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電影好雨知時節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好雨知時節觀後感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6-20 10:46:30

㈠ 電影《好雨知時節》(高圓圓)的結局是什麼

最後 男主角 郵遞了以前的 單車給她 然後信上說想快點見到她

女主角 慢慢騎著單車前進 微笑 《全部場景充滿了陽光》

最後 男主角 站在杜甫草堂門口

多說一句 個人感覺 電影很細膩 但太追求小細節的完美 人性上和內心的描寫其實還可以在提高

優酷上有視頻 自己網路一下 然後也是最後看不了 直接拖100分鍾看

㈡ 好雨知時節這部電影是什麼意思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聖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成為影片的重要元素。

一次偶然的機會,來中國成都出差的朴東河(鄭雨盛飾)在杜甫草堂遇見曾經在美國一起留學的同學吳越(高圓圓飾),他們在大學時曾經是一對情侶,畢業後各自回國而失去了聯系。這次的偶遇讓東河認定自己對吳越仍有愛意,便採用各種幽默和浪漫的方式向她展開追求。愛意濃情之時吳越卻告訴了他一個很難開口的秘密。

雨,滴在面頰的感觸,沖淡了因舊時痛楚的淚痕;恍如隔世的重逢,讓一份如「茶」的愛情經歷歷久彌新的考驗。「好雨知時節」在異鄉國度的雨季,邂逅,滋養孕育了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相信時間、思念,時間可以忘卻曾經的傷痛和怨,思念可以想起你溫柔的關懷。

㈢ 請用好雨知時節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作為服役十餘年的系統,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歸宿。現在,全世界的網友不禁為這一頑強存在於microsoft十餘載的系統肅然起敬。只有不斷地探索、嘗試、創新,才能使系統運行更人性化。這一點,是XP無法與7和8.1相媲美的。

