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怎麼超清晰
A. 老電影是怎麼被弄成高清的
老電影修復性提高畫質、35膠卷轉IMAX等都是使用一套類似的系統完成。具體有些什麼軟體工具估計各家特效公司各有不同,都是些不為大眾所了解的專業軟體系統,總體方法都是軟體+人手調整,不可能單純靠軟體完成。一些半專業的視頻處理軟體(例如Premiere),都有提高畫面銳利的功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低解析度圖像的清晰度,原理不外乎一堆演算法,但其功能充其量是「讓畫面看起來舒服點」,沒有專業人手調整不可能找回丟失的信息。
採納哦
B. 【知道日報】4K修復:老電影也能變超高清
要了解4K修復技術,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4K電影。
K指的是電影畫面的解析度。K數越高,清晰度越高,畫面中的信息也越多,效果越好。原始的膠片大致相當於6K的解析度,但經過後期處理有損失。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4K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電影,是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
真正的「4K」數字電影,是指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並用「4K」數字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但也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
什麼是4K修復?
由於歲月侵蝕,不少老電影因膠片保存不盡如人意,不再能達到播放的技術標准。自傳統的「2K」修復拯救老電影後,擁有更好觀影體驗的「4K」修復悄悄流行開來。
「4K」修復的用意不在於把老電影改造成全新的大片。修復的最終目的是「整舊如舊」,讓老膠片上被損耗的影像,藉助數字技術,盡可能地恢復到最初被「捕捉」時的模樣。
4K修復和2K修復的區別在哪兒?
2K技術的畫面解析度和膠片的成像效果有相當差距。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這些2K修復的常用手段很大程度上是側重於「修」。至於「復」,也就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涉及色彩和光影的層次感,則需要4K技術的參與。
從觀影效果看,當使用4K數字放映機將圖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時,現場觀眾能夠看到更加細絲入微的影片細節部分以及微妙的光影和色彩變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4K修復正日益成為當今老電影修復的潮流。
4K修復主要技術難點有哪些?
除了在解析度上要求更高、更精細,自然還原出彩色影片的原始色調也是一大技術難點。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有多高?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取決於膠片拍攝年代、膠片保存質量、工作時間長短和修復精度高低。通常而言,修復一部標准長度4K影片需要上百萬人民幣。
http://..com/daily/view?id=2714
望採納,謝謝
C. 老電影如何變清晰
自己下載到的老電影,沒有辦法變得更清晰。
有些老電影,發行商會出數碼修復版,例如回到未來系列,香港邵氏經典片等等。
D. 為什麼老電影修復後能如此清晰
老電影的修復是靠電腦。把電影拷貝逐格掃描進電腦,膠片每一格的畫面就是一幅照片,然後用類似於photoshop的軟體可以輕易地把每格畫面的污點、劃痕去掉,調整反差、亮度和色彩飽和度,然後把每幅畫面作為一幀,做成每秒25幀的視頻,生成數字視頻文件就修復完成。其實修復並不是難點,常用photoshop軟體的人,這種修復是可以說是很簡單的工作,只是量太大,電影膠片每秒24格,一分鍾就要1440格,如果一部電影是100分鍾,那麼就是14萬4千格,也就是要修復14萬4千張照片,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還要對音頻進行修復,要降噪、對缺失的聲音要補音等,最後做成藍光光碟才算完成。現在有軟體可以自動生成視頻文件,不需要把畫面一格一格地添加,也節省了不少時間。
E. 怎麼把老電影或電視劇壓製成高清的像老版西遊記,網上的都不清楚,有高手指點下或傳授教學。
沒辦法,除非等電視台重新播或者視頻網站覺得這個老劇值得買。模糊是因為視頻網站(優酷、愛奇藝、騰訊、搜狐、A站、B站等)沒付錢買正版播放帶,這個涉及版權,沒個幾十萬下不來,還是按年付,所以視頻網站只會買受眾最大的老電視劇正版高清數據,不過以後A站、B站為了與前幾家大佬博弈,買下偏門的老劇也說不定。網路上也沒有正版數據流通過(其實就是把正版DVD轉換成高清視頻數據,做成BT種子上傳網路,想想我們看到的日本A.V,感謝日本留學的學子每天買碟,共享大家,侵害版權,不提倡),只有電視錄播的盜版,所以模糊。現在新的電視劇高清,過了十來年後,公司收回版權,一樣模糊,除非你提前留存在你硬碟里。當然,原始母帶損壞、丟失也有可能,視頻網站上那些Vip會員才能看,卻仍是模糊的,就屬於這種情況。
F. 為什麼老電影會有1080p乃至更高清晰度的畫面
膠片的清晰度始終都是很高的,只不過當時電視沒1080P這個條件而已,不代表膠片達不到1080P。一個是膠片問題 一個是攝影機的問題。另一個是保存問題目前135甚至120膠片的優勢,就在於色彩表現,特別在於非標准色溫條件下,膠片常常表現出來一種特異的色調(Hue),給人以一種厚重堅實飽和的感覺。
現在看到的舊電影就是以前膠片的數碼拷貝而中國用數碼拷貝舊電影做備份的歷史很短 之前都是膠片存放倉庫 時間長自然膠片會受空氣的水分等的侵蝕,等用數碼拷貝時已經晚了美國用數碼拷貝早是一個問題,主要的是保存膠片技術,和制度完善。
G. 4K修復:老電影也能變超高清
什麼是4K電影?
