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技是什麼
A. 什麼叫特技
分很多。單純從畫面處理來說有畫面與畫面之間的轉場特技,比如常見的疊化、滑像等;有單幅畫面的畫面特技,比如打上馬賽克、油畫效果、黑白效果等。還有些特殊的視覺效果,比如三維特技合成,像很多美國大片就運用了大量的三維特技,比如變形金剛、2012等等。拍攝上還有些特技,如飛行特技、爆破、飛車、化妝等等。
B. 特技是什麼意思
解釋
◎
特技
tèjì
(1)
stunt;trick∶武術、馬術、飛機駕駛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特技飛行
(2)
special
effects∶電影用語,指攝制特殊鏡頭的技巧
特殊的技能或技巧。
馬南邨
《燕山夜話·編一套「特技」叢書吧》:「過去有一班知識分子,很看不起民間的特技,把各種各樣特殊的技巧和手藝,都當成『下流卑賤』的玩意兒,以致許多特技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趙樹理
《實幹家潘永福》:「有特技的民工,因為工作離不開,不能回去種地,安不下心來。」
C. 請問什麼是電腦特技和電影特技
電腦特技
:是指利用數字圖像技術生成的虛幻視覺效果,是用來
製作電影
中拍攝難度較大或不可能拍攝的場景。
電影特技
:是指在電影片場,利用一些道具或其他的視覺手段來做出來的場景(非數字圖像生成!)
D. 電影特技的定義
電影特技是在各種不同題材的影片攝制過程中,遇到一些成本很高、難度大、費時過多、危險性大的攝制任務或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的被攝對象和現象,要求攝制一些難於用一般攝制技術方法完成的電影畫面時所需要用的拍攝特技。
E. 什麼是電影特技
在電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有一些用普通拍攝方法不能表達,或難以做到的電影場面,這時就必須借用特技來完成了。
特技拍攝包含了以下幾個內容:
1、以假亂真法。影片中往往有許多諸如失火、爆炸、空戰等鏡頭,這些是不可能用真實的場景來拍攝的。因此就以模型、繪畫或照片資料等來替代實景進行拍攝。
2、非正常攝影方法,如用倒拍、停機再拍、逐格攝影、快速攝影、慢速攝影等拍攝的鏡頭,用正常方法放映出,就可產生一些與實際情形相違背的運動效果,如水倒流、打碎的花瓶恢復原狀、南瓜變成了馬車、運動過程的慢鏡頭等。
3、合成拍攝法。將模型、布景、實景等按劇情需要,真真假假地放在一起同時拍攝,取得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如駕車追逐的驚險鏡頭,往往是採用了「背景放映合成法」。即背景中的公路是事先拍好的,放映到銀幕上作為背景,演員其實是在不動的汽車上表演各種開車駕駛的動作的,將背景與演員的動作同時拍攝,即是典型的合成拍攝法之一。
4、使用特殊設備,採用特殊方法,如活動遮片合成,技巧印片機、電腦合成等方法,對各種不同的鏡頭進行隨意的合成,以取得所需效果。
F. 電影特技的特技內容
①完成巨大的、困難的甚至危險的攝制任務。影片中有時有戰斗場面,如炮彈紛飛的大地、硝煙彌漫的戰場、炮樓上天、戰艦起火、飛機墜地、房屋倒塌、火車出軌等,有時有自然災禍場面,如河堤決口、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等。一般攝制方法不能完成或不能很好地完成這樣的攝制任務。在驚險樣式的影片中或影片中的一些驚險鏡頭,充分利用特技方法拍攝,能賦予電影以緊張、驚險的氣氛,而又不必使演員承擔任何風險。
②提高電影鏡頭的藝術質量,加強藝術效果。根據影片內容、氣氛或畫面效果的需要,利用特技方法可以改變被攝對象的數量,改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造成正常透視或使影像變形;可以平衡畫面亮度,調節畫面影調和反差,改變畫面氣氛,重新安排畫面構圖,修改或去除畫面中的部分景物;可以改變被攝對象的動作節奏、運動方向,在一個鏡頭中造成多畫面或在一個畫面中造成多影像;還可以製作劃過、 淡入淡出、 疊化、翻板、畫面轉動及虛實技巧等。