㈣ 春夜喜雨讀後感 急

杜甫《春夜喜雨》是一首情感飽滿千古流傳的好詩。其內容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首詩我讀了許多遍,讀一回,有一回的收獲,我把這些體會記下來,以指導我今後寫詩。
寫自己親歷之事。這樣的詩最貼近生活。看杜甫之詩多親歷之事,如《三吏》《三別》《江畔獨步尋花》等,有寫個人生活的,身邊生活的,親人生活的;也有反映國家遭遇的。隨著閱歷的增加,其詩歌所涉及的內容不拘一格,非常廣泛。又由於多是親歷之事,有感而發,所以杜詩自然就很感人。
寫真情實感。不管寫什麼詩,都是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由於是寫真情實感,筆下就像有神助,讀書破萬卷是下筆如有神的重要條件,但我認為真情實感是下筆如有神的更為重要的條件。只有胸懷真情實感,想像、聯想、通感、靈視才有牢固的基礎動力和方向。否則,就是空中樓閣,一切都無從談起。那些無病呻吟的詩、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的詩讀起來真讓人惡心。
遇事而作。是現實主義詩歌一個重要的標志。遇事才能有感而發,寫出的東西才能具體深入,情感就在心中,語言表達是否到位一目瞭然。同時,通過以小見大、以小通大,小事就不是小事。這可以防止寫出的詩空洞無味、泛泛而談。當然還有遇景、境、情、感而作的。其實這都是同一個意思,都是現實主義詩歌重要特徵。
情景交融,以景表達情感,含蓄有味。古典詩寫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寫法。通過移情實現情景交融,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就寫出一種溫馨宜人的情境。
以景作結。古詩多用此法,今詩也可用。這樣的結尾耐人尋味,讀來餘味深長,深得詩之三昧。也告訴我,詩的結尾應如何寫。如「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就把一種靜寂溫馨的感覺鮮明的表達了出來。
立足自我,詩的語言來自作者直覺的感受。眼耳鼻舌身心的感受是詩語言主要構成要素。如「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就是視覺語言。「花重錦官城」就是心靈感覺語言。
圍繞主題寫。「喜雨」就是這首詩的主題。八句詩都是緊緊圍繞這兩個字來寫,凝練簡潔到位。
平時觀察要善於抓住特點及細微處,表達才能簡潔、傳神。同時用字也非常講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的「潛」「細」字的運用,形象鮮明簡潔,又深入人心。
情感涌動,不得不寫時寫。此詩是因「喜」而作。沒有「喜」,就寫不出這詩。「喜」一定也是真「喜」。
整首詩具有自然性、整體性,客觀性,含蓄性。春夜是主景,「曉看」是相對於春夜來說的。以時間為紅線,運用典型材料表達情感。沒有概念性的詞句、主主觀性的話、心裡話,整首詩使人讀來感到客觀,自然、整體、含蘊。
敢於寫真實的詩,尊重自己的真實的感受,發而為詩。這是詩人主體意識的體現,也是檢驗一個詩人是否自信的試金石。許多人不敢寫自己的東西,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值得寫。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古人在這方面做得比今人好,大膽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就是詩的價值體現。
心繫人民。詩人心中不能光想著自己,要胸懷寬廣,方有詩境深遠。如果杜甫整天想著自己的處境,恐怕早就上吊自盡了。即使在茅屋被秋風所破,他還想到大庇天下寒士。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這也是杜甫之所以能成為杜甫的重要原因。
語言自然含蘊平實優美。這首詩沒有用典、沒有用什麼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用現代派的高妙技法,只是用常見的手法,就寫出了這首千古絕唱。值得好好思考,它的意義有待更深入探討。
陳言務去。所謂陳言,即那些習以為常的,別的寫詩人常說的,毫無新意,讀後毫無感覺的,有形無內在內容的形象,都是陳言。對可有可無的句子、詞語、俗語必須鏟除,以保證詩的清新靈動脫俗有味。
想像、聯想、修辭、通感、靈視等手法的貼切靈動運用是詩語言鮮活的保證。如「好雨知時節」就是運用擬人手法,使詩讀來給人一種親切感,一下子就能人心抓住。這也告訴我詩的開頭當如何寫。
只有融入生活,誠實生活,透徹理解生活,熱愛詩歌語言技巧,具有一定感悟能力和較高的思想境界,不斷深入挖掘,獲得獨特感悟,反復修改,才可能寫出更多的好詩。
對實情、實境、實景、實感、實物的選擇、巧妙運用、反復修改揉合,創造出這首大氣磅礴,撼人心魄的詩。這充分告訴我們詩的立意不一定要奇特,但一定要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詩的共鳴性,是寫詩的不可迴避的一個大學問,也是詩的真正價值所在,這一點今後特別要注意。

㈤ <雨中的樹>觀後感題目

雨,長久以來都是情愫與感性的代表,繾綣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干凈玲瓏剔透,「細雨,煙雨,烏篷雨,狐狸雨,斜風細雨,煙雨凄迷,好雨知時節,夜來風雨聲,清明時節雨紛紛,寒雨連江夜入吳,」不一而足。人們在雨中抒發感嘆,在雨中俯仰情感。雨,也是一個民族集體思緒的載體,香港回歸的傾盆大雨,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的恥辱,汶川地震的驟雨不歇,則是天公對華夏兒女苦難的嗚咽。而今天,雨,被寄託了新一層含義,那就是我們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李林森同志的雨,在他身前,和煦如春風雨露,在他身後,悲慟如雨雪嘶歌。
《雨中的樹》這部電影,正是以此為契機,講述李林森同志平凡而又卓越的人生軌跡。他的名字中有五個木,五代表多,代表廣,代表眾,代表他豐碩的工作業績和博大的精神境界。之所以取樹,是因為樹正是由眾多的木所組成的,樹剛正不阿,浩然正氣,站直了就是頂天地,立乾坤,為人民遮陰,為環境守衛,倒下了,也是渾身是寶,果可入食,葉可用葯,枝條可做燃料,軀干可作建材。這些都是對李林森同志鞠躬盡瘁的精妙比喻,在這部電影里,他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一幕幕慷慨悲壯之歌,響遍銀幕內外,響遍每個觀眾的心間。
那些震撼心靈的點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洪浪滔天之際,他沉著應對,勞心費神,難舍晝夜,心力交瘁,體力嚴重透支。他聲嘶力竭地呼喊,奮不顧身地救助百姓,讓人感慨萬千;病重之後他強忍劇痛忘我工作,審簽文件、組織會議、接訪群眾、下鄉調研,萬源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鐫刻了他的信仰;他在生命的盡頭,臉色愈加顯得蒼白,幽深的黑眼圈更加顯得形容枯槁,他還堅持嘔心瀝血,修改文件,布置會議,上傳下達;最後他的小兒子深情呼喚父親的鏡頭,所有的人都不免淚眼迷離,鼻中酸楚。誠然,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在死神面前,生命都是蒼白無力的,李林森是平凡的人,同時也是偉大的,他的偉大是在他不懈追求生命意義中體現出來的。他始終保持善良、真誠的本性。這正是我們所苦苦追尋的人生主題。
最後,讓我以一首小詩表示對他的景仰與尊崇吧: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㈥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一個「好」字,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贊美。春天是植物萌發、生長的季節,正需雨,它就下起來了。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的描寫春雨,盛贊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們的心願一般。

