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如何評價改編後的西遊記電影

如何評價改編後的西遊記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19 04:39:37

① 如何評價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

該片人物設計十分搶眼。每個人物形象都讓人印象深刻。三維動畫則稍顯粗糙,但打鬥流暢,分鏡利落,使孫悟空從頭打到尾的每一場戰斗都各有特色,非常耐看。

此外影片還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該片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在原著與原創間,它的故事是失衡的,情感線鋪墊不足,邏輯上也有些硬傷。但它仍然是可愛的。

如果這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合家歡電影,那麼它是合格的。它讓壞人被打敗,讓好人得償所願,它教給人善良、堅強、不輕易認輸以及熱愛自己、守護他人——這或許是一部合家歡動畫電影原本該有的樣子。

簡介: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王雲飛執導的動畫電影,由邊江、張磊、蘇尚卿、蔡海婷等配音,於2021年4月2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孫悟空在保護唐僧取經途中,與妖王元蒂戰斗,保護三界的故事。

② 如何評價類似於《西遊記女兒國》的一系列西遊改編電影

首先我認為這一類的電影製作方相當聰明。因為相對於其他題材,《西遊記》幾乎是當前中國人從小到老各個年齡階段的觀眾都非常熟悉且喜聞樂見的作品。比起製造各種話題和爆點,西遊記的故事本身就已經非常奪人眼球了。如此一來,宣發什麼的就會更加容易,作品本身受到的關注度也會更高。

然後我認為這些西遊題材類的作品,能夠從更多面向表達創作者自己對西遊記的解讀,有的就能解讀出非常多的新意,讓我們換個角度,看到更多。相對於我們所看到的經典版《西遊記》,其他西遊的作品除了描寫師徒四人的艱辛之外,還可以更深層次的發掘人性。

最後就是西遊這個切入點雖然選的好,但是還是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一部成功的電影,除了選擇好題材之外,特效劇本選角一樣重要,每一個都馬虎不得。如果為了博取噱頭就添枝加葉,那實在是難以讓人接受。

③ 如何評價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相比原著有什麼改編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下簡稱《大鬧天宮》)從藝術角度來看是一部實實在在的爛片,但是從商業角度看又是一部成功之作。上映日期選擇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電影故事又是圍繞中國超級英雄「孫悟空」展開,請來了無數的明星加盟助陣,加以魔幻3D特效的高端包裝,必然會吸引眾多的觀眾買賬。

越來越多優秀的電影選擇競爭激烈的春節檔,口碑逐漸成為能夠左右票房的重要指標。《大鬧天宮》的成功並不代表電影本身的成功,而僅僅是生逢其時,在適當的時間出現了這樣一部適當的電影而已。隨著電影市場的成熟,隨著電影觀眾的成熟,這些「假大空」的所謂的大製作電影靠噱頭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封神傳奇》的低票房和《阿修羅》的被迫下映便是最好的佐證。

④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中國動畫產業的未來如何發展

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以《西遊記》為主IP,改編內容比較多,加入了全新角色。評價方面,可以套用網友的說“又一部利用《西遊記》做主題的電影,又是扛著國風國潮氣質的國漫”。這里的“又”,是一個貶義,內容做的很俗套,很多動漫其實早就有過這樣的劇情。製作方面不是很用心,搞了一些尷尬的笑話,劇情bug層出不窮。

國產動漫未來的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有很多製作,創造出了獨有的世界觀。未來是屬於這些動漫的,而不是屬於哪些天天改編大IP框錢的主。不過從目前來看,這類改編IP的方法,確實能框到不少錢,一些大公司就樂意這樣做。

3、國漫的未來

國漫的未來,我認為還是有希望的。比方說《魁拔》系列,雖然大電影遲遲沒有推出,但是部分系列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觀;《羅小黑》也不錯,世界觀方面也是可取的;另外還有一些網路動漫,近些年來也是好評不斷。

不過大電影方面,這些年始終是在改編,不是《西遊記》就是《封神榜》,要不然就是各種神話故事。打戲和畫面上有一定的進步,其它的地方幾乎看不到。

⑤ 如何評價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於此國作興
文/夢里詩書

再沒有一部當代中國動畫電影能如此動我於心,《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經典更超出了我對今時中國動畫電影的最高預期,就視覺特效而言,毫不遜於好萊塢級作品的精良製作使電影每一幀都是那般美輪美奐,而與此之中屬於中國特色的西遊古典神話與現代電影理念的完美結合,《大聖歸來》堪為國作典範。

