還是其他劍走偏鋒的,是成為小金童還是敗家子全憑自取。而亞當·桑德勒和他的難兄難弟們,和正當紅的阿帕托一直淵源匪淺,隸屬輾轉多年混出頭的龍套哥醬油妹系列。人紅不能忘本,提攜兄弟才是正道。再次暑期拍片,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桑德勒自然都傾向於找老相好。鑒於在《人生遙控器》里滄桑了一把之後,很少走火的他彷彿也失了准心,近兩年都未能交出讓人滿意的作品,老桑這次也不怕勞累,決定自編自演自己製片——一條龍服務到底。據說,本片主角之一,還算是和《人生遙控器》中的角色有那麼一點點遠房關系。溫馨的題材,並不在於呼風喚雨的野心,而是看桑德勒能不能在死黨們的力挺下,憑多年來積累的喜感光復失地。
㈤ 十二怒漢劇情介紹 演員表
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12怒 電影彩色版海報
漢 分級:阿根廷:Atp 、瑞典:15 、英國:U 、美國:Approved 、芬蘭:K-8 、澳大利亞:G 、西德:12 製作成本:$350,000(估計)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人員
〖導 演〗 西德尼·呂美特(Sidney Lumet) 〖編 劇〗 雷基納德·羅斯(Reginald Rose) 〖制 片〗 亨利·方達(Henry Fonda) 〖主 演〗 亨利·方達 馬丁·鮑爾薩姆(Martin Balsam) 傑克·克盧格曼(Jack Klugman) 李·科布(Lee J. Cobb) 埃德·貝格利(Ed Begley Ed Binns) 魯迪·邦德(Rudy Bond) 約翰·費德勒(John Fiedler) 獲獎:1960年丹麥Bodil獎最佳美國電影、1958年英國電影電視獎最佳外國男演員、195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1]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十二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以前素不相識,以後可能也沒有什麼打交道的機會。為了一樁殺人案件,他們坐在了一起。就是這十二個人,被這個司法制度挑選了出來,組成了一個名叫「陪審團」的神聖組織,要開始決定另外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他是有罪還是無罪,是活著還是死亡。他們本來不懂法律,似乎也沒必要懂得法律,因為他們不過是在法律強加的義務之下而被迫來到法庭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自身更關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 在經過六天冗長枯燥的聽審之後,法官終於對陪審團發布裁決指示了。被告是一名年僅18歲的男子,被控在午夜殺害了自己的父親。法庭上提供的證據也極具說服力:居住在對面的婦女透過卧室及飛駛的火車窗戶,看到被告舉刀殺人;樓下的老人聽到被告高喊「我要殺了你」及身體倒地聲音,並發現被告跑下樓梯;刺進父親胸膛的刀子和被告曾經購買的彈簧刀一模一樣。而被告聲稱從午夜11點到凌晨3點之間在看電影的證詞極不可信,因為他連剛看過的電影名字也說不出來。 全片只有一個房間的場景,對白中一共出現了五個合理懷疑(reasonable doubt),分別為: 1. 住在對面的女證人說她親眼看見男孩將刀舉過頭狠狠往其父親胸口刺下,當時正有一輛六節的火車經過,她透過火車最後兩節看到此情景。但八號陪審員曾經住在鐵軌旁,他認為火車噪音極大,跛腳老伯不可能清楚聽到少年說「我要殺死你!」這句話。 2. 跛腳老伯說他聽到少年說「我要殺死你!」後隔了一秒,聽到有物體倒下(研判是其父親),他花了15秒從卧室穿過走廊到大門後,看見少年倉皇逃逸。但經由八號陪審員模擬發現,跛腳老伯根本無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約需41秒才能達成,他卻謊稱15秒。九號陪審員是十二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他最了解老人,他的見解為:跛腳老伯穿著破爛,這輩子一事無成,沒人在意他,但他在這案子中卻是主要證人,他享受這種被矚目的感覺,因此他說了謊。 