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電影木蘭從軍如何展現抗日

電影木蘭從軍如何展現抗日

發布時間: 2022-06-30 07:22:23

『壹』 木蘭從軍的介紹

電影《木蘭從軍》由美商中國聯合影業公司華成製片廠於1939年攝制。主要劇情是:北朝時期,邊關告急,朝廷招兵御敵。花木蘭因父親年老,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於英勇善戰,三年之後被提為校尉。劉元度與她志趣相投,結為莫逆之交。番主准備暗襲邊關,派兩名番將詐降,以重金買通軍師。木蘭見陣前群鳥驚飛,知道番軍必有重大行動。詐降番將縱火被捉,供出軍師通敵實情。元帥殺死軍師和番將,不幸被另一番將暗箭射中。元帥臨終保舉木蘭接任元帥一職,木蘭打敗番軍。朝廷論功行賞,木蘭辭官返鄉,恢復女裝,與元度結為夫妻。

『貳』 電影《花木蘭》講述的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

電影《花木蘭》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該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傑特別出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

2020年3月13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片方宣布全球撤檔;3月28日,發布了電影幕後特輯,導演妮基·卡羅也現身在視頻中解讀;4月4日,片方宣布北美定檔7月24日上映。

5月19日,導演妮基·卡羅發布了一場動作戲的概念視頻;6月27日,受新冠疫情反彈影響,片方宣布再次延期到8月21日上映。7月23日,片方宣布無限期推遲原定於8月21日的上映日期。

(2)電影木蘭從軍如何展現抗日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1、演員選角

為尋找既會英文又與花木蘭氣質相符的合適人選,迪士尼舉行全球海選,公開征選主演。該片的選角導演團隊為了尋找適合該角色的演員遍訪五大洲,試鏡了近千位演員。對於這個角色的要求包括要有可靠的武術技能,要會說英文,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明星素養。

2017年11月30日,迪士尼官方宣布已結束全球海選,正式宣布劉亦菲出演女主角花木蘭一角。

2、武打訓練

劉亦菲在開拍前接受了三四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她每天早上要進行體能訓練,中午騎馬,下午武術,然後還有台詞課和排練。

『叄』 花木蘭電影簡介

電影《花木蘭》的簡介
此片改編自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木蘭從軍》,迪斯尼公司將其拍攝成動畫大片。描述的是西元五世紀,匈奴軍隊在單於率領下大舉進攻入侵中原,北朝皇帝命令每家每戶必須出一人赴前線抗敵。木蘭父親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可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又不得不重新入伍。此時,木蘭毅然決定替父從軍。在宗廟守護神「木須龍」和忠實的蟋蟀「嘰嘰」的幫助下,木蘭不但隱瞞了身份,還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在與匈奴軍隊在雪地作戰中,她表現異常的勇猛和聰明,並拯救了整個軍隊。在重要關頭,木蘭使出渾身解數大戰單於,最終在李將軍的幫助下殺死了單於,救出了皇帝。最後,木蘭光明正大地恢復了女兒身,衣錦還鄉,為家族蠃得了無上的榮光。此片是以外國人的審美觀,來詮釋中國的古代傳說,迪斯尼動用了600多位動畫師,用時4年將這一傳說變為精彩的動畫。

『肆』 木蘭從軍的電影劇情

老軍人花世榮的次女木蘭自幼跟隨父親學得一身武藝。由於番邦入侵,花世榮被征入伍。木蘭看到父親體弱多病,決心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為了反抗外來侵略,父母也就答應了。從軍後,由於木蘭聰明、正直,武藝超群,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木蘭在隊伍中,結識了一位知己,名叫劉元度,兩人並肩作戰,屢立戰功。不久,主帥戰死,軍心渙散,木蘭竭力激發士氣,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終於打敗了敵人,並因功被提升為元帥。在並肩作戰的過程中,劉元度發現木蘭是個女子,卻不敢說破;而木蘭對劉元度也產生了愛情,一直蘊藏在心底。12年後,花木蘭凱旋歸來,重返故里,木蘭的父母遂將木蘭許配給劉元度。

