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1張發奎有哪些電影

1張發奎有哪些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06 02:43:12

⑴ 求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

《建軍大業》是一部描寫中國軍隊建軍的影片,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事件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高度還原了當初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困難,體現了老一輩革命者開創新中國的決心。
本片開頭從「四一二政變」開始,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在陳獨秀的帶領下決定實施不抵抗政策,會議上毛澤東因為不贊成這個政策而被驅趕出會議大廳,以此引出了後面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會面,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劇情根據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率賀龍,葉挺等人的部隊與朱德會面,一起商討如何拿下南昌城。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回長沙看望自己的妻兒,准備發動農民起義,發起秋收起義。8月1日這天,周恩來率領的共產黨部隊正式攻克南昌城,汪精衛在此之後急令發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國共產黨前委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原定計劃,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計劃經瑞金、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佔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留下朱德帶領三千部隊斷後,為先行軍爭取寶貴的時間。最後朱德率領殘余部隊追上先行軍,發現先行軍南下失敗,最後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和。
本片因劇情內容的原因,所以整部影片都很熱血,讓人看了很激動,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而且裡面的場景很貼合實際,不浮誇,很精緻,不失大體又面面俱到。影片的節奏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細細品味又不會過於冗長。劇情抓住兩個點去描寫,很有空間感,不會跳出去,能緊緊的抓住影片的中心。
本片有兩處高潮片段。其一是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南昌城的制高點,此時葉挺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其顏色,背景音樂的搭配讓整部劇的情緒達到最高點,很燃。其二就是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1萬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部隊發動最後的總攻的時候,朱德部隊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部隊同歸於盡。最後的悲壯讓人唏噓,讓我們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今天。
整部片子,大部分劇情還原了歷史事實,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歷史劇,值得大家前往電影院觀看。

⑵ 你們,誰對「八一」南昌起義還有哪些了解

八一南昌起義,中共領導的革命第一槍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又稱南昌起事,國民黨稱南昌暴動、南昌兵變,是指1927年8月1日於中國江西省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

目錄

主要發起人
起義背景
起義目的
起義評價
起義意義
「八一」建軍節的確定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電影《南昌起義》(1981年)
編輯本段
主要發起人

八一南昌起義,是指1927年8月1日於中國江西省南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針對中
八一南昌起義
國國民黨的反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和賀龍領導。
「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承孫中山的武昌革命起義,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編輯本段
起義背景

1927年3月,國民黨在武漢的汪精衛和南京的蔣介石集團不合作,所謂「寧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主廳
漢分裂」。江西南昌則在武漢和南京之間。由於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4月起南京等地的國民黨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武漢的國民黨在7月亦決定「清黨」。一方面解聘鮑羅廷的顧問職務,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門和軍隊驅逐共產黨人 。
編輯本段
起義目的

起義的目的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喚醒廣大中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要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並不是要通過南昌起義這樣的一種起義方式來奪取國民黨的政權,共產黨的目的是聯合願意革命的國民黨左派,揮師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二次北伐,實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八一南昌起義
。起義經過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但發現張發奎同汪精衛勾結很緊,並在第二方面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由九江、塗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准備工作。

