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動畫片怎麼改成電影

動畫片怎麼改成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24 01:50:06

A. 動畫片是如何拍攝成電影的

淺談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鏡頭畫面設計,這個在實拍故事片中耳熟能詳的名詞,在動畫電影中也一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大家也開始關注動畫片製作中這個較為重要的環節。我論述的鏡頭畫面設計這個主題,是我個人對動畫觀念的一種認識。鏡頭畫面設計在這里只是作為我在論文中的一個代名詞。鏡頭畫面是電影視覺流程中最基本的單位,同樣是動畫片中構成的基本要素。它涉及的東西非常廣泛,比如:在文學分鏡頭中,鏡頭畫面設計要參與到畫面敘事,安排鏡頭組接;在分鏡頭中,鏡頭畫面設計又要設計好鏡頭的調度;在設計稿中,鏡頭畫面設計又擔任著畫面構圖、光影等設計工作;在動畫片前期錄音中,鏡頭畫面設計者還得考慮旁白、對白、音樂等因素。由於動畫片的本質所決定,整個影片成功的關鍵都在於前期製作的工作中,所以鏡頭畫面設計對於整個動畫片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從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動畫片的鏡頭畫面設計應該綜合分鏡頭、美術設計和一些設計稿的工作。

一、 溯本求源

動畫片鏡頭畫面設計作為動畫創作中的一種,也是以藝術設計的形式而存在的,而動畫本身和繪畫也有著深深地淵源。回溯到遠古時期,山洞中茹毛飲血的祖先們用他們那極富有創造力的雙手,描繪了最早的繪畫--岩畫。可是聰明的祖先漸漸發現,在單獨的圖畫中只能表現自己心中最美的一瞬間,卻無法表達瞬間產生的過程,這個瞬間產生的過程就是時間差帶來的影像需求。30000年前一個西班牙畫家拿起了神來之筆--第一次把連續的動作畫在同一作品中,可以說這是具有偉大意義的。(見圖1)

[[image1]](圖1)[[image2]](圖2)

這種用靜態繪畫表現連續動作的作品也許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個動畫意味的畫面設計;之後,到了2000年前,埃及畫家們又對動畫進行了新的嘗試。(見圖2)

把一張畫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在圖上可以看出有著不同的動作,會讓人感到這些肢體的不同姿態是在表達一種意境;在1826年,根據視覺原理,希臘人Joseph Plateau完成了一個真正的動畫設計,在一個環形的滾軸中,幾幅有著不同姿勢的馬,當人們把滾軸轉起來時,馬跑起來!從這當中來看,如果讓我來分類的話,我想:美術可以分為"動"的美術、"靜"的美術。當然,在這里"動"和"靜"只是相對而言,所以油畫、版畫、國畫等現代美術繪畫所要表現的只是一種"靜"的美術,而動畫則與之不同,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動"的美術。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動,就是 1895年,法國人盧米愛爾這位天才由照相術的演變而發明了電影。1907年美國人,斯圖亞特·勃拉克頓發明了"逐格拍攝法"攝制了最早的動畫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偉大事物的本質是何其的相似:他們都是根據"視覺暫留"的原理以來達到"動"的效果。我們同時也知道動畫屬於電影的一種形式--"動畫電影",但動畫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它的存在是故事片等實拍電影影片在某些程度上所達不到的;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動畫又離不開電影,動畫片中許多的鏡頭畫面設計都是得益於電影,有的甚至模仿電影。

由於,動畫與繪畫、電影的淵源,動畫片具有了繪畫性和電影性。作為動畫片視覺流程中最基本的單位,鏡頭畫面設計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美術繪畫功底,而且需要地運用各種電影語言的技巧。

二、鏡頭畫面設計

什麼是鏡頭畫面設計?