電影伊始,大鬧天空的開篇好戲為引,那獨坐崖石傲視十萬天兵的大聖契合令人近乎難以置信這是中國製作的畫面美感,在第一時間便已奪人眼球,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以《大鬧天空》令世界為之驚艷,而這種魅力在《西遊記大聖歸來》中再次得以重現,毫不誇張的說正因為這結合3D技術八載磨劍的畫面構圖,才得以有如此完美的重現,即便這並不是一個足夠好的故事,但對比《魁拔》的日漫化,《龍之谷》借鑒西方背景游戲的套搬,《大聖歸來》是真正以自已的畫風講著屬於中國自已的神話傳奇,僅此一點此作便是值得力贊的,而在接下來一個全新演繹的故事,既能逗樂全年齡的觀眾,更於此得見於一個屬於英雄的感動。

如果說完美的畫感僅只是電影視覺唯美的基色,那麼這個改編於神話全程不失歡顏的故事,則鍛造了不亞於迪士尼的劇情核心,在觀影之前,便聽聞有人恥笑於故事的低幼,這也是中國動畫電影長久以來確實難以掙脫的桎梏,但映後卻自覺這樣的恥笑並不應屬於《大聖歸來》,當唐僧化身為逗人可愛的江流兒,當昔日法力無邊的潑猴殺了份妖氣多了點滴溫情,還有那時不時也能萌人一把的豬八戒和土地公公,冒險旅途模式的呈現,雖有以對昔日經典的借鑒之處,但電影在簡短的一個半小時里確呈現了太多的歡笑,而看似戛然而此的結局,予人又有別於一味團圓式的溫情營造,這樣的作品昔日曾只隸屬於迪士尼這樣的業界大佬,但在今時確也能屬於我們自已的《大聖歸來》。

作為已然被不計其數被搬上銀幕的孫悟空,這次的改編確令老樹綻開了新芽,西遊神話中每個節點的融入都是如此契合不覺突兀,而另一面無論是人物設計還是邏輯關聯更為符合了全年齡的審美需求,每個人都鍾情於英雄,而《西遊記》傳承至今,無疑從藍本言,齊天大聖是超越諸多好萊塢賣場面的俠者的,他所缺少的只是一個歸來的契機,而這次的全新改編,電影更為突顯著一個帶有宿命式英雄的人物形象,它擁有無盡神力,卻最終未能挽回江流兒,當他化悲痛為力量的自我突破,友情的羈絆所一展的動容便已然是其最好的深度所在。

這是一部今時中國動畫最好的作品,誠然如若拿它對比很多劃時代性大師級的名作來看尚有著一定的距離,但中國動畫電影雄起的希望,當於此國作興。

⑥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評價如何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的不算好,因為拍的爛的地方多過好的地方,所以票房很低,評分也很低,好好的一個故事給改編的尷尬又無厘頭,既沒有尊重原著,也沒有改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劇本。

劇本將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加以改編,雖然多了些新意,但是有點讓人覺得惡搞,這是其一,除此以外,演員的演技也不那麼令人滿意,既沒有帶來笑點,又沒有做好情節,這是其二,最終票房撲街也是意料之中,唯一算好的是它的特效確實跟上了,比以前的《西遊記》的特效要好很多。


這部電影大體上的故事沒有什麼出入,但是劇本寫的不好,本意想向著喜劇改編,但是笑點都很令人尷尬,劇情特效還算可以,但是馮紹峰在這部劇中的演技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

⑦ 如何評價《西遊記女兒國》

自86版《西遊記》橫空出世後,各種對西遊記的改編有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大刀闊斧的改編,也有基於原版的改編,而《西遊記:女兒國》的改編則是在原版的大框架下,對同一個故事進行不同的解讀。給觀眾呈現了另一面的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恩怨情仇。而且填補了原版《西遊記》中對女兒國故事的一些小漏洞。

⑧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這部由西遊記改編的動畫電影好看嗎

國產動漫做的真是越來越不錯了,國產動漫從《哪吒》《姜子牙》《大聖歸來》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今天這一部是《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這部電影效果怎麼樣呢?