起義圖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於樟樹、吉安、萬安地區,第9軍主力位於進賢、臨川地區,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向南昌開進;第二方面軍的其餘部隊位於九江地區;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軍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餘人駐守。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於8月1日舉行起義。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第20軍第1、第2師向舊藩台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激戰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第73團全部、第75團3個營和第74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8月2日到達南昌集中。
起義成功後,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於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斗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並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餘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路線圖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急令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計劃經瑞金、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佔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起義軍進至進賢縣時,第10師師長蔡廷鍇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部折向贛東北,脫離起義軍。由於起義軍撤離南昌比較倉促,部隊未經整頓,加上酷暑遠征,部隊減員較多,7日到達臨川時,總兵力約1.3萬人。
起義軍在臨川休息3天,繼續南進。8月25日,先頭到達瑞金縣壬田以北地區。這時,駐廣東的國民黨軍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調錢大鈞部9000人,由贛州進至會昌、瑞金地區,並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義軍南下;調黃紹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於都)前進,支援錢大鈞部作戰。在這種形勢下,中共前委決定乘錢、黃兩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實施各個擊破。當日,起義軍向壬田守軍發動進攻,殲其一部,於26日攻佔瑞金縣城。接著,集中兵力進攻會昌的錢大鈞部主力,激戰至30日,攻佔會昌縣城。兩戰殲錢大鈞部6000人,繳獲槍2500餘支(挺)。起義軍傷亡近2000人。9月初,起義軍一部在會昌西北的洛口地區,擊退黃紹竑部的進攻。
會昌戰斗後,起義軍陸續折返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省長汀、上杭,沿汀江、韓江南下。9月22日,第11軍第25師佔領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主力繼續南進,於23日佔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制第25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安,令陳濟棠、薛岳部3個師1.5萬餘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
相關資料
根據上述情況,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集中主力6500餘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28日,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山湖(玉湖)附近地區同東路軍遭遇,將其擊潰,繼向湯坑(今豐順市)推進,在汾水村地區與敵再次激戰,至30日,起義軍傷亡2000餘人,無力再戰,遂向揭陽撤退。是日晚,黃紹竑部攻佔潮安。10月3日,起義軍主力在流沙(今普寧市)與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員會會合,繼續向海豐、陸豐地區撤退,在經過流沙西南鍾潭村附近的蓮花山時,再次遭到東路軍的截擊,激戰不勝,部隊大部潰散。革命委員會和起義軍領導人分散轉移,余部1300餘人進入海陸豐地區。駐守三河壩的第25師,在給錢大鈞部以重大殺傷後,向潮安轉移,10月5日在饒平縣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師一部會合。[1]
此後,這兩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閩粵贛湘邊,最後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並於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編輯本段
起義評價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
南昌起義浮雕
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南昌起義,由於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沒有和湘、鄂、贛地區的農民運動相結合,開展土地革命戰爭,而是孤軍南下廣東,企圖打開海口,爭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據地,再次舉行北代,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成為敵人各個擊破等原因,最後遭至失敗。但這次起義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它對創建偉大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官方的說法是:起義 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獨立地領導戰爭和創立軍隊;
以武裝斗爭的形式反對國民政府的開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官方的說法是:暴動
是中共企圖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以國民黨名義對國民黨暴動
從此中共走上布爾什維克道路
編輯本段
起義意義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由此可知,我國的建軍節非常的特別,我們應該要重視,不要讓其他國家奪走了我們的「專利」,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的標志。
編輯本段
「八一」建軍節的確定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建議,以南昌起義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每年的8月1日開展紀念活動。中央政府同意這一建議,並決定在紅軍成立紀念日期間,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八一」建軍節的確定
6月30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於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本委員會為紀念南昌暴動與紅軍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於「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的成立及獎勵與優待紅軍戰士起見,特決議如下:(一)批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並於今年「八一」紀念節授予戰旗於紅軍的各團,同時授予獎章領導南昌暴動的負責同志及紅軍中有特殊功勛的指揮員和戰斗員。(二)責成內務部人民委員部制定紅軍家屬優待證,發給一切紅軍戰士的家屬收執。(三)在區蘇維埃政府土地部與鄉蘇維埃政府土地部與內務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鄉蘇維埃政府下組織優待紅軍家屬委員會,管理優待紅軍家屬的一切事宜。
7月14日,中共中央發布《為「八一」反帝反戰爭日與紅軍紀念日告紅色戰士書》,號召「全體中國的工農勞苦群眾武裝起來加入紅軍,擁護我們百戰百勝的紅軍,慰勞我們紅軍的家屬。」同時,要求紅軍在「新的戰爭中,提高我們的軍事技術,鍛煉我們自己,解除敵人的武裝,武裝我們自己,使我們鐵的紅軍在不斷的勝利中日益壯大起來。」
根據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中革軍委的指示和決定,中央蘇區全面開展紀念「八一」活動。紅軍各部隊加強軍政訓練,特別是對紅軍官兵進行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任務的再教育,增強官兵的政治責任感。全國總工會發布文件,號召蘇區工人突擊趕制3萬雙布草鞋慰問紅軍。蘇區共青團中央局號召共青團員,積極參加紅軍和開展慰問紅軍活動。少共蘇區中央局號召青年婦女,突擊做10萬雙草鞋送給紅軍來紀念紅軍成立紀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閩贛省委、粵贛省委也相繼作出布置,要求各縣委做好「八一」慰問工作。蘇區廣大人民在縣、區、鄉黨委和蘇維埃政府領導組織下,紛紛開展擁軍優屬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軍政、軍民團結,提高了紅軍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和戰斗積極性。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作出決議,規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1949年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編輯本段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序幕,從此誕生了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嶄新的人民軍隊。
為了紀念中國革命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在當年起義的總指揮部江西大旅社舊址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八一起義紀念館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2600餘件。經過維修和更新陳列,現在紀念館共展出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280多張、文物資料60多件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並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南昌起義的全過程及其重大歷史意義。
紀念館還下轄4處八一起義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花園街2號的朱德舊居。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八一南昌紀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中心的八一廣場南端;1977年「八一南昌起義繼承孫中山的蘭花革命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
塔為長方體,總高45.5米。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
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牆,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漢陽造」步槍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
編輯本段
電影《南昌起義》(1981年)