3. 少年說去看電影但卻什麼都記不得,因此眾人研判少年說謊。但八號陪審員認為,少年與父親爭吵後,情緒不穩定,回家後發現父親已身亡,警察已守株待兔,父親的屍體在前,警察在旁,少年情緒太過緊張,才會腦袋一片空白。為了證明這點,八號陪審員一直詢問四號陪審員這幾天晚上做了什麼,結果四號陪審員前幾天也去看了電影,卻記錯片名,也記錯演員名字;四號陪審員是在沒有壓力之下回答,就錯誤連篇了,更何況是少年呢? 4. 少年的父親身高較少年高七吋,若是要殺一個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會高舉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審員幼時常看人械鬥,他清楚知道,拿彈弓刀砍人時一定不是高舉刺下,少年本身對刀子極為了解,也不可能用這種手法殺人。 5. 對面的女證人說他晚上輾轉難眠一個小時,在午夜十二點十分正好瞥見少年行凶;但該女證人有戴眼鏡,出庭時鼻樑上也有眼鏡壓痕,正常人不會戴眼鏡睡覺,合理推斷她瞥見少年行凶也是在沒戴眼鏡的情況,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劇照:法庭上激烈的爭吵
對於這個鐵證如山的案件,裁決有罪應該是板上釘釘。根據法律,他們只要一致表決通過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驅使他們盡快作出裁決的更重要的理由是:這些陪審員實在已受夠這拖沓的審判了;他們被鎖在這間悶熱的小屋裡,汗流浹背,焦躁不安;有人還惦記著自己的生意或晚上的球賽。總之,這些更重要的理由歸結到一點就是,這時的他們還沒有真正進入「陪審員」的角色,所謂以公正法律的名義、所謂根據證據,不過是他們只想例行公事,然後趕快回家的托辭。 已經有十一名陪審員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覺得事態可疑,堅持已見提出異議,並且憑耐心與毅力逐一說服其他陪審員推翻原意。整個過程跌宕起伏,中間經歷了七次表決,表決方式有寫紙條、舉手、口頭表示,其結果分別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頑固堅持被告有罪的陪審員終於放棄立場。被告終於被宣判無罪。[2]
編輯本段影片簡評
1957年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亨利·方達主演的《十二怒漢》是一部分以陪審團為主角的法庭戲,是探討美國陪審員制度和法律正義的經典之作。一部從頭至尾幾乎在一個場景里拍攝的電影,卻能夠做到節奏利落,結構緊湊,主題嚴肅,絲毫不因故事場景的局限性而顯得沉悶,反而將一個深入探討陪審團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濃厚的戲劇性和吸引力。 整部影片通過演員精細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詞,折射出人性的高貴、責任、正直,同時也無情地的鞭撻了人性的脆弱、陰暗和自私。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影片是西德尼的電影處女作,它將出身自電視界的紐約派導演特有的寫實和知性風格帶入美國電影中,成績卓越。它形象地說明了陪審團制度的特點:即不是證明嫌疑人無罪,而是證明該案子證據不夠充分,無法定罪,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寧可放走一萬,不可錯殺一個」的例子。該片先後兩次被重拍:1997年,由Wiliam Friedkin執導,反響平平。2007年俄羅斯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加入車臣背景重演了該經典。[3] 英文簡評 Life Is In Their Hands -- Death Is On Their Minds! ...it explodes like twelve sticks of dynamite! they have twelve scraps of paper... twelve chances to kill!