③創造全新的電影鏡頭。在神話片和童話片中,那些被美化或被神化了的帶有幻想情調的大自然和人物以及人物的行為和動作,在實際生活和自然環境中往往是不能尋找到的,那閃耀著珠光寶氣的水底龍宮、金碧輝煌使人眼花撩亂的天堂、神秘莫測的魔窟、飛騰、入地、劈水、開山、變化無窮力大無比的主人公,這一切離開電影特技就會使童話或神話片失去它特有的美麗感人的光澤。在科教片以及在科幻片中,只有充分利用特技方法,才能根據創作者的要求,攝制出一個個全新的鏡頭,使影片內容得到充分表現。
④節約拍攝時間,降低影片成本。 用於拍攝特技的攝影機的攝影頻率一般是可調的,可以進行快速攝影和慢速攝影。通常,放映機的放映頻率定為每秒鍾24格,如果快速拍攝(一般指每秒24格以上 128格以下),正常頻率放映,就會得到被攝對象動作變慢的效果。慢速拍攝(一般指每秒24格以下),正常頻率放映,就會得到被攝對象動作變快的效果,因此也有的把快速攝影稱作為慢動作攝影,把慢速攝影稱之為快動作攝影。
在攝影時,如果攝影機反向轉動、即膠片反向運動,在銀幕上就會得到被攝對象的反向動作效果,這種方法稱之為倒拍。
在拍攝一個鏡頭的過程中,將開動著的攝影機暫停,機位及其他條件固定不動,這時,更換、去掉或增加被攝對象中的某些物體,然後再開動攝影機繼續拍攝。這樣,在銀幕上就會得到在一個畫面中某些物體突然變化、消失或出現的效果,稱之為停機再拍。
經多次局部曝光完成一個畫面的方法,稱之為畫面的多次曝光。拍攝時,在攝影機前或攝影機內的片窗前加一塊黑色不透明的遮板。第一次拍攝時,遮板擋掉景物中的一部分,使膠片上的相應部分不感光。第二次拍攝時,將第一次拍攝時膠片上感光部分用另一塊遮板擋住,使其不再感光,同時撤去第一次拍攝時用過的遮板使未感光部分感光。這樣,可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當一角兩飾又要求在同一畫面中出現時,則可用這種方法拍攝。這種多次曝光的畫面,每部分都彼此緊緊相鄰,故又稱之為鄰域式多次光。如果畫面中多次曝光的各影像全部或部分相疊加在一起,則稱之為疊印式多次曝光。
用小比例模型作為被攝對象以替代實景的拍攝方法稱之為模型攝影,是最常用的特技方法之一。拍戰爭場面、自然災害場面、神話片及童話片中的幻想景物、科教片中的模擬景物時都大量採用模型攝影。
模型是實物的縮小體,在畫面中,它是做為真實的景物出現在觀眾面前的,因此,模型與實景相應部分的比例關系、模型場面的透視關系、色彩、光線與表面質感的處理等都要盡可能的與實景相一致。
用繪畫、模型或照片等替代拍攝的實景的一部分,補充或去掉實景中的部分景物,以便得到影片所要求的藝術效果的方法稱之為同期接景法。同期接景法是特技方法中最常用、最簡便的方法。其中,用繪畫代替畫面中部分實景的方法稱之為同期繪畫合成(見繪畫合成)。用模型替代部分實景的方法叫做同期模型合成法。比起繪畫來,使用模型的優點在於立體感強、容易取得真實的照明效果、不大受拍攝時間的限制,同時還可以在模型部分製作一些必要的效果。缺點在於工藝比較復雜、接縫和支架都容易出現困難。
利用鏡子反射的影像替代畫面中實景的一部分,並在拍攝現場一次拍攝下來,並使之合成一個統一完整的畫面的方法,叫做鏡子合成法。根據所使鏡子的不同,該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全反射式反光鏡,合成時,將全反射鏡上不需要起反射作用的部分的反光物質除掉,這樣,有反光物質的部分則起反射景物的作用,去掉反射物質的部分則起透過景物的作用,拍攝時,將反射的影像和透過的影像同時拍攝在一個畫面中。另一類為半反射式反光鏡,為避免反射的影像和透射的影像相互重疊在一起,拍攝時使用正負遮板。一遮板放在反射鏡與演員表演的場景之間(在鏡頭的前面),另一遮板放在反射鏡與被反射的景物之間(鏡頭的側面)。
將銀幕上的放映影像和銀幕前面演員的表演一次拍攝在一個畫面中的方法稱之為銀幕合成法。其中包括背景放映合成和正面放映合成。
近代較多使用的特技手法還有活動遮片攝影和光學技巧印片法。