電影《南昌起義》
導演:湯曉丹
主演:孔祥玉、王定華、高長利 、劉懷正
編劇 Writer:李洪辛 Hongxin Li
攝影 Cinematography:沈西林 Xilin Shen
製作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演員表
孔祥玉飾周恩來
高長利飾賀龍
劉懷正飾朱德
王定華飾葉挺
孫渝峰飾劉伯承
王瑞飾葉劍英
劉漢飾周逸群
邵宏來飾陳獨秀
王際春飾張國燾
李寧飾汪精衛
韓韜飾張發奎
張新元飾朱培德
王華英飾刁鐵民
詹萍萍飾姚湘蓮
張曉磊飾黑姑
李顯剛飾雙喜
鄭家森飾趙副營長
幕後花絮
影片再現了「南昌起義」的歷史全貌,反映了當時錯綜復雜的黨派斗爭,並揭示了南昌起義的重要意義。影片實事求是地處理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追求影片的記實性,場面宏大,人物性格真實到位,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該片獲1982年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服裝獎(曹穎平)、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
劇情簡介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得勝,汪精衛卻開始集合力量反共。陳獨秀沒有看清汪精衛的嘴臉,反對武裝工農。賀龍向周恩來表示堅決跟黨走。汪精衛准備從湖北總工會工糾隊開刀,中共中央先發制人,解散工糾隊,將全部人員編入賀龍部隊。
7月15日,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黨中央接受了周恩來等人的意見,舉行「南昌暴動」,並委任周恩來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喬裝身份抵達南昌。葉劍英在廬山獲悉汪精衛「鴻門宴」的陰謀,連夜下山將此事密告葉挺、賀龍。葉挺、賀龍當即把部隊開赴南昌,參與起義。張國燾趕至南昌想阻止起義,周恩來與之激烈辯論,多數人擁護周,起義仍按原計劃進行。因有人出賣起義情況,周恩來當機宣布起義提前。
8月1日清晨兩點,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葉挺、賀龍、朱德率部分路出擊,在大家的浴血奮戰下,起義取得勝利。
幕後製作
一、孔祥玉和高長利的第一部電影
孔祥玉曾經在多部影視作品裡扮演過周恩來總理,高長利也是和賀龍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影視,話劇等舞台上,共扮演賀龍元帥二十餘次。而《南昌起義》這部影片恰恰是二位第一次出演電影,是兩人電影事業的起點,又同樣分別飾演了如此重要的兩個角色,為二人今後的影視藝術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歷史人物「群星會」
《南昌起義》作為一部史詩型的大片,再現了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譜寫了中國人民解放斗爭新篇章的歷史事件。影片中不僅重點刻畫了周恩來和賀龍兩個角色,許多我黨的領導人,如朱德,葉挺,葉劍英等人也紛紛登場,圍繞「南昌起義」這個事件展現他們各自在歷史舞台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影片中涉及的人物眾多,可謂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群星會」。
三、有血有肉的我黨領導人
《南昌起義》是文革過後,撥亂反正的一部重大題材影片。當時導演有個很創新的想法,就是不要人物過於概念化,應該更人性化的展示,把領導人從神壇上拉下來到普通人的角色,著力去刻畫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領導人形象,使之和觀眾,和生活更加貼近。所以,我們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原來周總理也會十分血性的拍案而起,原來賀龍元帥也會大聲斥責,懲罰犯錯的手下。這些設置在之前類似的影片中,幾乎不曾出現過。
四、戰火硝煙中的愛情
影片中,李顯剛飾演的戰士雙喜和張曉磊飾演的黑姑是兩個虛構出來的角色,在軍旅中穿插了一段纏綿的愛情。許多情節的設置都是導演精心的安排,比如黑姑給雙喜送雞蛋,兩人躺在草垛上憧憬未來,最後雙喜在起義中犧牲,黑姑伏在他身上大哭等,組成一曲令人潸然淚下的愛情悲歌。鮮明的人物個性,史詩劇中的愛情都為本片增添了亮色。
五、政府和人民齊心「南昌起義」
這部影片為了追求真實感,導演都是選擇到實地去拍攝,拍攝過程中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為了營造當時「南昌起義」時該市的氛圍,當地政府把當時南昌的一條街都改造成27年時的風貌。有條街叫勝利路,本來是計劃把土路修建成柏油路的,也是因為拍攝的需要,挖土機之類的機器全停了,保留以前的土路。
六、創作陣容強大
《南昌起義》這部影片除了集結了一批優秀的演員外,包括導演,攝像,剪輯等主創人員陣容也是非常的強大,導演是上影廠的著名導演湯曉丹,剪輯師藍為潔……也正是這個強大的團隊才造就了這么一部經典的影片,相信《南昌起義》是值得每位觀眾去細細品味的,那段歷史也都是值得我們去謹記的。