㈦ 哪位高手願意寫篇《雨中的樹》觀後感嗎要交的,願意全分奉上,謝謝

《雨中的樹》觀後感

這不是一部可以輕輕鬆鬆地抱著爆米花、喝著可樂觀看的電影,正如電影片頭清脆的乒乓球聲一樣,這部電影直擊心底,引起反思。
觀看的時候淚流滿面,更多的是感動,但經過時間的沉澱,寫下這篇觀後感時,更多的是對人性、對社會的反思。
故事通過林森兒子追溯父親的足跡的視角,展開了父親的一生。鄉委書記時可愛的摳門兒,抗洪時不死一人的責任感,任組織部長時識人、知人、用人,不僅以上位者的思維分析別人,更以下位者的角度體驗別人,真正地把工作做到別人的心坎上,一心一意只為把工作做好,只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部電影固然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最讓我深思的卻是林森的堅持。很多時候,要做一件事很容易,要做好一件事也不難,但是始終如一,堅持做事,跟著時代的步伐,堅持做好每件事,很難,需要開闊的胸襟,廣闊的視角,海納百川的氣度,李林森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堅持與時俱進、一個敢於學習、善於學習的人。
病重時,堅持工作中,在樓梯與辦公室主任相遇,他要求的日歷,讓我動容,人們在病重之時除對奇跡的期待,對生命的堅持,但像李林森一樣,執著、堅持不懈地追趕時間的足跡,堅定不移的開展自己的工作計劃,努力譜寫自己的人生篇章的人不多,而這一切都是為百姓、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讓我不禁思考,是什麼樣的情懷鑄就了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了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理念他堅持了一生。
自古英雄多寂寞,有時候,我想,英雄或者說是像這樣一位模範,不一定孤獨,是有跡象可以追溯他的成長。在電影家庭團聚時父親清正嚴明,對兒子事業的尊重與支持,小妹雖然艱難,但對哥哥事業的支持,更有他的妻子,理解、包容、支持、奮斗,若不是有著寬闊情懷,若不是有著執著而深沉的愛,她不會這樣。
電影的結束,是對樹謳歌。是啊,希望我們都像樹一樣,紮根泥土,經得起風雨雪暴,經得起夏日炎炎、冬日嚴寒,經得起昆蟲噬咬,向著陽光,挺拔生長!