『伍』 電影花木蘭為什麼詳寫戰爭

在中國,花木蘭是以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形象出來的,主要寫它的忠孝節義,所以原出處《木蘭辭》幾乎沒有描寫戰爭場面,只用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來指代花木蘭經過的血腥苦戰。
電影不是歷史,它需要的是一些生動的場面來增加作品的沖擊力,提高票房,宏大的場面歷來是軍事題材電影追求商業利潤的不二法門。
特別是這部電影由美國公司拍攝,它對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既不理解,也不屑闡釋。

『陸』 觀看老電影木蘭從軍有感

1000部國產老電影老影片詳細內容內容太多發不上來,你自己去這個地址看吧老電影《哀樂中年》(1948)老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老電影《白衣戰士》(1949)老電影《表》(1949)老電影《長恨天》(1942)老電影《長相思》(1946)老電影《乘龍快婿》(1947)老電影《春》(1942)老電影《春蠶》(1933)老電影《大團圓》(1948)老電影《都市風光》(1935)老電影《二百五小傳》(1949)老電影《風雨江南》(1949)老電影《歌女之歌》(1948)老電影《各有千秋》(1947)老電影《孤城烈女》(1936)老電影《光芒萬丈》(1949)老電影《紅樓夢》(1944)老電影《花外流鶯》(1948)老電影《還鄉日記》(1947)老電影《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老電影《混江龍李俊》(1940)老電影《家》(1941)老電影《狼山喋血記》(1936)老電影《浪淘沙》(1936)老電影《勞工之愛情》(1922)老電影《麗人行》(1949)老電影《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老電影《馬路天使》(1937)老電影《莫負青春》(1947)老電影《母親》(1949)老電影《母與子》(1947)老電影《木蘭從軍》(1939)老電影《南國之春》(1932)老電影《怕老婆》(1929)老電影《橋》(1949)老電影《清宮秘史》(1948)老電影《情海重吻》(1929)老電影《秋海棠》(1943)老電影《如此繁華》(1937)老電影《塞上風雲》(1942)老電影《三毛流浪記》(1949)老電影《神女》(1934)老電影《生死恨》(1948)老電影《十字街頭》(1937)老電影《松花江上》(1947)老電影《太太萬歲》(1947)老電影《荒雪》(1988)老電影《畫中仙》(1988)