⑶ 紅星照耀中國人物形象有哪些

1、毛澤東: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1篇里介紹毛澤東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樑很好,顴骨凸出。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

他閱讀廣泛,記憶力非凡,注意力集中能力非凡。他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工作一絲不苟,是一位天才的戰略家和政治戰略家。

生活節儉,平易近人。個人習慣和外表不羈,對於食物很隨意,具有南方人愛吃辣的怪癖。

2、周恩來:

《紅星照耀中國》第三章介紹了周恩來的形象。他很瘦,中等身材,骨頭又小又壯。雖然他的鬍子又長又黑,但他的外表仍然像個孩子,他的大眼睛,深,充滿了熱情。

他確實有一種魅力,似乎是一種害羞、魅力和領導自信的奇怪混合體。他是中國人中最罕見的一個,他是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他的行為完全符合他的知識和信仰。他是個天生的反叛者,是個學者。頭腦冷靜,善於分析推理和實踐經驗。他態度溫和。

3、朱德:

《紅星照耀中國》第十章介紹了朱德。他相貌平平,沉默寡言,謙虛謙虛,說話輕聲細語,飽經滄桑。他的眼睛很大,非常和藹。他個子不高,但很強壯,胳膊和腿都是鐵的。他五十歲,或者五十三歲,或者十四歲;沒人知道他多大了。