雨,長久以來都是情愫與感性的代表,繾綣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干凈玲瓏剔透,「細雨,煙雨,烏篷雨,狐狸雨,斜風細雨,煙雨凄迷,好雨知時節,夜來風雨聲,清明時節雨紛紛,寒雨連江夜入吳,」不一而足。人們在雨中抒發感嘆,在雨中俯仰情感。雨,也是一個民族集體思緒的載體,香港回歸的傾盆大雨,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的恥辱,汶川地震的驟雨不歇,則是天公對華夏兒女苦難的嗚咽。而今天,雨,被寄託了新一層含義,那就是我們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李林森同志的雨,在他身前,和煦如春風雨露,在他身後,悲慟如雨雪嘶歌。
《雨中的樹》這部電影,正是以此為契機,講述李林森同志平凡而又卓越的人生軌跡。他的名字中有五個木,五代表多,代表廣,代表眾,代表他豐碩的工作業績和博大的精神境界。之所以取樹,是因為樹正是由眾多的木所組成的,樹剛正不阿,浩然正氣,站直了就是頂天地,立乾坤,為人民遮陰,為環境守衛,倒下了,也是渾身是寶,果可入食,葉可用葯,枝條可做燃料,軀干可作建材。這些都是對李林森同志鞠躬盡瘁的精妙比喻,在這部電影里,他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一幕幕慷慨悲壯之歌,響遍銀幕內外,響遍每個觀眾的心間。
那些震撼心靈的點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洪浪滔天之際,他沉著應對,勞心費神,難舍晝夜,心力交瘁,體力嚴重透支。他聲嘶力竭地呼喊,奮不顧身地救助百姓,讓人感慨萬千;病重之後他強忍劇痛忘我工作,審簽文件、組織會議、接訪群眾、下鄉調研,萬源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鐫刻了他的信仰;他在生命的盡頭,臉色愈加顯得蒼白,幽深的黑眼圈更加顯得形容枯槁,他還堅持嘔心瀝血,修改文件,布置會議,上傳下達;最後他的小兒子深情呼喚父親的鏡頭,所有的人都不免淚眼迷離,鼻中酸楚。誠然,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在死神面前,生命都是蒼白無力的,李林森是平凡的人,同時也是偉大的,他的偉大是在他不懈追求生命意義中體現出來的。他始終保持善良、真誠的本性。這正是我們所苦苦追尋的人生主題。
最後,讓我以一首小詩表示對他的景仰與尊崇吧: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電影《雨中的樹》觀後感