國產動漫《西遊記之再世妖王》

這次的西遊記系列比起之前的大鬧天宮,三打和女兒國更有創意,改編得更合理。雖然變成了動畫,但也看得出製作得非常有誠意的。

果子精作為萌物加入,強行賣萌加煽情,特別尷尬,還影響敘事節奏。和反派的大決戰,絲毫沒有意外,還有一種強烈的似曾相識感,不過我實在想不起來曾經在哪個動漫里見過了。

師徒四人的塑造,倒是各有特色,但總還是有點不倫不類。算得上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值得觀看。

⑨ 如何評價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如果想讓一部電影變成老少皆宜,最好的辦法莫過於「_絲逆襲」這樣的橋段。大聖歸來,則是多了一個曲折,說的是一個神變成_絲,然後再逆襲成功,歸位為神的故事。《西遊記》之所以不朽,是因為它表達了人的三種屬性:妖性(鬼性)、人性、神性。最近我們的兩部頗有人氣的電影都涉及到這個主題(另一部是《捉妖記》)這個世界上沒有神話,所有的神話,說的其實都是人間。你可以把妖魔鬼怪和神仙聖佛都看成是人的不同的狀態就可以了。妖魔鬼怪總的來說產生條件都有些相似,那就是他們的幼年生存條件比較差。比如孫悟空是典型的無父無母,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孤兒,連自己父母是誰都不知道。他的出身還算不錯,是女媧補天的材料,但卻是剩餘的廢料,也就是相當於大家族的私生子了。妖和人最大的差異就是他們獲取愛的途徑沒有那麼容易。妖精是怎麼養成的:妖的悖論在於想用妖的方式成為人妖的術更多的是指向關系: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白骨精(小三的原型)。妖的任務就是成為正常的人,但他們的方式卻是非人的,比如要吃唐僧肉,唐僧肉的象徵是什麼?唐僧是一個純潔的人,他善良又仁愛,很有慈悲心,而且還很完美。吃掉唐僧肉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兩個重大的滿足:一個是我可以擁有一個如此平靜、仁愛的慈悲的被愛的感覺;一個是我可以像他一樣完美無缺。前者意味著溫暖,後者意味著完整。而一個幼年關系比較艱險的人最渴望的就是這兩者。他缺少母愛,缺少一份對他的脆弱和無助的慈悲之愛,缺失這份接納和共情;同時他也缺少一種完整的貫通的感覺,他必須以碎片的方式活著。比如他必須學習非常好,贏得所有人的認同,但他卻不能想像自己萬一失業了,萬一沒辦法這么優秀了,一旦他對別人沒有價值了,他是否還可以得到同樣的愛。他不能像唐僧那樣,敢於將自己的脆弱呈現於危險中,即使是他有法力神通的三個徒兒的保護,他還是屢屢涉險,但他依然敢於呈現他的初心。他對自己的脆弱的接納,對所想要的目標的穩定和堅定的追求,都是妖們想要擁有的。妖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自體的不足,他們無法擁有穩定的連貫的自我,也無法擁有長久的穩定的關系,他們和人的關系總的來說就是攫取與被攫取的關系。鄧文迪就是這樣的代表,她擁有非常的妖氣,可以征服默多克這樣的男人,但她的主題依然是依附於他人,因為妖的原型往往都是很小的嬰兒,他們終其一生發展的能力,無非是吸奶的能力。所以神話中的妖精都是要吸取人的精華,就像是鄧文迪這樣的吸取他人的方式,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對她的。比如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孩,對她來說生命中最大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獲取他人的憐愛,那麼相對來說她要犧牲的就是可以自然的呈現的一面,因為她如果不管不顧,她不能放心他人可以接納她,因為她的世界沒有真正的信任可言,因為當她呈現自己的脆弱的一面的時候,周圍的環境沒有給她好的回饋。如果你小時候考試不好,媽媽就要把你的書包扔到門外,然後威脅你,下次考砸,被扔掉的就是你。當你考好的時候,她就笑逐顏開,給你做最好吃的,溫柔地對你說話,你還怎麼能相信這個世界不是相互利用和剝削的關系?因為你的存在的條件實在太殘酷了。沒有好的成績單,你就是灰姑娘,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破抹布。這樣的小孩必須成為妖,她就把這個世界當口香糖來咀嚼,可是她吸來吸去,最終想要的,無非還是想要:無條件的溫暖的愛,和一種完整的作為一個人的感覺。妖的下場都不會很好,因為一旦進入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你就離開了人的世界,你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得不到來自一個人的愛。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和妖最大的區別在於兩點:1人沒有妖術,所以人沒有妖那麼多才華,比如一個順利長大的女孩可能不需要發展額外的讀心術,也不需要發展那麼多蠱惑術,她就是如實地做自己,所以妖總能有神奇的能力抓住人心,但她們最差的就是持久戰。因為妖最大的目的無非不是和人發展成人的關系,他們只是披著成人面具的小孩而已,他們想要的是母嬰關系——吸血=吸奶。他們在本質上,沒有自我造血功能。因為他們從小就有母愛缺失,如果一個人母愛不足,這就像是一輛車郵箱不滿還要漫遊世界一樣,如果他們還要施展各種耗能的神跡,那麼他們的能量很容易被耗盡,所以他們會有不穩定的關系,就像是你的花園里的花都是從別人家花園里拔下來的花枝組成一樣,它們是沒有自己的生命力的。那麼說得再深一些,一個人之所以變得妖化,是因為他們的幼年存在遭到重大危機,讓他們沒法相信自己的父母是願意他出生,對他的存在擁有足夠的意義賦予。一個人曾悲哀地告訴我,他寧願自己的父母天天在他耳邊嘮叨,因為這起碼證明媽媽是在意他的。他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要生下他來。如果他的哥哥沒有一度病危,讓人擔心他活不下去,他這個「備胎」還會不會被生出來?每個妖精,都有一個不堪回首的幼年。最糟糕的童年莫過於媽媽告訴你,我是多麼後悔生出你來,你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負累。當然很多媽媽不會這么說,但如果這個媽媽對於自己做媽媽是不接受的,可能就會傳遞出對孩子的這種恨,這種恨如果直接表達出來還好,最怕的是不直接表達出來。於是一切的痛苦都在潛意識層面進行了,這就意味著一個孩子總是覺得媽媽的愛是有些虛假和空洞,總有一種暗流涌動。所有的妖都來自父母的陰影之中,一個家庭中的那些沒有陽光照拂之處就是孩子的妖性萌發之所。2.人沒有妖術,所以就必須面對自己的脆弱。妖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無法應對那些脆弱。在古希臘的斯巴達人,會把那些看上去弱的嬰兒殺死,而且從孩子5歲的時候就進行淘汰制——你隨時都可能在搏鬥中被同伴殺死。如果我們的精神層面也像斯巴達式的殘酷,那麼一個人的脆弱被暴露之時往往就是他的死期。但一個人卻永遠都是有一個脆弱的肉身,他們比妖強大的在於他們的精神生活中,父母養育的環境中,脆弱是可以被接受的。而柔軟和溫暖則恰恰是妖們最愛的。所以為什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為什麼那麼多妖都愛書生,不光是因為這書就是書生寫的,更因為在情感世界中,百無一用的書生恰恰在愛方面是最吸引妖精們——他們居然可以接受自己的無能,而且也最懂得最柔軟脆弱的情感。他們的詩歌就是最吸引那些經歷了一次次殘酷斗爭的妖們的最動人的催眠曲。因為他們懂得,懂得妖們自己都無法懂得的自己。他們最接近妖們想要的父母——妖精的人生的主題不是妖術的修煉,而是如何散掉它們的功力,成為一個人。一個人和一個妖最大區別,就是一顆人心。擁有了共情自我和共情他人的能力,這就是人。所以妖為什麼結局往往不好,因為它們是南轅北轍的。它們的法術越高,越說明它們越遠離人類的范疇。