他的手下能在西藏冰天雪地的嚴冬里團結一致,這要歸功於他們領袖的超凡魅力和激勵他們為事業勇敢獻身的罕見性格。

他早年經常光著腳走路。他一個冬天靠南瓜過活,另一個冬天靠氂牛肉過活。他從不抱怨,也很少生病。他喜歡在營地里走來走去,和兄弟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和他們一起打球。

4、彭德懷:

《紅星照耀中國》第八章介紹了彭德懷的形象。我以為他是一個疲憊的、面無表情的狂熱領袖,他的身體可能已經癱倒了。因此,我發現彭德懷是一個快樂、愛笑、非常健康的人。

他是個快樂、愛笑的人,身體非常健康。他的動作和言語非常敏捷,喜歡說笑,非常聰明,擅長奔跑,工作努力,是一個非常活潑的人

在上百次戰斗中,他只受了一次傷,而且只是表面的傷。和同樣的下屬儉朴地生活,只有兩套制服。他不抽煙也不喝酒。晚睡早起。很喜歡小朋友,常跟著小朋友,脫下棉襖去號手。

5、賀龍: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二章中,賀龍被介紹為一個高大的男人,像老虎一樣強壯有力。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但身體還很好。他是不知疲倦的。他討厭富人。國民黨報紙稱他「臭名昭著」,他從村裡帶了幾個人去攻擊稅吏,用菜刀殺死他們並繳械。

賀龍在哥社的名聲傳遍全國;他口才很好;他有很強的個人魅力,他的許多追隨者寧願和他一起死在路上也不願離開。

他的生活和他的士兵們一樣簡單。他不關心個人財產——除了馬。他喜歡馬。他沒有耐心,但很謙虛。

⑷ 我想要看戰爭片電影

1.《集結號》

導演:馮小剛
主演:張涵予 / 鄧超 / 王寶強
類型:戰爭 華語 火爆大片
首映:2007年12月20日 中國

當張涵予飾演的連長穀子地所帶領的47個戰士傷亡慘重時,由廖凡飾演的排長焦大鵬在犧牲前告訴穀子地:我聽到集結號了。焦大鵬是全連最勇敢的戰士,由他說出的這句話讓穀子地震驚。但是穀子地本人卻沒有聽到號聲,於是他決定繼續堅守下去,結果47個戰士最終全部陣亡。從此穀子地開始了尋找真相的過程,當他找到吹集結號的號手時終於得知:集結號的確沒有吹響,由胡軍飾演的團長明知是要讓這一個連的戰士去送死,最終他選擇了與自己交情最好的穀子地。穀子地這才明白,焦大鵬臨死前的這句話其實是存有私心,想給整個連隊留下幾個「活種」。進入和平年代後,這47名戰士被定為「失蹤」,穀子地的後半生就在尋找47具遺骸、為追溯他們「烈士」的稱號而存活著……

看過這部片後既感動又驚喜,我們中國也能拍出像《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大片了。

2.《南京南京》

導演:陸川
主演:劉燁 / 范偉 / 高圓圓
類型:戰爭
首映:2009年7月7日 中國

《南京!南京!》是從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開始。盡管有大批的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但與此同時,也仍然有大量不願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來,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展開了無望而慘烈的抵抗。其中就有國民黨精銳部隊一員的陸劍雄(劉燁)。

在抵抗最終失敗之後,在數十萬中國人的鮮血終於染紅長江之後,南京全城淪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機存留的,就是位於金陵女子學院的「安全區」。在這里,大量的難民因為拉貝的「納粹」身份而暫時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而實際主持安全區難民工作的,則是拉貝的秘書唐先生(范偉)和歸國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

但是,在日軍的眼中,所謂「安全區」,只不過是一個囤積了大量女性資源的「倉庫」。而拉貝的德國人身份,在強勢的日本軍隊面前,也只不過是一塊隨時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國的女人們,則用她們的身軀不僅僅拯救著隱藏在難民營的男人,也在拉貝面前書寫了一段中國人堅強的歷史。
直面重現那個不堪回首的歷史。