電影是群眾化的藝術,也是人們感知社會和人生的「窗口」。有幸參加《雨中的樹》首映式,我為影片的主人公——一位叫李林森的組織部長而流淚、而感動。這部第一次以組織部長為主角的影片,的確可以讓人有超乎一般的體悟和感化。
影片從中國人熟悉的乒乓球推打開始,一幕接一幕,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緊湊而不繁瑣,平淡卻不單調,莊重並不矯情,比如,買解放鞋和打摩的時的還價、泡方便麵、在小飯店就餐、追公共汽車、搭輪船、擠火車等,都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這些故事,是每一個基層幹部群眾都會遇到的。
藝術來源於真實,也高於真實。將這么多真實的、平凡的、親切的事串連在一起,展現出來的就不再平凡。面對生活境況和工作崗位的不斷變化,李林森能始終保持著心底的崇高和真誠。這在現代社會難能可貴,也註定了李林森的平凡而卓越。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李林森那樣,在紛繁復雜的誘惑和困難面前保持淡定、從容,這個社會就會涌現更多的先進和優秀。如果每一位觀賞過《雨中的樹》的人,都能夠更加慎重地面對自己的尋常,珍惜屬於自己的平凡,整個社會通向美好未來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幹部,首先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都要為人子、女,也 中華勵志網 www.zhlzw.com 會為人父、母,為人夫、妻,都有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職責,普通人的樂趣,但作為黨的幹部,肩負著更大的責任與擔當,有的時候必須在公與私、個人與集體之間作出「二選一」的抉擇。一個優秀的黨的幹部,必然多多少少要減少與家人團聚的樂趣,壓縮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和享受,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義無反顧地無私奉獻。影片中,當洪水來臨時,李林森選擇的是沖鋒在前;當道路塌方時,李林森二話沒說就迎災而上。
正如李林森說的,人生是一條河。在幹部、黨員、人才個人成長中,組織部就是一條船、一把梯,他會在黨的事業需要的時候,把大家送達彼岸、送往高處。但組織部也僅此而已,能走多遠、能飛多高,那全由幹部、黨員、人才自己的表現決定。組織部和組織部長需做的是,既要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也要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照顧的幹部,特別是要避免有缺點但本質尚好的幹部走向歧途、滑向深淵;既要堅持原則、不講情面,盡量讓幹部用當其時、不受委屈,也要讓各類能人有用武之地,讓普通黨員、群眾有歸屬感,保持對黨的向心力。李林森的思想和精神必定不朽,他詮釋的不僅是組織部長的風范,也濃縮和展現了當代中國黨員幹部的形象。
典型來自身邊,所以真實、可信;典型就在你身邊,只要堅持不懈地履職盡責,人生即使平凡也不會平淡。是什麼打動了我:《雨中的樹》觀後感
看完《雨中的樹》,我久久無語。那雨、那山、那樹、那人、那情、那景、那笑聲、那喊聲……萬千意象,縈繞於心。我承認,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最打動我的,是那情。在碎片化的情節中貫穿著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主人公李林森的情。他對老百姓,有大愛。洪水中,他不顧危險、不顧疲累,沖鋒在前,撕心吶喊,沖入危房救人;病魔帶來巨痛之時,他仍然爭分奪妙地辦那些「破事」,掛念著為困難黨員蓋房,他心中想著的全是老百姓。他對基層幹部,有真情。一位鄉黨委書記,在高寒偏遠山區工作了15年,縣領導很少有人上去過,李林森親自上山體驗基層幹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會上據理力爭「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噠噠」, 李林森與那位鄉黨委書記打乒乓的球聲,反復回響在熒幕上,那是一位組織部長與基層幹部心與心的交流、心對心的回應。他像平凡人一樣,深愛家人,但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妻兒,他內疚不已;因為工作原則,他拒絕給妹妹安排工作,只能誠摯地道歉。這些美好的、富有人味的情感,卻因為生命的短促,而破碎、而斷裂、而幻滅,影片由此產生巨大的情感張力,抓人心魄,帶給觀眾精神的升華。那些懷抱大地的山巒,那些充滿生機的樹木,彷彿都是那個人精神的化身,讓人回味無窮。
更打動我的,是那真。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沒有刻意誇張人物事跡,而是刻意還原一個真實的人。那些真實的場景、真實的言行,就像我們曾經見過或正在身邊。「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卻要深深埋在泥土裡……」「泡上一壺濃茶,好好洗洗你的腸子!」「我人生的航班已經停飛。」他沒有毫言壯語,朴實的語言更令人肅然起敬。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他沒有一點官架子,同老百姓一起擠公汽、吃排檔,奔波在嘈雜的市井之中,年邁的父母還住在農村破敗的房子中……這些場景,沒有藝術的「提煉」,甚至畫面有些雜亂,卻更真實地反襯出李林森的崇高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物慾橫流之世,一個人,一個純粹的人,真實地生活在山的那邊、水的那邊,溫暖著那一方百姓,也激勵著我們的心。影片不僅展現了客觀世界的真,還巧妙展現了精神世界的真。主人公在生命彌留之際,眼中浮現出妻子一段嬌媚的舞姿,一顰一笑,那樣鮮活、生動、美麗。看到這一段,相信每個觀眾心中都會湧起一種痛,為一個即將離去的丈夫對妻子無限的愛而痛,為一個即將離去的好人對生活無限的不舍而痛。
感謝電影《雨中的樹》,讓我又一次沐浴了那個平凡而崇高的人精神的光華。

㈧ 讀後感200字左右30篇

今天,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這個故事主要講:古時候有一個人叫葉公。葉公非常喜歡龍,又因為他生活在富貴家庭中,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裡的柱子上、被子上、枕頭上……家裡上上下下的東西,都刺有龍的圖案。一轉眼,五年過去了。這五年裡,葉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葉公一家並不知道: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公一家既然這么喜歡我,那見到真龍……豈不是更喜歡了嗎?好!就這么決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見一見那個名叫葉公的人!第二天,真龍來到了葉公的家裡,透過窗戶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葉公,葉公也被這如此巨大的呼吸聲吵醒了,一看,兩眼直冒金心,嚇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歡某樣東西,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某樣東西,所以小朋友千萬不要學葉公哦!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