要談鏡頭畫面設計,首先要談什麼是鏡頭畫面?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鏡頭是畫面構成的基礎,每一個畫面無不是鏡頭最終的外在體現。鏡頭是畫面的潛在形式,鏡頭也是構成畫面的最基本的元素。"
鏡頭和畫面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但從藝術傾向來說可分成傾向繪畫的畫面設計和傾向電影的鏡頭設計。在這里所講的鏡頭設計和畫面設計,它們只是我個人在分開論述時的兩個名稱,我認為它們之間並不是並列關系,也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溶為一體的。

1. 鏡頭中的畫面設計

動畫片的鏡頭畫面設計最終是以銀幕為載體出現的。如果把銀幕看作是畫面,那麼鏡頭畫面都是圍繞銀幕這個畫面來設計的。對於鏡頭中的畫面設計,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

首先,構圖。構圖是畫面的精髓,自然也是鏡頭畫面設計的重點。構圖可分為靜態構圖和動態構圖。

我先來講靜態構圖。靜態構圖更加傾向於繪畫。繪畫中對畫面設計構成的定義是:"畫面構成是指在四邊形的畫面中,繪畫者為了表現主題時所進行的圖形配置"。而電影中對構圖的定義是:"為表現某一特定的內容和視覺美感效果,將鏡頭前被表現的對象以及攝影的各種造型因素有機地組織,分布在畫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畫面形式。" 構圖就是要在每一個鏡頭畫面中體現一種畫面布局,一種畫面結構。從定義上看來,電影與繪畫構圖除運用形式外,還是有相通之處的。它們二者都是在四邊形的畫面中,為了表達自身的主題,而對畫面中的所有的造型因素進行一種合理的配置。比如1998年夢工場出品的《埃及王子》中,美術風格相當的鮮明。有一場戲:摩西和雷蒙斯在外面闖禍後,來到大宮殿向父王認錯。(見圖3)

[[image3]](圖3) [[image4]](圖4)

如圖可以看到:宏偉的氣勢,震撼的畫面,讓人瞠目。在這里畫面構圖就採用了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圖法,以強調突出古埃及宏偉建築,而近景的大殿的建築物由舞台似的幕幔構成。這樣,在全景構圖中效果非常(圖3) 強烈,並產 生了位置上的空間感和對比感。著名畫家法庫尼的作品《催眠師》也是用舞台空間形式來作為一種繪畫構成。《埃及王子》中的這個鏡頭畫面設計者把古埃及的繁華建築物構入大殿的遠方,這組鏡頭的設計已經把視覺中心體現得很透徹,這樣一幅完美的畫面就此產生了,我們可以說它是一件藝術品,在觀眾的心理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可見構圖在影片中的作用是很大的。當然這件藝術品自然也有它的視覺中心,幾何中心。就以視覺中心來講,它是根據西方的"黃金分割率"的分法或中國的傳統繪畫中的"九宮格"的分法構成畫面中的四個交叉點,兩種圖形四個點的位置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個視覺中心在《埃及王子》一片中這個近景鏡頭也被很好的利用了。(見圖4)

此片的畫面設計在設計中是(圖4) 有繪畫的傾向,但是與繪畫本身還是有差別的。鏡頭畫面和繪畫都是同屬於視覺效果的作品,但最後傳播途徑不一樣,所以設計時也不一樣。繪畫是以畫紙、畫布為媒介傳播給觀眾的,而電影則是以銀幕為媒介傳播給觀眾的。繪畫作品可以長時間的觀摩,研究作品;可在一般條件下,看動畫片的觀眾卻不行,他們只能由設計者帶有強制性、安排在一定的時間內來決定觀眾看什麼,所以作為鏡頭畫面設計者來說很"幸運"了。而這一點對於繪畫設計者來講是辦不到的,如果《埃及王子》一片中都用"大宮殿"的構圖,而且都用長時間的定格,很難想像那製作出來的影片將會是什麼樣子,對於觀眾而言將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眼光來對待?