3.《八月一日》

導演:宋業明 董亞春

演員:劉勁 侯勇 吳衛東
標簽:戰爭 歷史

首映:2007年9月21日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周恩來在上海組織的第三次工人罷工徹底失敗,周恩來隨即回到武漢。

此時,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也在轟轟烈烈地展開,時任獨立十五師師長的賀龍在國民革命軍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的率領下在前線沖鋒陷陣,部下魏老三、趙福生、李虎子等北伐官兵奮勇廝殺,在付出巨大犧牲之後,終於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然而就在北伐戰爭頻頻報捷之際,長沙發生了「馬日事變」,共產黨人遭到再次屠殺。

此時的武漢國民政府為了獲取民心,停止了北伐,部隊全部撤回武漢,要以「東征討蔣」的名義繼續進軍,但是實際用意卻是清除隊伍中的共產黨。

展現人民軍隊誕生過程的戰爭史詩巨制

4.《太行山上》

導演:沈東 / 韋廉 / 陳 健
主演:宗利群 / 李幼斌 / 王伍福
類型:戰爭 華語
首映:2005年8月15日 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奉黨中央命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開辟太行山革命根據地。
朱德見到閻錫山,表明我軍抗日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並要求友軍配合。只想「抗戰守土」的閻錫山,表面上答應配合卻遲遲沒有行動。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八路軍將士憑借赤子之心和頑強的鬥志,在朱德總司令的部署和林彪、聶榮臻的指揮下,115師主力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精銳坂垣師團,打退日寇十一次突圍,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大墳場!
平型關大捷,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的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八路軍得到山西人民的熱烈擁護。
隨後,朱德總司令派遣129師先遣團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摧毀了日軍的空軍優勢;同時調動120師伏擊雁門關,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衛國戰爭。
5.《鬼子來了》

導演:姜文
主演:姜文 / 陳強 / 姜鴻波
類型:文藝 戰爭 華語
首映:2000年5月12日 中國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前夕,在中國北方長城腳下的一個附近有日軍駐守的村子裡,一天晚上,有人把兩個俘虜押送到了一個村民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本來答應好了八天以後來取人,結果此後再也沒有音訊,這兩個俘虜在村子裡一關就是半年…… 在關押他們的過程中,村民們的生活也變得極不平靜,圍繞著這兩個俘虜發生了一系列事情,...
6.《東京審判》

導演:高群書
主演:劉松仁 / 曾江 / 英達
類型:犯罪 文藝 歷史
首映:2006年9月1日 中國
又名:遠東國際大審判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

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此舉的含義讓梅汝璈既感激昂澎湃又覺使命之重大……

《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激動和歡欣。他不無擔憂,他以一個記者的敏感以及對社會現實國際利益的透徹了解預感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畢竟,梅汝璈是一個留學美國,回國後有多年從事教學和法院工作的學者型專家。

回到住地,梅汝璈將寶劍敬起,默默起誓……
7.《地道戰》
導演:任旭東
主演:朱龍廣 / 王炳彧 / 張勇手
類型:戰爭 華語
首映:1966年8月22日 中國

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盪」,我根據地人民為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裡,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鍾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變防禦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8.《地雷戰》
導演:吳健海 / 徐達 / 唐英奇
主演:白大鈞 / 張長瑞 / 吳健海
類型:戰爭
首映:1963年8月22日 中國