編輯本段影片細賞
西德尼·呂美特的處女作《十二怒漢》雖然請來了牛氣十足的亨利·方達擔當主演,但是它仍然不是一部大手筆的電影。該片的場景單調得離奇--全片只有一個場景,可以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一個能讓所有觀眾痴痴地看上一個半小時的場景,就是一間陪審團的休息室,把旁邊的小廁所計算在內都不會超過40平方米。 西德尼用他魔術般的藝術表現力讓這間不足40平房米的房子展現了耐人尋味的感人故事:一個在平民窟中長大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旁觀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鐵證如山。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與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里討論案情,並要一致通過討論結果,才能正式結案。 《十二怒漢》的節奏安排很巧妙。要知道,一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只有一個房間的場景,要讓觀眾坐得住,不分段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有明顯的分段又會有機會讓觀眾分批地溜走。所以本片採用了兩種分段的方式:一種是演員的身體活動狀況,另一種是整個案件的思維活動狀況。思維活動狀況是指陪審團成員們對這個案件的思考、推理的進程,這個進程是時時受阻的,案情分析到一定的地方就會被卡住,所有的人都沒有主意了。此時需要一段時間來等待新的案情突破點在某個人物的腦子里蹦出來,但是這需要時間。所以這個時候就插入一些演員的身體活動狀況的變化,比如中場休息上廁所的時候,不同的人在廁所中的互相嘲諷;被說到傷心處的人暴跳如雷,憤然起身要去打人;外面突然下起大雨,大家起身關窗子等等。交錯出現的這兩種狀況變化使劇情層層遞進,而又渾然一體。 十二怒漢「合影」
最難得的是片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演員都演出了自己的味道。然而更絕的是在第一次表決中唯一提出異議的建築師,自己也沒有清晰的為男孩洗脫冤屈的思路,它只是提出了一種會冤枉嫌疑犯的可能性。所以每一個角色不但有自己的性格,而且他們自己的內心都是矛盾的。在整部影片過程中大多數角色都反復地思考著自己的立場,自己跟自己的思想斗爭,直到最後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樣行使自己神聖的權利。 《十二怒漢》是亨利·方達鼎盛時期的代表作,也是悉尼·呂美特的基石。眾演員出色的表演,和導演對電影節奏的准確把握使本片成為了電影史上的不敗經典。
㈥ 推薦幾個歐美帥哥明星
我個人喜好:
James Franco(見蜘蛛俠)
Adam Brody(見電視劇THE OC)
Shaun White(好吧好吧他不是電視明星的說。。。但是我很喜歡的型)
可不可以說個我喜歡的老男人。。HUGH LAURIE,因為無條件支持HOUSE豪斯醫生。有時候老點的更有魅力的說
JAKE GYLLENHAAL,背背山的那位之一
另外的年輕的。。
啊啊啊啊啊差點忘了幾乎要給我HEART ATTACK的那位---
RYAN GOSLING,他實在是個有魅力的年輕人,幽默,有個性,不攪好萊塢的混湯,穿的像個老頭子一樣也敢上節目。和RACHEL MCADAMS的完美熒幕外戀情被傳為佳話。可惜啊已經分手了
還有,這個是壓軸的
JONATHAN RHYS MEYERS
蘇格蘭迷人男。真的會放電! 可以看天鵝絨金礦,賽末點,黃石的孩子, AUGUST RUSH這些電影,及都鐸王朝電視劇。 他實在是太迷人了。請一定GOOGLE一下他。
㈦ 電影漢尼拔里的男主角漢尼拔的英文全名叫什麼
《沉默的羔羊II 漢尼拔》(Hannibal)
中文名稱:漢尼拔
英文名稱:Hannibal
別名:沉默的羔羊II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未剪切版
發行時間:2001年02月09日
電影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電影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雷·利奧塔 Ray Liotta
Cal Johnson
Boyd Kestner
大衛·安德魯斯 David Andrews