所以作為動畫片中的鏡頭畫面設計者來說,除了設計像《埃及王子》中的"大宮殿"鏡頭的靜態構圖外,還必須得注重動態構圖。
動態構圖是指:"在畫面構圖中,造型因素和造型結構,甚至攝影機處於運動狀態中,畫面構圖組合會發生連續或間斷的變化"。動態構圖是由三種動態所產生:

(1)攝影機固定,畫面中元素在運動;(2)攝影機在運動,畫面中元素不動;(3)攝影機在運動,畫面中元素也在運動。
動態構圖是電影所特有的,而繪畫作品是不能表現的。我還以《埃及王子》為例。在《埃及王子》的鏡頭設計中,有這么一組動態的鏡頭畫面設計。(見圖5)

[[image5]](圖5) [[image6]](圖6)

有摹仿電影中升降機的效果,鏡頭由摩西臉部特寫開始,拉到摩西的全身,直至摩西被煙霧所彌漫的全景,設計者模擬實拍攝影機運動的效果,在這個鏡頭中運用動態構圖,由一個鏡頭表現人物的(圖5) 表情和人物所處的環境,以達到設計者對於這一場景的氣氛效果的渲染,這時的鏡頭畫面設計在影片中參與了敘事,並且突出了畫面運動的流暢性。
另外,有些時候動畫片為了加強某種效果,把畫面作傾斜處理,把人物成對角線關系處理在畫面中。這在鏡頭畫面設計中是很常見的。如《埃及王子》、(見圖6)

日本的動畫影片《MEMORIES》、香港的動畫影片《小倩》等等。
最後,作為影片設計者之一,鏡頭畫面設計者設計構圖時,應注意整部影片的風格,如中國的動畫影片《三個和尚》和《鷸蚌相爭》 (圖6) 等,設計者把中國的國畫、民間裝 飾畫溶入到畫面設計中,雖然影片運動鏡頭運用的不多,但是其中靜態構圖卻非常講究,成為動畫片中具有中國風格的經典動畫片之一。
其次,是色彩。在美國迪斯尼動畫製作過程中,有一個程序是專門做色彩氣氛圖的,在這里色彩只作為畫面的一個因素來討論。色彩是視覺沖擊力最強,心理效應最深刻的畫面構成因素。動畫片的色彩是最豐富的,因為設計者在畫面中所創造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自己來定的顏色,不像故事片電影拍攝中,主觀色彩都受被拍攝物體本身的色彩所影響。動畫片中的色彩要更主觀一些,更有創造力一些。當然,這些情況只是在主流影片中,而在非主流影片中,如果導演有自身的追求,把一切客觀性的基礎都拋開,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要講色彩,首先要知道色彩對於人的心理有一種基本的效應,簡單的說:在高興、喜慶等好的傾向時,色彩效應就該是明快、亮麗的色彩;而在悲傷、憂慮的時候,色彩效應多是沉悶、陰暗的顏色。當設計者根據文學故事情節來定色調,冷暖色調的對比是渲染氣氛、烘托環境的最佳方法。比如美國動畫影片《獅子王》中,木法沙統治時代的榮耀石和土狼成群時的榮耀石進行對比,影片設計者把暖色調、冷色調分別設計在同一塊榮耀石中,給觀眾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給人以宏偉、振奮的感覺;後者給人以破落、頹廢的感覺。設計者另外再加入音樂、音效等一系列元素來烘托,對比就更明顯了。還比如美國動畫影片《大力神》中,有一場大力神海格利斯和多個蛇頭怪獸決斗時的場景,冥神凱地斯在台上觀察底下的一切。決斗前和海格利斯勝利以後的色彩對比,(見圖7)

[[image7]](圖7)