1942年,是抗日戰爭期間最艱苦的年月。本片所描寫的,是當時在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事情。那時候,日本強盜不斷地向我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掃盪。軍區為了粉碎敵人的蠶食政策,加強邊沿地區的對敵斗爭,特地從主力部隊抽調一批幹部,來組織和領導各地的民兵武裝;同時,還集訓了一批民兵骨幹,學習使用地雷的本領,號召人們對日本強盜展開地雷戰。黃村當時是敵人的一個重要據點。和黃村遙遙相對,隔著一個山口,有個趙家莊,是根據地的邊沿。在區武委會雷主任的直接領導下,趙家莊和附近幾個村莊,組成民兵聯防,人們使用土武器與現代裝備的日本強盜展開針鋒相對的武裝斗爭。地雷,是民兵最喜歡的武器之一,人們親切地把它叫做「鐵西瓜」。「鐵西瓜」不斷地給人們帶來勝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步槍加地雷」,這在當時是很成功的戰斗經驗。「就地取材,自力更生」,民兵們充分發揮現有武器的作用,又自己動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戰廣泛地開展起來,成為群眾性的殺敵運動。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時機和敵人行動規律,靈活巧妙地使地雷「活」起來,是地雷戰的基本經驗。人們把這個經驗歸納為四句話:「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處開花。」敵人是不甘心失敗的,吃了幾次虧以後,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破壞了民兵的地雷陣,首次進入趙家莊。敵人大肆燒殺搶掠,使群眾受到慘重損失。可是民兵們沒有灰心,他們進一步研究,改進了地雷技術。在另一次戰斗中,粉碎了敵人的起雷陰謀,接著又用土化學雷,取得反起雷的勝利。1944年麥收季節,敵人乘聯防民兵夜間搶收的機會,偷偷奔襲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敵人妄想利用土匪綁票辦法,脅迫民兵放下武器,並且恐嚇說,若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要讓被捕村民走在「掃盪」隊伍前邊「蹬地雷」。民兵和八路軍一起,決定將計就計。於是巧擺地雷陣,當群眾蹬著踏板的時候,地雷卻在敵人群里爆炸。經過一場緊張的戰斗終於解救了被俘的群眾,殲滅了進犯的敵人,取得了反掃盪的勝利。
9.《鐵道游擊隊》

導演:趙明
主演:馮笑 / 馮奇 / 鄧楠
類型:戰爭 華語
首映:1962年1月12日 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山東臨城棗庄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牽制敵人兵力。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組織游擊隊先在陳庄開設一個炭場作掩護,襲擊了幾次火車,武裝自己,並供應軍區一批武器,被老百姓稱為飛虎隊。敵小林部隊調來特務隊,妄想消滅飛虎隊。英雄們先下手為強,襲擊洋行,又襲擊了客車。迫使敵人將進山「掃盪」的兵力撤回一部分來對付飛虎隊。但飛虎隊的英雄們行動神速,又有群眾的大力支持,敵人根本找不到飛虎隊的蹤跡,連狡猾的特務隊長岡村,也狼狽不堪。日本侵略者勾結國民黨反動派,圍攻游擊隊。劉洪負傷,住在芳林嫂家中養傷,這里便成了游擊隊領導集會的地方。芳林嫂的丈夫前些時候犧牲,芳林嫂對劉洪細心照料,因此,二人漸漸相愛了。岡村偵察到游擊隊活動的地點,突然襲擊。劉洪、李正迅速打了個反包圍,消滅了敵人,岡村逃脫。敵人惱羞成怒,便到處放火燒村莊,進行報復。敵人的暴行激怒了劉洪,在微山湖擺開陣勢,要與敵人決戰。李正趕來阻止,不幸負傷。隊伍聽從命令,才免遭損失。飛虎隊經過休整,隊伍擴大了。這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軍運更加繁忙。劉洪帶著隊伍,經常在鐵道上出擊,搞得敵人寸步難行。小林不得不調集魯南地區全部兵力,進攻微山湖,企圖全殲鐵道游擊隊。飛虎隊的英雄們在殺傷敵人主力部隊後,巧妙地化裝成日軍突圍出來,遇上岡村,一場激戰,全殲岡村特務隊,岡村也葬身魚腹。芳林嫂奉命到湖西偵察,不幸被俘。1945年,抗戰勝利,李正傷好回到飛虎隊,並帶來新任務:要插到臨城去阻止蔣匪軍往北竄,同時,要迫使小林部隊投降。飛虎隊打擊企圖北竄的蔣匪軍,救出芳林嫂,逮住了逃跑的小林和他的殘兵敗將。鐵道游擊隊更加壯大了。
10.《舉起手來》