『柒』 許如輝的《木蘭從軍》

許如輝之所以一而再堅持編寫樂劇《木蘭從軍》,直接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應抗戰之需,聲援抗日救國的熱潮。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祖國錦綉山河受到踐踏,同胞兄弟姐妹慘遭屠殺,中日矛盾便成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了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中國各族人民迅即行動起來,掀起了支前抗戰的熱潮。「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知識出知識」,這是全中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口號,也是他們的一致行動。在全國,從城市到鄉村,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工農大眾,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民族存亡的關心,迅速形成一股銳不可擋的滾滾洪流。
在全民抗戰的熱潮中,歌舞劇作為宣傳抗日、鼓舞士氣、團結民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自然成為這一時期重要的戲劇體裁,眾多的愛國戲劇家、作曲家、舞蹈家、演員們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創作,奔赴祖國各地,所到之處,傳播救亡歌舞,進一步點燃各地的抗戰之火。
繼閻述詩、陳大悲、陳歌辛、王洛賓、歐陽予倩等大師之後,許如輝在成都時也深受抗戰情緒感染,決計創作樂劇《木蘭從軍》,為全國抗戰助一臂之力。
第二,大同樂會有一項既定任務,就是從音樂角度,協助改良我國地方舊劇及新興話劇,許如輝一直不忘使命,對樂劇的創作慾望一直沒有熄滅。
潘公展曾指出:「音樂是很重要環節,是文運會主抓的領域」。王曉籟也說過:「話劇沒有音樂,還有什麼可看的。」抗戰時期的重慶舞台,共上演了270多出劇目,有話劇、歌劇、兒童劇、秧歌劇、地方歌劇等。當時的話劇舞台,已出現添加、編配或創作音樂的趨勢。沒有音樂陪襯的話劇,演出效果要差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戲劇研究變成了大同樂會復興計劃中的重要內容:「在音樂歌曲歌劇方面協助國家推進社教工作」;且大同樂會章程中規定樂務總幹事負有:「負責樂曲之訓練,樂曲之收集編制整理及演奏,樂器之製造校對審查,以及地方音樂歌曲戲劇之研究。」 大同樂會史料中也專門提到:「組織大同樂社,准備經常演出樂劇,使音樂與戲劇融為一體,用以發揚國有文化推進社會教育較易收效,同時也可獲有券資補充事業經費,業已奉社會部備案,第一部是木蘭從軍,5月1日,抗建堂公演。」
許如輝和大同樂會一致期待通過上演樂劇《木蘭從軍》,走出一條全新的戲劇之路。《木蘭從軍》就是大同樂會的開端之作,也是他們要在雅樂國劇信仰中燃起光明的希望。
第三、響應國民政府「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之號召。
「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下的從軍熱是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中華大地上的一場青年愛國運動,1943年下半年,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缺員很多,為彌補這一兵源不足狀況,1944年8月27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三屆三次會議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為號召,鼓動知識青年入伍。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即席演講稱:「國家在此緊急戰時關頭,要先其所急,使知識青年效命於戰場,因為知識青年有知識,有自動判斷的能力,隊伍中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 10月2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布《知識青年從軍徵集辦法》等法規,同時,成立知識青年從軍指導委員會,由國民黨軍政要人及教育界著名人士組成。後來又成立青年訓練總監部,負責應征入伍青年的訓練。據統計,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兩校報名數竟達在校生的1/3。各地方當局也紛紛仿效,從重慶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湖北、陝西、貴州、雲南、甘肅等省市,形成了震盪中國抗戰歷史的一個聲勢浩大的知識青年報名參軍熱潮。
正是在從軍熱的形勢下,重慶中央日報刊登了「徵求從軍運動戲曲,劇本暨歌曲,表現深刻,含蓄正確」等連篇政令、新聞和消息。1944年11月23日,許如輝代表大同樂會出席了重慶市黨部還召開的一次「知識青年從軍通俗宣傳大會籌備會議」,參會人數只有六位。 為確保《木蘭從軍》順利公演,大同樂會採取了一系列准備活動: 第一,專門成立演出委員會,共13位,基本上由大同樂會理事組成,他們除了宣傳劇目外,還負責認購和推銷戲票,且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額度。委員會名單如下:王延松、王冠英、王曉籟、江一平、朱學范、朱聯馥、洪蘭友、康心如、許靜仁、潘世經、潘公展、虞洽卿、顧一樵。
第二,因為大同樂會本身不是演劇單位,《木蘭從軍》開排在即,劇務和樂務組人員已徵聘到位,唯演員和演出場地,一直沒有落實。於是,許如輝求助於潘公展,潘公展是大同樂會事務主任,也是「樂劇」的最早倡導者,當年樂劇《西施》就是由他倡導的,所以,《木蘭從軍》從劇本審查到演出,他自始自終都參與、籌劃。經過他的介紹,時任中國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大同樂會理事的張治中大力協助樂劇《木蘭從軍》的公演,幫助解決《木蘭從軍》的演員和場地問題。服裝最後也是潘公展出面,接恰重慶「華華公司」,購買衣料,定製戲服。《木蘭從軍》的絕大部分演員,則來自「中國萬歲劇團」。樂隊樂手來自難童教養院國樂班,而八名舞蹈演員則全部來自大同劇社。
第三,欲在重慶舞台上演出, 還需成立劇社,「大同劇社」應運而生。1945年2月26日, 王曉籟、潘公展基於「本會以我國各種地方舊劇及新興話劇均未能與音樂互相配合,以致對於推進社會教育之效力,較為遲緩」、「本會有自造樂器四十餘種,業余會員百餘人,難童教養院學生三十名,伴奏樂劇樂隊已有基礎,第一部樂劇擬排演《木蘭從軍》,提高女子抗戰精神」,以大同樂會常務理事的名義, 在社會部登記備案,成立了「大同劇社」,隸屬於大同樂會。
第四,《木蘭從軍》劇本完成後,重慶中國兄弟出版事業公司出版於1945年4月初正式出版,並由重慶萬象周刊社文化服務部、亞洲圖書社和昆明中國兄弟出版事業公司昆明分公司門市部總共發行了兩千冊。