⑩ 西遊記電視劇和電影版本改編的效果

西遊記電視劇和電影版本改編的效果非常的好,因為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

80年代以後,《西遊記》改編的媒介重心由電影轉向電視,出現了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

進入90年代,隨著劉鎮偉導演、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橫空出世,西遊改編電影再次在20世紀末2l世紀初的20餘年間引領中國電影市場。

特別是近五年來,以大投入、大製作、大營銷和大市場為宗旨的高概念大片與西遊電影完美結合。

如鄭保瑞導演的賀歲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官》(2014)、《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 和《西遊記女兒國》(2018),憑借國內數一數二的CG特效技術、精美的視覺效果給觀眾帶來了一次次視覺盛宴。

投資6000多萬港元的《大話西遊》於1995年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映。

由於影片中的後現代主義元素在當時還未能被中國電影觀眾所接受,被稱為當年十大爛片之一的《大話西遊》最終只獲得3000萬元的票房。

直至1997年以後隨著後現代主義在大陸逐漸被接受,這部帶有超前藝術性質的影片才逐漸被奉為經典。

2014年10月24日和2017年4月13日,《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與加長版《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重返國內院線, 分別取得1000萬元和1.83億元的票房。

能時隔20年再次打進院線市場,足以證明該片在中國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總結如下:

近百年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西遊改編電影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最絢爛的一筆。

從黑白默片到高概念大片,從拒絕因循守舊不被看好到票房寵兒,從愛情與取經相離到普通戀愛,從簡單演繹到多角度刻畫。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3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9