除了在解析度上要求更高、更精細,自然還原出彩色影片的原始色調也是一大技術難點。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有多高?
修復一部影片的成本取決於膠片拍攝年代、膠片保存質量、工作時間長短和修復精度高低。通常而言,修復一部標准長度4K影片需要上百萬人民幣。
H. 如何讓模糊的視頻變清晰
開軟體後,把要修復的視頻文件添加進去。
先將需要編輯的視頻「導入」,或選擇「文件夾管理器」游覽查找電腦中的文件。
點擊一下導入的視頻文件,可在右上方播放視頻。點擊打開在界面右下方的「編輯」選項(開始是隱藏起來的),然後再按需選擇編輯「標題」、「修正」、「微調」。下圖所示為「修正」部分。
在優化和效果中,按情況選擇反交錯、銳化、自動白平衡、補光、穩定、平滑、自動對比度、黑白、棕褐色、鮮艷色彩、發光、顆粒、復古等,點擊預覽窗口下面的「比較」,可看出明顯效果。
彈出保存選項窗口,如下圖所示,可以選擇輸出解析度,格式,文件名,保存路徑等。然後點擊「保存」。
屬性介紹
畫面更新率
Frame rate中文常譯為「畫面更新率」或「幀率」,是指視頻格式每秒鍾播放的靜態畫面數量。典型的畫面更新率由早期的每秒6或8張(frame per second,簡稱fps)至現今的每秒120張不等。
PAL(歐洲,亞洲,澳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與SECAM(法國,俄國,部分非洲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規定其更新率為25fps,而NTSC(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電視廣播格式) 則規定其更新率為29.97 fps。
電影膠卷則是以稍慢的24fps在拍攝;這使得各國電視廣播在播映電影時需要一些復雜的轉換手續(參考Telecine轉換)。要達成最基本的視覺暫留效果大約需要10fps的速度。
掃描傳送
視頻可以用逐行掃描或隔行掃描來傳送,交錯掃描是早年廣播技術不發達,帶寬甚低時用來改善畫質的方法(其技術細節請參見其主條目)。NTSC,PAL與SECAM皆為交錯掃描格式。在視頻解析度的簡寫當中經常以i來代表交錯掃描。
例如PAL格式的解析度經常被寫為576i50,其中576 代表垂直掃描線數量,i代表隔行掃描,50代表每秒50個field(一半的畫面掃描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視頻
I. 如何把視頻弄成超清
步驟方法如下:
工具:Magicbook 14。
操作系統:Windows 10版本:1909。
軟體:Apowersoft。
1、把低解析度的視頻變成高清晰視頻,我們需要下載一個軟體:Apowersoft視頻轉換王
J. 如何修復老影片為高清影視
對老電影進行數碼修復可以一項艱巨而乏味的工作,得需要一個工作班子和完備的器材。首先要用專業的膠片掃描儀將電影膠片逐幀掃描進電腦,然後用專業軟體對掃描圖像進行顏色校正和像素修復(去除污損、劃痕對圖像的遮罩)。修復的效果要看原始膠片保存的狀況和修復人員的技術水平。你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國外老電影的藍光碟片和高清視頻,圖像質量優異,很大一部分得益於歐美國家對電影膠片良好的保存。近幾年國內也開始了老的膠片電影的數碼修復工作,在中央台和上海東方台都播出了一些。坦率的說,修復後品質高的不多,主要和原始膠片保存狀態有關(尤其70年代之前出品的電影)。當然現在播出的很多所謂高清修復國產片,根本不是在膠片基礎上做的,估計片源就是以前電視台或製片廠轉錄的視頻錄像帶,有點濫竽充數的感覺。當然修復技術也很重要,以前看過貝托魯奇的電影《隨波逐流》,最近下載了數碼修復的高清視頻。看一遍,效果和原電影差距太大,色彩過於靚麗,膠片的顆粒感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