隨著電子技術、電視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影特技也相繼出現了與它們有關的新方法。
電子藍屏幕法。它是利用電子控制方法,將前景演員影像與背景影像同時合成在一個畫面中。它由前景攝像車和背景攝像機構組成一個伺服控制系統。演員在藍屏幕前表演。拍攝時,前景攝像車進行各種移動拍攝,受控的背景攝像機按一定的縮小比例做相應的運動以拍攝背景。兩台攝像機攝得的影像通過電子合成機構合成在一個畫面中,用錄像機記錄在磁帶上。這種方法解決了活動遮片法中經常出現的前景(主要是人物)輪廓變寬的問題、移動拍攝問題,同時還可以使人物在模型中活動。這種記錄在磁帶上的信號可以轉錄到電影膠片上成為光學影像。
電子模擬攝影法。它用程序控制攝影機進行移動拍攝。拍攝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攝影機拍攝藍幕前演員的表演場面,同時將攝影機實際拍攝時的各種運動量轉換成模擬量,通過計算機運算並儲存起來;將第一次攝得的底片按藍屏幕法加工得到正負遮片。第二階段拍攝背景。將計算機儲存的信號按一定比例提取出來,模擬第一次拍攝時的運動形式,按比例的重復運動來拍攝背景。經合成,得到合成畫面。
數字特技法。數字特技製做畫面可分兩種。一種是量線形圖形,即單線條幾何圖形畫面;一種是掃描圖形,即有色調的掃描影像圖形。動畫片中多用第一種,故事影片多用第二種。製做方法是:根據拍攝要求,計算機進行運算並編製程序;經自動檢驗校正後,按程序用錄像機拍攝錄制畫面,然後再將磁帶信號轉錄到膠片上使之形成光學影像。
G. 什麼是電腦製作影視特技
電腦製作影視特技是電影製作技術與計算機的結合。有人形象地比喻:電腦製作影視特技:好萊塢+矽谷。實際上,它是電腦繪畫技術在電影特技動作上的廣泛應用。
為什麼電腦可以創造影視特技和營造各種場景呢?這要歸功於多媒體計算機的問世和電影特技製作軟體,二者缺一不可。影視特技包括圖像和聲音兩類。電腦音頻視頻編輯軟體系統AdobePremiere具有剪輯、插入、畫中畫、水平移動、重復圖像、多音軌混聲、聲音加迴音等幾十種功能,利用這些功能,能夠創造出淡出淡入、飛入飛出、翻轉、伸縮、濾波變形等特技效果。而電影特技製作軟體ALIAS具有造型功能、數字光學功能、模顯骨骼與皮膚功能、人物性格塑造功能以及紋理庫。在電影特技製作軟體的支持下,使用多種靈活的造型工具,可以生成任意復雜的形狀;可用光線直接生成雷、電、雨、雪、霧等自然景觀;可通過調整骨骼運動來塑造人物並控制人體或動物的運動;也可塑造人物性格及表情;還可利用復制技術生成氣勢宏大的千軍萬馬。
下面以「硅圖像」公司利用圖像計算機為好萊塢製作《侏羅紀公園》為例,介紹用電腦製作栩栩如生的恐龍的情況。
「硅圖像」公司用來設計《侏羅紀公園》中恐龍和其他動物圖像的計算機裝有特殊的晶元和軟體程序,使計算機產生的圖像具有高清晰度和立體感,再以每秒30次的速度更新圖像,從而產生動作。首先,計算機畫出電影畫面草圖,在草圖中畫出恐龍的三維圖像,標出每塊骨骼的位置,在骨骼上增加肌肉,這樣就在計算機屏幕上製作出了一頭巨大的恐龍。然後,使用圖像處理技術將恐龍圖像加工製作成生動有趣的恐龍,又通過復制技術製作各式各樣的恐龍,於是在一張畫面上就出現了十幾頭恐龍。再調整恐龍骨骼運動,使恐龍「活」起來。最後,把恐龍的動作按每秒24幅連續變化的靜止畫面製作成電影底片,這樣就可以在銀幕上表現恐龍快速奔跑、兇狠捕食的場景。
影片《侏羅紀公園》中出現了一隻長頸恐龍吃樹梢的畫面。這是拍攝時先用起重機的長臂使樹梢擺動起來,然後用電腦技術將起重機從畫面中抹去,再用恐龍來代替。
利用電腦製作影視特技,為影視製作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使人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了在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壯觀景像和奇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