『捌』 花木蘭從軍的故事

花木蘭

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木蘭辭》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玖』 花木蘭從軍\花木蘭從軍 電影花木蘭結局是怎樣的

1939年版結局如下:
元帥臨終保舉木蘭接任元帥一職,木蘭打敗番軍。朝廷論功行賞,木蘭辭官返鄉,恢復女裝,與元度結為夫妻。12年後,花木蘭凱旋歸來,重返故里,木蘭的父母遂將木蘭許配給劉元度。
電影《木蘭從軍》由美商中國聯合影業公司華成製片廠於1939年攝制。主要劇情是:北朝時期,邊關告急,朝廷招兵御敵。花木蘭因父親年老,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拾』 《花木蘭從軍》觀後感,很急……

早就聽說過迪士尼出了《花木蘭》,那應該是98年的事了吧。當我重溫這部中國故事用一種西方形式來演繹的卡通片的時候,雖然這個故事早就是耳熟能詳了,但這一種方式來演繹花木蘭,給人的感覺是耳目一新的。
故事的內容我不需要再多說了,我說說自己最有感觸的幾點吧。電影里加插了幫助木蘭的三個可愛的卡通人物,分別是那隻據說能帶來幸運的蜥蟀,沒有威勢的火龍和像奶牛的黑馬。他們生動活潑的形象,很有西方的特點,讓整個故事在他們的搞作下順利的進行。這繼承了迪士尼一貫的搞笑幽默作風,但同時在笑聲當中,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他們都不是真正的幸運蜥蟀,真正的火龍,跟木蘭不是真正的男子漢構成了一種微妙的關系。但他們都是十分正直善良而有勇氣的,就算他們不是真正的,但憑著他們那熱情和樂觀,勇往直前的毅力,去證明了他們都是真正的幸運蜥蟀,真正的火龍和比男子漢更有勇氣的木蘭。
在單於出現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感覺到一種恐怖的氣氛。電影把人的善良和丑惡表現得很極端,很誇張,不管在音樂,色彩方面也表現得十分的明顯,給人一種強烈的對比,讓整體有一種和諧的美感,讓情節更加的引人入勝。
木蘭的故事本來就證明了給人民看,女子並不比男子差,相反,女子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也一樣可以成就一翻事業。故事裡有這么一個情節是我十分欣賞的。就是到最後的時候,那幾個兵要掩護木蘭和李翔將軍去殺單於的時候,他們男扮女裝的去分散那些匈奴的注意力。這在原著里是沒有的。可是這一個情節的安排卻更能體現出女子也可以很出色這個主題。
另外,李翔將軍去追求那個比他出色多的木蘭這個情節,我覺得是很發人深思的。愛情本來就是那麼簡單,愛上你的勇敢,愛上你的善良,但在世俗中,男人出於大男人主義,卻不敢追求那些比他強的女人,感覺這樣沒有面子。但將這些東西加在純潔的愛情上,已經污染了愛情了。李翔肯拋開一切世俗的眼光去跟花木蘭一起,這一點上我是為他們喝彩的。
整部電影表現了一種反世俗反傳統觀念的主題,木蘭代父從軍,兩個可愛的小傢伙的成長歷程,力弱的李翔軍隊戰勝力強的單於軍隊,木蘭這個本質上的性格,李翔與她的愛情故事等等,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的,但通過的卡通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卻有那麼的理所當然和振奮人心,這一種誇張的荒誕的卡通表現方式,讓花木蘭這個人物性格多了活潑和純真,也讓人物的性格閃光點更加深入人心了。

(這個可以不????〕!.!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