這只是在鏡頭畫面中一個或多個鏡頭畫面對色彩的運用。同樣整部影片也有色彩對比傾向。色彩在這里是情緒的表達。
又如動畫片《花木蘭》中設計者考慮到影片 是以中國傳統故事為題材,而中國大都喜歡用藏青、黑灰、土黃、土紅等顏色。這些顏色均被很好的運用到影片中來,所以《花木蘭》整部影片的色彩反差較小。為了表現古代中國的故事,人物、服裝、道具的色彩做了暗部選擇和處理,通過這些色彩定位,從而奠定了全片充滿著東方氣息的視覺基調,成為影片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同樣是迪斯尼的動畫片《獅子王》的色彩卻完全不同,全片特別是影片上半部都運用強烈的色彩對比,這和非洲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大有關系。色彩在這里受題材的影響,已經成為風格化的處理。

此外,色彩在鏡頭畫面設計中,還和構圖等其它元素共同渲染氣氛,在某些時候,構圖中需要對某些物體進行加強或削弱,色彩可以加以變化以達到這種效果。

B. 怎樣將flash場景動畫轉換為影片剪輯

很簡單,照下面的步驟做就是了:
一、選菜單--插入--新建元件--取名--類型選「影片剪輯」--確定--回場景,這時「庫」里會產生一個剛建的影片剪輯。
二、單擊時間軸上任意一層的圖層名稱(或圖標,或空白處),選菜單--編輯--時間軸--選擇所有幀(快捷鍵為:Ctrl+Alt+A,這時場景上的幀全部被選中)。
三、選菜單--編輯--時間軸--復制幀(快捷鍵:Ctrl+Alt+C)或剪切幀(快捷鍵:Ctrl+Alt+X)
四、雙擊打開庫中的那個影片剪輯,點其第一幀,選菜單--編輯--時間軸--粘貼幀(快捷鍵:Ctrl+Alt+V)
保存即可

C. 編導面試題目 如何看待動畫片改編成電影 (不要說廢話)

1 首先,動畫片是二次元的東西,電影是三維的(以下均默認電影為三維真人真物),同樣題材的東西,用動畫片來表現和用電影來表現,在視覺效果上是不一樣的。大的場面自然是用電影更能完美的展現。
2 其次,在國內,大眾通常認為動畫片是只適合低齡人群,覺得動畫片缺乏內涵。題材好,內涵深的底本,如果是以動畫片的形式呈現,成年人也普遍不會去看,而改編成電影會更適應成年人的審美心理,有利於編導傳達自己想表達的思想內涵。當然,國內的動畫片大多數是適應青少年的,而動畫主角多數是動物,對於這類動畫片就沒有什麼改編的必要。另一種是以人物為主題的,像小哪吒什麼的,但這類動畫故事內容通常比較冗長,一定要改變成電影的話就要精選內容,而實際上,改編出來的內容也只是適應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而在兒童看來,同樣的題材,還是動畫片更加吸引人。個人觀點,還是傾向於國產動畫改編成電影是沒有意義的,既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又不會得到什麼好的效果。
3 反過來說,一些好的題材改編成電影確實是有可看之處的,像日本動畫《賭博默示錄》改編成電影就是非常有意義的,個人認為《賭博默示錄》動畫的畫風是看著比較難受的,動畫有很多集,改編成電影之後,就更加精簡了,把動畫要揭露的資本主義社會黑暗到位的表現出來,也將受眾的范圍大大擴大。
總而言之,動畫改編成電影的底本一定要意義深刻或特別,如果僅僅是將兒童的東西,變成人來演的話,其實毫無意義,個人認為和看奧特曼是一個意義的。現在中國的成年人很多也把奧特曼用做outman的意義,廣泛推廣,偶然的諧音和賣萌意味就另當別論了。
4 而將動畫改成電影,對於改編者來說,固然是相當於已經有了底稿了,動作語言場景,很多東西都是已經設定好了的東西,但要做到更加精闢的提取原作精華,或者推陳出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這需要改編者有獨到的眼光,在比較長的動畫片中,到底提取哪些東西,去除哪些東西,才能達到原作的高度,或超越原作,亦或是創新出原本不存在的意義,這對改編者的技巧和情懷都是不小的挑戰。因而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動畫改編成電影之後,除了受眾的改編以外,電影完全就是二次元的三維化,完全的重復,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當然如果原動畫的人物場景以及台詞動作都已經完美了,改編來擴大受眾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原作本身的內容或著眼點或意義就不夠深刻,那麼改編者就一定要改到盡善盡美,找到足夠精緻或吸引人的突破點,才有改編的必要。