Roberta Armani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不同於前個版本:特別版 未剪切版 3CD 前個版本已沒完整源
導 演: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主 演: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雷·利奧塔 Ray Liotta Cal Johnson Boyd Kestner 大衛·安德魯斯 David Andrews Roberta Armani
上 映: 2001年02月09日 ( 加拿大 )
地 區: 美國 英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義大利語 德語
評 分: 6.2/10( 24507票 )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31 分鍾
類 型: 恐怖 驚秫
分 級: 瑞典:15 西班牙:18 英國:18 阿根廷:16 智利:18 芬蘭:K-18 義大利:VM14 澳大利亞:R
字 幕: 及時查找射手網字幕 點擊查找
劇情簡介:
在好萊塢電影運作模式中,成功的電影必然有續集,《沉默的羔羊》也不例外。但與十年前以低成本換得1.3億票房和一舉奪得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5項奧斯卡大獎的佳績相比,今年該劇之續集可謂是好事多磨了。兩位原主演安東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今非昔比、身價暴漲,及朱迪最終退出;原導演喬納森·丹姆(Jonathan Demme)又以續集藍本過於暴力為由退出續集製作,女主角及導演的更換都把觀眾的胃口足足吊起。
20世紀最成功的驚悚片之一《沉默的羔羊》終於在它十周年紀念日前推出了續集,這一集故事仍然改編自作家托馬斯·哈里斯的小說,講述從高度戒備醫院逃脫的漢尼拔醫生積習難改,繼續尋找他的「獵物」,不料踏入了「獵物」為他設下的圈套,反而成了曾在漢尼拔刀下僥幸活命的梅森(加里·奧爾德曼)的獵殺對象,無奈之下漢尼拔求助於克萊麗斯……
克萊麗斯一角改由在《最後刺客》中與史泰龍、班德拉斯大演對手戲的朱麗安·摩爾擔綱,導演這部期待值頗高的續集的是同樣炙手可熱的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異形》),藝術性、娛樂性都堪稱一流的《角鬥士》的大獲成功,更使其事業如日中天。從雷德利以往的作品來看,氣氛的渲染是他的拿手好戲,而為影片推波助瀾的是擔任多部火爆大片作曲的漢斯·金摩(《勇闖奪命島》《碟中諜2》《角鬥士》),這部《沉默的羔羊》續集將是一部讓你看得大氣不敢出一下的驚悚大作。
演員表: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 Dr. Hannibal Lecter
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 Agent Clarice Starling
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 Mason Verger
雷·利奧塔 Ray Liotta .... Paul Krendler
Cal Johnson .... Swat Team Leader (uncredited)
Boyd Kestner .... FBI Special Agent Hayden Burke
大衛·安德魯斯 David Andrews .... FBI Agent Clint Pearsall
Roberta Armani .... Theatergoer
Judie Aronson .... News Reporter
Andrew C. Boothby .... Police Officer
Heidi Burger .... Shopper (uncredited)
Robert Randolph Caton .... Upscale Business Man (uncredited)
Ennio Coltorti .... Ricci
Alex Corrado .... Piero
Aaron Craig .... Il Mostro Detective
外文別名:
Silence of the Lambs 2, The(2000) (USA) (working title)
MPAA:
Rated R for strong gruesome violence, some nudity and language.
㈧ 請達人幫忙找一位亞裔好萊塢男星!
他叫賈森·斯科特·李
賈森·斯科特·李是出生在美國洛衫機市的華裔美國人第三代,中文名為李截,身上也有四分之一的夏威夷當地血統,兩歲後搬到夏威夷長大。高中開始賈森表演產生了興趣,進入大學後跟隨表演教練SalRomeo進行更專業的學習。1987年CheechMarin自導自演的影片《BorninEastL.A.》中他得到了一個很小的角色,接著出演了數個配角之後,他在1993年美國人拍攝的李小龍傳記片《Dragon:TheBruceLeeStory》中扮演李小龍,緊接著的《TheJungleBook》中也擔任了主角。盡管賈森·斯科特·李未能就此進入主演級大明星的行列,但在好萊塢繼續得到了眾多分量不輕的配角角色。此外賈森本人也非常熱衷於劇場舞台上的現場演出,擁有一家名為Ulua的劇院。2007年他將攜手韓國的張赫以及新加坡的範文芳合作新、韓、美三國合拍片《龍之舞》。
㈨ 《八月迷情》男主角是誰
檔案:
姓名:Jonathan Rhys Meyers
出生日:1977 年7 月27 日
星座: 巨蟹座
主要電影電視作品:
《無名小卒》(1994)
《天鵝絨金礦》(1998)
《我愛貝克漢姆》(2002)
《名利場》(2004)
《賽末點》 (2005)
《碟中諜3》(2006)
《八月迷情》(2006)
《黃石的孩子》(2007)
《都鐸王朝第一季》(2007)
《都鐸王朝第二季》(2008)
他亦是天才的歌手和音樂家,在向華麗搖滾致敬的電影《天鵝絨金礦》里開口唱歌。
簡介:
1977年7月27日,Jonathan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他的原名叫Jonathan Michael Francis O'Keeffe。 剛出生時他的心臟有點問題,父母擔心他活不長,趕緊給他做了洗禮。感謝上帝,他在醫院待了幾個月後,終於康復,成為了當今這個前途無量,魅力四射的演員。
Jonny(Jonathan的昵稱)的父母在他一歲時舉家遷徙到愛爾蘭的科克鎮,1980 年,都柏林男孩喬納森·里斯·梅爾斯失去了父親。與絕大多數下層愛爾蘭男人一樣,梅爾斯因窮困潦倒而酗酒,又因酗酒到處丟工作。他下班後把工錢全部喝完再回家,不管家中妻兒如何飢寒交迫。在喬納森3 歲那年,父親沒有像往常那樣爛醉如泥地回家。他永遠消失了,讓母親獨自照料Jonny和他的三個弟弟Alan, Jamie,和Paul。
Jonathan度過了動盪的童年,曾在孤兒院呆過一段時間,在16 歲那年被踢出學校。離開學校後,自由自在地在家鄉晃盪,打短工、存錢、看電影,幻想著有一天能離開家鄉到外面闖闖。16 歲那年,美少年在檯球桌旁被英國最著名的星探Hubbard Casting發現,並叫到球廳外試鏡。Daivid Puttnam的電影《紐扣之爭》正在選角, Jonathan 經過3天的試鏡,最後主角的人選落到了Gregg Fitagrald 和 Jonathan 身上。可是最後還是Gregg 得到了這個角色,Jonathan失利,結束了他的首次演出。但是他很快接到去參加一個Knorr肥皂劇廣告的試鏡電話,這次他成功了。 這個廣告讓他很尷尬,但是他隨後就出演了他的電影處女秀,在《無名小卒》里演一個小角色,他的演員生涯由此一發不可收拾。
1997 年,20 歲的Jonathan前往都柏林,與愛爾蘭籍著名導演尼爾·喬丹晤面。關於這次晤面,尼爾·喬丹寫道:「我終於發現了一個可以出演殺手的人,這個人看上去很像年輕的湯姆·克魯斯。」
從此,從未受過任何戲劇訓練的愛爾蘭美少年Jonathan一口氣演到現在,共演了36 部電影。他在《碟中諜3》中出演一個小角色,卻讓湯姆·克魯斯對他刮目相看。
通過《賽末點》一片,他得以成為好萊塢新寵。關於Jonathan在《賽末點》中的表現,影評人們不吝贊美之詞。《每日新聞報》影評人吉恩·賽摩爾說「: Jonathan鎮定自若地表現出了克里斯自相交戰的慾望。」《綜藝》影評人托德·麥卡錫認為:「你在多大程度上享受了斯嘉麗·約翰遜和Jonathan的演出,你就在多大程度上享受了這部電影。毫無疑問,他們是當今兩位最上鏡的演員。」《波士頓環球報》影評人詹姆斯·福尼斯認為,Jonathan迷人的外表為他爭來了不少角色,從早期代表作《天鵝絨金礦》中的搖滾美少年,到擊敗200 多名候選人出演貓王艾爾維斯·普里斯利。「如今,他又在《賽末點》里扮演蓋茨比式的人物克里斯·威爾頓。克里斯·威爾頓是個一無所有的愛爾蘭窮小子。他住在倫敦貧民窟,在上等人家教網球,身懷爬上上層階級的美夢。Jonathan的演技非常出色。」
演藝事業進程:
在《無名小卒》後,他主演了《Finbar 的消失》, 這部影片在拉普蘭(挪威、瑞典、芬蘭和蘇聯各國北部拉普蘭人居住的地區)取的景,由於冰川解凍,影片的拍攝工作被迫停頓了6個月。Jonny於是回到家鄉科克,此時他接到了「Michael Collins」 的電話。他被導演Neil Jordan選中去演這個年輕的刺客。然後Jonathan又出演了西班牙電影 the Killer Tongue, 在裡面演一個被女主角當作玩物的18歲美國男孩. Jonny討厭這段經歷,因為這讓他覺得非常痛苦。他當時只有18歲,在馬德里接連8周的拍攝讓他覺得很孤獨。在拍攝期間,他又被叫回拉普蘭去完成「Finbar」的拍攝工作。 終於拍完這兩部片子後,他又去了摩洛哥為《參孫和德里亞》取兩個外景,演年輕時候的參孫。這兩周對於他來說就象假期一樣愜意,讓他對摩洛哥有了最初的感受。 然後就是在倫敦拍攝了《The Tribe》(部落), 接著直接去加利福尼亞拍攝 the Maker,他只有一個半星期的時間來為自己的角色學習美國口音, 但是他成功的做到了!他的下一部電影是Telling Lies in America 《在美國撒謊》, 他扮演一個報復主演Brad Renfro 的富家公子。 拍完後他沒有休息,立刻飛到倫敦去拍攝B.Monkey 《型男索女/心態狂》。 兩年的時間他一直離家在外,輾轉各地拍片,他的星光也開始冉冉升起。
Jonathan 接下來的電影是與Minnie Driver合作的 The Governess 《女家庭教師/情人最愛》。 然後他得到了一個突破性的角色,在Todd Haynes驚世駭俗,險象環生的電影 Velvet Goldmine《天鵝絨金礦/紫醉金迷》中出演 Brain Slade, 與Ewan McGregor, Christian Bale以及Toni Collette 合作. 這部影片在嘎納電影節首映「特別藝術成就獎」。當時只有19歲的Jonathan 完全沉浸在Brian Slade 這個角色中不能自拔。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象他一樣如此接近,並抓住這個高於生活的角色精髓。
Jonathan 然後拍了李安的電影 "Ride with the Devil"《與魔鬼同騎》, "The Loss of Sexual Innocence"《迷失禁果》, "Titus"《聖師復仇》, "Tangled《千頭萬緒/纏結》",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和"Gormenghast"《仇雲蓋堡/歌門鬼城》, 一部BBC的迷你魔幻劇,讓他得到了廣泛的贊譽。 他在國際票房熱門"Bend It Like Beckham"《我愛貝克漢姆》里演了一個女子足球教練,又一次證明了他可以演任何角色。他也在傳奇人物Mike Hodges執導的 "I'll Sleep When I'm Dead"《至死方休》中 與Clive Owen合作演出。 在Oliver Stone 的史詩巨片"Alexander"《亞歷山大大帝》中出演了一個配角Cassander——亞歷山大的麾前大將。
2005年, Jonathan出演的4小事迷你劇Elvis Presley《貓王》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讓他真正出了大名。 他被艾美獎提名,贏得一個金衛星獎,他對這個美國偶像的出色詮釋讓他也得到了本年度金球獎的提名。
他在Woody Allen的電影 Match Point《賽末點》中激情洋溢的表演為他贏得了更多的贊美。他因此獲得嘎納電影節Chopard最佳新人獎。 這部電影備受奧斯卡關注,為Jonathan 贏得了足夠的好評和更多的關注。他接下來的電影是"August Rush"《八月狂奔》(中文譯名未定)和 "Mission: Impossible III"《諜中諜3》。我們可以預見到:Jonathan Rhys-Meyers 明星生涯會越走越遠,越飛越高。在與Ewan McGregor, Anthony Hopkins, Christopher Lee, James Cromwell, Tom Cruise, Tobey Maguire, 以及Jessica Lange等大牌明星合作後,Jonathan已在電影世界中打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
㈩ 著名的芬蘭電影有哪些
http://www.douban.com/movie/tag/%E8%8A%AC%E5%85%B0%E5%BD%B1%E7%89%87
另外,《世界電影之旅》好像也做過芬蘭的專題,可以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