導演:馮小寧
主演:潘長江 / 郭達 / 劉薇
類型:喜劇 華語
首映:2003年3月25日 中國

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的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的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的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太君」消失的無影無蹤?那個傻鬼子為什麼瞪著眼不停地嘮叨「花姑娘」?一切都得從那場驚心動魄的火車與飛機的大戰講起

⑸ 電影建業大軍三槍為記,口令是什麼

口令為河山統一

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5)1張發奎有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南昌起義的目的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喚醒廣大中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要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共產黨的目的是聯合願意革命的國民黨左派,揮師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二次北伐。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買辦性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1927年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

⑹ 電影1942中阻攔火車進入陝西的是什麼部隊

阻止火車的地方在潼關,潼關在陝西境內,是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地方,是華中進入西北的門戶。
應該是胡宗南的部隊,閻錫山的部隊主要駐扎在山西,共。軍則主要在陝北,進入潼關以後的關中平原應該是胡宗南的地盤,那些部隊也應該是他的。
自從西安事變後,張楊二人被相繼被軟禁或殺掉,蔣為了穩住西北把胡宗南任命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但胡宗南不僅穩住了西北軍舊部,也趁勢把西安事變前調到陝西剿匪的東北軍主力改編到自己麾下,擁兵數十萬,成為人盡皆知的「西北王」。
在抗戰開始前,東北軍是在實力上唯一可以與中央軍平起平坐的割據武裝。而西北軍雖然在抗戰前被削弱,但當年中原大戰時獨自與晉綏軍、東北軍、中央軍以及李宗仁、張發奎部隊組成的聯軍作戰,底子仍是極其雄厚的。胡宗南有本事把東北軍和西北軍的主力全都改編到自己手下,自然有了雄踞西北的資本以及藐視蔣命令的勇氣。
胡宗南把陝西看做是自己的地盤,雖然他名義上是中華民國的官員,但當時各地的情況基本都是當地軍閥各自為政,胡宗南相當於實際上在陝西割據,僅僅在紙面上尊重慶政府為中央。為了保障自己地盤的治安穩定以及糧食供應,胡宗南才禁止河南災民火車進入陝西的,可以說是暗地裡和蔣對著干,不顧全國大局只注重自己割據地區的穩定,但當時各個省的情況也都基本類似於胡宗南。
另外說幾句多餘的,僅僅從電影里我們就可以看出胡宗南部隊的水平,就那麼幾十號人就裝備好幾挺重機槍,一輛吉普兩輛卡車,好幾把mp40沖鋒槍,步兵清一色毛瑟98K。火力配置不比中央軍低。正因為有西北軍和東北軍的老底,胡宗南才可以守住潼關天險,據日本人於陝西之外。有人說陝西沒有陷落是因為日軍的進攻重點不在陝西,其實這是本末倒置,日軍曾派出多個旅團進行試探性進攻,均已慘敗告終。正因為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打下陝西,日軍才改變了進攻的重點。

⑺ 張發奎的電影

野史亂彈

⑻ 關於12.9愛國運動的電影有什麼

1、《東京審判》是由高群書執導,劉松仁、曾江、英達、朱孝天等擔任主演的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2、《青春之歌》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崔嵬、陳懷皚執導,謝芳主演,於1959年上映。該片改編自楊沫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知識女性林道靜幾經周折與磨難最終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3、《八月一日》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劇情片,由宋業明、董亞春執導,劉勁、侯勇等主演。該片於2007年9月21日在中國上映。

4、《喋血孤城》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和湖南楚城影視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沈東執導,呂良偉、袁文康、安以軒、謝孟偉、楊紫等主演的一部抗日題材戰爭片。影片以1943年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國民黨第74軍57師八千將士在師長余程萬的帶領下,與三萬精銳日軍展開殊死守城對抗戰的故事。

5、《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4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2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4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56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8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3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