以上都是在定義電影為三次元東西的前提下的討論,當然如果把動畫電影也算作電影的話,那麼就相當於把原動畫連續劇的劇場版或者同人動畫,這對於喜歡動畫的動漫愛好者來說,大多數是怎麼改都喜歡的。但是還應當注意的是,改編者不能脫離原來的人物性格,如果這點出現偏差,即便是動漫愛好者,對於這樣改編出來作品,也是怎麼樣也不會喜歡的。

以上です。

D. 請問怎麼把普通的2D電腦,比如說動畫片轉換成3D電影呢

試試格式工廠吧 哈哈
3D電影是製作出來2個視角的 戴3D眼睛會有立體感。。不是轉換格式

E. 動漫拍成電影

《網球王子》電影好象日本正在上映,舞台劇有好多了(日本),不過中國好象正在招募演員,也要排一個舞台劇
《櫻桃小丸子》正在拍(電視劇)
《死神》也是舞台劇
《DEATH NOTE》電影,正在拍
《NANA》電影吧(去年)
《touch》電影(去年)
《美少女戰士》不是最近了(電視劇)
《死亡筆記》滿火的電影
《最終兵器彼女》最近剛發現的(在散漫有在線看)
不過舞台劇真是很多啊
還有《海賊王》《迷糊校園》……

地址……基本是不會有的,最多下載的
我想那個《死亡筆記》的電影會有在線看的(畢竟要全球上映)

F. 3d動畫如何合成到真人電影的

在MAYA里做的

G. 動畫片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動畫片製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中期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主要製作流程如下:1、故事板,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在繪制鏡頭的同時,動作、台詞、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 2、設計,設計工作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等,設計應按照嚴格的標准進行,以便下一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參考方便;3、原畫分鏡,製作動畫也有專門的分鏡紙,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這些格里畫出動畫每個場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並要在一旁用文字註明這個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台詞;4、配音剪輯,動畫片和電影一樣需要剪輯,但剪輯相對較簡單,將逐個鏡頭按順序結合在一起,適當刪減沒用的部分,在各鏡頭結合處編輯結合方法後即可。

H. 除了《比得兔》,還有哪些由動畫片改編而成的電影

我們都知道日本動畫片是重要的文化出版物,在中國也有許多喜歡日本動畫片的人,而由漫畫改編成電影也就司空見慣了,除了《比得兔》,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下日本動畫片改編的電影。




以上就是動畫片改編而成的電影。

I. 美國十大經典動漫,改變成電影的有哪些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當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巧。
3)
超人:一切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模範中的模範。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夢想和將來網路開展的考慮,形成了一種黑客文明。
7)
移魂都市(昏暗鄉村):作風另類的科幻片,開頭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擬嚴肅地討論外星文明效果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將來社會人的基因效果的驚險影片,形式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模範作品,以嚴肅的迷信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稀有的數碼特技!動人幽默的創意!
2)
冰凍星球:固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拙劣分別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安康的愛情觀和詼諧的故事!
5)
尋覓尼莫(海底總發動):融合溫暖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模範。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夢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吸血鬼獵人:日式作風的華美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作風很奇特!
10)
恐龍:不用說了,美觀!
eソbo浴摺mcěs《o浴摺g乏┯r稷s《

J. 有沒有把日本愛情動畫片改成真人版電影的

當然有啦 一些較受歡迎的動漫會有真人版O(∩_∩)O哈!當然有更多的人cos
像【好想告訴你】很好看的 純純的愛情動畫 開始真人化咯
還有【櫻蘭】也有真人化~真是N多
(⊙_⊙)嗯 就這樣啦~~~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